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

搜索文档
专家学者研讨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8 08:36
会上,针对 AI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知识唾手可得、技能易被替代"的新挑战,领域内知名学者、高 校教学骨干代表通过主题报告、主题沙龙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他们一方面分享了该领域前沿教学理念 与实践经验,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多元思路;另一方面,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这一核心议题深 入研讨,为高等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转型汇聚共识、凝聚力量。 本报讯 近日,2025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交流会在广州落幕。会议以"数智融教·育见未来"为主题,吸 引了近200名相关高校教师、行业专家参会,线上实时观看人数突破1500人次。 据了解,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交流会已连续举办11年,此次会议由广东省测绘学会主办、广东南方数 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不仅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更有力推动了教 育界与产业界的精准对接。未来,各方将持续携手,深化数智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的融合创新,为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兰梦媛) ...
如何落实国家公园法,专家这样说(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8 06:10
编者按:2025年9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作为我国国家公园领域的首部综 合性法律,国家公园法的出台标志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步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全新发展阶段,对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 性,构建国土空间保护新格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公园法,本版特邀相关专家从管理体制、空 间规划、生境修复、民生改善、监测监管、协调推进多角度进行分析解读。 海南热带面休国家公园 保护中: 充 性、保护 性,制定 管制规! 应在国 民所有 行使国: 眼责的! 链条国' 为实施| 间准人| 准人+月 分区+信 段兆刚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核 心,实行最严格保护,必须坚持"一盘棋" 思想,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强化部门协 作与地方积极性发挥,建立统一、规范、 高效的管理体制。同时,基于各国家公 园资源禀赋差异,国家公园法鼓励地方 通过协同立法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法 规,以实现法治基础上的差异化、精细化 治理,体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在国家公 园领域的具体实践与创新。 加强央地协调 国家公 ...
法治经纬|与法相伴山水间——浙江舟山以“普法+文旅”融合推动自然资源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8 01:45
"八五"普法期间,浙江省舟山市立足自然资源特色和"东海云廊"文旅资源,深度探索"沉浸式普法"新模式,实现"法旅"融合双向赋能,形成法治教育、 生态保护、科普文旅一体推进的生动实践,为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舟山样本"。 多维场景织就"法景共生"网络,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空间 2023年建成的长岗山省级普法阵地,以长岗山省级森林公园与"东海云廊"绿道为天然载体,充分利用7000平方米的生态空间,将自然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 规、政策知识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构建起"步步见法、处处学法"的立体普法网络。 长岗山普法阵地以主题日活动为抓手,结合志愿行动,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普法矩阵,让法治教育真正"活"起来。 在重要时间节点,普法阵地会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国家宪法日,举行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组织自然资源系统干部、新入职人员面向国旗宣 誓,通过仪式化教育增强法治信仰;世界地球日期间,联合浙江省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工程勘察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开展地质科普讲座、防灾减灾演练等活 动,邀请专家围绕舟山地区地质构造特点、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预防措施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公众掌握防灾避险技能,同时明确在灾害防治中的法律 ...
山东潍坊自然资源违法线索实现“码”上举报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8 01:45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自然资源违法线索"码"上举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 "举报程序的建设运行,充分保障了公众对自然资源保护监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拓宽了 自然资源和规划违法行为发现途径,推动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 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为切入点和具体抓手,主动适应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形势新要 求,"全链条"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监管,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自然资源保护,把违法行为发现在初 始、解决在萌芽,持续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水平,坚决守牢底线红线。 据悉,潍坊自然资源违法线索"码"上举报微信小程序具有用户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后台流转简 便、统计全面的优势,实现了发现违法扫码即报、接报即办。举报小程序可以接受自然资源和规划全领 域违法线索举报,具体包括非法占地,非法采矿,违法使用林地、草地、湿地,违法采伐林木,破坏耕 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
辽宁厅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7:52
近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围绕政策理论、具体实践、金融支 持等内容邀请专家进行讲解,进一步提升系统内职工业务水平。 会议要求,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要采用"坚持规划引领、系统实施、协同推进"的关键方法, 遵守"严守政策底线"的刚性要求,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更大进展,构建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 治新格局。 会议指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全省自然资源部门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深刻领会政策文件精神,将其融入规划编制、项目实施和长效管理的全过程,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
自然资源部:全力应对台风“桦加沙”海洋灾害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7:33
9月22日,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单位组成的专 家工作组会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开展海洋灾害应对和现场调查工作。9月23日~24日,工作组分3组赴惠 州、珠海和阳江,积极参加地方海洋灾害应急会商,强化分析研判,指导各地做好风暴潮、海浪灾害预 警发布。台风登陆后,工作组转为调查组,分5组分别赴汕尾、惠州、深圳、珠海、江门、阳江、湛江 等受灾严重地区开展现场调查评估工作。 海洋观测数据及时传输稳定可靠是预报减灾的基础。此次台风过程期间,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利 用海洋二号、海洋一号、高分三号等自主卫星对台风动态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共收集海洋卫星数据74 轨/景,制作台风海面风场遥感监测专题图38幅,为预报、减灾部门提供遥感信息支撑。国家海洋技术 中心根据风暴潮和海浪预警等级、范围及动向,及时圈定、调整重点关注范围,对涉及的50个海洋站和 28个在位浮标开展运行状态监控,对发现的传感器故障、通信子系统故障、浮标移位等异常及时与运维 人员沟通并分析研判,持续跟进设备修复情况并提供技术支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从进入汛期后,已对 海洋灾害涉及海域的地面网络运行和海洋观测数据传输情况进行严密 ...
尝“海中百草” 筑“蓝色药库”——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行走进青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7:07
南极海茸 (采自智利海域) 南极海茸 海洋生物资源 梦想的试验田 塑造产业新优势 "'BG136'正在进行Ⅱ二期临床试验,目前进展顺利,这是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1类新药物。"9月23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记 者行"来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该院副院长秦冲介绍了这一最新研究进展。 为解决早期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药物品种之间的"鸿沟",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由中国海洋大学在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的基础上创办。作为海洋药物协同创新基地,该研究院旨在加速海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始人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从实验室里的微观探索,到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取得新进展,这片被寄予"蓝色药库"梦想的试验田,如今正生长出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秦冲站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的成果展示区前,指着一瓶采自智利海域的南极海茸标本,向记者介绍:"BG136正是从它身上提取出来的。"从南极 海茸中提取的倍他葡聚糖与免疫细胞表面糖受体结合,可以靶向激活机体先天免疫系统,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不仅仅是海洋资源利 用,也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会议举办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5:12
9月23日~2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暨第四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在陕西 西安举办。 本届会议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框架下举办,以"加强科技引领,促进矿业发展"为主题,在自然资源部中 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 下,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 地质调查中心、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西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主办。 此次会议是落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关于推动能源可持续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 作、科技创新协同等共识的重要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同各方 持续深化地学务实合作,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助推形成覆盖矿业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地学与 矿业信息互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 平。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底青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等国内外专家围绕深部探测技术及应用、找矿 预测技术方法、地球物理仪器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作专题报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发 布《上海合作 ...
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在辽宁阜新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6 03:45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城市转型的核心战略,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海州露天矿综合治 理,要锚定"修复生态、赋能产业、惠及民生"的目标,以百里矿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废弃矿山复绿三年专项行动,力促废弃 矿山治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矿山治理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探索可行路径。 9月23日~25日,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在辽宁省阜新市召开。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会长侯金武,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孙鹏,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 协会副会长周远波主持会议。会议期间,各省(区、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交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多元化、治理产业化的经验及做法,实地考察了 海州矿排土场农光互补项目和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成果。 T ...
青岛地下矿山越界开采动态监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5 02:41
与传统人工巡查和静态监测手段存在滞后性相比,此次推出的监测技术能够实时动态地把控大地音脉,融合了多项创新成果。通过"微地震+智能微 动"勘探技术,部署震源监测网,加持"5G+物联网传输"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地下矿山的开采震动,确保听得到、听得清,是矿山监管的"顺风耳";研发多 维智能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将矿山时空立体图库、AI智能分析等技术融为一体,研发学习算法,对比实际作业数据与采矿权电子围栏,自动识别越界行为 并触发预警,实现了"透明矿山"管理,是矿山监管的"透视眼"。 地下矿山越界开采动态监测技术的革新,标志着矿山安全监管迈入智能化时代。监测系统的建立和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优化,现 已形成一套智能系统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该技术的落地将加速矿业监管的数字化转型,保障安全生产和合法开采,助力矿山企业高质量发展。(王晶 李 斌) 地下矿山开采具有隐蔽性等特点,传统监测方式多采用常规测量手段,需要专业人员进入矿山内部,耗时较长,存在滞后性和被动性,故而需要研发一 套非接触式的实时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地下矿山越界开采从采集分析到预警推送的智能化全过程动态监管。 近日,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研发的地下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