Workflow
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通科技指数这么多,到底该怎么选?
新浪财经· 2025-09-18 23:3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老罗话指数投资) 近一年指数走势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5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 资须谨慎 面对如此强劲的涨幅,不少投资者摩拳擦掌,希望借道指数产品布局港股科技。然而,一查才发现,港 股通科技指数琳琅满目: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中证港股通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恒生港股通中国科 技…… 这些指数看起来都是"港股通科技",名字相似,表现却差异较大,到底该怎么选?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全面梳理,从编制方案、成份股、行业分布、历史表现等多个维度,帮你找出那只 心仪的指数。 过去一年,港股市场迎来久违的"春天"。随着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科技板块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 示,过去一年上证指数涨幅42.77%,恒生科技指数涨幅73.68%,而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涨幅高达 109.25%,大幅领先主流宽基和科技指数。 一、指数编制:不同的选股逻辑造就不同特质 为什么都是港股科技指数,表现却不一样?根源在于编制方案的差异。 从成份数量和权重上限来看,除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是50只成份股,其他指数都是30只成份股,其中恒 生港股通科技主题、国证港股通科技指 ...
多只港股“入通”后剧烈波动,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9-18 22:57
港股通纳入后的市场波动现象 - 多只港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后股价出现暴涨暴跌,波动大幅加剧 [1][2] - 典型案例如药捷安康-B在纳入后几个交易日内最高涨幅逾10倍,但在9月16日单日大跌53.73% [2] - 佰泽医疗在纳入后波动幅度显著加大,9月16日振幅高达85.55%,股价在暴涨后出现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 [2] 成交量变化 - 被纳入港股通标的的个股成交量明显提升,单日平均成交量较未被纳入前激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3] - 涉及公司包括药捷安康-B、佰泽医疗、脑动极光-B、喜相逢集团、MIRXES-B、博雷顿、沪上阿姨等 [3] 股价波动加剧的原因 - 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追踪指数的相关ETF对新纳入标的产生被动买入 [4] - 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可通过南向资金买入,带来新增资金买盘,例如脑动极光-B在纳入后南向资金持股数量从0增长至超过5000万股 [5][6] - 市场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近期纳入标的多为医药赛道等更具想象力的股票 [6] - 部分新晋港股通标的为次新港股,上市时间短导致实际自由流通股份数较少,资金涌入后更容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6] 相关公司基本面 - 部分股价波动较大的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例如药捷安康-B2025年上半年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亏损1.23亿元 [7] - 佰泽医疗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0.2亿元 [7]
法国逾50万人罢工反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
央视新闻· 2025-09-18 22:44
7月,法国时任总理贝鲁推出主打财政紧缩的2026年预算草案,措施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为工作日、 削减医保支出等,以缓解公共债务压力。该方案遭到法国国民议会和民众反对。9月8日,贝鲁就财政政 策向法国国民议会寻求信任投票失利而辞职。时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尼翌日被任命为新总理。 9月10日,部分不满财政紧缩政策的民众发起无工会领导的"封锁法国"大规模示威活动。据法国政府统 计,各地约有17.5万人参加。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多地发生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据法国政府部门统计,全法共有超过50万人 参与罢工,其中首都巴黎约5.5万人。这是法国近期因反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而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抗 议活动。 巴黎警察局长努涅兹表示,他对巴黎游行队伍中可能出现大量破坏分子感到非常担忧,并呼吁巴黎的商 户关闭店铺。当天,法国交通、教育、电力、医药等行业劳动者在不同程度上响应工会号召举行罢工, 呼吁制订"更加公正"的财政方案。巴黎、里昂、雷恩等城市的街头示威活动还伴随暴力及破坏事件。 据法国内政部通报,全法有超过300人被捕。受大罢工的影响,一些著名文化景点如卢浮宫和奥赛博物 馆的部分展厅也临时关闭。 法国 ...
医保新规下!2025年开始,这5项费用或将不能再报销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38
医保新规下的就医选择:一场关乎你我钱包的博弈 上个月,我的姑父经历了一场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出院结算时,医院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愣住了:"有几项费用医保不报销了。" 姑父不解,过去这些 费用不都是医保覆盖的吗?工作人员解释说,医保目录刚刚调整,一些项目被剔除了。无奈之下,姑父掏出医保卡,自费支付了那部分费用,心中不禁涌 起"看病越来越贵"的感慨。 姑父的经历并非孤例,在全国各地,类似的场景正在悄然上演。随着2025年医保新规的落地,一些过去被纳入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项目正经历着调整,部分 支出被"移出"了医保的保护伞。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究竟哪些费用不再在报销之列?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动?作为普通参保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医保 新规下的就医博弈? 医保基金的"压力测试":为何调整势在必行? 国家医疗保障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突破13.7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然而,医保基金年支出也随之飙 升至2.8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6%。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都让医保基金的"钱袋子"面临前所未有的支付压力。为了确保医保制度的长 远健康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新一轮医 ...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18
万和证券· 2025-09-18 10:42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创阶段新高 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 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链受资金关注 市场成交量放大至2.38万亿元[2][10] - 政策层面推动国资央企重组整合 印花税收入显著增长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81.7% 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 出口同比翻倍[4] - 行业焦点集中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 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长 以及AI芯片与机器人技术进展 相关个股受关注[6] - 上市公司在商业航天 高纯材料 光芯片及创新药等领域取得进展 细分领域龙头受市场关注[8] 宏观消息汇总 - 2025年1-8月印花税收入2844亿元 同比增长27.4%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87亿元 同比增长81.7%[4]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国资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以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4]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出口22.4万辆 环比下降0.6% 同比增长100%[4] 行业最新动态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涉及德赛西威 万安科技等个股[6] - 马斯克计划对特斯拉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审 并召开机器人会议 涉及卧龙电驱 三花智控等个股[6]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环比增长11% 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 涉及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等个股[6] 上市公司聚焦 - 泰胜风能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业务 贮箱产品推进速度较快[8] - 恩捷股份高纯硫化锂产品中试线搭建完成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已投产[8] - 华海药业子公司获美国FDA批准开展注射用HB0043Ⅰ期临床试验[8] - 东山精密指出光芯片市场供应紧张格局短期难缓解 索尔思重点锁定2027年全球1.6T光模块需求[8] 市场回顾及展望 - 9月17日市场震荡走强 沪指涨0.37%至3876.34点 深成指涨1.16%至13215.46点 创业板指涨1.95%至3147.35点 上涨个股2504家 下跌个股2757家 成交额2.3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53亿元[2][10] - 短线情绪活跃 首开股份11交易日录得10涨停 连板高度集中在4连板 科技成长方向突出 半导体产业链走强 光刻机板块大涨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人形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 宁德时代大涨创历史新高 电池板块活跃 贵金属 消费及农业类板块下跌[10] - 技术面显示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创阶段新高 沪指逼近3900点 市场短期维持震荡上行 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 需关注板块轮动和细分领域龙头[11]
在南京,质量是什么?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9:29
9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将在南京举办。在南京,质量是什么? 除了快,紫金山实验室6G技术还融合了通信与感知能力,让移动通信网络成为"立体感知网"。今年6月,在"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 力检验性演习中,紫金山实验室与中国通号联合部署的应急指挥平台凭借卓越性能,控制无人机群成功完成既定技战术任务。 从"创新策源地"到"创业孵化器",南京构建了"紫金山三次方"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成果"链"进新场景。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南京已在6G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10余项"世界第一",形成了30多项创新成果,紫金山实验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次。 从"中国首座软件名城"到"鸿蒙之城",南京软件产业剑指"万亿"发起冲锋。 鸿蒙故事里,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软件")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润和软件基于开源鸿蒙打造了国内首款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并 推出13款面向多个行业领域的软件发行版,数量为开源鸿蒙社区之最。 几小时,一杯好奶从牧场走到了千家万户和连锁餐饮的餐桌;一分钟,一块电路板在智能检测线上完成测试;一秒钟,40部高清电影通过6G网络传输完 成…… ...
华创医药2025年策略会回顾
会议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4年11月上海年度策略会共75家医药上市公司及2000+投资者参会人次[2] - 2025年1月深圳年度策略会共63家医药上市公司及1000+投资者参会人次[2] - 2025年2月长沙大消费医药交流会共47家医药上市公司及200+投资者参会人次[2] - 2025年3月上海专题策略会共52家医药上市公司及400+投资者参会人次[2] - 2025年5月上海中期策略会共96家医药上市公司及2000+投资者参会人次[3] - 2025年6月北京专题策略会共53家医药上市公司及200+投资者参会人次[3] - 2025年7月深圳专题策略会共56家医药上市公司及200+投资者参会人次[3] - 2025年9月北京秋季策略会共74家医药上市公司及1500+投资者参会人次[3] 专家资源投入 - 长沙大消费医药交流会邀请9位资深行业专家[2] - 上海专题策略会邀请12位资深行业专家[2] - 上海中期策略会邀请18位资深行业专家[3] - 北京专题策略会邀请15位资深行业专家[3] - 深圳专题策略会邀请21位资深行业专家[3] - 北京秋季策略会邀请14位资深行业专家[3] 创新药专题活动 - 2025年8月上海创新药全方位培训邀请12位专家及300+投资者参会[3] - 同期北京创新药产业链活动邀请6位专家及100+投资者参会[3] - 同期深圳创新药培训邀请11位专家及200+投资者参会[3] - 北京创新药全方位培训场次处于敬请期待状态[3] 全年活动总览 - 系列策略会覆盖上海/深圳/北京/长沙四地[2][3] - 累计上市公司参会量达500+场次[2] - 累计投资者参会人次超8000+[2] - 创新药相关专题活动达5场次[3]
制度创新激活港股新生态 “A+H”扩容,中概股回归趋势强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3:21
香港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提出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 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 推动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7日 今年共有62家新股登陆港股 合计募资1441.58亿港元 超过过去两年募资总和 成为全球交易所冠军 [1] - 11家A股企业实现"A+H"两地上市 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 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五成以上 [2] - 宁德时代以410.1亿港元募资额成为近4年最大港股IPO 国际配售认购15.2倍 散户认购达151.2倍 [2] A+H上市企业动态 - 截至2025年9月17日 A+H上市公司达161家 较2024年底新增11家 [2] - 超过51家A股公司正处于赴港上市排队进程中 包括迈瑞医疗、海澜之家等企业 [2] - 出现换股吸收合并(浙江沪杭甬与镇洋发展)和"私有化+介绍上市"(新奥股份)等创新上市方式 [3] 科企专线与上市制度优化 - 香港交易所于2025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为18C特专科技公司及18A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上市咨询服务 允许保密递交上市申请 [6] - 禾赛科技依托"科企专线"实现港股美股双重上市 绿鞋前融资总额超过41.6亿港元 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6] - 联交所更新《新上市申请人指南》 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时被视为满足创新产业公司规定 [6] 同股不同权制度讨论 - 当前香港上市条例第8A章要求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满足市值400亿港元或100亿港元且年收益不少于10亿港元等条件 [7] - 特殊投票权股票的投票权不得超过一般投票权股票的10倍 一般投票权股票总投票权不得少于10% [7] - 行业专家建议适度放宽"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要求 包括创新产业定义、市值或收益要求 以及特权投票比例限制 [7][8]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证券日报· 2025-09-17 22:35
本报记者 毛艺融 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方面,霍瑞戎介绍,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套制度规则已全 部发布实施,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已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正加快推进,将如 期上线。全面加强投保服务,政策发布后,会员单位有序组织投资者签署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的风险揭 示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市场活水持续涌 入,政策发布后,上交所推动科创创新药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创板ETF共97只,规模 合计约2800亿元,科创板目前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 产力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陆续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 霍瑞戎表示,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蓄增长力量。依托科创板,上交所逐步培育起一批具 有"硬科技"底色的产业体系,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 局。沪市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实体企业研发投入达4326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科创 ...
《中国—东盟工业部长圆桌会议南宁倡议》聚焦区域工业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20:30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会上表示,中国愿以更高水平开放、更协同的机制和更务实的举措, 与东盟各国共同提升工业合作水平。他强调,中方支持东盟各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 推动"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优势互补;愿与东盟各国合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打通数据要素跨境 流通渠道,共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会议期间,还配套举办中国—东盟新兴产业交流推介活动。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智库及企业近 300名代表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开展交流,广泛探讨合作。(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9月17日电(张广权)中国—东盟工业部长圆桌会议1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期间,各方共 同审议并通过《中国—东盟工业部长圆桌会议南宁倡议》,提出十一项具体合作方向,为区域工业合作 注入新动力。 倡议涵盖十一项核心内容,包括:加强工业政策对话和自愿合作;建设区域性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工业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转型领域标准合作;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建设区 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深化电动自行车领域合作;加强纺织 产业技术研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