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将打造“口岸就是赛道” 跨境赛无感通关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9 02:01
粤港澳联合办赛机制 - 建立"1+4"联络机制:国家层面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粤港澳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联络会议两月一次,首席联络官两周一会,联络员每日沟通 [2] - 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 [2] - "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机制: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2] 跨境赛事创新实践 - 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路线:全长230公里,横跨珠海-澳门氹仔-香港大屿山-横琴-珠海香洲区,半天跨三地 [3] - 无感通关技术:运动员以时速40公里通过口岸,实现"不踩刹车"通关体验 [3][4] - 深港马拉松赛:深圳湾大桥赛道无需停留刷证,一气呵成跑通深港两地 [4] 通关便利化措施 - 人员规模:内地赴港澳参赛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超3000人,创历届双向流动纪录 [4] - 专用通道:参赛代表团团进团出、即到即走,持票观众享绿色通道及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 [5] - 横琴口岸创新:试点"免出示证件"刷脸通关 [6] 港澳赛区筹备进展 **香港赛区** - 场地策略: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如中环海滨(铁人三项赛道可览维港地标)、启德体育园(承办七人制橄榄球/击剑/手球/硬地滚球) [7] - 场馆优势:启德体育园为国际级新地标,主会场可提升观赛体验 [7] **澳门赛区** - 测试成果:5-6月完成5个项目运行测试,覆盖通关、竞赛组织、安保等全流程检验 [7] - 文旅特色:结合中葡文化资源,打造"小城办大赛"独特体验 [8] 运动员与文化交流 - 香港运动员黄金宝:全运会为高水平竞技舞台,促进跨地区运动员交流 [8] - 澳门运动员李祎:借助赛事推广武术文化,强化港澳与内地双向认知 [8]
三个例子讲清粤港澳联动办赛“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08:48
粤港澳联动办会机制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 是实践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举措 [1] - 建立"1+4"粤港澳联络机制 包括国家层面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和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 [1] - 联络会议每两月一次 首席联络官每两周一会 联络员每日沟通 24个联合工作组定期会商 [1] 三地合作重点领域 - 在跨境赛事 口岸通关 人车证件 食品安全 绿色办赛 赛事日程六大领域达成共识 [1] - 形成"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机制 实现同频沟通 同心决策 同步执行 [1] 三地联合办赛成果 - 会徽设计融合广东木棉花 香港紫荆花 澳门莲花 体现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 [1] - 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 设计"喜洋洋"和"乐融融" 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 [2] - 竞赛日程兼顾三地需求 避开广东台风天气 考虑香港市民喜好 错开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 [2] 赛事文化体验 - 11月赛事期间可体验粤港澳特色文化 广东早茶和游泳 香港云吞面和击剑 澳门蛋挞和乒乓球 [2] - 横琴口岸提供24小时通关便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