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传统基本盘筑底,创新赛道突围:香港中华煤气(0003.HK)税后经营利润上升3%,每股中期股息12港仙
格隆汇· 2025-08-20 11:58
港股市场与公司表现 - 2025年港股呈现"慢牛"态势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25.45% [1] - 香港中华煤气股价在去年上涨10%基础上继续上涨超17%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剔除外汇影响的业务核心利润增长4% [1] 香港燃气业务 - 作为香港唯一燃气供应商 拥有稳定的居民和工商业客户群 [3]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占地300平方公里 预计容纳250万人 将带来显著燃气需求增长 [3] 内地燃气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0.9% [4] - 公司售气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毛差提升0.04元/立方米至0.54元/立方米 [4] - 积极拓展半导体和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用气市场 [4] 政策与供应链优势 - 天然气顺价机制推动城燃企业毛差修复 [5] - 与三大石油公司签署150亿方长约(15亿方/年) 锁定进口LNG资源150万吨/年(21亿方/年) [6] - 拥有江苏金坛储气库(累计供气超7亿立方米)和曹妃甸LNG接收站等设施 [6] - 统筹气量资源达60亿方/年 提升气源议价能力 [7] 延伸业务发展 - "名气家"品牌延伸业务获得4500万美元战略融资 [9] - 2025年上半年内地智慧厨房"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25% [9] 可再生能源布局 - 累计光伏并网2.6GW 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11.8亿度同比增长44% [10] - 与易池新能合作液流电池储能项目 与宁德时代成立港华时代 [11] - 2025年上半年电力交易售电量36.4亿度 服务1500个工业客户 [11] 绿色燃料体系 - 内蒙古绿色甲醇工厂获ISCC认证 预计2028年产能达30万吨 [13] - 在上海港完成6000吨绿色甲醇同步加注作业 为亚洲最大加注项目 [13] - 旗下怡斯莱年产35万吨SAF及HVO燃料 为全球第二大SAF供应商 [15] - 与厦门航空和英国航空建立SAF供应合作 帮助减少40万吨碳排放 [15] 氢能发展 - 香港将军澳建设全港首个绿氢项目 预计2026年1月供氢 [14] - 山东潍坊"氢进万家"项目利用富余电力制氢 计划供应10万户家庭 [14]
海辰储能拿下26亿元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8-20 10:36
全球储能行业高景气 - 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延续高景气,中国储能企业订单潮不断,已公布签订超80项储能电池及系统订单,合计规模超300GWh [3] - 全球大型储能装机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51%,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9] - 中国储能企业如海辰储能、比亚迪、阳光电源等正深度参与沙特能源转型,巩固中东市场竞争力 [4] 海辰储能订单与市场表现 - 海辰储能中标沙特电力公司1GW/4GWh电池储能系统项目,订单总金额3.64亿美元(约26.39亿人民币),实现"设备供应+运维"全链条参与 [3] - 2025年以来海辰储能对外公布的主要储能订单超30GWh,覆盖沙特、巴基斯坦、英国、美国等市场 [4][5][6] - 与巴基斯坦IEC合作分销1GWh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产品,与英国Elements Green合作供应720MWh电池储能系统 [5] - 与美国Jupiter Power签署3GWh电池储能系统合作协议,提供5MWh液冷储能系统方案 [5] - 与智光储能签订15GWh电芯战略采购协议,与三星物产达成10GWh全球储能系统合作 [5][6] 海辰储能技术与产品优势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全球TOP3,上半年稳居前列 [7] - 加速布局587Ah系列产品,依托∞Cell587Ah大容量电池、∞Pack平台及∞Power 6.25MWh系统提升全球化影响力 [7] - 587Ah电池与1175Ah电池共用Pack生产平台,提升兼容性和扩展性,降低客户使用与维护成本 [7] - 产品方案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行业转型与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从"单一电池供应商"转向"全场景定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销售、EPC、运维等全流程 [9] - 沙特"2030愿景"推动形成全球领先储能市场,中国企业成为重要参与者 [4]
科陆电子(002121) - 2025年8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09: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257,345.65万元),同比增长34.66% [1][2] - 归母净利润1.90亿元(19,008.03万元),同比增长579.14%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33.05%,同比增加1.02% [1] - 研发投入1.87亿元(18,693.01万元),占营收7.26% [1] 业务构成 - 智能电网业务营收12.54亿元,占比48.74%,毛利率32.90% [2] - 储能业务营收12.82亿元,占比49.83%,毛利率32.95% [2] - 其他业务营收0.37亿元 [2] - 国内市场营收12.93亿元,占比50.22% [2] - 国外市场营收12.81亿元,占比49.78% [2] 储能业务进展 - 中标多个项目包括中广核新能源框架采购、中船风帆350MWh采购、绵阳港青200MWh采购 [3] - 新开拓希腊、捷克、波兰等市场 [3] - 产品覆盖电网侧储能及工商业储能 [3] - 宜春基地现有产能10GWh,印尼基地规划产能3GWh(2026年投产) [6] 技术优势 - 参与国家规程与行业标准制定 [4] - 智能电网领域掌握物联通信、高级量测、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4] - 海外电表产品通过ALT、G3-PLC、IDIS等国际认证 [4][5] - 储能系统实现PCS、BMS、EMS等核心单元自研自产 [5] - 累计申请专利2,350项,获授权1,579项 [5] 行业展望 - 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7] - 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长点 [7] - 沙特、阿联酋等国加大新能源投资 [7] - 智利、阿根廷推动工商业储能部署 [7] - 肯尼亚、南非建设大型光储项目提高供电稳定性 [7] 股东支持 - 美的集团在研发、制造、供应链、品牌等方面提供赋能 [8] - 共享美的全球供应链资源优化采购成本 [8] - 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 [8]
辛保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以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8-20 08:00
一、"两山"理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 "两山"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绿水青 山既是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两山"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两山"理念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通过加快经济社 会全面绿色转型,转变"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使发展不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另 一方面,优美生态环境又能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 撑。 "两山"理念为全球发展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 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两山"理念倡导构建生命共同体,在实践上走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的新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各国协同推进经济发展 ...
力拓、必和必拓CEO会见特朗普 推进亚利桑那州巨型铜矿 欲满足美国25%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6:54
项目背景与会议内容 - 力拓首席执行官Jakob Stausholm与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Mike Henry共同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讨论亚利桑那州Resolution铜矿项目 [1] - 会议参与人员包括特朗普、内政部长Doug Burgum及其他官员 重点讨论力拓为美国提供铜和关键矿产的作用 [1] - 特朗普政府将恢复美国金属和矿产生产作为关键优先事项 铜被列为对能源转型和传统用途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 [1] Resolution铜矿项目详情 - 项目位于亚利桑那州 可在40年期间满足美国25%的年度铜需求 [2] - 项目因审批问题、环境担忧和诉讼已被推迟20年 最终环境审批于2024年6月获得通过 [2] - 反对者提出上诉要求重新审查决定 并于本周二获得关键土地交换审批的延期 该审批对项目开发至关重要 [2] 市场影响与政治表态 - 伦敦铜期货2024年以来上涨约11% 价格接近每吨9700美元 [1]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批评法院裁决 指出项目延期影响3800个就业岗位 强调国家急需铜资源 [2] - 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对一系列铜制品征收关税 但精炼铜未被纳入关税范围 [1]
世界领先!石油时代将被终结?中国黑科技让能源价格跌成白菜价!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22
技术突破 - 中国团队在直接海水电解制氢技术上取得全球领先突破 成功解决海水腐蚀性和杂质干扰问题 [3] - 采用耐腐蚀电极材料和新型催化剂 将运行电压降至1.59伏 电耗仅3.8度电/立方米氢气 [5] - 实现每公斤20元人民币以下的制氢成本 大幅低于传统制氢方式 [5] 工艺创新 - 突破传统"先淡化后制氢"的工艺路线 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 [7] - 设备具备抗腐蚀特性 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避免设备快速锈蚀问题 [3][7] - 技术已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 青岛项目成功对接城市氢气管网 [14] 资源潜力 - 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海水资源可转化为无限量氢能供应 [1][10] - 技术突破使海洋成为"无限氢矿" 大幅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10] - 海水制氢成本低于瓶装饮料 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景 [1][5] 环保特性 - 生产过程实现零碳排放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绿氢" [12] - 燃烧产物仅为水 完全符合碳中和目标要求 [12] - 相比传统天然气或煤炭制氢(灰氢/黑氢)具有显著环保优势 [12] 产业影响 - 中国氢能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掌握行业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 [18][19] - 形成从电解槽制造到储运、加注、应用的全产业链闭环 [16] - 2025年氢能车预计达5万辆 产业链生态圈已初步成型 [16] 战略意义 - 将改变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超50%的能源安全格局 [10][23] - 使中国从能源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技术输出国和标准制定国 [18] - 具备向全球输出设备、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潜力 [21] 全球竞争 - 中国在氢能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8] - 技术突破打破西方巨头在氢能领域的专利壁垒 [1] - 相比欧洲风电、北美页岩气、日本核能等路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顺为咨询:2025年风电设备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0 03:33
风电设备行业观察 - 2024年全球GDP增速3.9% 中国经济维持较快增长 [13][16]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升至37% 其中风电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3% [2][17][22] - 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首超火电 风光累计和新增装机占比分别达42%和83% [2][19][23] - 2024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17GW 中国占比68% 中国新增80GW 近五年CAGR达25% [2][37][38] - 风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800亿元增至2023年1002亿元 CAGR5.8% 预计2030年达1366亿元 [40][42][4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CR5从2020年65%升至2024年75% CR10从92%升至99% [2][44][51] - 海上风电受政策推动 2025年中国预计新增10GW 全球2025-2030年累计新增或达156GW [2][30] - 行业呈现深远海延伸、风机大型化轻量化、业务全产业链延伸趋势 [2] - 2025年风机价格企稳回升 市场化改革深化使风电收益率优势凸显 [2][26][29] 标杆企业运营表现 - 10家标杆企业2024年在中国风电新增装机中占比67% 包含5家整机厂商和5家零部件厂商 [1][10] - 2024年标杆企业营收略降2.1% 净利降9.1% [3] - 人效方面 人均营收同比下降6.4% 人均净利降17% 销售费用管控有成效但研发投入下滑 [3] - 元效方面 人工成本占净利润比例达412% 高管薪酬刚性 付薪效率下降 [3] - 费效方面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降至13%和3.4% 利润空间受挤压 [3] - 资效方面 ROE仅2.9% 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滑 资产负债率65% 7家企业净负债率超100% [3] - 市效方面 市值同比下降4.3% PE下滑反映市场对盈利韧性担忧 [3] - 人才结构方面 人员扩张放缓 技术人员占比33% 本硕博人员占比49% 人工成本呈"基本保障优先、非刚性支出收缩"特征 [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风电产业链涵盖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和下游投资运营 [31][32] - 整机厂商受上下游高集中度挤压盈利能力 产业链毛利率排序为:投资运营商>零部件制造商>整机厂商 [36] - 中国整机商全球竞争力领先 2024年全球前15强中占10席 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和运达股份包揽前四 [49][52] - 中国企业94%装机量集中在国内 仅4家布局海外市场 海外储备容量不足但利润空间更大 [49][52] - 零部件制造商集中度更高 中国前三大叶片和齿轮箱制造商产能分别占全球42%和45% [36] 政策与市场驱动 - 2024年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风电发展 包括设备更新、乡村驭风行动、海上风电管理等 [27][28] - 136号文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形成"市场交易+机制结算"收益模式 [24][29] - 风电度电成本优势显著 2024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0.18元/kWh 较集中式光伏低0.02元 [26] - 在电力现货市场中风电均价显著优于燃煤基准 部分省份价差达200-300元/MWh [25][26]
睿咨得:全球石油资源维持低储量接替率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02:28
中化新网讯 近日,睿咨得能源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尽管2024年全球生产了300亿桶石油,但 过去一年全球探明可采石油资源量仍增加了50亿桶。睿咨得表示,这一净增长主要得益于阿根廷Vaca Muerta页岩区和美国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二叠纪特拉华盆地的资源潜力重新评估。睿咨得预计未 来5年新常规石油项目的储量接替率将低于产量的30%,而勘探接替率约10%。 报告显示,全球可采石油资源稳定在约1.5万亿桶。待发现资源量下调至4560亿桶,主要原因是前沿勘 探活动锐减、美洲以外地区页岩开发失利及近五年海上开发成本翻倍。睿咨得称,当前全球已探明石油 储量仅相当于14年的产量水平。若未来全球石油需求按照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测持续增长,即使 油价维持高位,供应仍可能难以满足需求。但若能源转型持续推进,未来石油需求预计不断下降。 ...
排第三,占据14%的比例!三年了,欧盟还是绕不开俄罗斯的能源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51
欧盟天然气进口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690亿立方米 其中挪威占比31%(217亿立方米) 美国占比24%(166亿立方米) 俄罗斯占比14%(97亿立方米) 北非占比13%(92亿立方米) 卡塔尔占比5%(32亿立方米) 阿塞拜疆占比4%(26亿立方米)[1] - 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份额从历史40%以上大幅下降 但仍以14%占比维持欧盟第三大供应国地位[2] - 挪威从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商转变为第一大供应商 当前份额31%[1] 天然气消费与价格变动 - 欧盟当季天然气消费量达1190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8% 终结2021年以来连续下跌趋势[2] - 欧洲批发天然气均价同比飙升71%至47欧元/兆瓦时 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至112欧元/兆瓦时[7] - 德国零售气价同比暴涨28% 涨幅居欧盟前列[7] 俄罗斯供应结构转变 - 俄罗斯管道气供应同比暴跌39% 环比暴跌45% 仅占欧盟进口总量12%[4] - 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供应达51亿立方米 占欧盟LNG总进口16% 成为欧盟第二大LNG供应国[4] - 俄罗斯对欧出口天然气中LNG占比52% 历史上首次超过管道气占比48%[4] 能源安全与基础设施 - 欧盟天然气库存平均填充率48% 较去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 市场缓冲空间缩减[7] - 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内陆国家因乌克兰管道中断面临供应困境 与大西洋港口国家形成政策分歧[4] - 地缘政治风险、库存消耗及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共同推高天然气市场价格[7] 能源转型评估 - 欧盟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及节能措施见效[7] - 俄罗斯LNG凭借灵活性和商品属性 持续在欧盟能源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7][9] - 能源脱钩过程呈现长期性与复杂性 地缘政治博弈下经济现实依然坚韧[9]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企763亿美元资本抢滩可再生能源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8-19 17:46
公司战略布局 - 成立区域性可再生能源平台WahajPeak 目标市场为海合会及中东地区的太阳能 风电与储能市场 [1] - 与阿拉伯能源基金达成战略联盟 共同投入1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中东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4] - 已在亚洲 北美和欧洲建立能源平台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涵盖运营 在建及开发各阶段项目 [7] 市场机遇 - 中东地区计划到2030年部署175吉瓦清洁能源装机 相当于目前全球风电装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1] - 布局精准契合沙特 阿联酋等国推动的能源多元化与电网现代化国家战略 [4] 运营管理 - 首席执行官Mothana Qteishat拥有超过17年区域开发经验 累计交付光伏项目规模突破5吉瓦 [7] - 已在利雅得和阿布扎比搭建本土化团队 采用深度扎根的运营模式 [7] 资本规模 - 管理资产达763亿美元 [1][9] - 全球清洁能源资产组合规模达10.4吉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