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0927
艾瑞咨询· 2025-09-27 09: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因场景差异显著 连锁快餐店接受度超50% 高端餐厅仅8.8% [2] - 冰红茶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康师傅占超60%份额 2024年市场规模300亿元 2025年预计增至350亿元 [2] - 全球食品饮料百强榜中百事以918亿美元营收重回第一 雀巢以913.54亿瑞士法郎位列第二 [4] - 乳业市场结构失衡 液态奶占比92.7% 深加工产品不足7.3% 蒙牛液态奶业务下滑11.2% 伊利奶粉营收增长14.3% [5] - 茶饮行业转向快消品化竞争 蜜雪冰城半年新增6500家店 加盟商人均开店2.4家 [6] - 竹蔗茅根水成为养生饮品爆款 线上小红书笔记超2500万 未来五年复合增速预计超88% [7] - 日本预制菜接受度达90% 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严格监管 [8] - 夜经济成为餐饮增长点 部分城市夜间消费占比达60% [8] - 茶餐厅2024年市场规模285亿元 2025年有望突破300亿元 [10] - 中国方便面全球需求量占比37.2% 居全球首位 2022年需求量450.7亿份 [11] 头部品牌动态 - 康师傅高端无糖茶饮"茶的传人"在抖音直播间83分钟售罄5万瓶 二手平台溢价超200% [14] - 无糖茶饮2023年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 消费需求转向情感与文化认同 [14] - 赛百味中国推出本土化新品"星厨炙感"系列 中国门店突破1000家 [15] - 三只松鼠联合发布《熟制松子制品质量要求》团体标准 2025年坚果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元 [16] - 娃哈哈计划2026年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应对市场份额下滑 [17] - 周黑鸭2023年营收27.4亿元 净利1.15亿元 2024年净利同比降15% [17] - 霸王茶姬获2025世界饮料创新奖 单品"伯牙绝弦"全球销量超12.5亿杯 [18] - 朴朴超市试点外卖业务"朴朴厨房" 餐品定价13-20元 配送时效约30分钟 [18] - 义利Bread概念店日均销售1300多个面包 游客占比超60% 计划翻倍产能 [20] - 薛记炒货因高价策略面临挑战 转向性价比路线并开放加盟 [20] 产品技术创新 - 冰红茶通过"减糖"和"气泡"创新吸引消费者 [2] - 百事通过产品创新(如Rockstar能量饮料)和AI技术应用驱动增长 [4] - 乳企通过产品创新(如多功能奶粉、奶酪零食)寻求转型 [5] - 冰淇淋市场向健康化、个性化发展 迷你雪糕和文创雪糕崛起 [11] - 无糖茶饮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强调成分透明和健康功能 [14] - 赛百味融合中式传统风味与西式三明治 采用澳洲牛肉等高端食材 [15] - 霸王茶姬创新萃茶技术 受咖啡萃取启发 [18] 市场格局与竞争 - 茶饮行业头部品牌通过快速扩张和供应链优化提升效率 [6] - 高德地图推出"高德扫街榜"基于10亿用户行为数据 挑战大众点评 [7] - 超市与餐饮业态双向融合 永辉、物美推出平价快餐食堂 [4] - 外卖与即时零售边界模糊 美团、京东布局外卖市场 [18] - 卤味市场2024年规模1573亿元 增速放缓至3.7% [17] 消费趋势 - 消费者对预制菜价格接受上限为50元 强调便捷、安全、低成本 [2] - 年轻人偏好植物奶替代品 推动液态奶需求下滑 [5] - 养生饮品契合健康趋势 主打天然、低糖和清洁标签 [7] - 1L装"工地饮料"因性价比成为白领工位新宠 [10] - 消费者对冰淇淋更注重健康与性价比 推动迷你雪糕崛起 [11]
过去十年,哪些“超级奶茶”封神了?
36氪· 2025-09-25 00:52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我们不妨回望那些值得载入行业史册的现象级爆款,一窥饮品潮水的流向。 2015-2025,行业诞生了哪些"超级奶茶"? 上周,"各大奶茶最好喝的一杯"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霸气芝士草莓、多肉葡萄、幽兰拿铁、豆乳米麻薯、布蕾脆脆奶芙……这些熟悉的名字,掀起一波回忆杀。 可以说,这些爆品也撑起了新茶饮的黄金十年。 2016:芝士奶盖茶破圈,鲜果茶兴起 代表产品:喜芝芝金凤茶王、霸气橙子 2016年前后,喜茶推出芝士茗茶系列,将奶油芝士和新鲜牛奶混合,做出芝士奶盖覆在茶汤上,凭借"真奶真茶"的品质升级,与传统奶茶形成鲜明区隔, 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另一边,奈雪的霸气水果茶系列横空出世,开启鲜果茶新体验。 同年末,喜茶、奈雪等品牌用新鲜水果+茶叶+芝士,推出芝士水果茶,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芝士奶盖茶作为一种时代符号,开启了"新茶饮"的篇章。 2017-2018:黑糖引爆市场,细分品类爆发 代表产品:手炒黑糖脏脏茶、Dirty 2017年,鹿角巷推出黑糖鹿丸鲜奶,以黑糖熬制珍珠,搭配牛奶与冰块,形成独特的虎纹挂壁和口感,品牌因此快速走红。 后来,乐乐茶推出"脏脏茶",强化黑糖珍珠牛奶茶的虎纹特色,借 ...
一场外卖大战,霸王茶姬为啥被打懵了?
虎嗅· 2025-09-23 07:30
新茶饮界的"当红炸子鸡"霸王茶姬最近可能是有点笑不出来了,它曾经可是商场里的"排队王","伯牙 绝弦"一杯难求,打着"东方星巴克"的旗号风光无限,估值蹭蹭往上涨。但最近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 财报就像是一杯过了夜的奶茶,有点透心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霸王茶姬——从排队王到跌停王到底经 历了啥。 ...
7000家门店狂奔后,霸王茶姬涨不动了?
36氪· 2025-09-23 01:22
上市仅半年,霸王茶姬股价经历了一把"过山车",相比于上市时59.54亿美元市值,如今只剩31.88亿美 元市值,几乎腰斩。 霸王茶姬来到了十字路口,2022年~2024年,门店增长分别为1087家、3511家、6440家,到今年上半 年,霸王茶姬门店数量已经达到7038家。 这一数字远高于同样定位于中高端的喜茶和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分别为1638家和4400家,也正在逼近于 大众新茶饮品牌"茶百道"们的万店规模。 万店规模,几乎达到了新茶饮的一个天花板。意味着密度增加,加盟商单店营业额下滑,尤其对于投入 更重、主要选址在商圈里的霸王茶姬更是如此。 从新茶饮黑马到红利减退,霸王茶姬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收入为67.25亿元,同比增长了 21.61%,但净利润仅为7.55亿元,同比降幅达到38.22%。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为7723.8万元,更是同 比下滑87.72%。 昔日新茶饮品牌面临的集体挑战,霸王茶姬也逃不过? 巅峰过后,销售神话不再 茶饮品牌都面临门店饱和的烦恼,直接反应在最关键的两项指标,单店GMV和同店销售额。只不过, 比起坚持走小店模式的瑞幸,在一万家门店时,加盟商初尝苦果,走大店模型的霸王 ...
用茶底做IP,淘出30万吨商业黄金!揭秘这些现制饮品品牌的吸金秘籍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08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首发了《2024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及2025年趋势展望》数据显示,2024年新茶饮行业耗茶量约30万吨,相比2022年的20万吨, 增长达50%。 原叶茶已经成为现制饮品市场的标配,并且,随着围绕原叶茶的持续开发,今年的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新的苗头,这些新产品的涌现,对茶底的升级迭代 带来了哪些新的趋势?对接下来的市场热点,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随着原叶茶在业内的全面渗透,我们发现,市场上的头部品牌,几乎都形成了自身的茶底IP。 图片来源:喜茶官方微信号 像喜茶的绿妍,由茉莉花和绿茶拼配而来,其特点能够很好地衬托果茶的风味;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的茶底茉莉雪芽,用云南普洱茶搭配茉莉花,与牛乳搭 配,形成更加醇厚丝滑的口感;奈雪的鸭屎香,则将小众茶拉入到了现制饮品消费者的视线,并掀起了一股尝新热潮。 从茶粉到真茶,再到茶底IP的形成,现制饮品在围绕健康属性,在产品层面的持续深耕,也让茶文化扎根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围绕了"高香"茶底的打造,不少茶底供应商开始着力特殊香型的茶底定制服务,进一步助推了产品端的百花齐放。 比如百分茶的竹香乌龙、书亦烧仙草的橙漫山茶花等,为高香茶奠定了一批坚 ...
霸王茶姬获得2025世界饮料创新奖,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品牌
凤凰网· 2025-09-19 06:18
奖项官网显示,霸王茶姬是本届最终获奖的唯一中国品牌。此次中国品牌获奖也引发了不少海外媒体的 关注。 9月16日晚间,2025年世界饮料创新大奖(World Beverage Innovation Awards 2025)在德国慕尼黑揭 晓。现制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的单品"伯牙绝弦"获得最佳天然/有机饮品大奖,品牌同时获得最佳加工/生 产创新类别荣誉奖,还入围了最佳饮品系统奖和最佳包装/标签创新奖。 世界饮料创新大奖是全球饮料行业极具影响力的奖项平台。其旨在表彰通过创意、可持续性与消费者吸 引力来重塑饮品行业格局的品牌。该奖项由英国食品行业媒体FoodBev Media主办,今年已是第22届。 本届奖项涵盖4大类26个类别,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参与奖项角逐。入围本届奖项的还有蒙 牛、百事可乐等品牌。 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获得最佳天然/有机饮品类别大奖。伯牙绝弦选用茉莉雪芽做茶底,配合新鲜牛 乳,呈现出天然茉莉花香。它不仅在中国深受欢迎,在海外也同样畅销。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从 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伯牙绝弦共售出12.5亿杯。 FoodBev Media市场总监Dan Bunt表示:" ...
中国茶饮,「占领」华尔街
36氪· 2025-09-18 02:36
中国茶饮品牌全球化扩张 - 中国茶饮品牌正加速全球化布局 从东南亚延伸至欧美成熟市场 包括纽约 伦敦 墨尔本等核心城市 [1] - 瑞幸咖啡以纽约快取店作为西方市场突破点 定价1.99美元的生椰拿铁形成对星巴克的直接竞争 [1]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达53,014家 其中海外门店4,733家 印尼(2,667家)和越南(1,304家)为重点市场 [2][6] - 霸王茶姬海外门店达208家 单季度净增43家 覆盖马来西亚 新加坡 印尼 泰国及美国市场 [4] 市场拓展策略与区域分布 - 东南亚为出海首选市场 预计2023-2028年现制饮品年复合增长率达19.8% 远超全球7.2%平均水平 [4] - 欧美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喜茶进入法国 霸王茶姬进入美国 茶百道进入西班牙 茉莉奶白进军英国 [5] - 霸王茶姬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马来西亚伯牙绝弦售价23.4元人民币 美国售价约41元人民币 [4] - 蜜雪冰城在越南定价15,000越南盾(约4.5元人民币)与国内价格持平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霸王茶姬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GMV达2.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7.4% [4][6] - 瑞幸咖啡2025年第二季度末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 覆盖新加坡 马来西亚及美国 [6] - 蜜雪冰城2025年中报显示海外门店数4,733家 占总门店数比例不足9% 显示巨大拓展空间 [2] 本地化运营与供应链建设 - 产品口味本地化:喜茶在加州推出"加州落日"限定款 单日售出2,000杯 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加重甜度并添加香茅等本地口味 [13] - 供应链布局:蜜雪冰城在4个海外国家建立仓储系统 与巴西签署40亿元人民币咖啡豆采购意向 霸王茶姬计划投入3.95亿港元建设国际供应链平台 [13] - 瑞幸咖啡豆来源覆盖埃塞俄比亚 巴拿马 哥伦比亚及中国云南产区 [13] 市场竞争与成本挑战 - 纽约曼哈顿核心商圈租金达每平方英尺659美元/年 推高瑞幸等品牌运营成本 [7] - 瑞幸在纽约定价调整:美式咖啡3-5美元 生椰拿铁6.5美元/杯 与星巴克价格趋同 [7] - 东南亚面临塑料包装禁令 含糖量分级制度及欧盟480项茶叶农残检测标准 增加合规成本 [9] 营销策略与文化输出 - 瑞幸在纽约采用双店布局策略(百老汇与第六大道)并通过Instagram TikTok等平台发起luckinnyc话题挑战 [15] - 霸王茶姬与喜茶通过东方快闪茶室 大英博物馆联名产品等文化营销方式建立品牌认同 [15] - 产品研发周期从传统3-6个月缩短至一半 但跨国冷链与本地化生产仍面临效率压力 [9]
现在的奶茶名,像皇帝赐的封号...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4 08:32
奶茶产品命名趋势分析 - 奶茶产品命名呈现越来越复杂和古风的趋势 例如桃花酿 琉璃月 云栖竹径 暮雪寒梅等名称引发热议[6] - 新中式茶饮品牌如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率先采用文艺风格命名 如伯牙绝弦 白雾红尘 桂馥兰香 生亦如夏花等[8] - 命名风格从早期简单的珍珠奶茶名称演变为越来越长且各具特色的名称 甚至出现芝芝莓莓芒芒桃桃茶等超长名称[10][12] 茶饮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亿元 同比增长6.4% 预计2028年将突破4000亿元[16] - 茶饮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原料趋同导致产品差异化困难 品牌通过创新命名来制造新鲜感和差异化[16][18] - 果茶 轻乳茶和奶茶三类新品占比居前三 夏季应季水果产品尤其受欢迎[19] 产品命名策略的驱动因素 - 命名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在原料同质化背景下成为最直接的区分标志 如古茗的云朵盐水鸭通过咸奶茶定位制造新鲜感[18] - 独特命名扮演情绪密码角色 为消费者提供高情绪价值 古风命名吸引国风文化客群 激发拍照打卡和社交分享[21] - 联名营销成为重要策略 2024年上半年新茶饮赛道出现72起IP联名 通过联名新品实现短期销量增长[23] 命名策略的潜在问题 - 复杂命名增加消费者认知成本 如烟雨乌龙 月照梨花等雅致但不够直接的名称导致点单困难 可能造成客户流失[27] - 名称与实际产品可能产生落差 如青岚玉露实际为普通绿茶加奶盖 容易造成体验感下降和品牌口碑受损[27] - 过度追求命名独特性可能遮蔽健康风险 品牌需要兼顾口味和品质等基础需求 避免过度包装和不良竞争[28]
单店月均GMV连降 霸王茶姬探索成长新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7.25亿元,同比增长21.61% [3] - GAAP准则下净利7.55亿元,同比下降38.32%;Non-GAAP经调整净利13.07亿元,同比增长6.78% [3] - 二季度GAAP净利7723.8万元,同比缩水87.7%,主因上市相关一次性股份薪酬及激励费用 [3] 经营指标分析 - 二季度GMV为81.031亿元,同比增长15.5%,但环比一季度82.3亿元微降 [5] - 单店月均GMV连续六季度下滑,2025年二季度为40.44万元,同比跌超20%,环比下跌6.39% [5] - 用户复购率约73.9%,较2024年88.8%有所下降;净利润率约18.9%,低于此前超20%水平 [6] - 二季度总运营费32.24亿元,同比增长41.5%,增幅远高于营收 [6] 成本结构变化 - 材料、仓储及物流成本下跌1.5%至15.37亿元 [6] - 自营门店运营成本同比增长72.8%至1.84亿元 [6] - 销售和营销费增长54.6%至3.85亿元,其中广告费4360万元 [6] - 营业利润率3.2%,较上年同期24.6%降超20个百分点 [6] 门店扩张策略 - 截至二季度末门店总数7038家,较上季度仅净增357家,增速显著放缓 [6] - 战略重心从"多开店"向"开好店"转型,注重质量提升和内生增长 [6] 现金流状况 - 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6.06亿元,同比下降39.03% [7] - 筹资活动现金流30.15亿元,同比增长3487.6% [7] 行业竞争环境 - 外卖平台价格战激烈,京东、美团、饿了么接连发起多轮补贴对攻 [8] - 供应链完善的品牌在价格战期间单店利润仅下降5%,中小品牌利润降幅超20% [8] - 除奈雪亏损外,主要新茶饮品牌中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净利润增幅均超20% [8] 产品质量与客户体验 - 累计投诉2827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服务、宣传等方面 [11] - 具体投诉包括饮品中出现不明黑褐色物质、毛发等异物,以及商家处理态度问题 [13][15][18][20] 国际化发展进展 - 海外GMV增速77.37%,但绝对值仅2.35亿元,对总体业绩贡献有限 [22] - 海外门店208家,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178家),其他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22] - 2025年计划全球增设1000余家门店,重点拓展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28] 海外市场具体表现 - 马来西亚门店平均营业额达到国内的1.5–2倍 [26] - 印尼首店开业三天销量破1万杯,一周会员注册量超5000人 [26] - 美国首店(洛杉矶)首日销量超5000杯,第二家门店已试营业 [26] 国际化战略举措 - 采用文化输出差异化路径,在海外门店融入中国传统元素 [24] - 与当地企业强强联合:泰国President Foods注资1.42亿泰铢获51%股权,马来西亚与联大集团合作计划三年新开300家门店 [25] - 组建本土化团队,任命具有星巴克、洲际酒店等国际品牌经验的高管负责北美业务 [2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2025年中国新茶饮行业增速预计降至13.4%、6.4%和5.7%,市场增量空间见顶 [22] - 头部企业竞争进入2.0阶段,"不出海,就出局"成为行业共识 [22] - 国际化面临文化差异、供应链建设、品牌认知和定价策略四大挑战 [22]
霸王茶姬掉队了吗
虎嗅· 2025-09-07 13:13
外卖大战对奶茶行业的影响 - 外卖大战推动奶茶行业订单量激增 加盟模式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1][2][5] - 平台和加盟商为主要补贴方 品牌总部通过门店采购赚取利润且无需承担大量补贴成本[6][7][8] 头部品牌财务表现 - 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 利润同比增长44%[3] - 古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1.3%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9%[4] 霸王茶姬业绩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0% 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同比仅增长0.1%[12] - 新增上千家门店但营收增长乏力 可比同店业绩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3%[13][14][15] - 活跃消费会员从2024年二季度4410万下降至3860万 单店月均GMV从53万降至40万[20][21] 霸王茶姬战略选择 - 拒绝参与价格战 主打产品伯牙绝弦维持16元定价 仅象征性折扣至12-13元[17] - 高端定位导致外卖占比升至52% 反映堂食业务显著下滑[27][28] - 门店装修成本超百万 为大众品牌3-4倍 加盟商依赖高定价回收投资[38][39][40] 高端品牌困境与历史参照 - 面临维护品牌调性与用户流失的两难境地[42] - 与喜茶发展路径相似 喜茶因疫情和经济压力放弃高端定位并降价下沉[44][45] - 奶茶作为日常消费品需保持价格亲和力以促进复购[46] 海外扩张战略 - 海外市场成为亮点 二季度海外GMV同比增长70%达2.3亿元[49] - 全球化布局覆盖东南亚及美国市场 美国定价6美元(超40元人民币)高于星巴克[50][51] - 海外竞争较弱支撑高定价策略 东南亚定价约20元人民币高于国内[5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