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牛

搜索文档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脑机接口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01:4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沪指涨008% 创业板指涨046% [1] - 盘面上涨幅居前板块包括脑机接口 医药商业 短剧游戏 [1] 机构观点 国泰海通 - 中国股市"转型牛"升势已形成 关键动力来自股市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1] - 驱动因素包括经济结构有利转变 经济社会不确定性降低 无风险利率下降 [1] - 增量入市进入历史转折 风险认识系统性下降 投资人接纳风险意愿提高 [1] - 预期上修斜率将放慢 下一阶段股指或横盘整固 短期聚焦"反内卷" [1] - 金融行情未结束 成长题材轮动 [1] 财信证券 - 8月前宏观层面无明显风险事件 市场处于新一轮做多窗口期 [2] - 投资者情绪改善 增量资金入场 指数仍有上行动能 [2] - 预计市场以震荡偏强运行为主 投资容错率提升 [2] - "反内卷"政策落实将缓解"增收不增利"困境 指数或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 [2] 投资策略 - 保持较高权益仓位 顺势而为 [2] - 短期高低切换 聚焦"反内卷"领域 [1]
A股开盘速递 | 创业板指涨0.28% 非金属新材料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1:4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沪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28% [1] - 盘面上非金属新材料、钛白粉、脑机接口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机构观点 东方证券 - 市场走低是近期风格偏向银行等红利股后的正常回归,也是沪综指创新高后的技术性调整 [1] - 预计沪综指将在3500点上下震荡整固,后市仍有向上拓展空间 [1] - 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方向,A股中报业绩向好概率高于去年同期,结构性方向值得挖掘 [1] - 高景气领域包括TMT、高端装备制造等业绩预喜板块 [1] 中信建投 - 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上台阶,外部环境有利 [2] - 维持战略乐观判断,海内外宏观环境、市场风险偏好和新赛道结构性景气均出现积极信号 [2] - 短期回调压力上升但系统性风险不大,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仍处机会水平 [2] - 看好后市行情,维持偏高仓位,短期调整是布局良机 [2] 国泰海通 - 中国股市"转型牛"升势已形成,动力来自股市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3] - 关键因素包括经济结构转变、无风险利率降低、增量入市转折、风险认识下降 [3] - 预期股指或横盘整固但为蓄力新高,短期聚焦"反内卷",金融行情未结束 [3] 行业配置 - 高景气领域:TMT、高端装备制造 [1] - 短期主题:反内卷、金融行情延续 [3] - 板块轮动:成长题材轮动 [3]
A股开盘速递 | 创业板指涨0.65% 钛白粉概念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01:41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平开 深证成指高开0.15% 创业板指涨0.65% [1] - 钛白粉概念 教育 证券 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1] 信达证券观点 - 市场表现与盈利脱钩特征类似2013-2015年 10年期国债利率仅为2014年一半且降幅相当 [1] - 当前房地产市场弱于2014年 资产荒可能更严重 保险资金已产生影响 居民资金可能加速流入 [1] - "反内卷"政策信号积极但力度弱于2014年地产政策拐点 预计下半年出现类似2014年行情但突破不顺畅 [1] 国泰海通观点 - 中国股市"转型牛"升势形成 核心动力来自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2] - 驱动因素包括经济结构转变 无风险利率下降 风险偏好提升 增量入市进入历史转折 [2] - 预期股指短期横盘整固蓄力新高 建议短期聚焦"反内卷" 金融行情未结束 成长题材轮动 [2]
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出炉……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7-14 00:26
科创板改革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包括三项业务指引和两项修订指南 旨在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2]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突破大 商业前景好 研发投入高 上市未盈利的科技企业 不设额外门槛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直接进入[2] - 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上市即进入科创成长层 规则细化明确了适用范围[2] 保险资金监管 - 财政部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注重稳健经营[3] 指数编制优化 - 创业板综指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和ESG负面剔除机制 剔除ST/*ST股和ESG评级C级及以下样本股 2025年7月25日实施[4] - 修订后指数定位和运行特征不变 对指数产品影响较小 有利于提升样本股质量[4] 铁路建设 -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投产新线301公里[5] - 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发挥产业链长 辐射面广 拉动效应明显的优势[5] 外卖行业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创新高 达1.5亿单 其中神抢手超5000万单 拼好饭超3500万单[6] 国际贸易 - 美国拟自2025年8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欧盟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7] 上市公司动态 - 澜起科技预计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58.17%) 净利润11-12亿元(+85.50%-102.36%) 主因DDR5芯片出货增长及高性能运力芯片收入大增[9] - 澜起科技已申请H股上市 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申请资料[9] - 康华生物和扬电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 7月14日停牌[10] - 德固特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浩鲸科技100%股份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7月14日复牌[11] - 发行价14.35元/股 为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的80% 拟配套融资不超过交易对价100%[12] - 紫金矿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2亿元(+54%) 矿产金铜锌银量价齐升 其中Q2净利润130亿元环比增27%[13][14] 券商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增配港股 A股有色 AI硬件 创新药 游戏和军工板块轮动 低位制造板块有望修复[16] - 国泰海通认为"转型牛"升势已形成 动力来自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建议聚焦"反内卷"和金融行情[17] - 中泰证券指出市场突破因政策预期 "反内卷"主题和成交回暖 7月推荐TMT+非银+军工组合[18]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3500点后,A股咋走?7月,不错!8—9月,风险较大!
券商中国· 2025-07-13 15:03
市场趋势与增量资金 - 6月市场从存量转向增量市场 A股机构偏好板块短期涨幅较大进入高位震荡 低位制造板块受价格因素主导 "反内卷"成为类似"一带一路"的长期叙事 增量资金有助于撬动低位板块 [1] - 港股估值洼地特征再现 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圈趋势下南下资金有望回暖 建议增配港股 A股有色/AI硬件/创新药/游戏/军工板块轮动 低位制造板块受流动性和政策推动修复 [1] - 上证指数突破推升风险偏好 赚钱效应扩散形成"牛市氛围" 四季度牛市条件加速积累但三季度可能反复 算力链机会取决于中美谈判成果 [2] 政策与产业逻辑 - "反内卷"政策推动中游制造基本面预期锚定2026年 美国财政刺激降低衰退风险 提升中国2026年供需格局可见度 周期品短期弹性大但中游制造是长期重点 [2] - "反内卷"行动细则落地缓解物价压力 A股半年报业绩向好率高于去年 建议关注高景气TMT/全球竞争力中游制造/内需领域 [3] - 股市"转型牛"动力来自贴现率系统性降低 包括经济结构转变/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提升 短期聚焦"反内卷"与金融行情 [4] 行业配置主线 - 投资主线降维为三大方向:科技AI+(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消费股估值修复/低估红利崛起 AI产业趋势决定红利高度 消费板块低估值下复苏周期抬头 [5] - A股资本回报企稳三大来源:"反内卷"/海外制造业>服务业/债务停止收缩 推荐上游资源品/资本品/中间品 股权优于债权 关注非银金融及新消费个股 [6] - 三条配置主线:低利率下稳定红利资产/涨价相关资源品(小金属/工业金属)/新技术成长方向(军工/AI算力/固态电池) [8] 历史比较与资金动向 - 当前市场与2013-2015年盈利脱钩特征类似 10年期国债利率仅为2014年一半 资产荒比2014年更严重 保险资金已产生影响 居民资金可能加速流入 [7] - 沪指站上3500点后大金融/"反内卷"/科技主题轮动 融资资金和陆股通成交占比回升 估值回到中位数后需成交量配合突破 [8] - 市场突破核心动力:政策预期升温/"反内卷"主题/成交额边际改善 7月配置TMT+非银+军工 半年报业绩线索驱动资金布局 [9] 时间窗口与策略 - 8-9月风险较大但7月仍是窗口期 TMT领域受美股标杆标的映射效应带动估值修复 交易型资金从新消费/创新药回流TMT [9] - 8月前宏观无显著风险 情绪改善和增量资金推动指数震荡偏强 "反内卷"政策落实或引发戴维斯双击 关注稳定币/有色/半年报超预期标的 [10]
国泰海通 · 晨报0707|策略、宏观、海外策略、可选消费品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6 22:03
大势研判 - 上证指数已上涨近500点逼近3500点,下一阶段或横盘整固为主,短期看点转向结构性机会 [3] - 横盘整固的四大原因:特朗普关税威胁反复、经济数据尚可致政策刺激必要性下降、估值提升后需中报验证增长、IPO与减持规模增加及ST规则调整 [3] - 横盘整固是为蓄力新高,贴现率下降推动的"转型牛"将在金秋时节进一步表现 [3] 中国经济治理思路 - 经济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反内卷",显示治理思路转向管低价、防无序竞争 [4] - 央行提出价格调控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治理思路转变或打开新投资空间 [4] 行业比较 - 短期推荐中报确定性高的电子/有色/农牧,以及反内卷受益的钢铁/建材/机械 [5] - 中期继续强化科技成长与新消费(港股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军工/机器人/零售/化妆品)及金融股(银行/券商/运营商/高速公路) [5] - 主题推荐限产稳价(光伏/钢铁/生猪)、低空经济(基建/空管/通航)、AI新基建(光模块/光器件/国产算力)、海洋经济(能源/海工装备) [5] 全球宏观 - 标普500指数上涨1.7%,上证综指上涨1.1%,恒生指数下跌0.9%,大宗商品普遍上涨 [7] - 美国6月非农就业超预期回升,失业率回落,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均回升,通胀预期上行 [7] - 欧元区HICP同比增速略升,PPI同比增速回落至0.3%,失业率维持低位 [8]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持谨慎态度,欧央行降息节奏依赖数据 [9] 南下资金分析 - 2025Q1南下净流入创新高,主动偏股公募/险资/私募+被动资金/散户增量分别约1000/1000/1000/1200亿元 [14] - 主动公募偏好互联网/半导体,被动资金流入互联网/创新药,险资聚焦银行/保险 [15] - 预计2025年南下资金净流入超10000亿元,公募/险资增量分别达2000-3000/2500-4000亿元 [16] 保健品行业 - 2024年中国VDS市场规模2323亿元同比+4%,渗透率较美国有提升空间,CR3为22% [20] - 抖音渠道GMV同比+44%,新渠道驱动年轻客群需求,功效化趋势加速 [20] - 细分品类中鱼油(50-100亿)、辅酶Q10(41亿同比+17%)、益生菌(超百亿)、口服美容(抗衰成分增长快)增长显著 [21]
A股总市值连续3日站上100万亿元 上半年增6.56万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11:53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2日A股总市值达100.33万亿元,连续三个交易日站上100万亿关口 [1] - 2025年上半年A股总市值从93.78万亿元增长至100.34万亿元,累计增长6.56万亿元 [1] - 北证50指数上半年累计涨幅接近40%,领涨各大指数 [2]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累计上涨18.12%,涨幅居首 [2] - 银行板块上涨13.10%,国防军工和传媒板块涨幅均超12% [2] - 科技创新领域个股表现突出,半导体和创新药板块领涨 [2] 个股表现 - 联合化学(301209.SZ)上半年涨幅437.83%,位居涨幅榜首 [2] - 舒泰神(300204.SZ)涨幅403.10%,创新药领域表现突出 [2] - 多只北交所个股涨幅居前,九菱科技(873305.BJ)涨304.87%,路桥信息(873748.BJ)涨262.30%,七丰精工(873169.BJ)涨244.94% [2] 市场观点 -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A股有望进入牛市第二阶段,企业盈利改善和产业趋势推进将驱动市场 [2] -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指出结构化行情呈现"一大一小哑铃化",银行股和小微盘股同时活跃 [3] - 市场人士认为半导体和创新药板块的发力显示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日益清晰 [2]
国泰海通 |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7 03:18
核心观点 - 贴现率下降是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为主题投资创造有利土壤,产业性主题和交易性主题均将获得机会 [1][3] - 聚焦前沿技术、先进制造、格局改善三大方向共计十大主题,讨论2025H2投资机会 [1][3] - 中国股市预期和估值的主要矛盾已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下降,无风险利率与风险认识的系统性降低推动"转型牛" [21][22] 前沿技术篇 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 - 人工智能具备产业趋势投资的所有重要特征,投资路径遵循"信息基建建设"、"基础软件部署"、"线上应用爆发"、"重塑线下行业"的规律 [4] - AI智能体成为AI应用商业化的关键催化,有望拉升算力需求曲线,看好互联网大厂、AIDC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4] - 具身智能垂类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我国具备多种形态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四足/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形态有望率先商业化 [4][16] 生物经济与脑机接口 - 合成生物学和信息交叉技术为核心迅速打开生物经济产业空间,中上游酶制剂、生物化工和下游生物医药等环节受益 [5] - 脑机接口产业链处于研发探索阶段,分为上游芯片、中游采集及下游医疗和生活娱乐应用,推荐生物基材料、酶制剂和脑电采集设备 [5] 6G通信 - 6G具备更低速率、更低时延、更大连接密度等优点,性能指标跃升,预计2025年启动技术标准研究,2030年投入第一批商业系统 [6] - 产业链上游聚焦芯片与半导体、射频器件与新材料,中游包括卫星通信与空天组网,下游应用聚焦低空经济、沉浸式交互和智能制造 [6][16] 先进制造篇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我国低空经济正式进入"载人时代",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推荐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和核心零部件公司 [7][18] - 商业航天领域多个星座进入密集组网期,"千帆"星座计划2030年底前实现15000颗卫星组网,推荐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产业链 [7][18] 深海科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十万亿,推荐海上风电、油气开采和深海探测装备 [8][18] 自主可控 - 半导体是科技博弈主阵地,并购重组新规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国产替代深化,推荐半导体设备/材料龙头和国产算力产业链 [8][18] 智能驾驶 - 高阶智驾加速渗透,规模效应使感知和算力硬件价格下降,推荐智驾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及智慧交通软硬件公司 [9][18] 格局改善篇 品牌新消费 - 消费复苏呈现"K型"分化,新消费崛起源于供需两端变革,呈现"新人群、新媒介、新渠道、新生态"特征,推荐国牌美妆、IP潮玩等赛道 [10][20] 涨价周期品 - 部分周期行业开启产能去化,供给收缩幅度明显,推荐供给收缩幅度大的建材/钢铁/有色/化工 [11][20] 区域经济 - 西部基建投资提速,推荐交运/建材和特色农牧/原材料及加工,海南自贸港封关将提高贸易自由度,推荐免税/航运/旅游 [12][20]
国泰君安期货2025年度中期策略会顺利召开
华尔街见闻· 2025-06-26 08:30
会议概况 - 国泰君安期货2025年度中期策略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观势明变,本固枝荣",特邀15位行业嘉宾和52位明星分析师参与 [1] - 主论坛由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罗东原开场,强调期货市场在金融开放背景下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观势、明变、固本"三大行动方向 [1] - 会议持续2天,设置1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覆盖全球贸易重构、大宗商品、新能源对冲、AI量化等热点话题 [4] 宏观观点 - 全球货币体系进入重构时代,黄金牛市具有长期性,美元信用可能进一步下降导致贬值风险,日元/欧元/英镑或升值 [1] - 国内经济中长期潜力大但短期需求不足,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边际加码并可能全面降息 [1] 权益资产策略 - 战略看多2025年中国股市,三大支撑因素:经济预期充分消化、贴现率下降、政策"三支箭"与资本市场改革 [2] - 投资主线聚焦新兴科技,周期金融领域可能出现"黑马"机会 [2] 期货与衍生品展望 - 全球不确定性持续改变资产定价逻辑,贸易战限制美国政策强硬程度,海外经济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特征 [3] - 国内经济受政策红利修复但转型压力仍存,看好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和债券表现,商品市场四季度偏多但空间有限 [3] 公司定位 - 国泰君安期货强调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秉持"诚信、责任、亲和、专业、创新"价值观助力市场发展 [5]
国泰海通证券:主题开路作先锋,看好中国“转型牛”
格隆汇· 2025-06-25 01:42
大势研判 - 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清晰,战略看多2025年,主要驱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下降与风险认识的系统性降低 [6] - 投资人预期主要矛盾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下降,政策"三支箭"和资本市场改革提振长期假设 [6][7] - 长期国债收益率破2%、存款利率破1%,流动性改善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7]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载人时代",首批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颁发,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3][22][26] - 非管制空域划设和适航取证加速为低空经济打开物理与运营空间,eVTOL成为新品类 [23][24] - 商业航天领域,"千帆"星座计划2030年前组网15000颗卫星,但运载能力缺口达50%以上 [29][31] 深海科技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海洋船舶工程、海工装备和海洋电力增速超9% [36][37][41] -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突破四大技术瓶颈,完井液成本仅为国际同类30% [38] - 政策从技术突破转向产业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6][40] 自主可控 - 半导体领域并购重组加速,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海光信息整合中科曙光,并购贷款比例可提至80% [6][42] - EUV光刻机技术突破聚焦光源路径,中科院LPP-EUV光源和哈工大LDP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45] - 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和2.5D/3D封装成为制程短板下的性能提升关键,国产ACC 1.0标准发布 [49][52] 智能驾驶 - 2024年L2+智驾渗透率达55.7%,城市NOA功能下探至10-25万元价格带,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推动智驾平权 [56][59] - DeepSeek等AI技术进步降低算力门槛,感知硬件(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算力芯片需求提升 [60] - 产业链规模化效应显现,硬件成本下降加速高阶智驾渗透 [7][60] 科技产业周期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近30%,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领先,AI产业从海外映射转向自主可控 [10][17][18] - 消费电子技术迭代驱动场景升级,5G时代国产智能手机份额显著提升 [16] - AI资本开支成为新逻辑,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企业推动国产产业链势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