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特饮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20250924
2025-09-26 02:29
**东鹏饮料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及行业概述** - 公司为能量饮料行业第二大龙头 销售量超越红牛 占据近30%市场份额[2] - 产品线覆盖能量饮料 运动饮料 即饮茶和咖啡等多品类[2] - 商业模式类似农夫山泉 通过长生命周期产品培育新品[2][8] **二 财务表现与增长** - 自2021年5月上市以来 每年收入和每股收益保持约30%复合增长率[3]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增速约33% 达210亿元 业绩增速约37% 达46亿元以上[4][14] - 公司PEG小于1 市盈率维持在30倍左右[3][14] - 2024年第二季度因增加投放5-10万台冰柜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0.6%[14] **三 市场扩张与渠道建设** - 截至2024年底拥有400万个销售网点 预计2025年底拓展至450万个[2][6] - 网点数量远超香飘飘 养元等竞品(均低于300万个)[2][6] - 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扫码红包体系实现快速覆盖[2][6] - 区域扩张显著 西南 华中 华北等地实现50%以上增长[2][7] **四 产品结构与发展** - 补水类产品2023年销售额4亿元 2024年达15亿元 预计2025年翻倍至32-35亿元[4][7][11] - 目标2025-2026年超越元气森林外星人品牌 2027年超越脉动(收入约70亿元)[4][12] - 新果汁茶2025年目标两次上调至7-8亿元[2][7] - 补水产品网点数超300万 中奖率达45%[12] **五 核心竞争力与行业格局** - 能量饮料具有高粘性 高生命周期特点 ROE 净利润和毛利率较高[2][8] - 主要竞争对手红牛份额下降 新进入者体质能量 乐虎因缺乏渠道能力而份额萎缩[9] - 客群从外卖小哥拓展至白领阶层[2][10] **六 未来展望与风险** - 预计2027年前后特定品项仍保持15-20%复合增长率[2][10] - 2026-2027年可能因蓝帽子产品限制面临增速放缓瓶颈[10] - 积极拓展东南亚 中东等海外市场[2][10] - 果汁茶品类竞争激烈 公司对其盈利水平持谨慎态度[13] **七 其他重要信息** - 计划港股发行 总金额约10亿美元 对股价摊薄影响有限[14] - 春节期间推出海岛椰礼盒 以植物奶切入礼盒赛道[13] - 公司每年在新旧财年切换时出现基本面扰动 但次年旺季前通常有显著涨幅[15]
东鹏:撕红牛、踢怪兽,国货 “续命水”凭何成逆袭王?
36氪· 2025-09-23 23:02
公司概况与增长表现 - 东鹏饮料是中国能量饮料行业领先企业 自2003年国企改制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推出250ml东鹏特饮正式切入能量饮料赛道[2] - 公司营收从2019年42亿元增长至2024年158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30% 2023年突破百亿规模后仍保持40%高增长 打破软饮行业"百亿瓶颈期"规律[2] - 2021年市占率超越红牛 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能量饮料品牌 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巨头的蜕变[2][7] 产品结构与区域扩张 - 能量饮料产品占比从初期90%以上降至当前84% 仍为绝对核心业务 电解质水品牌"补水啦"经过两年培育占比接近10% 成为第二增长曲线[4] - 通过全国化战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广东省内收入占比从初期60%以上降至2025年上半年24% 完成全国市场布局[7] 商业模式与产能布局 - 采用重资产运营模式 生产端在全国建设13个生产基地(4个在建) 覆盖五大核心区域 运输半径控制在500公里内[9] - 产能利用率从2018年起持续爬升 2024年达到90% 远超软饮行业70%-80%的平均水平[9] -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比从上市前30%以上降至2025年上半年23% 规模效应持续释放[9] 渠道体系与终端网络 - 建立经销商-邮差商-终端门店三层分销架构 邮差商承担配送、网点开发和客情维护职能 形成三方利益共同体[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超3000家经销商 6.7万家邮差商和420万家终端网点 渠道网络深度居行业第一梯队[13] - 渠道存货周转效率仅27天 显著低于行业40-60天平均水平[36] 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约45% 其中能量饮料毛利率接近50% 电解质水等新品类毛利率低于30%[14] - 2024年单位制造费用仅216元/吨 远低于行业500-600元/吨平均水平 体现卓越成本管控能力[14] - 2024年股东回报率(ROE)超越农夫山泉和可口可乐 成为软饮行业股东回报第一的企业[17] 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 - 避开红牛主导的高端市场 聚焦下沉市场蓝领人群 中国蓝领劳动者总数超4亿 占总就业人口54%[20][22] - 采用高性价比策略 单位毫升价格为中国能量饮料最低 在功效相近情况下容量加倍仍比红牛便宜1元[23] - 创新使用PET塑料瓶包装 实现多品类共线生产 提升物流装载量和生产效率[39] 数字化体系建设 - 十年累计投入近30亿元构建数字化系统 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数字化管理[28][40] - 2015年推出瓶盖码红包活动积累2.5亿用户画像 2018年推出"一元乐享"营销活动串联消费者与终端门店[28][30] - 2019年实现"五码合一"全链路监控 窜货率控制在1%以下 远低于行业10%平均水平[35] - 数字化系统实现以销定产 每日根据实时扫码数据动态调整排产计划[39]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 采用饱和式广告营销 "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直接锚定产品功能特性[42] - 2018年成为CCTV世界杯转播赞助商 2024年作为巴黎奥运会顶级合作伙伴投放广告[42] - 将目标客户细分为8类人群 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精准营销方案 如与高德合作推出定制导航语音包服务开车群体[43] 核心竞争力总结 - 通过数字化支撑的高效运作体系实现成本领先 在全价值链构建成本优势[46] - 规模效应与运营效率形成企业护城河 通过极致成本控制让竞争对手"无利可图"[46][47]
解码食饮:迎又一年双节,如何展望旺季行情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 白酒行业整体动销下滑 双节期间经销商普遍预期动销下降20%-30% 7-8月整体动销下降40%-50%[1][2] * 酒企回款疲软 多数下修全年业绩增速目标 侧重控价和中长期发展[1][2] * 高端白酒批发价格疲软 飞天茅台批价约1780元[1][4] * 宴席场景对白酒需求稳定 大众价位带单品表现更稳定[1][4] * 三季度业绩披露后风险释放 PE层面或有弹性反弹[1][5] * 白酒行业目前处于底部区间[2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高端白酒在浙江 四川等地出货量下降30%-50% 河南降幅较小为20%-30% 近期收窄至10%左右[6] * 贵州茅台下修全年业绩增速目标 但回款进度与去年同期持平 飞天茅台批价维持在1600元以上[6] * 五粮液或下修全年增长目标 股东考核转向中长期竞争力 回款比例约60%-70% 批价低于泸州老窖国窖 渠道亏损导致打款积极性低[9][10] * 泸州老窖采取稳价盘策略 不强制回款 通过费用投放拓展终端 6-7月动销受政策影响 8月好转 9-10月表现关键 上半年合同负债提升 大众价位带回款较好[11] * 山西汾酒7-8月动销下降50%-60% 9月下降30%-50% 预计双节下降20%-30% 巡视组影响消费 煤炭压力大 部分酒企申请下修目标 省内基本完成80%以上回款[3][12][13] * 洋河股份设定0增长目标 不强制回款 预计全年回款进度60%-70%[3][16] * 金士源更注重市占率而非绝对销售额 预计提升费用率 全年业绩增速可能小幅下修 但仍正增长[3][18] * 安徽省白酒市场动销承压 双节期间动销至少下滑30%-40% 古井贡酒回款进度约75% 迎驾贡酒省内回款约80% 省外问题未解决[19][20] * 次高端产品动销较差 依赖新产品捕捉消费者情绪价值[21] * 大宗品市场双节需求较6月改善但仍承压 单位采购和礼赠订单为主 个人采购少 低价位礼盒表现较好 刚性产品如零食 饮料和保健滋补品动销良好 主流价位下降至30-40元 传统烟酒茶采购量减少[23][24] * 零食 饮料及保健滋补品三个子赛道在双节期间表现较好 带有保健养生健康 无糖或低糖概念的产品更受欢迎[25] 其他重要内容 * 贵州茅台双节期间价格在1700-1800元之间震荡 批价下行带动动销环比改善 公司加大系列酒费用投放 如1935系列推出818元每瓶并搭赠月饼礼盒[8] * 五粮液通过精细化政策达成供需平衡 包括一区一策 一品一策 不设全国价格红线 通过停货和鼓励经销商收货实现普五供需平衡 年底对经销商进行补贴 允许地下货进入合同量[9][10] * 泸州老窖消费者端聚焦餐饮 大众价位带费用倾斜增加[11] * 山西汾酒省外偏中低档产品如老白汾 波汾完成情况较好 要求双节完成90%以上任务 720批价坚挺在350元左右 有渠道利润[13] * 苏酒方面江苏巡视组驻扎导致7-8月表现弱 徽酒安徽升学宴表现良好[14] * 苏州金仕园动销环比改善但幅度小 库存维持在3-4个月[15] * 海之蓝产品因合同负债提升未完全铺货升级版 南京市场逐步铺货但费用投放未加大[17] * 近期股价可能表现 10月中下旬三季报披露为催化剂 看好三季报业绩披露及四中全会和高切低带来的板块表现[22] * 大宗品投资推荐三条主线 景气度 业绩弹性和品类空间 具体推荐东鹏特饮 农夫山泉 卫龙食品 盐津铺子 新乳业 芭比食品 安琪酵母 西麦食品 恰恰食品 会稽山绍兴酒 百润股份和锅圈食汇[26]
白酒近况更新
2025-09-22 01:0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白酒、啤酒、软饮料、调味品、零食、能量饮料 - **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山西汾酒、今世缘、舍得酒业、华润啤酒、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喜力、百威、科罗那、海天味业、天味食品、千禾味业、仲景食品、名创优品、万辰集团、东鹏饮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酒行业 - **核心观点**:糖酒会反馈基本符合预期,部分酒企渠道操作模式略超预期;白酒板块趋势向上,后续有契机;推荐Alpha较强的茅台、汾酒、水井坊、舍得,以及Beta较强的老酒鬼、国窖1573、石花酒等标的 [1][7] - **论据** - 春节后房地产企稳,贵州茅台估值从18倍提升到22倍,很多标的实现估值上修;淡季宴席场景延续春节增长态势,商务消费略好,民营经济经营环境宽松 [2][3] - 外资因茅台业绩增速确定性强、股息率达4%左右且有潜在期权,有理由加配白酒;内资因其他板块涨幅明显,A股传统消费食品饮料估值低,利于布局白酒板块 [5] - 历史复判显示板块PE先于EPS拐点,预期先于PE,EPS拐点预计今年年底来临 [6] 啤酒行业 - **核心观点**:啤酒行业触底趋势明确,呈现复苏改善趋势;建议关注QE业绩潜在超预期的公司 [27][30] - **论据** - 今年三月情况好于去年三月,百元以下大众餐饮复苏程度更好;南方市场好于北方,受暖冬和民营经济活跃度影响 [27] - 啤酒企业积极拥抱新渠道,即时零售占比有提升,雪花与Y马送酒合作推出定制化产品 [28] 调味品行业 - **核心观点**:一季度调味品行业基本完成预期,建议关注有利润弹性的公司和业绩平稳、全年良性增长的企业 [36][39] - **论据** - 一季度餐饮端需求恢复较慢,动销小个位数增长,C端动销增长接近双位数;部分区域经销商反馈动销和需求良好,如浙江地区天味食品有双位数增长 [36][37] - 各企业收入基本在高个位数或双位数增长区间,库存较为良性,如海天味业库存约五六十天,天味食品天河系列约四十五天 [38] 零食行业 - **核心观点**: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未来可能出现名创优品和万辰集团两强格局;名创优品谋求上市,注重门店调改和利润率提升 [40][41] - **论据** - 名创优品、万辰集团等头部品牌门店数量增长快,今年目标均超两万家;名创优品门店调改3.0型门店预计达400家,已完成近200家,新门店利润率提升 [40][41] - 名创优品推出自有品牌,希望占比接近10%,主要用于引流 [42] 能量饮料行业 - **核心观点**:东鹏饮料三月份发货情况说法不一,总体增速预计在30%左右;新增果汁茶目标5亿 [43][44] - **论据** - 一种说法是三月份发货水平提速,增速超40%,中端动销环比提升;另一种说法是三月无明显提速,发货4月1日确认,因有费用期货情况 [43] - 公司能量饮料动销增速较24年降速,新增果汁茶目标是考虑到动销情况 [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白酒行业 - 春节后大部分酒企推出停货通知,坚持稳价,通过稳价实现动销自然增长,以价换量概率低 [14] - 五粮液春节前对传统渠道发货减量,将批价从节前890元拉到节后920 - 930元;成立销售公司,下设三个片区,每个片区有平台公司,由经销商入股,目标是吸引超百家经销商加盟,开拓新渠道和市场 [20][22] - 古井贡酒和山西汾酒一季度潜在利润率提升幅度超市场预期,股价大幅上行 [9] 啤酒行业 - 成都市场U8和6磅水啤堆头较多,清啤全麦经典等产品线上比线下便宜2元;喜力与电商合作力度较大 [29] 调味品行业 - 天味食品在浙江部分区域增长良好,中式复调增长双位数以上,火锅底料增长约10%,轻食增速15 - 20% [38] 零食行业 - 名创优品3.0型门店毛利率提升到22%左右,净利率从7 - 8%提升到9%左右,新门店面积更大,新品零食占比80% [41] 能量饮料行业 -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动销增速较24年的50% - 60%降速至40%,但仍可接受 [44]
广东富豪的饮料帝国:半年狂赚107亿分红13亿,林氏家族独得8亿多
搜狐财经· 2025-09-21 10:28
提到潮汕,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潮汕人很会做生意,精明能干,敢想敢做,林木勤就是其中之一。 从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饮料小厂,到如今年入百亿的饮料帝国,他靠着别人不屑一顾的"抄袭"积累了数不尽的财富,其公司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创下107.37亿 元的营收,不可谓不成功。 只不过,林木勤也没有委屈自己,分红的13亿中光是他们林氏家族就拿到了8亿多,因此引来外界的一众质疑。 有人说,林木勤不过是赶上了国企改制的东风,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也有人觉得,机会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看的是谁更有能力抓住机会,创造辉煌,那 么,林木勤的饮料帝国到底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的林木勤不过是深圳一家建材公司的普通技术员,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被调往饮料行业,从一开始的底层员工,到后来的被提拔为管 理岗,最终靠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该饮料厂的总经理,而他所在的厂,正是日后的东鹏特饮。 只不过那个时候,东鹏是一个效率低下、连年亏损,甚至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的国企,林木勤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2003年,国企改制的浪潮袭来,他这才 抓住机会东拼西凑借了146万元,和其他19名员工联手接下这个烂摊子。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林木勤这一行为,毕竟 ...
排名第44,东鹏饮料连续四年登榜凯度BrandZ中国品牌百强榜
搜狐网· 2025-09-21 00:30
品牌榜单表现 - 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总价值达1.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 [1] - 东鹏饮料连续四年上榜,排名跃升25位至第44名,品牌价值42.18亿美元,增速73%,位列增长榜第三并获"创新明星品牌"荣誉 [3][4] 品牌战略框架 - 品牌建设通过"能见度、知名度、忠诚度"三大维度驱动流量转化 [5] - 以全国420万家终端网点实现产品陈列能见度,通过数字化系统优化高流量点位资源配置 [5] - 明星产品"补水啦"通过命名直接传递功能价值,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5] 传播与营销策略 - 通过世界杯、亚运会、KPL电竞等顶级IP合作实现强内容大流量传播 [6] - 布局梯媒、公交车、地铁等长期广告场景获取稳定流量 [6] - 运用平台算法实现流量精细化运营 [6] - 通过"精准人群专案"深耕开车人群七年,整合高德、滴滴等线上平台及加油站、服务区等线下场景 [6] - 将场景营销模式复制至台球、运动等多个人群推动忠诚度与复购增长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 [7] - 2018-2024年七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3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其中东鹏特饮营收83.61亿元(增速21.97%),补水啦营收14.93亿元(增速213.71%),其他饮料同比增长66.24% [10] 产品战略与行业地位 - 实施"1+6多品类"战略穿越单一大单品时代,形成多品类协同效应 [10] - 公司成长路径代表中国消费品牌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引领转型 [10] - 通过产品渠道持续迭代构建系统性品牌造血能力 [10]
东鹏饮料:冰冻化+数字化双轮驱动,开辟软饮行业增长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16 11:39
核心观点 - 冰柜是软饮行业终端竞争的战略要塞 渗透率直接决定品牌市场能见度与消费转化率 数字化能力成为冰柜运营效率倍增器 [1] - 东鹏饮料通过冰冻化与数字化双轮驱动模式 构建终端壁垒 实现规模与效率并重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6.37%和37.22% [1] 冰柜战略 - 冰柜是软饮消费黄金入口 夏季79%消费者选择购买冰冻饮料 其中81%会因目标饮品未冰冻转向竞品 具有即时触达与视觉冲击双重属性 [3] - 公司采用广度覆盖与精度把控双轨并行策略 全国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门店覆盖 地级市渗透率达100% 坚持自购冰柜模式确保完全控制权 [3] - 精度把控体现为冰柜与产品精准匹配 东鹏特饮强化品牌标语认知 东鹏补水啦突出功能卖点配合差异化规格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4.93亿元 近乎追平2024年全年 果之茶系列单月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4] 数字化赋能 - 五码合一技术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身份证系统 覆盖盖内码 盖外码 箱内码 箱外码及垛码 使冰柜成为数据节点 [6] - 动态货龄分析系统实时监控冰柜产品生产批次与流通时间 SFA系统智能规划业务员路线并反馈陈列情况 [6] - 一元乐享活动实现bC两端利益绑定 消费者扫码获1元优惠再购 终端门店扫码核销同步获得返利 改变传统促销困境 [6] - 基于bC一体化逻辑 公司实现百万级终端的可视化 精细化 数字化有效管理 [7] 全链路协同 - 以冰柜为支点构建供-销-管协同体系 9大生产基地建设中 天津 昆明 中山 海南四大新基地推进 中山基地投产后年产能达6000万箱 [9] - 数字化工具实现冰柜费用精准投放与效果追踪 2025年第二季度通过实时监控动销数据调整促销策略 拉动整体动销增长 [9] - 数据反哺产品研发 例如分析冰柜销售数据后推出夏日限定冰爆薄荷味 精准契合消费者夏日需求 [9] 行业意义 - 冰柜成为品牌链接消费者 沉淀数据 优化决策的战略枢纽 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五码合一 动态返利机制及数据资产构建品牌-终端-消费者共生生态 [10] - 在存量竞争市场中以数字化护城河开辟增量蓝海 提供从规模扩张向效率制胜转型可行路径 [10]
成都站F4方程式赛事圆满落幕
环球网· 2025-09-15 10:12
赛事概况 - 2025东鹏特饮国际汽联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第四站于9月12日至14日在成都天府国际赛道举行 共有25名车手和15支车队参与角逐 [1] - 现场观众人数达数千人 创下本年度分站赛观众人数新高 [1] - 赛道全长3.3公里 设有16个弯道包括3个高速S弯和8个中速弯 对车手油门控制和车辆平衡能力要求较高 [1] 比赛结果 - 第十五回合比赛中 银桥ACM GEEKE车队张石墨以2.581秒优势夺冠 Black Blade Racing车队陈思聪获亚军 ONE Motorsports吉宿车队戴于淏获季军 [1] - 第十六回合采用前十名倒序发车 CHAMP MOTORSPORT车队陈誉齐夺冠 张石墨获亚军 Black Blade Racing车队陈思聪获季军 [1] - 比赛过程中因车辆故障安全车出动 重启后陈誉齐保持稳定发挥 [1] 品牌赞助与活动 - 东鹏特饮作为赛事总冠名商以"能量护航 燃情赛道"为主题支持赛事 [3] - 现场举办方程式主题车展 DJ音乐表演 车手互动等活动 公司设置专门展示区域 [3] - 成都市文旅部门推出"赛事+旅游"项目 结合观赛与本地文化旅游资源 [3] 赛程安排 - 国际汽联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本赛季将于10月12日结束 [3] - 年度收官战计划于10月10日至12日在珠海国际赛车场举行 [3] - 东鹏特饮将继续作为赞助商参与后续赛事 [3]
半年爆卖百亿,东鹏特饮杀疯了?
虎嗅· 2025-09-12 01:4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达到107.37亿元 [1] - 净利润为23.75亿元 [1] - 每销售两瓶能量饮料中就有一瓶是公司的产品 [1] 市场地位与竞争态势 - 公司在功能饮料市场实现逆袭 将红牛甩在身后 [1] - 半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行业竞争激烈呈红海状态 [1]
“爽感经济”崛起:卫龙、东鹏、泡泡玛特如何捕获年轻人心
搜狐财经· 2025-09-04 19:15
公司业绩表现 - 东鹏饮料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 同比增长36.37% 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均创历史新高[3] - 泡泡玛特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668%[3] - 东鹏特饮成为国内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之一 深受蓝领和白领群体青睐[3] 产品战略与定位 - 卫龙美味通过包装升级和口味创新将辣条转型为健康零食[3] - 东鹏饮料采用错位竞争策略 以高性价比产品从红牛等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3] - 泡泡玛特通过打造独特IP文化和创新营销方式满足年轻人精神需求[3] 消费趋势洞察 - "爽感三件套"(即食辣条/提神饮料/惊喜盲盒)契合年轻人追求即时满足和安全健康的消费逻辑[1] - 当前消费者注重即时满足和精神享受 愿意为愉悦感和满足感产品买单[4] - 情绪消费现象正深刻影响市场格局和品牌定位[1][4] 创新与调整策略 - 卫龙美味推出魔芋爽超级单品并计划推出更多健康零食[3][4] - 东鹏饮料推出无糖型新品迎合消费者控糖需求[4] - 泡泡玛特通过持续推出新品和强化IP文化保持市场吸引力[3][4] 创始人发展历程 - 卫龙美味创始人刘卫平从湖南平江到河南漯河创业 通过创新推出魔芋爽[4] - 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在红牛代工厂积累经验后实现模仿超越[4]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坚持理念创新 将品牌打造为全球知名潮玩企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