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用“三新”活水浇灌希望田野
杭州日报· 2025-06-26 03:18
农业新品种推广 - 杭州市举办旱粮品种观摩会暨"三新"促增收现场推进会,展示60个旱粮品种,包括20个甜玉米、24个糯玉米和16个鲜食春大豆品种,面积达260亩 [1] - 优质品种如"美玉27号""雪甜7401""圣甜艾菲"等因产量高、卖相好、市场受欢迎,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 [1] - 水果玉米售价达10元/根,糯玉米售价达10元/公斤,显示新品种的高附加值潜力 [1] 农业技术集成示范 -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2025年"十大优质玉米品种""十大精品番茄"等推选结果,包括"雪甜7401""美玉27号""钱江糯6号"等 [2] - 首批十五个杭州市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名单和十五项"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发布,建立覆盖全市的示范体系 [2] - 目标建立100个以上"三新"集成示范基地,推动种植业高标准生产、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化经营 [2] 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的推广应用,高质量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全年准备系列优质品种和优质农产品推选活动,上半年已开展玉米、番茄、名优茶三次推选 [2] - 种植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持续推动全市种植业发展 [2]
杭州以“三新”赋能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每日商报· 2025-06-25 22:23
农业新品种推广 - 杭州市举办旱粮品种观摩会暨"三新"促增收现场推进会,6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与生产主体代表参与田间观摩、成果发布和经验交流[4] - 优质玉米品种如"钱江糯6号""浙科糯11号""申甜糯188"具有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株形紧凑、叶片夹角小、穗大叶绿等特点,极具推广价值[4] - 推广新优品种能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优产优销、增加收益[4] 农业新技术应用 - 植保无人机载重150公斤,全自动蔬菜和水稻播种机等先进设备亮相[4] - 水稻机插精准条播设备使杂交稻种子成本节省三分之一,人力从常规的十几人缩减至两三人,大幅降低成本[4] 农业成果展示 - 活动现场揭晓"十大优质玉米品种""十大精品番茄""名优茶金牌产品"推选结果[4] - 发布15个市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和15个"三新"促农增收成果[4] 农业经济效益 - 推广"扬麦"系列等小麦高产品种使亩均增产约100公斤,40余万亩小麦实现增收超1亿元[5] - 一季度全市种植业产值达35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增速达3.9%[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0个"三新"集成示范基地[5] - 推动种植业向高标准生产、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化经营方向迈进,保持总产值增速在全省前列[5]
A股指数持续走强,创业板ETF南方(159948)上涨2.21%,机构研判股市升势仍未结束
新浪财经· 2025-06-24 03:09
创业板ETF南方(159948)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10:38,创业板ETF南方(159948)上涨2.21%,盘中成交2124.29万元 [1] - 跟踪指数创业板指数强势上涨2.29%,成分股指南针上涨14.46%,华测导航上涨7.15%,同花顺上涨5.94% [1] - 近1年累计上涨16.40%,近1年规模增长15.17亿元,近3月份额增长1900.00万份 [1] 创业板指数成分股 -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东方财富、汇川技术、迈瑞医疗、温氏股份、阳光电源、中际旭创、新易盛、亿纬锂能、爱尔眼科 [2] 市场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中国股市核心矛盾在内不在外,对行情看法比共识更乐观 [1] - 新技术、新消费等商业机会涌现推动经济预期企稳回升 [1] - 利率降至低位,长期国债收益破2与存款利率破1,股市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 [1] - 宏观政策及时得当,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重视投资者回报 [1] - 股市预期和微观流动性均进入上升趋势 [1] 技术指标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4]
国联民生证券:关注电新各板块新技术、供需反转等结构性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2:26
锂电行业 - 2025年1-4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184.3GWh 同比增长52.8% [1] - 上游材料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盈利水平低位 行业出清或加速 2025H2需求有望持续向好 [1] - 全固态电池技术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优势 预计在消费电池/eVTOL/新能源车等领域应用 带动材料体系更新 [1] AIDC及储能行业 - 2025Q1四大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719亿美元 同比增长62% 国内阿里腾讯资本开支合计521亿元 同比增长112% [2] - AI发展持续驱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增长 [2] - 储能领域国内装机稳健增长 欧美大储高毛利市场高增 中东非新兴市场进入业绩兑现期 [2] 风电光伏行业 - 光伏行业供需矛盾进入深度调整期 2025年或现新格局 关注硅料/光伏玻璃等环节供给侧调整及N型BC路线等新技术 [3] - 海风行业进入开工旺季景气度提升 陆风风机中标价格企稳带动产业链盈利修复 [3] 电网设备行业 - 2025年1-3月国网电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7.7% 特高压工程完成投资172亿元 进入满负荷施工状态 [4] - 藏东南-粤港澳等5条特高压工程有望2025年加速推进 全年或核准开工4-5条直流线路 [4] - 高比例新能源推动配网智能化改造需求 行业或将进入改造高峰期 [4]
看好新技术与盈利修复主线
华泰证券· 2025-06-19 10:46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盈利修复以及新技术主线,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 [1] 新能源车 需求 - 预计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同比+22%,欧洲同比+22%,美国25 - 27年需求或承压,全球25/26/27年新能车销量同比+22%/+16%/+18% [2][16][22] 格局 - 整车环节格局向国内车企优化集中,电池双龙头格局稳定,材料环节成本/技术领先企业份额有望提升 [25][26][27] 盈利 - 多数材料价格25H1企稳或回升,预计25H2稳定,电池、结构件或受益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改善 [40] 新技术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政策支持、产业链多环节进展积极,应用端部分开启装车测试,建议关注相关领域 [69][72][77] 投资建议 -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富临精工、科达利,看好固态电池 [87] 风电 国内 - 预计25年国内陆/海风新增装机100/12GW,同比+23%/+114%,陆风招标高增支撑新增装机 [3][88] 海外 - 海外各国加大政策支持,25 - 30年海外风电新增装机CAGR为16.7% [3] 投资建议 - 看好海风与海外订单及出货起量,关注风机、管桩、海缆环节 [3] 光伏 需求 - 预计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530 - 560GW,同比+0 - 6%,国内抢装、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向好 [4] 供给 - 顶层设计与市场化手段推动产能出清,25H2 - 26Q1或为供给侧改革关键窗口期 [4] 新技术 - BC进展积极,金属化关注少银化/无银化方案导入进展 [4] 储能 国内 - 预计25年国内装机同比+17%,招中标数据支撑装机,电力市场化提升项目经济性 [5] 美国 - 预计25年美国储能装机同比+23%,“大而美”法案大储ITC补贴退坡时间为2034年 [5] 欧洲 - 预计25年欧洲储能装机同比+36%,户储去库结束但电价下行抑制需求,大储工商储贡献增量 [5] 新兴市场 - 印巴冲突、澳洲大选落定等促进当地储能发展 [5] 投资建议 - 推荐德业股份,关注固德威 [5] 工控 行业趋势 - 25年以来行业景气回暖,预计2025年市场改善,国内企业加快进口替代 [9] 新兴赛道 - 关注人形机器人、AIDC方向,推荐麦格米特、禾望电气、盛弘股份 [9]
军贸有望迎来大发展!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走低,航发科技上涨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3:2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22% [1] - 航空航天板块震荡走低 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下跌0.97% [1] - 成分股中航成飞、航天彩虹、亚光科技下跌3% 航发科技逆市上涨2% [1] 地缘政治事件 - 以色列发动大规模空袭 出动200余架战机含F-35隐身机型 精准打击伊朗纳坦兹核设施 [1] -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约150枚弹道导弹及无人机 袭击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 [1] - 以伊冲突公开化导致核扩散与代理人冲突风险剧增 全球安全与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1] 行业影响分析 - 世界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俄乌、巴以、印巴、以伊等局部战争冲突不断 [1] - 中国军贸有望迎来大发展 重点关注提升装备性能或降低成本的新技术 [1] - 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为代表的新产品及军贸技术转化带来新市场机遇 [1] 指数特征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高集中度覆盖中国军工领域核心公司 [2] - 指数涵盖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军工行业占比达99.2% [2] - 相较于中证军工、中证国防等指数 在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领域占比更高 [2]
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不出意外,7月以后,国内将迎来4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6-16 14:51
房地产市场 - 全国房价自2022年以来整体呈下行趋势 部分三四线城市累计跌幅达20%-30% [3] - 一线城市及人口持续流入的二线城市因产业支撑和刚性需求 房价有望企稳 [3][5] -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吸引年轻人口流入 刚性住房需求旺盛 [4][5] - 产业单一、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可能继续探底 投资性购房需谨慎 [6] 就业市场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冲击传统岗位 预计2025年底超2000万岗位受影响 [7] - 物流分拣员、数据录入员等重复性岗位面临自动化替代风险 [7] - 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职业需求增长 [7] 消费趋势 - 居民储蓄率提升 人均储蓄存款显著增加 消费观念转向理性 [8] -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平价快消品牌和折扣超市业绩增长 [9][10] - 商家将推出更多高性价比产品和促销活动以适应市场变化 [11] 创业环境 - 政府持续推出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 [13] - 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创业门槛 助力市场调研和营销推广 [14][15] - 创业者需结合政策红利做好商业规划并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 [16][17]
国泰海通 · 晨报0616|策略、海外策略
大势研判 - 继续看好中国股市上升趋势,外部疑云不足以趋势性阻断中国股市,中国的确定性是稳定和阶梯式上升的重要基础 [1] - 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已被充分认识,新技术、新消费等商业机会涌现,这是结构趋势的积极转变而非短期现象 [1] - 利率降至低位,长期国债收益破2%,存款利率破1%,中国股市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下降 [1] - 宏观政策及时得当,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重视投资者回报,推动经济社会风险评价降低,股市预期和微观流动性进入上升趋势 [1] 经济预期转变 - 股市预期是一个区间而非单点,区间的上移/下移决定股市走向,当前预期区间下限极低,上限正在打开 [2] - 中国经济症结看似在房地产,但药方不在房地产,2025年以来国防科技、DeepSeek、国产一英寸大底突破等供给创新推动需求创造 [2] - 新老经济资本开支摆脱下行局面进入分化上升,商业机会与经济预期出现积极转变,这是过去2-3年不具备的 [2] 人民币与资产重估 - 美元指数持续走弱触及近三年低位,美元信用回落有利非美货币及资产表现 [3] - 中国国力强大、政策前景稳定、多边合作积极,构成人民币稳定性,人民币从贬值预期转向稳定甚至升值将推动中国资产重估 [3] 投资主线 - 金融与高分红:受益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和长期稳定假设,推荐银行、券商、运营商、高速公路等 [3] - 新兴科技成长:中美竞争转向科技与生产力竞争,推荐港股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军工、机器人等 [3] - 周期消费复兴:看好国内供需偏紧的周期品如有色稀土、化工,以及供给驱动的新消费如零售、化妆品等 [3] AI应用与港股 - 当前宏观背景与2012-2014年相似,经济基本面弱复苏,AI应用等产业亮点纷呈 [5] - 2023-24年AI应用浪潮0-1阶段硬件端业绩确定性更高,2025年以来大模型降本增速驱动AI应用步入加速阶段,软件和内容应用领域更受益 [6] - 港股科技中软件服务及传媒等下游软件和内容端行业总市值占比56%,A股仅24%,港股互联网企业占比接近50%,A股仅3% [7] - 港股科技企业在AI领域具备技术先发优势,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强劲增长,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落地,估值仍有抬升潜力 [7] 其他行业趋势 - 综合展业的期货龙头优势将更为突出 [10] - 文具/文创IP化形成趋势,提供情绪价值 [10] - 新增专项债发行加速,实物工作量待提升 [10]
基差方向周度预测-20250613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3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意见或推动港股科技龙头回A股上市触发A股宽基指数快速纳入规则推动指数行情并提升指数“新经济”“新技术”含量助于长期上涨预期;中美贸易代表会谈取消部分加征及反制关税但对指数推动不明显;美国5月PPI温和上涨核心通胀降好于预期劳动力市场降温市场恢复对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预期;近期资金南下助推港股行情A股震荡本周日均成交略有回升融资余额回升至上证指数试探3400点未果周线翻绿各宽基指数小幅下跌有色、能源板块大涨;基差方面各品种较平稳IH由升水切换为小幅贴水IC和IM年化贴水维持在10%和15%附近期限结构变化不大可保持近端对冲为主;本周模型预测下周IH、IF、IC、IM基差均走强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回顾 - 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意见或推动港股科技龙头回A股上市触发指数行情并提升指数相关含量助于长期上涨 [2] - 中美贸易代表会谈取消部分关税但对指数推动不明显 [2] - 美国经济数据使市场恢复对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预期 [2] - 资金南下助推港股行情A股震荡日均成交回升融资余额回升至上证指数周线翻绿宽基指数小幅下跌有色、能源板块大涨 [2] - 基差各品种较平稳IH升水转贴水IC和IM年化贴水维持在10%和15%附近期限结构变化不大可近端对冲 [2] 下周预测 - 本周模型预测下周IH、IF、IC、IM基差均走强 [4]
《受到召唤·敦煌》:探路舞台的无限可能
人民网· 2025-06-12 07:00
舞台技术创新 -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采用AI造梦、5G传输、威亚飞天等新技术元素,实现多屏幕多视角的舞台呈现 [2] - 突破传统话剧尺寸感,融合音乐叙事、电影剪辑、舞蹈场面等跨界艺术表达形式 [2] - 新技术使敦煌壁画数字化建模,实现历史场景与现代影像(如列车航班)的动态结合 [2][4] 观众体验升级 - 万人体育馆演出打破传统观演模式,通过沉浸式视听冲击引发集体共鸣 [1][2] - 年轻观众通过新技术获得"触碰文明经脉"的体验,敦煌文化从静态标本转为可互动的活态呈现 [4] - 个体化叙事手法使观众情感与敦煌历史产生深度连接,形成跨越百年的代际共鸣 [5] 文化传承革新 - 剧目通过两代人的时空交错(巴黎与敦煌),将宏大历史与细腻个体故事结合,升华文化传承主题 [5] - 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存储卡",使尘封历史转化为鲜活情感与生命悲欢 [4][5] - 创造性转化手段(如唐诗吟唱配巴黎歌舞)推动敦煌文化内核的现代表达 [5][7]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智时代技术(AI/5G/数字建模)正重塑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孕育未来无限可能 [4][7] - 跨媒介融合(话剧+电影+舞蹈)成为文化产品破圈创新的关键路径 [2][5] - 传统文化通过新技术实现"解压式传播",满足年轻群体对交互式文化体验的需求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