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

搜索文档
车企竞逐“大六座”SUV
北京商报· 2025-09-18 16:40
市场进入与产品布局 - 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 限时指导价17.38万-23.88万元 定位大六座SUV市场[1] -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8月上线 售价33.9万元起 9月正式交付 旨在拓展实用场景和受众群体[2] - 多家车企密集布局大六座SUV市场 包括领克009、深蓝S09、理想i8、乐道L90等车型[1] 产品规格与技术特性 - 吉利银河M9车身尺寸5205mm×1999mm×1800mm 轴距超3米 储物空间359升 可扩展至2171升[1] - 车辆搭载新一代雷神EM-P AI电混系统 配备分布式三电机 CLTC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1] - 腾势N9车身长度达5258毫米 加入大六座市场竞争[1] 市场趋势与消费需求 - 上半年主流品牌六座SUV销量同比增长2.2% 预计全年销量达百万辆规模[2] - 二孩三孩政策推动家庭出行需求 大型SUV和MPV市场需求提升[2] - 六座SUV在越野性能和技术路线选择上比MPV更具优势 需求覆盖面更广[2] 智能化技术演进 - 吉利银河M9搭载银河Flyme Auto 2智能座舱 新增61项功能 优化29项功能 支持多屏互动和AI画质增强[3] - 车辆配备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采用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实现城市无图NOA[3] - 行业竞争重点从销量转向技术引领 车企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含金量[3] 基础设施与行业展望 - 充换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推动大空间SUV纯电时代到来[1] - 车企产品布局从家庭需求标签转向智能化和个性化标签[3]
东兴证券晨报-20250918
东兴证券· 2025-09-18 10:14
核心观点 - 航空业供给端约束增强,客座率环比改善,行业反内卷政策初现成效,大型航司盈利弹性有望提升 [6][7][8][9][10] - 汽车行业8月产销同比双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出口市场插混车型表现强势,智能化与混动化趋势持续 [12][13][14][15][16][17][18] - 文旅消费刺激政策加码,充电基础设施高速增长,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AI及核酸药物产业获政策支持 [2] 经济要闻摘要 - 文旅部启动"百城百区"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2] - 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私人充电设施超1300万个 [2]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2] - 日本政府制定AI国家战略,目标成为"全球最易开发和应用AI的国家" [2] - 天津核酸药物大会发布行业技术指南,签约项目规模上亿元 [2] 航空机场行业分析 - 8月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7%,环比增0.8%,三大航运力增速放缓 [7] - 客座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旺季水平 [7] - 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14.6%,上海主基地航司客座率环比超4% [9] - 行业反内卷公约推动供给约束,大型航司盈利改善弹性更大 [10] 汽车行业数据点评 - 8月汽车产销281.5万辆/285.7万辆,环比增8.7%/10.1%,同比增13%/16.4% [12] - 新能源车产销139.1万辆/139.5万辆,同比增27.4%/26.8%,渗透率52.1% [13] - 1-8月新能源车累计产销962.5万辆/962万辆,同比增37.3%/36.7% [12] - 出口市场表现强劲:8月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辆,同比增100%,插混车型出口8.1万辆,同比增270% [14] - 奇瑞出口79.5万辆(同比+10.5%),比亚迪出口63.4万辆(同比+130%) [14] 重点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续航超500公里,2026年批量供货 [5] - 新华保险前8月保费收入1580.86亿元,同比增长21% [5] - 极兔速递计划回购不超过10%股份,金额上限10亿港元 [5] - 华为智驾生态受益标的: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17] - 混动产业链推荐企业:川环科技、宁波高发、科华控股、新坐标、中原内配 [18]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航空业供需再平衡依赖需求回暖,供给端约束政策持续 [8][10] - 汽车产业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头部企业凭数据与生态优势占优 [16] - 插混车型在海外市场优势显著,受益充电设施差异与经济性 [15] - 钠电池技术拓宽新能源应用场景,覆盖超40%乘用车市场需求 [5]
销量稳健向上,行业竞争及分化加剧:——汽车行业2025年中报及二季报总结
国海证券· 2025-09-18 09:0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 [1][4][85] 核心观点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及车企补贴驱动2025H1汽车销量稳健增长 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承压分化 [1][3][42] - 乘用车板块呈现收入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态势 头部车企集中度提升与内部分化加剧 [3][39][42] - 零部件板块展现较强抗周期性 受益于整车需求恢复及海外拓展 盈利延续改善趋势 [3][41][42] - 汽车高端化与智能化升级为核心结构性机会 自主品牌高端突破与智驾渗透率提升成为关键增长点 [4][85] 行情回顾 - 2025年1-8月SW汽车指数涨幅22.1% 跑赢沪深300指数(14.3%) 其中零部件板块涨幅28.6%领跑 [10] - 细分板块表现分化:乘用车/客车/货车/零部件涨幅分别为+8.6%/+4.1%/+25.7%/+28.6% [10]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汽车板块PE-TTM为29.51倍 处于近两年88.24%分位数高位 货车估值达97.51倍 [15][16] 销量表现 - 2025H1汽车批发销量1564.8万辆 同比+11.4% 其中乘用车销量1352.6万辆 同比+12.9% [29] - 2025Q2汽车批发销量818.0万辆 同环比分别+11.6%/+9.5% 乘用车销量711.0万辆 同环比分别+13.0%/+10.8% [29][30] - 2025H1乘用车终端零售量1104.3万辆 同比+11.2% Q2零售量586.4万辆 同环比分别+16.1%/+13.2% [35] 财务表现 行业整体 - 2025H1汽车行业营收18723.4亿元 同比+6.7% 归母净利润747.1亿元 同比-1.8% [38] - 2025Q2营收10016.8亿元 同环比分别+8.1%/+15.0% 归母净利润378.4亿元 同环比-9.3%/+2.6% [38] 乘用车板块 - 2025H1营收9453.8亿元 同比+9.7% 归母净利润281.8亿元 同比-7.9% [39] - 2025Q2营收5203.2亿元 同环比+11.2%/+22.4% 归母净利润138.6亿元 同环比-25.4%/-3.2% [39] - 毛利率14.4%(同比-1.0pct) 净利率3.0%(同比-0.6pct) Q2毛利率14.1%(同环比-1.2pct/-0.6pct) [55] 客车板块 - 2025H1营收328.6亿元 同比+7.2%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22.9% [40] - 2025Q2营收188.0亿元 同环比+5.3%/+33.8%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环比+22.7%/+61.2% [40] - 宇通客车2025H1归母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15.6% [40] 货车板块 - 2025H1营收1396.9亿元 同比-1.3% 归母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38.7% [40] - 2025Q2营收713.4亿元 同环比+2.3%/+4.4% 归母净利润7.5亿元 同环比-51.6%/-37.2% [40] - 毛利率9.0%(同比-0.8pct) Q2毛利率9.3%(环比+0.6pct) [69] 零部件板块 - 2025H1营收7087.0亿元 同比+6.9% 归母净利润419.5亿元 同比+4.7% [41] - 2025Q2营收3666.2亿元 同环比+7.3%/+7.2% 归母净利润217.1亿元 同环比+7.1%/+7.2% [41] - 毛利率18.4%(同比-0.5pct) 净利率5.9%(同比-0.1pct) Q2净利率维持5.9% [78] 投资建议 自主高端化 - 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 关注赛力斯 [4][85] 智能驾驶 - 推荐小鹏汽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 关注经纬恒润 [4][85] 机器人产业链 - 推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北特科技 [4][85] 优质零部件 - 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银轮股份 [4][85] 商用车 - 重卡推荐福田汽车、中国重汽A 客车推荐宇通客车 [4][85]
东兴证券:8月车市销量持续增长 插混车型成出口增长主力
智通财经· 2025-09-18 07:45
国内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 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2] - 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2] - 8月国内汽车销量224.5万辆 环比增长11.3% 同比增长15.6% [3] - 1-8月国内汽车销量1683.6万辆 同比增长12.3% [3]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 同比增长27.4%和26.8% [2]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2]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18.3% 占汽车国内销量的52.1% [3] - 1-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08.8万辆 同比增长30.1% 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8% [3] 不同动力车型市场表现分化 - 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69万台 同比增长17% 插混汽车销量31万台 同比下降8% 增程式汽车销量10万台 同比增长2% [3] - 1-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462万台 同比增长32% 插混汽车销量219万台 同比增长19% 增程式汽车销量74万台 同比增长10% [3] - 补贴政策推动小型纯电动车型占比提升 价格较高的混合动力及增程式车型占比下降 [1][3] 汽车出口表现 - 8月汽车出口61.1万辆 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19.6% [4] - 1-8月汽车出口429.2万辆 同比增长13.7% [4]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 环比增长6.1% 同比增长1倍 [4] -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占总出口的35.7% [4] 新能源出口车型结构 - 8月纯电动汽车出口14.3万辆 同比增长63.4% 插混汽车出口8.1万辆 同比增长2.7倍 [4] - 1-8月纯电动汽车出口97.6万辆 同比增长52% 插混汽车出口55.6万辆 同比增长2.2倍 [4] - 插混车型凭借更好的经济性与智能化优势获得海外市场认可 [1][4] 主要出口企业表现 - 奇瑞出口量达79.5万辆 排名第一 同比增长10.5% 占总出口量的18.5% [4] - 比亚迪出口达63.4万辆 排名第二 同比增长1.3倍 [4]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化加速渗透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智能化优势是销量增长重要原因 [5] - 汽车产业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领域 头部企业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5] - 混动化趋势将持续提升 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 [6] 重点企业布局 -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具备软件、硬件、芯片、终端、网络、云等领域竞争力 [5][6] -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包括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上汽集团及长安汽车 [6] 零部件企业机会 - 看好主业具备竞争力 在成本、研发和市场上具备优势的零部件企业 [6] - 具体包括川环科技、宁波高发、科华控股、新坐标、中原内配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6]
【汽车电子关注度提升!消费电子ETF上涨1.08%,均胜电子再度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5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2% [1] - 电脑硬件、半导体、发电设备等板块涨幅靠前 [1] - 消费电子ETF(159732)上涨1.08% [1] - 成分股和而泰、瑞芯微、科博达、均胜电子涨停 闻泰科技上涨5.29% [1] 行业趋势 -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汽车保持加速增长 [1] - 汽车智能化与功率段持续提升带来功率器件用量增长 [1] - 汽车中低压功率器件国产替代空间仍大 [1] - 汽车仍为最主要增量市场 [1] - 数据中心用电量指数型增加推动功率器件需求加速提升 [1] - SiC/GaN迎来增量空间 [1] 产品信息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1] - 投资于50家业务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 [1] - 行业分布于电子制造、半导体、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1]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00 C类018301 [1]
恒生指数早盘跌0.18% 氢能板块大涨
智通财经· 2025-09-18 04: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8%或47点至26860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04% 早盘成交额达2047亿港元[1] 氢能概念板块 -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进入放量冲刺期 亿华通盘中最高涨幅超84% 午盘收涨33%[1] - 重塑能源上涨17% 国富氢能上涨13% 京城机电股份上涨12%[1] 半导体芯片板块 - 国产算力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 体现中国人工智能与西方半导体生态脱钩趋势[1] - 华虹半导体上涨10% 中芯国际上涨6.5% 上海复旦上涨2.45%[1] 智能驾驶概念板块 -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受益[1] - 黑芝麻智能上涨6% 地平线机器人上涨6.7% 速腾聚创上涨6.99% 佑驾创新上涨2.5%[1] 风电产业链 - 风电产业链反内卷成效显著 金风科技上升2% 龙源电力上涨超3%[1] 个股表现 - 蓝月亮集团上涨超6% 获调入港股通 品牌护城河持续深化[2] - 百奥赛图上涨超10% 科创板IPO即将上会 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2] - 香港宽频拉升逾54% 中国移动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达78.08%[2] - 首程控股上涨超8% 旗下北京首大兴业基金追加投资微分智飞[3]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金属股跌幅居前 江西铜业股份下跌2% 洛阳钼业下跌1%[3] -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9月降息预期较为充分[3]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18% 氢能板块大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4:08
氢能概念股表现 -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午盘涨33% 重塑能源涨17% 京城机电股份涨12% 国富氢能涨13% [1] 国产算力芯片替代 - 国产算力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 体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西方半导体生态逐渐走向脱钩 芯片股延续强势 华虹半导体涨10% 中芯国际涨6.5% 上海复旦涨2.45% [1] 智能驾驶概念股走高 -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黑芝麻智能涨6% 地平线机器人涨6.7% 速腾聚创涨6.99% 佑驾创新涨2.5% [1] 风电产业链表现 - 风电产业链反内卷成效显著 风电股多数活跃 金风科技升2% 龙源电力涨超3% [1] 蓝月亮集团调入港股通 - 蓝月亮集团涨超6% 近日获调入港股通 公司品牌护城河持续深化 [2]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进展 - 百奥赛图涨超10% 科创板IPO即将上会 公司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 [3] 香港宽频股权变动 - 香港宽频拉升逾54% 股份要约截止 要约人中国移动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达78.08% [4] 首程控股追加投资 - 首程控股涨超8% 旗下北京首大兴业基金追加投资微分智飞 [5] 有色金属股下跌 - 有色金属股跌幅居前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江西铜业股份跌2% 洛阳钼业跌1% [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18% 跌47点 报26860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04% 港股早盘成交2047亿港元 [1]
智驾概念股走高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9-18 02:42
市场表现 - 智驾概念股普遍上涨 黑芝麻智能涨9.04%至20.86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W涨7.18%至11.19港元 速腾聚创涨6.33%至45.26港元 佑驾创新涨5.9%至27.64港元 [1] 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 [1] - 新标准将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 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1] 行业数据 - 新能源汽车组合驾驶辅助技术(L2级)搭载率超过50% 预计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将持续提升 [1] 机构观点 -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于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趋势 [1] - 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窗口期 [1] 投资主线 - 推荐智能驾驶研发进展领先的主机厂 [1] - 推荐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 [1] - 推荐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仿真测试服务头部公司 [1] - 推荐其他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1]
港股异动 | 智驾概念股走高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2:38
股价表现 - 黑芝麻智能股价上涨9.04%至20.86港元 [1] -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上涨7.18%至11.19港元 [1] - 速腾聚创股价上涨6.33%至45.26港元 [1] - 佑驾创新股价上涨5.9%至27.64港元 [1] 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1] - 该标准填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 为行业准入和质量监督提供技术依据 [1] 行业数据 - 新能源汽车L2级驾驶辅助技术搭载率超过50% [1]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预计持续提升 [1] 机构观点 -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于行业监管完善趋势 [1] - 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与政策法规共同突破的窗口期 [1] - 重点推荐智能驾驶研发领先的主机厂和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 [1] - 建议关注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服务及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 [1]
东风集团股份拟与襄阳控股等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达84.7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18 02:37
合资企业成立 - 东风集团股份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84 7亿元人民币的合资企业[2] - 合资企业经营期限20年 主要从事智能越野车辆的制造与销售业务[2] - 合资企业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2] 出资结构与比例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35 5亿元占注册资本41 9% 以无形资产使用权方式出资[2]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出资9 2亿元占注册资本10 9% 以实物方式出资[2] - 襄阳控股现金出资28 8亿元占34% 襄高投资现金出资11 2亿元占13 2%[2] 出资资产构成 - 东风集团股份出资无形资产包括车辆制造专有技术资产组许可使用权 涵盖车型平台及智能驾驶专有技术 以及猛士系列商标权[2]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出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生产模具 厂房建筑物 机械设备)和无形资产(特定车型项目系统及流程)[2] 估值依据与方法 - 出资额基于2025年5月31日独立估值师发布的资产评估报告确定[3] - 无形资产估值主要采用收益法 模具资产采用成本法 具体方法根据资产特性及市场交易状况选择[3] 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合资企业是东风集团股份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背景下的重要战略布局[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和越野性能需求不断提升[3] - 合资企业将整合技术研发 生产制造和市场渠道优势以提升市场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