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国投证券:予伊利股份“买入-A”评级,目标价34.71元
格隆汇APP· 2025-09-19 08: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2亿元 同比下降4.39%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 同比增长44.65% [1] 业务收入 - 液体乳收入361.3亿元 同比下降2.1% [1] -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165.8亿元 同比增长14.3% [1] - 冷饮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2.4% [1] - 其他产品收入3.9亿元 同比下降5.1% [1] 战略重点 - 重点推动奶粉及冷饮等高毛利业务扩张 [1] - 推出高端有机婴配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功能性营养品 [1] - 开发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冷饮新品 [1] 渠道建设 - 深化数字化生态营销和全渠道布局 [1] - 强化电商、新零售等直营渠道渗透率 [1] - 提升渠道效率 [1] 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1] - 6个月目标价34.71元 [1] - 对应2025年19.56倍市盈率 [1]
资本活水润边疆:新疆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与时代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7:31
新疆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截至7月31日新疆辖区A股上市公司市值8093.07亿元 较年初增长4.05% [1] - 截至2025年9月新疆上市公司数量达61家 位居西北地区前列 [2] - 资本市场成为新疆资源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1] 历史发展阶段 - 1994年宏源证券成为新疆首家上市公司 [1] - 1999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4家 集中在工业、能源和消费品领域 [2] - 2007年金风科技上市成为新能源领域里程碑 [2] - 2011年新研股份创业板上市 2017年熙菱信息和立昂技术相继上市 [2] - 2021年大全能源登陆科创板 2024年科力股份北交所上市 [2] 产业结构演变 - 早期以农业、能源和基础工业为主导 代表企业包括八一钢铁、广汇能源 [3] - 2010年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崛起 代表企业包括特变电工、金风科技 [5] - 科技与消费行业快速发展 熙菱信息、立昂技术等科技型企业上市 [5] - 当前覆盖能源、工业、消费、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 [5] 重点企业资本运作案例 - 金风科技通过IPO及再融资累计获资超百亿元 实现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6] - 中泰化学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 [7] - 大全能源科创板上市募集64.47亿元 用于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 [7] - 新特能源通过香港上市累计募资超百亿元 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7] 资本市场的多重功能 - 提供融资渠道的同时发挥资源整合、价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 [9] - 帮助新疆企业突破地域限制 吸引全国及全球资金资源 [10] - 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实现企业价值发现 [10] 融资渠道创新 - 新疆首单类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融资9.25亿元 [10] - 新疆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公司债融资54亿元 [10] - 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属融资平台 [14] 期货与私募市场 - 上半年新疆产业企业期货市场交易额1250亿元 其中套期保值规模422亿元 [11] - 截至一季度末全国私募基金在疆投资项目514个 在投资金869.85亿元 [11] 政策支持体系 - 证监会开辟IPO绿色通道缓解边疆企业融资难题 [1] - 注册制改革为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提供更好融资平台 [14] - 区域性股权市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 [11] 产业集群效应 - 大全能源上市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形成完整光伏制造产业链 [7] - 2021年以来新疆光伏领域私募股权融资规模超百亿元 [9] 企业治理转型 - 上市过程推动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13] - 持续接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监督 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13]
伊利股份(600887):奶粉冷饮高速增长,盈利边际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9-19 05:11
投资评级 - 买入-A首次评级 6个月目标价34.71元 对应25年19.56倍PE [5][9] 核心观点 - 奶粉及冷饮业务双位数增长驱动收入结构优化 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边际改善 [1][2][3] - 公司通过高端新品研发和全渠道布局强化竞争优势 例如金领冠、托菲儿有机奶粉及巧乐兹芋泥雪糕等爆款新品 [2][3] - 2025Q2业绩显著回暖 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9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9.48% [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617.77亿元(+3.49% YoY)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4.39% YoY)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31.78% YoY)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288.38亿元(+5.90% YoY) 归母净利润23.26亿元(+44.65% YoY) 扣非净利润23.87亿元(+49.48% YoY) [1] - 盈利能力边际提升 25Q2毛利率34.19%(+0.61pct YoY) 净利率8.05%(+2.16pct YoY) [3] 业务分拆 - 分产品:液体乳361.3亿元(-2.1% YoY) 奶粉及奶制品165.8亿元(+14.3% YoY) 冷饮82.3亿元(+12.4% YoY) 其他产品3.9亿元(-5.1% YoY) [2] - 分渠道:经销收入593.5亿元(+3.3% YoY) 直营收入19.6亿元(+17.3% YoY) 电商及新零售渠道贡献显著 [2] - 分区域:华北171.4亿元(+2.0% YoY) 华南150.8亿元(+2.5% YoY) 华中113.6亿元(+3.3% YoY) 华东90.6亿元(-0.2% YoY) 其他区域86.8亿元(+15.1% YoY) [2] 渠道与运营 - 经销商总数18,099家 较去年同期减少489家 其中华南地区增加411家 其他区域有所下滑 [2] - 深化数字化营销与全渠道布局 强化电商、会员店(如山姆)、零食店等新零售渠道渗透 [2][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4%、3.9%、3.9%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8%、10.2%、5.6% [4][10] - 重点扩张高毛利业务(奶粉/冷饮) 持续推出高端有机婴配粉、特医奶粉及功能性营养品 [3] - 盈利指标持续优化 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9.4%(2024年:7.3%) ROE提升至19.6%(2024年:15.9%) [10]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28.08元(2025-09-17) 总市值1,776.16亿元 [5] - 基于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19.56倍 给予目标估值 [9][11] - 预测2025年EPS 1.77元 对应PE 15.8倍 低于乳业可比公司均值 [10][11]
妙可蓝多奶酪RDA数据资产项目在沪启动
中证网· 2025-09-19 04:53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携手左岸芯慧正式启动奶酪RDA数据资产项目 探索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1][2] - 公司旨在建立产品全周期全流程质量安全双向数据体系 打造奶酪品类中体系最全质量最优服务最佳的产业基底[1] - 公司通过数据赋能品牌实现产品销售溢价 提高品牌价值及影响力[1][2] 技术合作细节 - 合作聚焦数据资产挂牌、品牌NFT权益赋能及私域商城运营等应用场景[2] - 采用上海数据交易所提出的RDA新范式 强调实数融合实体资产将真数据转化为金资产[1] - 通过数据对实体资产进行真实性校验和品牌价值提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2] 行业背景 - 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与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并列 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1] - 项目是奶酪领域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重要实践 旨在形成消费增长新动能新场景[2] - 多方协同探索数据要素创新应用 提升奶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2]
海通国际发布伊利股份研报:龙头经营韧性凸显,静待周期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25
公司业绩 - 业绩韧性凸显 [1] - 成本管控优化 [1] - 渠道效率提升 [1] 业务发展 - 品牌优势地位稳固 [1] - 多元业务发力稳健 [1] - 战略聚焦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1]
华源证券每日晨报精选:国电投氢基能源平台发力 绿色化工解决绿电消纳
中国能源网· 2025-09-19 01:09
吉电股份业绩与业务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5.69亿元同比下降4.63% 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下降33.72%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78.5% [1] - 业绩下滑主要受新能源业务拖累 利润总额下降3.6亿元与毛利下降绝对值相近 火电厂减值0.67亿元 [1] - 售电量同比下降1.33% 电价同比下降3.93% 受市场及限电影响 [1] - 煤电装机330万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1135万千瓦 较2024年底新增21万千瓦预计均为新能源装机 [1] - 绿色氢基项目包括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18万吨合成氨 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20万吨甲醇 [1] 母婴消费行业 - 2024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7.6万亿元 2018-2024年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1] - 2024年出生人口数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 [1] - 2024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5217亿元 预计2026年达到5967亿元 [1] - 2023年国内奶类产量达高点 2024年因供需失衡生鲜乳价格下行产量小幅下降 预计2025年行业供需平衡 [1] - 母婴连锁行业终端销售额预计从2025年999.5亿元增至2029年1405.2亿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8.9% [2] - 孕婴消费品线上销售占比持续增加 有望与线下销售持平 [2]
蒙牛乳业(02319.HK)9月18日回购304.29万港元,已连续7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4:41
近期回购操作 - 9月18日以每股15.040港元至15.340港元回购20.00万股 金额304.29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15.090港元 下跌2.14% 成交额5.04亿港元[2] - 自9月10日起连续7日回购 合计回购141.80万股 累计金额2159.51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0.33%[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9次回购 合计回购1946.80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达3.25亿港元[3] 详细回购数据记录 - 2025年9月期间每日回购规模在11.80万股至100万股之间 单日回购金额区间为179.55万港元至1497.42万港元[3] - 7月回购价格区间为16.260-17.56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327.30万至635.94万港元[3][4] - 6月回购价格区间为15.980-18.22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144.33万至802.43万港元[3][4] - 5月回购价格区间为17.500-19.90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256.15万至582.53万港元[4][5] - 4月回购价格区间为18.700-19.66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37.75万至576.50万港元[5] - 1月回购价格区间为14.860-17.020港元 单次回购金额在192.48万至687.67万港元[5]
妙可蓝多深耕渠道拓新品 布局海外市场输出中国特色奶酪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2:13
渠道拓展策略 - 公司计划分三阶段拓展终端网点 第一阶段精耕现有80余万个网点提升单店产出 第二阶段重点发力零食量贩、会员超市、抖音和即时零售四大新兴渠道 已与好想来等头部零食量贩品牌达成合作 小马宝莉IP系列产品及山姆专属新品奶酪坚果脆已成功入驻 第三阶段将优先拓展东南亚市场[1] - 公司通过经销商网络下沉低线市场 优化一线人员效能 实现降本增效良性循环[1] 新品规划与市场表现 - 公司正培育新核心大单品包括面向儿童群体的成长杯 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奶酪小粒和奶酪小三角 专为银发群体设计的人参酪乳 市场反响积极且复购率良好[2] - 山姆专属产品奶酪坚果脆于今年8月上市 凭借健康低卡特性在部分门店首发当日售罄 预计杯类、甜品系列、脆类及酪乳类产品将率先形成规模贡献[2] 销售费用与盈利能力 - 公司确立精准投放加动态监控机制 将销售费用向抖音小红书等数字化营销倾斜[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6.27% 部分受益于销售费用率下降[2] - 未来将延续精准化高效化投放策略 减少传统广撒网式广告投放 加大数字化营销和IP场景化合作[2] 产能与成本控制 - 整体产能利用率呈改善趋势 2025年B端产品甚至出现阶段性缺货[2] - 上海吉林等延期募投项目系为优化产品结构与生产布局 确保投产后产能高效消化[2] - 随着新产能释放 预计通过规模效应和国产原辅料替代持续降低单位成本[2] 财务与债务管理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2.89% 在乳制品行业中处于合理水平[3] - 公司有意利用低息负债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并通过投委会严控投资流程 推进极致成本战略 优化库存管理等手段提升现金流安全性[3] 国际化布局 -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展会 将并购与出海相结合 陆续接洽东南亚、中亚、中东及欧洲等多地客户探寻业务合作机遇[3] 行业发展机遇 - 中国奶酪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随着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度提高 市场增长潜力巨大[3] - 企业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饮食习惯的奶酪产品 有效拓展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3]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增加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成为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3]
蒙牛乳业(02319)9月18日斥资304.29万港元回购2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9:25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8日斥资304.29万港元回购股份 [1] - 回购数量为20万股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5.04-15.34港元 [1]
“国际质量管理融合创新”案例征集结果公布 25个组织申报案例入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8 09:23
案例征集背景与范围 - 案例征集活动由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指导 中国质量报刊社组织 旨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 征集范围覆盖27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共收到152家企业组织报送的154个案例[2] - 申报案例数量较多的地区包括山东 河北 江苏 广东 浙江 四川等地 均达到10个及以上[2] 案例评选流程与结果 - 经过自愿申报 省级初审 报刊社初评 专家集中评价和社会公示五道程序[2] - 从154个案例中最终确认50个入选案例 其中25个被评定为典型案例[2] - 专家评价标准包括案例规范性 实践性 实效性 可复制性及理论与实践创新结合[3] 典型案例行业分布特征 - 光伏 乳制品 新能源汽车等国际化程度较高行业申报案例数量较多[3] - 覆盖传统行业焕新案例如山西建投 雅迪 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例如安徽东超科技 上海得物[3] - 包含世界500强级别企业如比亚迪 联想 伊利 以及中小企业如内蒙古双欣环保 邢台仲伟科技[3] 企业类型与国际化模式 - 既包含跨国企业"请进来"融合创新案例 如宝洁 康宝莱[3] - 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合创新案例 如三六一度 隆基绿能[3] - 案例呈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 新业态与传统业态并存的特点[3] 入选企业名单 - 无限极中国 三六一度中国 隆基绿能 宝洁广州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25个组织入选[5][6] - 名单涵盖日用品 新能源 认证服务 科技 投资建设 保健食品 汽车研发等多个领域[5][6] - 包括雅迪科技 中车长客 玲珑轮胎 航宇科技 晶科能源 比亚迪等制造业代表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