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投资

搜索文档
昆仑万维股价涨5.1%,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556.87万股浮盈赚取3440.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股价上涨5.1%至45.58元/股 成交额40.63亿元 换手率7.28% 总市值572.19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网络广告业务占比38.37% Opera搜索业务18.51% 短剧平台业务15.61% 海外社交网络业务13.92% 游戏业务6.40% 闲徕社交娱乐平台业务4.27% AI软件技术业务1.75% 其他业务1.16%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174.37万股 当前持有1556.8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4% [2] - 该ETF当日浮盈约3440.68万元 最新规模3747.04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年以来收益17.37% 近一年收益43.87% 成立以来收益110.01% [2] - 基金经理柳军管理规模4669.7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31.12% 最差回报-45.64% [3]
电价下滑、电量难保,新能源投资如何“转舵”
第一财经· 2025-09-21 04:03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80% 入选规模1.265GW 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70% 项目规模3.5911GW 执行期限均为10年 [1][3] - 光伏机制电价较山东省燃煤标杆电价0.3949元/千瓦时下降43% 风电下降19.2% 对增量项目收益影响显著 [4] - 竞价光伏项目超3000个 仅1175个入选 远超政府设定的125%竞价充足率下限 反映供需关系失衡 [4] 行业盈利压力与投资转向 - 光伏电站需0.25元/千瓦时结算电价维持基本利润 但此次机制电价结合市场电价后综合水平低于0.2元/千瓦时 多数项目难以盈利 [4] - 分布式光伏项目因收益不足、电网容量限制等因素终止投资 例如豫能控股放弃分布式光伏及用户侧储能项目 [6] - 投资重点转向自发自用项目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工商业光伏 新型储能电站成为战略性布局方向 [7] 政策调整与市场机制改革 - 国家一周内出台4份文件 涉及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新型储能规模化及新能源就近消纳 明确细节要求 [2] - 新能源就近消纳模式调整输配电价机制 从按电量计费转向按接网容量缴费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减轻电网调节压力 [7][8] - 136号文将储能电站与新能源投资松绑 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超总规模一半 8月源网侧新增装机2.50GW/7.08GWh 同比增长22%/36% [10] 储能经济性与技术挑战 - 独立储能项目通过容量补偿及峰谷价差可获得经济性 河北模式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6.2% 内蒙古模式达14.8% [11] - 储能电站频发电网振荡事件 去年发生7次 多因调频控制设备问题 仅极少数电站通过调频服务获得可观利润 [12] - 新型储能预计2025年底装机超1亿千瓦 2030年达2亿-3亿千瓦 但需应对不同场景性能要求及设备可靠性挑战 [13] 新能源发展长期趋势 - 光伏部署速度可能放缓 2025-2035年年均增长预计18000万-24000万千瓦 受成本下降及并网限制影响 [13] - 煤电灵活性改造仍是"十五五"期间支撑新能源消纳的主力 需强化新能源等效可靠供应能力 [13] - 行业建议评估可再生能源容量置信度 加强灵活性资源规划 并将项目经济回报纳入政策保障考量 [14]
圆桌对话:产能过剩阴云下,新能源投资如何穿越周期?|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19 09:33
大会背景与主题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开幕 与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联合举办 核心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1] -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重点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1] - 新能源圆桌对话主题为"产能过剩阴云下 新能源投资如何穿越周期" 参与机构包括再石资本、东证资本、CMC资本和海川资本 [1] 新能源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导致价格战加剧和企业利润下滑 光伏和锂电领域过剩已持续多年 但锂电产能近期出现紧张迹象 [6] - 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端 原因包括中国产业政策及地方政府对GDP和产能的追求 但被视为阶段性问题 [8][9] - 行业出现积极变化 供给侧2.0改革推动下 硅料和碳酸锂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明显反弹 [9] 投资机构策略调整 - 海川资本关注具备明显降本增效能力的细分环节 聚焦降低度电成本和提高发电效率的材料与设备早期投资机会 [7] - CMC资本投资策略强调技术先进性和壁垒 企业韧性增长潜质 以及下游应用回报率提升的机会 [10] - 东证资本采取"上看政策、下看价值"策略 关注技术突破带来的经济价值和能源全生命周期回报 [11] - 再石资本坚持价值创新理念 聚焦技术创新、出海全球化能力和AI+能源三大领域 [12][13][14]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技术创新方向包括钙钛矿产业链、固态电池和AI虚拟电厂等消纳端技术 [13] - 出海机会重点关注具备海外渠道和高品牌溢价能力的企业 以抢占高毛利市场 [14] - AI+能源领域涵盖研发端材料效率提升和消纳端的用电调配场景 [14] 项目筛选与投资阶段偏好 - 海川资本定义"水下项目"为两类:一是具备规模化营收和利润但首次融资的成熟企业 二是资源技术成熟的新创细分领域企业 [15] - CMC资本偏好中后期项目 原因包括规避技术产业化不确定性、满足LP对DPI的要求 以及关注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企业 [19][20] - 东证资本投资阶段前移 重点关注与下游客户紧密互动的企业 核心评判标准包括认知深度、执行贴近市场和风险规避能力 [18] 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 企业需具备技术迭代和创新能力 成本管理与产能管控能力 以及国际化出海能力 [26] - 成功企业需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具备持续奔跑和快速迭代能力 尤其强调国际化经营管理本地化能力 [22][23] - 坚守生意本质和朴素原理 耐得住寂寞并坚信价值创造 是活过周期的关键特质 [24] 投资机构角色定位 - 东证资本定位为"雪中送炭"者和行业整合推动者 借助渠道资源助力重组 [22] - 海川资本定位为企业联合创始人 深度参与人才招聘、供应链整合和大客户资源引入 [25] - 再石资本定位为多方位支持者 提供资金援助、产业力量支持和并购整合能力 [27] - CMC资本强调资源高效匹配 帮助优质企业加速发展 [23] 行业前景与乐观因素 -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上半年中国电力需求有10%左右增长 AI和算力需求成为主要动力 [8] - 产能过剩被视为短期阵痛 行业即将触底反弹 核心指标度电成本驱动落后产能出清 [12] - 反内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锂电和光伏领域有望回归相对健康状态 [6][7]
深度|电价下滑、电量难保 新能源投资如何“转舵”
第一财经· 2025-09-18 13:34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 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80% 入选规模1.265GW [1][3] - 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千瓦时 机制电量比例70% 项目规模3.5911GW [1][3] - 光伏机制电价较山东省燃煤标杆电价0.3949元/千瓦时下降43% 风电下降19.2% [4] 竞价结果对行业的影响 - 光伏综合电价水平低于0.2元/千瓦时 多数项目难以维持盈利 [4] - 超过3000个新能源项目竞争1175个入选席位 远超125%竞价充足率下限 [4] - 政策释放信号:山东光伏市场不需要过多投资者 资源将向风电倾斜 [4]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变化 - 企业为争取资格报出超低价 成为眼下止损最优解 [5] - 分布式光伏项目因收益不足、电网容量限制等因素终止案例增加 [6] - A股上市公司豫能控股宣布放弃分布式光伏等投资收益不足的项目 [6] 就近消纳政策与实施挑战 - 新规将输配电价改为按接网容量缴费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7][8] - 项目面临余电上网限制、储能成本高、用电企业经营风险三大落地难题 [9] - 绿色金融机制缺位导致电费收缴困难 影响发电方积极性 [9] 新型储能发展态势 - 8月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2.50GW/7.08GWh 同比增长22%/36% [10] - 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超总规模一半 [10] - 河北模式独立储能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6.2% 内蒙古模式达14.8% [11] 储能技术挑战与系统要求 - 储能电站频发振荡事件 七次事故涉及调频控制设备 [12] - 不同应用场景对性能要求差异大 需深度理解电网特性 [12]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新型储能预计2025年底超1亿千瓦 2030年达2亿-3亿千瓦 [13] - 2025-2035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预计1.8亿-2.4亿千瓦 [13] - "十五五"期间需强化煤电灵活性改造以支撑新能源消纳 [13] 政策规划建议 - 需科学评估可再生能源容量置信度及低出力风险 [14] - 应编制地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专项规划 [14] - 政策需保障投资者经济回报以避免规划与实际脱节 [14]
长荣股份:拟收购恩驰新能源并增资6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9:12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0元对价收购金昌恩晖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持有的金昌恩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实缴出资6000万元 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1] - 交易完成后恩驰新能源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此次投资旨在开拓新能源领域 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板块的业务能力 [1] - 恩驰新能源全资子公司京晖新能源已获得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备案 [1] - 计划在金昌市永昌县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项目储能电站规模为15MW/60MWh [1]
中国电建子公司为何“1元贱卖”光伏资产?
36氪· 2025-09-17 03:41
光伏资产转让事件 - 中国电建子公司以0.0001万元底价转让德州聚盛新能源9%股权 尽管标的公司未亏损且未资不抵债[1] - 标的公司2023年营收1908万元 营业利润1094万元 净利润1123万元[2] - 标的公司总资产1.98亿元 负债1.68亿元 净资产3000万元[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聚盛新能源两大股东为中电建江西(持股9%)和京能德城(持股91%)[4] - 中电建江西为央企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2023年总资产236.07亿元 净资产13.82亿元 净利润1.81亿元[5] - 京能德城为北京能源国际全资子公司 后者隶属北京能源集团 集团2024年底资产规模4934亿元 年营收975亿元[6][7] 项目运营与财务关系 - 聚盛新能源主营光伏电站业务 2022年100MW农光互补项目监理服务中标价92.4万元 2024年送出工程中标价40.76万元[13][14] - 核心EPC工程由股东中电建江西承包 2023年50兆瓦光伏项目中标价2.38亿元[16] - 公司1.98亿元资产可能包含在建工程 负债1.68亿元可能包含拖欠中电建江西的工程款[17] 行业背景与交易动机 - 光伏行业从2021年爆发式增长转入低谷期 央国企加速出清资产[1][3] - 转让方要求受让方承担187.99万元未缴出资义务 并补偿可能引发的赔偿责任[19][20] - 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央企被警示避免继续投资集中式光伏等过剩项目[21]
金时科技等成立新能源投资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2:21
公司动态 - 深圳金时恒鼎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江伟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与销售 节能管理服务 [1] - 公司由金时恒鼎科技(金时科技全资子公司)与广东宸锐新能源共同持股 [1] 股权结构 - 四川金时恒鼎科技有限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金时科技(股票代码002951)的全资子公司 [1] - 新公司为合资成立 股东方包括上市公司体系内公司及外部战略合作伙伴广东宸锐新能源 [1]
广安爱众:拟0元收购奇台恒众9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52
股权收购与增资安排 - 公司以0元价格收购奇台县恒拓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90%股权 [1] - 公司与瑞能电力共同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增资方式对奇台恒拓增资4.45亿元 [1] - 增资后奇台恒拓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变更为4.5亿元 [1] 项目投资与运营规划 - 奇台恒众将投资、建设、运营400MW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 [1] - 公司需按持股比例承接原500万元注册资本的实缴义务 [1]
绿能慧充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暨拟签署《合作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18:49
对外投资概述 - 绿能慧充与咸阳经开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00万元 其中公司出资5,000万元持股20% 咸阳经开集团出资20,000万元持股80% [2][3] - 本次交易基于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需要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4] - 投资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4] 合资公司设立目的 - 合资公司用于受让咸阳经开实业代建的绿能慧充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资产或股权 受让完成后负责代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3][9] - 项目建成后 公司将根据约定进行整体回购 [3][14] - 公司除履行回购义务外 不再以股权或债权方式对合资公司投入资金 项目建设资金由咸阳经开集团或合资公司解决 [10] 合资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暂定为咸阳经开青穹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6] - 经营范围涵盖输配电设备制造 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 充电桩销售 机动车充电销售及储能技术服务 [6] - 合资公司不设董事会 执行董事及总经理由咸阳经开集团委派 执行董事担任法定代表人 [7] 资金安排与协议执行 - 公司以货币方式实缴出资5,000万元 咸阳经开集团实缴出资20,000万元 [2][3] - 咸阳经开实业将在协议签署后5个工作日内退还公司已支付的5,000万元履约保证金 公司随后将该笔资金作为出资款实缴至合资公司账户 [9] - 协议自各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争议解决方式为向合同签署地人民法院起诉 [11][12] 项目影响与战略意义 - 投资有利于加快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设进度 推动公司充电桩及储能业务快速发展 [14]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压力 不影响正常经营运作 [14] - 该项目与2023年11月披露的咸阳研发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直接相关 此前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2]
九年跨国并购梦碎!上海电力股价跌停后又现反转,60日涨幅超150%
华夏时报· 2025-09-11 14:55
跨国并购终止 - 公司终止收购巴基斯坦KE公司66.40%股份 原计划支付对价17.70亿美元并可能追加不超过0.27亿美元奖励金 [2] - 终止原因为交易对方未达成交割先决条件及巴基斯坦营商环境变化 不符合公司国际化发展方向 [4] - 该收购始于2016年 耗时九年 曾获中巴两国监管部门批准 但因2018年巴基斯坦电价机制调整降低标的盈利能力和股权价值导致交易搁置 [3][4]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次日跌停 但第三日低开高走收盘上涨5.87%至22.01元/股 总市值达620亿元 [2] - 过去60日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50.68% 券商分析认为上涨原与收购预期相关 但交易终止后预计下跌 [2]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75亿元 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9.09亿元 同比增长43.85% [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分别为3.34亿元、15.93亿元和20.46亿元 [6] - 截至2025年6月底控股装机容量2580.13万千瓦 清洁能源占比61.83% 其中煤电984.80万千瓦(38.17%) 气电362.02万千瓦(14.03%) 风电523.56万千瓦(20.29%) 光伏709.75万千瓦(27.51%) [7]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378.48亿千瓦时 同比上升5.48% 其中煤电246.13亿千瓦时(+2.94%) 气电35.35亿千瓦时(-10.72%) 风电58.83亿千瓦时(+16.94%) 光伏38.17亿千瓦时(+28.05%) [7] - 同期供热量1079.54万吉焦 同比增长10.49% 在沪机组供热量约占上海公用电厂一半 [7] 国内新能源投资转向 - 公司同时批准两个新能源项目 奉贤5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动态总投资不高于37.80亿元 黑龙江牡丹江40万千瓦风电项目动态总投资不高于22.61亿元 [8] - 两项目资本金均为总投资的20% 其余通过贷款解决 奉贤项目为上海市第一批海上光伏试点 [8] - 公司业务覆盖火电、风电、光伏、氢能等 海外在运装机213.37万千瓦 境内装机80.95%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