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协同

搜索文档
第四大提锂路线出现:铝矿提锂
高工锂电· 2025-09-26 10:43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铝工业成为锂资源获取新路径 被称为第四大提锂路线 可缓解中国锂资源进口依赖并解决铝业技术难题[1] - 中国为全球最大锂消费国 消耗量占全球45% 但本土锂资源储备仅占全球6% 2024年锂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72.4%[3][4][5] - 中国铝土矿天然富含锂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锂元素会富集 当电解质中氟化锂浓度超7%时会导致吨铝电耗增加150-200千瓦时并缩短设备寿命[6][7] 技术路径与产能潜力 - 从氧化铝生产过程的铝酸钠溶液中直接提取锂 洛阳欣安新能源项目预计年产电池级碳酸锂8500吨 提锂后溶液可返回产线提升氧化铝品质[9][10][11] - 从电解铝固体废物中回收锂 索通发展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选择性浸出工艺 对废旧铝电解质(锂含量1.0%-2.7%)的锂元素总回收率超85%[12] - 山西/河南/贵州等地氧化铝生产线若全部利用富锂铝土矿提锂 每年可新增碳酸锂产能约8万吨[7] 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 - 提锂后回收电解质可使铝电解电流效率提升约1% 吨铝电耗降低150-200千瓦时 电解槽寿命延长1-2年[13] - 该技术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实现铝工业减碳与新能源补链的双赢[13] - 铝业提锂技术推动锂元素从工业负担向新能源资源转变 加强碳酸锂大宗商品属性 使来源更多元化和工业化[14]
阳光人家亮相第八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
新京报· 2025-09-26 06:25
行业背景与峰会动态 -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与中国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推动第八届中国养老行业陆家嘴峰会在上海召开 旨在探讨行业现状及发展瓶颈并探索新路径 [1] - 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受邀出席峰会 分享高品质康养社区建设经验并为行业跨界协同发展注入新思考 [1] 跨界协同与资源整合 - 养老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需通过跨界协同与生态共建整合资源以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3] - 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与12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医疗 文旅 金融 教育等多领域资源 [3] - 社区高效调动35家上海三甲医院专家资源 绿通单位涵盖瑞金医院 中山医院 华山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 [3] - 联合文旅探索开发短住疗愈旅行项目 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生态体系 [3] 社区硬件与环境优势 - 社区以山水为骨文化为魂的设计理念重新定义高品质养老空间形态与服务标准 [4] - 坐落于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核心地带 四面环水绿树环抱 拥有45%超高绿化率与平均约3000个/cm³负氧离子浓度的天然生态疗愈场域 [4] 精神服务与内容创新 - 社区将精神服务置于重要位置 通过五享四悦服务模式提供57项基础生活服务及110项增值生活服务 [6] - 服务涵盖享乐活 享雅趣 享美食 享游学 享无忧五大维度 融入上海地域文化情怀 [6] - 移植徽派古亭打造文化地标 引入评弹 昆曲等非遗展演 邀请评弹大师驻场教学 [6] - 开设油画课 无人机教学 音乐会等课程 并将开发老年大学大师课课程体系以满足高知高智长者需求 [6] 未来发展方向 - 养老不仅是服务更是生命价值的再发现 公司将持续深化跨界协同与生态共建 [8] - 推动康养行业标准升级 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8]
如何应对“人均消费不到8毛”?“酒店业周期破局”论坛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06:32
近期,高星级酒店美食摆摊,全国各地多有高端酒店物业"甩卖"而无人问津。今年暑期,本应是旅游旺 季但酒店业"唉声一片"。业界在探索也在思考,当酒店业步入深度调整的复杂周期,如何破局重生?8 月8日-9日深圳举办的"中国品牌节"之"酒店业周期破局"论坛上聚焦了该论题。 消费市场在变化 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国家虚拟教研室主任、中国旅游与酒店投资人联盟 主席马勇在分享中讲起一个数字,"现在很多消费者是按情绪来消费,如果能让客人共情的,就买单, 否则就是特种兵旅游,不住宿,不消费。比如说大唐不夜城每晚的游客流量10万人以上,但是人均消费 不到8毛钱"。 著名企业管理专家、品牌营销专家、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沈青也介绍,"我规划过的大理古城, 过去游客人均消费是1000-1500,现在的人均消费只有500块钱;住酒店的人少一点,省一点,对酒店的 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 因此,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局,企业应该如何来变,如何来重新定位,如何来进行业态和盈利模式的创 新?当前,经济增长从粗放式的高速增长到缓慢高质量发展增长,企业的发展动能已切换,企业的发展 逻辑也要跟着发生变化。 如何应对"人均消费不 ...
刘斅:演出“破圈”带动文旅融合,一张门票撬动多场景消费
新京报· 2025-07-17 05:40
演出市场发展趋势 - 演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演出数量翻倍增长,大部分用户为首次观看演唱会的新客群 [2] - 消费者更愿意为"沉浸式体验"付费,甚至为一场演出专程前往一座城市,反映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2] - 行业高频词汇"跨界协同"凸显多场景联动趋势,文旅联动经济效益显著,一张门票可撬动多场景消费 [3] 供给层面创新 - 演出行业涌现多种创新模式:歌手举办日出演唱会打破时间限制,流量歌手跨界创作音乐剧 [2] - 城市层面创新突出,部分城市将演唱会门票升级为"城市通行证",观众可凭票免费游览当地景点 [2] 营销层面突破 - 通过互联网平台宣发实现传统行业触达新客群,"破圈"形成舆论影响力后市场增长具有持续性 [2] - 票务平台通过优化购票体验、完善服务、降低价格及营销活动吸引更多人现场观演 [3] 技术驱动与行业竞争 - AI技术重构消费决策模式,加速行业竞争新陈代谢,但行业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 [3] - 行业需聚焦基础服务与产品环节的优化,超越用户期待后再探索跨行业融合与互相赋能 [3]
安奈儿:新股东背景深厚 多领域产业协同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5:0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安奈儿控股股东变更为深圳新创源投资合伙企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黄涛 [1] - 新创源的LP为杨文涛、张海燕、西藏万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GP为北京万昌盛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1] - 黄涛控制的核心企业高达326家 涵盖地产开发、酒店文旅、商业运营、生活服务、大健康、智慧出行六大业务板块 [1] 新股东资源与战略布局 - 新股东战略持股5家上市公司 包括皖通科技21 94%股份、探路者6 29%股份、信铭生命科技10 84%股份、第一服务控股12 53%股份、中国金融国际9 11%股份 [2] - 皖通科技深耕交通信息化 探路者为户外用品知名品牌 信铭生命科技专注生命科学与健康 第一服务控股主营物业管理 中国金融国际具备金融领域资源 [2] - 新股东具备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或为安奈儿带来供应链优化、渠道拓展、产品创新等多维度赋能 [2] 行业背景与协同效应 - 服装行业竞争加剧 单纯依赖内部增长不足 需借助控股股东生态资源实现跨界协同 [3] - 近期金发拉比、棒杰股份、泰慕士等多家服装企业变更实控人 加速行业洗牌 [3] - 安奈儿能否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实现"1+1>2"协同效应 将决定其在行业洗牌中的领先地位 [3]
中国演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4-29 15:45
2025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概况 - 本届演交会规模创历届之最:专业参会者1.2万人、观展人次3.5万、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签约额6.08亿元,合作意向金超10亿元 [2][17] - 消费带动效应显著:超30%参会嘉宾留蓉旅游超3天,拉动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约6900万元 [4][18] - 成都本地签约项目占比达37%,演交会流量有效转化为文旅增量 [7] 全国演出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7.61%),其中票房收入579.54亿元,其他收入216.75亿元 [3][18] - 大型演出增长迅猛:5000人以上演出票房296.36亿元(同比+66%),占行业总票房比重从35.4%提升至51.1% [13][17] - 演唱会成为核心增长点:大型演唱会票房260亿元(同比+78.1%),万人场次增幅84.4%,跨城观演比例持续超60% [13][17] 跨界协同与产业联动 - "票根经济"创新模式:成都推出演出门票免费参观景点政策,促进演艺与旅游联动 [4][8] - 资源对接成果显著:演交会促成35个项目签约,四川落地18个项目如"热浪飞行银河左岸音乐节"等 [4][18] - 商业综合体、景区与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催生新合作方式与消费空间 [3][4] 原创内容孵化进展 - 创投会推动12部新作路演,包括音乐剧《此生必驾》(获5家机构关注)、沉浸式戏剧《从前有座山》(收12份合作计划) [5][6] - 实验戏曲《谁是麦克白》已与安徽省京剧院合作,多部作品计划2024年7月首演 [5] - 行业聚焦"艺术+商业"可行性,沉浸式演出与文旅结合展现突出潜力 [5][6] 成都演艺经济样本分析 - 2024年四川举办营业性演出3.2万场(观众1250万人次),票房30亿元,拉动综合消费130亿元 [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四川对演艺赛事给予90万-600万元激励,推动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全省联动格局 [8] - 音乐产业论坛增设强化区域辐射,成都"国际音乐之都"定位助推西部市场发展 [7][13] 音乐演出市场趋势 - 音乐节回归理性:2024年大型音乐节票房24亿元(场次545场),"五一""十一"为黄金档期 [17] - 内容创新方向:张学友千场演唱会印证经典价值,毛不易案例展示IP生态构建,乌鲁木齐草莓音乐节融合在地文化 [14] - 城市协同案例:太原"演唱会+免费公交+文旅礼包"模式、成都草莓音乐节孵化本土乐队IP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