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

搜索文档
比亚迪(002594):2025年Q1点评:国内和出海强势驱动Q1业绩高增,业绩符合预期
长江证券· 2025-05-04 2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2025年Q1业绩高增且符合预期,技术与规模构建竞争力,智能化、出海与高端发力迈向新巅峰,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70、693、791亿元,对应PE 18.9X、15.6X、13.6X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00.4%,扣非归母净利润81.7亿元,同比增长117.8% [2][4] 事件评论 - 智能化战略下,2月智驾车型密集落地,有望复制2024年DM5.0周期开启新车周期;超级e平台发布巩固电动化技术优势;腾势等品牌加速布局高端市场;出海发力完善海外渠道与车型矩阵;规模效应下,出海与高端化放量将提升盈利能力 [6] - 2025Q1收入1703.6亿元,同比+36.3%,环比-38.0%;整体销量100.1万辆,同比+59.8%,环比-34.3%,新能源市占率34.0%,同比+2.5pct,环比-0.9pct,出海销量20.6万辆,同比+110.2%,环比+72.4%,出口占比20.6%;单车收入约13.3万元,同环比下降 [11] - 2025Q1毛利率20.1%,同比-0.6pct,整车业务毛利率约23.9%,同比-2.5pct;期间费用率约13.7%,同比-1.9pct;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100.4%,环比-39.0%;扣除比亚迪电子后,单车利润0.87万元,同比+31.3%,环比-6.4%,加回减值后,单车利润0.95万元,同比+15.5%,环比-9.2%;Q1经营性净现金流85.8亿,同环比下降 [11] - 出海方面,形成四大海外工厂,新进入多个国家,海外车型矩阵丰富,插混车型海外上市,出口月销量有望提升;高端化方面,密集车型投放将释放业绩;智驾战略开启,有望复制2024年DM5周期提升份额和盈利,助力高端市场拓展并反哺智驾水平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334.23亿、12100.21亿、13616.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0.17亿、692.65亿、791.46亿元 [17] - 资产负债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17] - 现金流量表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项目有相应变化 [17] - 基本指标预测显示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17]
腾讯3亿押注,2年收入涨3.6倍,冲锋衣「平替之王」如何炼成?
36氪· 2025-05-04 14:46
公司概况 - 伯希和运动集团由刘振及花敬玲夫妇于2012年创立,2015年正式成立公司,截至2024年底在一二线城市拥有146家门店 [5] - 公司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腾讯在IPO前夕持股10.7%成为第四大股东,估值达28亿元人民币 [5] - 品牌名最初取自法国探险家保罗·伯希和,后调整为"伯牙抚琴"典故以强化本土文化属性 [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收入从2022年3.8亿元跃升至2024年17.6亿元,增长3.6倍,市占率达5.2% [6] - 调整后净利润从2022年2760万元暴涨至2024年3亿元,净利润率从7.3%提升至17.2%,显著高于始祖鸟母公司4.5%的水平 [6] - 毛利率达60%,核心爆款冲锋衣累计销售380万件,销量年复合增长率144% [7][11] 产品与技术策略 - 首创"羽绒冲锋衣"多场景解决方案,采用自研PT-China技术体系(STORM BREATH防水科技等),实现国际品牌90%性能但价格仅1/3 [9][10] - 主打性价比路线,畅销款冲锋衣售价499元,部分抓绒衣低至149元,价格接近迪卡侬 [10] - 产品线高度集中,经典服饰系列贡献82%收入,鞋类及女性产品占比不足(始祖鸟同类产品超30%) [12] 渠道与营销 - 线上销售占比70%,天猫为主渠道,营销费用占比高达30%(行业平均约10%) [16] - 2020年提出500家门店计划,但截至2024年仅落地146家(直营店14家) [16] - 通过赞助滑雪登山冠军赛、签约青少年登山运动员提升专业形象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冲锋衣品类2023年线上规模超百亿,增速超40%领跑户外赛道,瑜伽裤/防晒服表现疲软 [6] - 平价冲锋衣市场空间显著,骆驼旗下"熊猫"品牌2024年抖音单平台销售达8亿元 [11] - 国际品牌通过Gore-Tex等技术垄断高端市场,国产中低端产品存在性能断层 [9] 未来发展方向 - B轮融资将投向高端产品线研发(如售价2000元的巅峰系列)、线下渠道扩张及供应链建设 [15][17] - 通过投资10余家企业布局帐篷、露营装备等品类,但新品牌Excelsior帆布鞋仅占营收1.9% [13] - 研发投入从2022年1360万增至2024年3150万,但仍低于国际品牌10%的投入占比 [17]
挺价、提质:磷酸铁锂厂商开启盈利突围
高工锂电· 2025-05-03 11:5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磷酸铁锂价格动态 - 一季度磷酸铁锂价格小幅反弹 但4月碳酸锂价格下跌近10% 对磷酸铁锂价格影响幅度在5%以内 [3] - 磷酸铁锂厂商定价机制改为"原材料市价+加工费"模式 利润来源主要依赖加工费稳定性 [3] - 一季度价格上涨主因下游放宽加工费报价 电池和车企利润改善为加工费上涨创造条件 [4] 产品技术迭代趋势 - 新一代高压实磷酸铁锂加工费显著高于旧代 四代产品加工费达1.8万元/吨 二代仅1.4万元/吨 [4][5] - 湖南裕能2024年高端产品销量占比22% 预计2025年占比将提升 [6]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 高端产品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出货占比提升是关键驱动 [6] 市场需求与价格展望 - 二季度车市竞争加剧可能对材料价格形成压力 厂商与下游谈判存在分歧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下半年材料价格有抬升空间 纯电车型增速提升将带动装机需求 [7] - 高端化趋势和下游需求增长将推动磷酸铁锂加工费稳步增长 [7] 科达利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10] - 制造基地覆盖国内重点锂电区域 包括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及日本 [8] - 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12]
家电三巨头2025年一季度,哪家最优秀?
雪球· 2025-05-03 02:28
家电三巨头2025年一季度业绩分析 美的集团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扣非净利润127.50亿元,同比增长38.03% [1] - 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2024年营收271.75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自动化外部订单增速30%,库卡营收利润创新高 [2] - 暖通空调业务2024年收入963.23亿元,同比增长8.8%,ToB业务快速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48.31亿元,占收入比重3.78% [2] - 2025年1-2月空调内销量同比+5.1%,出口+26.5%,合计内外销增长17.3%,零售量/额市占率分别提升1.5/1.2个百分点至32.1%/31.7% [2] 格力电器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6.4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扣非净利润57.17亿元,同比增长26.34% [3] - 空调业务2024年占比78%,2025年1-2月内销量同比+2.9%,出口+28.5%,合计内外销增长11.5% [3] - 2025年2月空调零售量/额市占率27.4%/31.2%,同比提升1.5/2.1个百分点 [3] 海尔智家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91.18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长15.09%,扣非净利润53.64亿元,同比增长15.61% [5] - 2024年全球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 [5] - 2025年1-2月空调内外销合计增长17.9%,内/外销量分别增长8.6%/32.4% [5] - 2025年2月冰箱零售量/额市占率36.7%/41.8%,同比提升1.1/0.5个百分点,高端品牌卡萨帝持续高速增长 [5] 业绩对比 - 美的集团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均领先,净利润增速38.02%显著高于格力(26.29%)和海尔(15.09%) [6] - 格力电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显示成本控制成效,但空调业务依赖度达78% [6] - 海尔智家业绩增速平稳,冰箱等领域市场份额领先,但规模与增速略低于美的 [6] 投资价值分析 - 美的集团业务多元化程度高,技术实力强,海外布局受益全球增长,适合长期持有 [8] - 格力电器政策红利(以旧换新)与高股息(6%+)支撑估值修复,空调领域品牌优势显著,但需关注业务单一风险 [9] - 海尔智家智能家居渗透率提升(IDC预测2032年CAGR 22.9%),高端品牌卡萨帝与全球化布局驱动盈利增长 [10]
小米集团-W:持续推进高端化国际化-20250503
国盛证券· 2025-05-03 0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给予小米集团合理目标价 60 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持续推进高端化与国际化战略,各业务表现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乐观,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手机业务 - 2025Q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温和增长 0.2%,小米手机全球出货 4180 万台,同比增 3%,份额达 14%;中国市场出货 1330 万部,同比增 40%,份额 19%,时隔十年重回国内市占率第一 [1] IoT 业务 - 推进高端化战略,2025 年 2 月推出米家中央空调 Pro;2025 年是大家电产品出海元年,希望 2025 - 2029 年在海外建 1 万家小米之家;预计 2025Q1 收入增速和毛利率有望上行 [1] 汽车业务 - 2025 年 1 - 3 月,小米 SU7 交付量各超 2 万/2 万/2.9 万台;2 月 SU7 Ultra 亮相,开售三天锁单破 1 万台;SUV 新车型小米 YU7 将在 2025 年 6、7 月上市;预计 2025 年有望冲刺或超越 35 万台年度交付目标 [2] 大模型业务 - 4 月 30 日,小米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公开测试中,仅用 7B 参数就超越 OpenAI o1 - mini 和 QwQ - 32B - Preview;长期来看,小米手机和汽车等终端有望引领 AI 硬件技术前沿 [2] 财务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为 4886/6433/7924 亿元,yoy + 34%/+32%/+23%;消费电子主业经调整净利为 390/496/591 亿元,yoy + 17%/+27%/+19%;汽车经调整净利为 15/100/173 亿元 [3]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70,970 | 365,906 | 488,618 | 643,330 | 792,432 | | 增长率 YoY(%) | -3 | 35 | 34 | 32 | 23 | | non - GAAP 净利润(百万元) | 19,273 | 27,235 | 40,423 | 59,536 | 76,410 | | non - GAAP 核心净利(百万元) | 26,773 | 33,435 | 38,952 | 49,570 | 59,095 | | 增长率 YoY(%) | 131 | 25 | 17 | 27 | 19 | | non - GAAP EPS(元/股) | 0.8 | 1.1 | 1.6 | 2.4 | 3.1 | | P/E(倍) | 60 | 43 | 29 | 20 | 15 | | P/B(倍) | 7.1 | 6.1 | 5.2 | 4.2 | 3.3 |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 2023A - 2027E 各年度的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项目;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 [11][13] 财务预测图表 - 年度预测显示 2023 - 2027 年各业务收入、出货量、ASP、毛利率、经调整净利等指标及增速;季度预测展示 2024Q1 - 2025Q4e 各业务收入、出货量、ASP、毛利率、经调整净利等指标及增速 [14][15]
小米集团-W(01810):持续推进高端化国际化
国盛证券· 2025-05-02 14: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买入”评级,给予小米集团合理目标价 60 港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持续推进高端化与国际化战略,各业务表现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乐观,有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显著增长 [1][2][3] 各业务情况总结 手机业务 - 2025Q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温和增长 0.2%,小米手机全球出货 4180 万台,同比增 3%,份额达 14%;中国市场出货 1330 万部,同比增 40%,份额 19%,时隔十年重回国内市占率第一 [1] IoT 业务 - 推进高端化战略,2025 年 2 月推出米家中央空调 Pro;2025 年是大家电产品出海元年,计划 2025 - 2029 年在海外建 1 万家小米之家;预计 2025Q1 收入增速高企、毛利率上行 [1] 汽车业务 - 2025 年 1 - 3 月,小米 SU7 交付量各超 2 万/2 万/2.9 万台;2 月 SU7 Ultra 亮相,开售三天锁单破 1 万台;SUV 新车型小米 YU7 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预计 2025 年有望冲刺或超越 35 万台年度交付目标 [2] 大模型业务 - 4 月 30 日,小米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公开测试中,仅用 7B 参数就超越 OpenAI o1 - mini 和 QwQ - 32B - Preview;长期有望引领 AI 硬件技术前沿 [2] 财务预测总结 年度财务预测 -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为 4886/6433/7924 亿元,yoy + 34%/+32%/+23%;消费电子主业经调整净利为 390/496/591 亿元,yoy + 17%/+27%/+19%;汽车经调整净利为 15/100/173 亿元 [3][14] 季度财务预测 - 以 2024Q1 - 2025Q4e 为例,各业务收入、出货量、毛利率、经调整净利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和增长 [15] 主要财务比率总结 成长能力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 3.2%、35.0%、33.5%、31.7%、23.2%;营业利润增速分别为 660.1%、24.4%、53.6%、51.2%、29.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26.3%、41.3%、48.4%、47.3%、28.3% [13] 获利能力 - 2023 - 2027E 毛利率分别为 21.2%、20.9%、21.9%、22.9%、23.5%;净利率分别为 6.4%、6.4%、7.4%、8.3%、8.7%;ROE 分别为 10.7%、12.5%、16.1%、19.3%、19.9%;ROIC 分别为 8.3%、9.3%、12.3%、14.8%、15.8% [13]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49.3%、53.1%、52.1%、53.0%、49.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40.7%、45.5%、45.5%、47.7%、45.0%;流动比率分别为 1.7、1.3、1.4、1.5、1.7;速动比率分别为 1.3、0.9、1.0、1.1、1.3 [13]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E 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 0.9、1.0、1.1、1.2、1.2;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 27.4;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4.7、4.6、4.6、4.7、4.7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0.8、1.1、1.6、2.4、3.1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1.7、1.6、1.6、3.3、2.9 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6.6、7.6、9.1、11.2、14.0 元 [13]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E P/E 分别为 60、43、29、20、15 倍;P/B 分别为 7.1、6.1、5.2、4.2、3.3 倍;P/S 分别为 4.3、3.2、2.4、1.8、1.5 倍 [13]
高端化、数智化加持 2024年泸州老窖业绩稳健双增
财经网· 2025-04-30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泸州老窖通过战略调整实现韧性增长,在高端化、数智化、年轻化领域创新求变,为行业发展提供样本 [1][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2025年一季报营收93.52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均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双增 [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80.14% [2] 高端化发展 - 2024年公司中高档酒类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2.77%,毛利率稳定;国窖1573跻身200亿超级大单品阵营,品牌体量突破100亿元 [2] - 公司构建“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品牌体系,国窖1573以“活态双国宝”优势居超高端白酒品牌前三,泸州老窖品牌依托底蕴有多价位引领性产品 [2] - 2024年公司围绕“中国浓香700年”主题加码品牌建设,举办文化IP活动;立足国窖1573定位推动高端化创新,跨界赋能产品 [3] - 2024年国窖1573上榜胡润品牌榜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十强,泸州老窖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 [4] - 公司将高端化战略作为2025年工作重点,提出“无高端无未来”口号,抢占品牌文化制高点,拓展高端圈层 [5] 数智化转型 - 2020年投产的黄舣酿酒生态园和2024年启用的智能化包装中心是行业领先的数智化工厂和“灯塔工厂”,为公司提高酒质、效率和保障品质提供支撑 [6] - 2024年公司引入五码合一系统,构建全域消费者数据中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追踪,让营销策略转向精准触达 [6] - 公司通过五码产品精准了解动销开瓶情况,消化库存,保障渠道利润,优化渠道结构 [7] - 2025年公司定位为“数字化落地年”,探索多种数字化模式,推动客户利润和市场良性发展 [7] 年轻化战略 - 2025年公司将抢占创新高地,做到“低度化、年轻化、场景化、数智化”四个坚定不移 [8] - 公司推出适合年轻群体的酒饮产品,挖掘创新系列产品消费潜力,打造新消费场景 [8] - 公司以“窖主节”为例,通过情绪共鸣和价值认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年轻化战略从“试水期”进入“加速期” [8][9]
传祺出牌,向往重塑高端智电格局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30 15:25
2025年上海车展广汽传祺亮点车型 - 传祺向往M8乾崑和传祺向往S9两款重磅车型成为全场焦点,彰显公司在高端化、智能化领域的强大实力 [3] - 两款车型是传祺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的结晶,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3] 传祺MPV领域成就 - 传祺M8自2017年上市后打破合资品牌垄断,成功叩开高端MPV市场大门 [4] - 后续推出M8大师版、M8宗师先锋版及向往车系,构建全面MPV产品矩阵 [4] - 累计销量突破75万辆,连续多年登顶中国品牌MPV保值率榜单 [8] 传祺向往M8乾崑产品特点 - 外观融合东方美学与祥瑞寓意 [4] - 智能科技配置领先,配备7屏互联的鸿蒙座舱 [4] - 集顶尖科技与豪华理念于一身,重新定义智能时代高端MPV标准 [4] 传祺向往S9产品特点 - 全球首发的大家庭智能旗舰SUV,是向往车系首款高端旗舰SUV [6] - 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 [6] - 配备宁德时代最新一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技术,纯电续航达252公里(CLTC) [6] - 鸿蒙座舱支持六屏交互,智驾功能丰富 [6]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与华为、宁德时代构建创新产业生态 [8] - 在广汽集团"番禺行动"开局之年,以创新驱动、品质为核 [8] - 有望在全球汽车市场树立中国品牌旗帜,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新高度 [8]
腾讯 3 亿押注,2 年收入涨3.6倍,冲锋衣 “平替之王” 如何炼成?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30 12:20
公司概况 - 伯希和运动集团由刘振及花敬玲夫妇于2012年创立,2015年正式成立公司,截至2024年底在一二线城市拥有146家门店 [4] - 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腾讯在IPO前夕持股10.7%,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4] - 截至最后一轮融资,公司估值约28亿元人民币 [4]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3.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7.6亿元,增长3.6倍 [5] - 调整后净利润从2022年的276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亿元,实现10倍增长 [5] - 调整后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7.3%提升至2024年的17.2%,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集团的4.5% [5] - 毛利率达到60%,净利率17% [6] 产品与技术 - 主打产品为平价冲锋衣,首创"羽绒冲锋衣"概念,适合多种场景 [8] - 自主研发PT-China技术体系,包括STORM BREATH防水透湿科技等核心技术 [8] - 采用eVent蓝标专业级面料,性能接近始祖鸟的Gore-Tex Pro系列但成本更低 [9] - 最畅销冲锋衣售价499元,部分户外抓绒衣仅149元,走性价比路线 [9]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销售约380万件冲锋衣,销量CAGR达144% [10] - 市场占有率达到5.2%,跻身国产三大高性能户外品牌之一 [5] - 经典系列产品贡献超82%收入,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11] 渠道与营销 - 线上销售占比高达70%,主要销售渠道为天猫 [14] - 营销费用占销售比重约30%,远高于行业平均10%的水平 [15] - 拥有146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仅14家,计划未来开设500家以上门店 [15] 发展战略 - 计划通过B轮融资资金投入高端产品研发和线下渠道拓展 [14]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从1360万增长至3150万,但占比仍低于国际品牌 [16] - 推出售价近2000元的巅峰系列试水高端市场 [16] -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和签约运动员提升品牌形象 [16] 行业背景 - 2023年冲锋衣线上渠道已成为百亿大单品,增速超过40% [5] - 户外行业呈现"高端买不起,低端用不了"的市场断层 [8] - 骆驼集团旗下平价品牌"熊猫"2024年在抖音平台销售达8亿元 [10]
比亚迪(002594):三重动能驱动韧性增长,全球化+高端化战略深化
东北证券· 2025-04-30 1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连续增长凸显经营韧性,2024 年全年及 2025 年 Q1 营收、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增长,虽毛利率受行业竞争等影响有所下滑,但技术迭代和成本管控对冲降价压力,全球化和高端化战略深化驱动盈利结构升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71.02 亿元,同比增长 29.02%,归母净利润 402.54 亿元,同比增长 34.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69.83 亿元,同比增长 29.94%;2025 年 Q1 实现营业收入 1703.60 亿元,同比增长 36.35%,归母净利润 91.55 亿元,同比增长 100.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1.72 亿元,同比增长 117.80% [1]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 9676/11441/13248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3/681/845 亿元,对应 EPS 为 18.18/22.42/27.81 元,对应 PE 为 19.53/15.83/12.77 倍 [2]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19.44%,同比小幅下滑,其中 Q4 毛利率为 17.01%,同比下滑 4.21pct,2025 年 Q1 毛利率为 20.07%,同比下滑 1.82pct,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等影响 [1] - 2024 年汽车 + 电池毛利率 25.5%,2025Q1 汽车 + 电池毛利率 23.9% [1] 销量与 ASP - 2024 年销量 427 万辆、同比 +41.1%,2025Q1 销量 100 万辆、同比 +59.8%,国内市占率稳居 35% [1] - 2024Q4 受益高端车型占比提升,ASP 环比 +0.53 万元至 14.41 万元;2025Q1 受国内降价影响 ASP 同比 -0.79 万元至 13.34 万元,但出口 + 高端占比提升至 26%对冲压力 [1] 技术突破 - 智能化突破: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 7 万级以上车型,L2 + 级智驾搭载量超 400 万辆 [1] - 电动化迭代:2024 年推出超级 e 平台 3.0,兆瓦闪充、3 万转电机,2025Q1 发布超级 e 平台升级版、闪充效率 1 秒 2 公里,汉 L/唐 L 等高端车型首发搭载 [1] - 插混技术优势:DM5.0 提升续航及油耗表现,巩固插混市场份额 [1] 全球化与高端化 - 全球化提速:2024 年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投产,2025Q1 巴西/印尼工厂建设中,全年出口目标 80 万辆;自建 8 条滚装船已下水过半,解决出口瓶颈;境外业务毛利率较国内高 3 - 5pct,2024 年持续贡献毛利率增量 [2] - 高端化突破:2024 年腾势 N9、仰望 U7 上市,2025Q1 推出王朝 Dynasty - D、腾势 Z 等新品,覆盖 40 万至百万级市场;高端品牌销量 2024 年同比 +40%至 19 万辆,2025Q1 同比 +37%至 5.3 万辆,结构性抬升 ASP [2]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7,102|967,628|1,144,061|1,324,841| |营业收入增长率|29.0%|24.5%|18.2%|15.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0,254|55,254|68,133|84,511| |净利润增长率|34.0%|37.3%|23.3%|24.0%| |每股收益(元)|13.84|18.18|22.42|27.81| |市盈率|20.42|19.53|15.83|12.77| |市净率|4.44|4.82|3.97|3.26| |净资产收益率(%)|26.05%|24.68%|25.09%|25.55%| |股息收益率(%)|1.12%|1.54%|1.89%|2.35%| [3] 股价表现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9 日,收盘价 355.00 元,12 个月股价区间 207.38 - 399.99 元,总市值 1,078,868.38 百万元,总股本 3,039 百万股 [5] - 涨跌幅方面,1M 绝对收益 -7%、相对收益 -4%,3M 绝对收益 29%、相对收益 30%,12M 绝对收益 62%、相对收益 5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