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跳槽一年年薪飙涨16倍 东鹏饮料高管薪资引关注
中国经营报· 2025-04-12 07:11
文章核心观点 东鹏饮料董事、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磊高薪酬引发关注,高薪背后是公司业绩支持与扩张战略布局,公司在业绩向好时股东多次减持,且正冲击港股加速海外扩张,但海外市场存在挑战 [1][3][5] 高管薪酬情况 - 张磊2024年在东鹏饮料获546.55万元税前年薪,相比之前在怡亚通的34.39万元年薪增长约16倍,该薪酬在已披露董秘薪酬的85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1][2] - 另外两位董事、副总裁2024年税前年薪均为721.39万元,董事长林木勤年薪552.73万元,执行总裁林木港年薪496.14万元,监事会主席余斌年薪623.37万元,2024年董监高薪资支出总额4603.82万元 [2] - 近年公司高层通过分红、股票减持获丰厚回报,2021 - 2024年分别分红12亿、8亿、10亿、13亿元 [2] 薪酬合理性分析 - 民营企业人才战略与业绩表现密切相关,保持高水平团队需付出高竞争力薪资,利于短期业绩和长期稳定成长 [3] - 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东鹏饮料作为头部企业,高管承担重任,公司给予高薪为激励人才和匹配业绩贡献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大增63.09% [1][3] 股东减持情况 - 2月21日公司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7168944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786%,2024年公司多次发布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公告 [3] 公司股价与市值 - 截至4月11日,东鹏饮料股价收报255.22元/股,总市值为1327亿元 [4] 赴港上市与全球化战略 - 4月4日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意在扩张海外市场,此前提到港股上市可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推进全球化战略 [5] - 2024年3月公司拟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年底拟与全资子公司合资设立印尼公司开展软饮料生产与贸易业务 [5] - 2024年11月公司投资12亿元建立海南生产基地项目,设立海南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有助于满足海南及东南亚区域销售需求,减少物流运输成本 [6] 海外市场挑战与应对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市场也有挑战,如东南亚市场泰国天丝旗下红牛等产品占据先发优势和相当市场份额 [1][6] - 海外市场拓展存在文化差异、市场竞争、供应链建设难度大等问题,公司需深入市场调研、加强本土化运营、建立本地供应链克服阻力 [6]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如何推动企业国际化?全球视角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3-25 09:49
Goheal: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如何推动企业国际化?全球视角解析! "登泰山而小天下。"——要想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企业必须跳出本土市场的局限,登上资本运作的高地,才能俯瞰更广阔的商业版图。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加速国际化进程,从收购海外企业、跨境并购到资本市场融资,资本手段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引擎。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长期关注全球资本运作的趋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并购与国际化布局的策略支持。在当前全球竞争格局下,资本运作如何成为企 业国际化的助推器?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深入剖析资本如何塑造企业的全球化未来。 资本运作: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国际化并非简单的"走出去",而是资本、资源、人才、技术等多维度的全球配置。资本运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企业突破本土市场的限制,快速占 领全球市场份额。企业若仅靠内生增长实现全球扩张,往往步履蹒跚,而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则能事半功倍。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观察到,在全 球市场上,许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股权投资、海外上市等方式,实现了业务国际化和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也为企业的国 ...
千亿东鹏特饮到港股“续杯”
和讯· 2025-03-13 10: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东鹏特饮2024年财报亮眼但股东频繁减持,公司宣布赴港二次上市,虽不缺钱但上市或带来红利,出海成长期战略但需持久战 [2][7][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大增63.09% [2] - 每季度营收增速持续超25%,二、三季度营收增速超47%,净利润增幅超74%,四季度净利润仍保持61%高增长 [2] 产品结构情况 - 2024年超级大单品东鹏特饮(能量饮料)销售量占比47.9%,销售额份额34.9%,连续四年居中国能量饮料销量第一 [3] - 2024年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收入暴涨280.4%,占比从3.49%提至9.45% [4] - 东鹏特饮(能量饮料)与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合计贡献超80%营收,咖啡饮料、无糖茶饮等新品类收入翻倍,非能量饮料收入占比提至15% [5] - 公司初步构建“双引擎+多品类”多元化产品矩阵,实现从单一品类向综合性饮料集团战略升级 [6] 分红与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每10股派25元,分红总额13亿元,分红比例从49%提至78%,计划投入11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7] 股东减持情况 - 近几年来公司发布6次减持公告,涉及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和第三大股东鲲鹏等 [7] - 2月20日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计划减持不超716.89万股,约占总股本1.3786%,公告次日股价大跌超7%,最终收盘下跌6.52% [7] 二次上市情况 - 3月7日晚公司明确赴港上市,称发行H股可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 [8] - 某分析师称港股上市可通过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全球认知,融资资金可投资海外区域,利于海外市场布局 [8] - 2022年公司尝试通过全球存托凭证(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最终失败 [8]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1月投资2亿的印尼基地敲定,规划年产能50万吨,计划今年投产;11月投资12亿在海口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12月设立印尼子公司 [9] - 产品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亚市场复制国内打法,推出小规格低价产品,配合本地化营销,半年内跻身越南便利店热销榜 [9] 行业上市趋势 - 2023年以来顺丰控股、美的集团等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华润饮料、蜜雪冰城等消费企业扎堆港股IPO [9] 港股上市利弊 - 港股上市可吸引国际投资者,利于企业出海走国际化,消费企业可规避A股估值偏见,且港股IPO融资相对容易 [10] - 短期内赴港上市会摊薄每股收益,是利空,A股一般会下跌,但长期看若出海成功业绩增长,每股收益会增加 [10] 行业出海挑战 -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饮料企业寻求海外市场增长机会,但国际化是长期输血过程,东鹏特饮变身“国际饮料巨头”需持久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