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需求利多有限,供给过剩态势难言缓解
方正中期期货· 2025-03-03 08: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15] 核心观点概览 工业硅 - 工业硅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厂家减产力度较大,月度产量降幅明显,但2月北方产区复产推进,3月南方地区有开工预期,后续产量下行有限 [17] - 下游需求萎缩,多晶硅减产挺价延续,有机硅停工检修,工业硅需求将进一步下行 [19] - 主力05合约跌至10300附近底部区间,基本面偏弱,未来若下游减产力度加大,价格仍有下探可能,建议逢高布空 [19] - 中长期看,海外新能源需求存在下滑预期,国内产能过剩压制价格,丰水期成本下移后价格或继续承压 [19] 多晶硅 - 现货价格平稳运行,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开工率31%,减产空间有限 [20] - 库存2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6万吨,下游采购节奏放缓 [20] - 供需双弱,价格受情绪影响冲高,主力合约下方支撑40000-41000,上方压力44500-45000,建议卖出套保 [20] 工业硅基本面情况 产能与产量 - 中国为全球最大工业硅生产国,2024年产能占比80.6%,产量占比84% [25][26][28] - 2024年12月工业硅产量33.5万吨,环比减少29750吨;2025年2月产量28.95万吨,环比减少14600吨,减产幅度放缓 [37] 下游需求 - 多晶硅为工业硅最大下游,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 [31] - 有机硅1月DMC产量22.07万吨,环比下降0.63万吨,2月检修增多,产量或进一步下降 [31] - 硅铝合金年后复产偏弱,原生铝合金开工率54.2%,再生铝合金开工率56.3% [31] 成本与库存 - 2月新疆电价0.34元/KWh,四川0.43元/KWh,云南0.51元/KWh [47][48] - 1月全国553平均成本12133.44元/吨,四川13401元/吨,新疆11189.65元/吨,云南13696.5元/吨 [50][52] - 库存压力持续累积,行业总库存高位运行 [40][42] 进出口 - 2024年12月工业硅出口5.76万吨,同比增长11.7%,全年累计出口77.5万吨,同比增加26.5% [58] - 进口量长期处于低位 [57] 多晶硅基本面情况 产量与库存 - 行业自律减产下,1月产量9.44万吨,环比减少2.98%,开工率31%,库存28万吨,较前一周增加1.6万吨 [66][70] - 硅片1月产量46GW,环比增加2.68%,库存27.3GW,环比增2.25% [72][73] 价格与成本 - 组件价格稳定在0.62-0.72元/W,1月产量38.1GW,环比下降6.8GW [77][78] - 多晶硅平均成本41.35元/千克,工业硅价格下探带动成本松动 [82][86] - 期现价格走势分歧,期货盘面上行,现货市场成交有限 [89][90]
对恒生科技指数的看法
雪球· 2025-03-02 04:08
行业周期与投资逻辑 - 上世纪90年代电视机普及阶段,四川长虹作为指标股在1996-1997年带动大盘上涨,被视为蓝筹股,但后续熊市中领跌并长期未创新高[2][3] - 2007年基建投资逻辑下,宝钢股份和冀东水泥被长期看好,但钢铁行业后期因产能过剩导致股价低迷,直至2016年供给侧改革[5][6] - 中国中车代表高铁产业链崛起,但转入熊市后长期低位震荡,未形成持续上涨趋势[8] 新能源与科技行业案例 - 新能源行业曾因化石能源短缺预期被长期看好,但隆基绿能等公司股价走势未达预期,行业后期出现产能过剩[9][10] - 恒生科技指数在牛市初期表现强劲,但后续呈现宽幅震荡,创历史新高概率较低[13][14] - 科创板因历史包袱较轻,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更具投资吸引力[15] 医药行业与老龄化趋势 - 老龄化趋势下医药行业被视为朝阳行业,但生物医药板块股价走势未完全反映这一预期,部分个股长期震荡[11][12] 市场行为模式总结 - 牛市热点板块通常经历暴涨后暴跌,若无时代红利支撑,后续多年以宽幅震荡为主,如中国中车的大A形震荡或隆基绿能的梯形震荡[10][13] - 部分公司通过业绩改善或技术红利突破历史新高,如东方财富在2015年暴跌后于下一波牛市创新高[10][12]
大全能源(688303) - 大全能源关于自愿披露公司控股股东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及2025年度产量预测的公告
2025-02-27 11:15
股权结构 - 开曼大全持有公司71.40%的股权[2] 业绩数据 - 2024年第4季度多晶硅产量34,236吨,销量42,191吨,营收1.95亿美元,净亏损1.80亿美元[3] - 2024年多晶硅产量205,068吨,销量181,362吨,营收10.29亿美元,净亏损3.45亿美元[4] - 2024年度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8亿、14.78亿、4.7亿美元[4] 产能与产品 - 2024年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40%-50%[4] - 2024年多晶硅年产量同比增长3.7%[4] - 2024年N型产品产量占比从40%提升至70%[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多晶硅产量25,000 - 28,000吨[2][6] - 预计2025年全年多晶硅产量110,000 - 140,000吨[2][6] 其他 - 公司营业收入占开曼大全营业收入的比例是100%[2]
总裁离职,电池大厂润阳还在“重症监护”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2-26 15:09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润阳股份总经理唐骏已离职 公司称此为正常人事变动[4][5] - 唐骏入职润阳股份不到一年 离职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市无望 经营状况难有起色及本人早有去意[11] - 原董事长陶龙忠职务变更为总经理 新董事长由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兼任[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4年9月江苏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增资10亿元 成为公司新实控人[6] - 控股权易主后公司管理层随之调整[7] - 悦达集团增资的10亿元考虑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开支[19] 公司经营困境 - 公司未结供应商款项超过150亿元 存在挤兑风险[15] - 润阳股份盐城和泰国基地因资金链紧张及海外政策不明朗陆续停产放假[15] - 公司面临订单太少且不可持续的困境 多个基地频繁停工[16][23] 行业竞争地位变化 - 润阳股份曾是全球TOP 5电池片代工企业之一 但2024年已不在前5名之列[21] - 公司拥有高效电池产能63GW 组件产能13GW及十万吨以上硅料产能[28] - 隆基和晶科等老客户已转向其他电池片厂 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客户可找到性价比更高供应商[24] 技术及法律风险 - 天合光能两度在美国向润阳股份提起诉讼 指控其两项TOPCon技术专利侵权[15] - 公司陷入三角债风暴 资金链持续紧张[15] 战略发展建议 - 唐骏曾建议监管鼓励大企业通过并购对先进技术产能进行合理补偿[26] - 公司需要收缩战线 抓住技术迭代机会 先傍大厂找订单再重整旗鼓[31] - 通威股份决定终止向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 此前并购案以分手告终[28] 行业环境挑战 - 光伏行业价格战持续升级 供需进一步失衡[24] - 电池片产能过剩是普遍现象 各厂商产能高速扩张[24] - 行业内已没有巨头有足够现金流或敢于加杠杆收购润阳体量的公司[29]
7大锂电企业暴雷、破产丨复盘2024
起点锂电· 2025-02-03 05:42
锂电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 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截至11月国内装机量前4企业市占率达81% 三元电池前4市占率超89% 磷酸铁锂前4市占率81.6% [3] - 储能电芯环节10强垄断99.3%全球出货量 前4企业占比超70% 近1年超3500家储能企业进入异常经营状态 [3] - 行业加速出清 2023年松下沈阳工厂/捷威动力等停产 2024年订单缩减+回款周期延长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4] 国内暴雷企业案例分析 负极材料领域 - 旭明新能源因债务破产 注册资本仅300万元 人造/天然石墨市场80%份额被前十企业占据 头部企业贝特瑞产能49.5万吨/年 杉杉股份国内布局70万吨产能 [7][9] - 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贝特瑞2024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49.44%/50.81% 杉杉股份净利润暴跌98.07% [9] 正极材料领域 - 合纵科技控股股东40%股份被司法拍卖 涉及2.86亿元逾期借款 公司前三季度亏损1.81亿元 证监会处以400万元罚款 [13][16][20] - 旗下湖南雅城拥有1.5万吨钴系产品产能 但股权分散风险突出 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 控股方持股仅11.86% [18][21] 锂电池制造领域 - 安福国锂负债1900万元 40套设备拍卖仅82.3万元 实缴资本70万元不足注册资本1.2% 股东5930万元出资未追缴 [23][24][26] - 桑顿新能源破产重整 总负债37.93亿元 2023年亏损5.24亿元 曾为国内软包电池三强 6GWh产能因技术路线更迭失势 [30][31][32] 海外明星企业败局 技术路线偏差 - Ambri累计融资超14亿元 液态金属电池成本为锂电1/3 但F轮3亿美元融资失败 因密封件技术缺陷+量产难度大 [35][40][41] - Northvolt获1073亿元融资 瑞典工厂年产能仅1GWh 550亿美元订单停滞 宝马因交付延迟终止合作 [52][55][57][58] 经营策略失误 - Moxion Power户储电池负债1-5亿美元 账户余额不足20万美元 盲目扩张致资金链断裂 中国厂商低价竞争加速其出局 [43][47][48] 行业结构性特征 - 产能过剩背景下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维持优势 如尚太科技推动负极材料两极分化策略 新产品量产成为破局关键 [10] - 欧洲市场本土化受阻 中韩企业海外布局挤压Northvolt等欧洲初创企业生存空间 未来中外合资模式或成主流 [59]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2025-01-26 11:55
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分析 - 中国经济自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增速放缓,从1980-2010年平均10%以上降至2011年后告别两位数增长[3] - 生产要素价格快速上涨:2000-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增长8.94倍至10425元/平方米,商品房用地价格增长100多倍至569.7万元/亩[3] - 制造业薪酬水平2000-2023年上涨13.9倍至14674美元/年,达泰国2.9倍、越南2.8倍,导致广东等省份出现劳动力净流出[3] 债务成本问题 - 宏观杠杆率从2008年141.2%升至2024年300%,企业部门杠杆率从95%升至174.3%,居民部门从17.9%升至63.5%,政府部门从28.1%升至60.3%[9] - 2024年300万亿元有息债务按3%利率计算年付息成本达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杠杆率174%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12] - 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规模6万亿元仍不足,需扩大超长期国债发行,2035年国债余额增加50万亿元可使中央政府杠杆率维持在50%左右[35][38] 经济增长约束因素 - 投资模式难持续: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放缓,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基建投资边际效应递减,高铁等基础设施总里程已占全球40%以上[13][14] - 居民收入占比低:202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44%低于全球60%平均水平,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十年维持在30%[14][15] - 出口增速放缓:2024年出口增速5.9%但价格指数下跌15%,2025年受美国加关税影响将下行[17][18] - 民间投资萎缩: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但民间投资增速-0.1%,民企上市公司利润占比仅16%[21][23] - 老龄化加剧财政压力:2013-2023年财政对社保补贴增长223%至24271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年均增速15.5%远超GDP增速[24][26][30] 降本增效对策 - 优化债务结构:扩大中央政府杠杆率(目前22%)置换地方债务,利用中央信用降低融资成本[31][34][35] - 财政支出转型:提高消费乘数(以旧换新乘数1.9-2.1),减少基建投资(乘数小于1),发展服务业(就业占比50% vs 美国80%)[40][41] - 事权财权改革:将地方政府支出占比从86%降至接近西方国家水平(中央政府支出占50%以上),公共服务事权划归中央[39][40] - 扩大公共消费:中国公共消费率较全球低0.8个百分点,提升至平均水平可释放1.1万亿元/年空间[44][45]
最大客户为宁德时代 这家企业IPO获准注册
起点锂电· 2025-01-07 09:16
基于行业扩张趋缓以及上市政策缩紧,2024年锂电行业IPO企业数量相较2023年大幅下降。赶 在年末,宏工科技IPO终于迎来新进展。 近日,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宏工科技 ) 通过注册,准备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据悉,宏工科技创办于2008年,主要从事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散装物料的自动化处理产 线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设备用于电池匀浆、电池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医药、橡胶 塑料等行业。 本次公司拟IPO募资5.32亿元,计划用于智能物料输送与混配自动化系统项目、研发中心建设 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01 客户覆盖锂电头部企业 2015年,宏工科技开始宏工科技开始把资源大幅投入新能源领域。凭借在精细化工、食品行业 多年的物料处理技术及经验积累,宏工科技2016年进军新能源材料业务,提供锂电正负极材料 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后又进入新能源匀浆领域,营业规模快速提升,享受到行业发展红利。 其营收从2019年的2亿元,上涨到2023年的32亿元,4年时间约翻了15倍。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1-9月,宏工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5.79亿元、21.78亿元、31.9 ...
对话宁高宁:企业家不是头衔、官职,"entrepreneur" 是创造和冒险
晚点LatePost· 2024-10-17 08:47
企业家与管理思想 - 宁高宁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变革,强调组织创新与活力 [2][3] - 提出"五步组合论"管理思想,包括选经理人、组建团队、发展战略、形成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与评价 [4] - 认为企业本质是效率和创新,资本是手段,资产质量、运营效率、创新发展才是关键 [8] 行业战略与转型 - 华润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行业集中度提升,如啤酒、地产、水泥、电力等行业,形成规模效应 [11][12] - 华润置地从住宅扩展到商业物业,建立万象城,通过收租平滑市场波动,提升城市品位 [20][21] - 中粮推行"全产业链"战略,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实现国际化 [5] 资本市场与并购 - 华润置地是首家凭借内地业务在港上市的地产公司,上市过程推动红筹监管规则完善 [16][17] - 并购成功核心在于目标一致、市场化、人性化,保持负债比例65%左右和利息覆盖倍数3倍左右 [43][46] - 当前中国企业并购应注重技术升级和协同价值,而非单纯规模扩张 [4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建议中国政府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带动投资和消费潮,认为中国债务水平低于美日,有较大政策空间 [31][32] - 中国经济潜力仍强,可维持高于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率,建议以就业为经济主要目标 [32][33] - 产能过剩反映创新不足,企业需通过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应对内卷 [35] 管理原则与实践 - 企业是浑然一体的生命,各部门协同如人体器官,战略与执行需通过人连接 [39][41] - 90%的传统管理原则仍适用,如德鲁克强调的创新和GE的国际化、团队管理理念 [46][47] - 经理人70%靠天赋,30%靠培养,优秀领导者能改变组织氛围和效率 [41][42]
啊?耐心资本也割韭菜
猫笔刀· 2024-09-23 14:18
今天两市成交5500亿,微微放量,中位数比较罕见的正好是0%,上涨和下跌的股票数量相当。早上开盘的时候给股民们发了15分钟牛市体验卡,然后就 没然后了,想体验一整天、一星期、一个月、一整年的牛市,还需要大家继续往里充钱。 黄金、煤炭、银行位居涨幅前三,前者是被不断上涨的国际金价助推,后两者则是a股指定防空洞,一旦场内资金觉察到空军即将来轰炸,就会抱头鼠窜 买入煤炭和银行,所以通常这两个板块涨的好的时候大盘都不太好,今天已经算是例外。 目前a股的情况是,2月份的底点确实有支撑作用,无论是主板还是双创,只要跌到2月5日低点附近就止跌了,主流指数里目前还没有一个创年内新低的, 但是...也就是横盘僵持着,或者象征性的,很微弱的反弹了一下,如果这就是对应连续4个月下跌的超跌反弹,那a股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 以a股目前的流动性,200亿已经会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所以短期内主板很可能会强势一点,但等到这批etf上市了就不好说了,因为里面有很多是给好 处费拉来冲规模的短期资金,任务完成人家就退了。 3、江波龙公告第二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要减持149万股,大概占总股本的0.36%左右。我好奇去看了一下江波龙的股 ...
变天了,银行终于大跌
猫笔刀· 2024-08-29 14:15
昨天最后一个话题不是聊海通的副总姜诚君出逃一个月就被遣返回国嘛,今天看到了更多的信息。他之 前干了6年的董秘,去年9月被提拔为副总,分管投行业务。 大概今年年初就有风传他涉嫌职务侵占,他发现自己被边控后,就在偷偷准备走线(其实就是偷渡出境 的另一种说法)。因为上不了飞机,陆路走线的目标就是西南那几个邻国,他选择的目标是老挝。通常 是人先到那里,激活旅游签证,然后再想办法往别的国家转移。 姜诚君是7月最后一个星期跑路的,一开始大家不知道,但第二个星期有个会议他没出席然后就暴露 了。老挝那种地方不会包庇中国逃犯的,一旦被锁定就会配合执法,所以不到一个月就抓回来了。 今天有人说从福建游到金门行不行?哈哈,这个客观上是可行的,不到4公里,抱个篮球就游过去了, 毕竟林毅夫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但这几年金门那边执法很严格,你游过去算非法偷渡,抓到直接就遣 返,他们那边没兴趣收留大陆的逃犯。 出了这个事后海通现在已经把高管的护照都收起来了,接下来就看姜先生在里面会供出多少老伙计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今天涨幅榜第一,是久违的光伏设备板块,+4.7%。还记得前几天隆基和tcl分别涨 价吗,当时就感觉市场在转暖,另外今天还有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