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易所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交易所运营商MIAX母公司迈阿密国际控股(MIAX.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股价涨超38%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6:24
IPO基本情况 - 迈阿密国际控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开盘股价上涨38%至32.67美元[1] - 公司以每股23美元价格发行1500万股 募集资金3.45亿美元 发行价高于原定19-21美元区间[1] - 此次IPO成为美国交易所运营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之一[1] 行业背景 - 自2000年代以来赴美上市的交易所运营商屈指可数 芝商所集团2002年上市 Cboe Global Markets 2010年挂牌[1] - 2022年公司已秘密递交IPO申请 上市筹备已久[1] - 受益于市场波动性上升 美国多家交易所交易量创纪录 盈利能力提升 行业景气度高企[1] 公司业务 - MIAX成立于2007年 运营覆盖股票、期货等多资产类别的9家交易所[1] - 大部分收入来自期权交易 2012年推出首个期权交易所[1] - 2025年上半年在美国期权市场份额达16% 仅次于NYSE、纳斯达克和Cboe[1] - 去年推出第四家美国股票期权交易所[1] 发展战略 - 公司领导层不担心市场分散化 强调技术、基础设施和市场关系的重要性[1] - 虽未涉足加密货币期货产品 但表示欢迎加密领域合作伙伴洽谈合资产品机会[2] 股东结构 - 股东阵容包括收购公司Warburg Pincus以及知名交易公司Susquehanna和Wolverine[2]
交易所上市的最好时机,没有之一
新浪财经· 2025-08-05 05:51
香港数字资产市场发展 - 香港交易所Hashkey追溯香港数字资产发展历程 显示市场存在固有矛盾 [1] - 行业面临去中心化与监管合规的内在矛盾 需实现匿名激励体系与KYC要求的统一 [5] 原生加密交易所上市机遇 - 当前被视为原生加密交易所上市的最佳时机 [5] - 用户教育普及成为市场增长乘数因素 [5] - 传统互联网券商和银行交易台尚未形成竞争威胁 有利于维持利润水平(EPS) [5]
瑞银李智颖: 港股上行空间收窄 AI盈利兑现成牛市“试金石”
新浪证券· 2025-07-29 04:26
港股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港股市场表现亮眼,科技、新消费板块轮番发力,推动恒生指数于7月21日盘中突破25000点关口,创近三年新高 [1] - 港股此轮行情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AI热潮吸引外资回流,以及内地企业二次上市活跃 [1] - 港股聚集了大量电商、游戏板块的上市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令海外投资者重新看好并加码这些板块 [1] - 内地企业二次上市直接利好香港的银行和交易所,部分公司H股股价甚至高于A股,提升了港股整体交易量和活跃度 [1] 后市展望及投资机会 - 从当前最高点看,恒指继续大幅上行的空间"不是太多",但个别股票仍有机会 [2] - 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能否切实转化为云计算相关企业以及电商、游戏板块的盈利增长,需要等待第二季度业绩发布后更清晰验证 [2] - 由于部分公司参与外卖市场竞争,机构已调低其2025年盈利预期,若此类竞争停止,相关公司盈利可能恢复 [2] - 部分个股股价已炒得"有点高",建议投资者考虑适时"take profit"(获利了结),锁定部分盈利 [2]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7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5 00: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06点,1日涨0.65%,5日涨5.41%,1月涨2.53%;深证综指收盘2203点,1日涨1.19%,5日涨8.89%,1月涨2.66% [1] - 大盘指数昨日涨0.6%,1个月涨6.22%,6个月涨8.43%;中盘指数昨日涨1.44%,1个月涨8.36%,6个月涨7.4%;小盘指数昨日涨1.57%,1个月涨9.14%,6个月涨13.86% [1] 行业涨跌情况 涨幅 - 能源金属昨日涨7.55%,1个月涨19.66%,6个月涨32.75% [1] - 小金属Ⅱ昨日涨6.46%,1个月涨30.16%,6个月涨43.07% [1] - 金属新材料昨日涨5.06%,1个月涨15.38%,6个月涨22.46% [1] - 生物制品Ⅱ昨日涨3.67%,1个月涨11.53%,6个月涨18.81% [1] - 种植业昨日涨3.58%,1个月涨6.28%,6个月涨11.5% [1] 跌幅 - 贵金属昨日跌2.19%,1个月涨2.28%,6个月跌25.71% [1] - 农商行Ⅱ昨日跌1.54%,1个月跌5.46%,6个月涨12.68% [1] - 股份制银行昨日跌1.48%,1个月跌1.9%,6个月涨14.84% [1] - 城商行Ⅱ昨日跌1.47%,1个月跌2.76%,6个月涨12.19% [1] - 饲料Ⅱ昨日跌1.32%,1个月跌1.48%,6个月涨11.76% [1] 2023和2024年夏天风险资产动荡复盘 市场现状与担忧 - 二季度全球股市反弹,美股、德股创新高,三季度风险资产情绪和估值处高位,市场关注是否重蹈过去2年夏天覆辙 [2][8] - 当前美股估值较过去2年同期更高,美债利率与过去2年同期接近 [8] 4月以来市场反弹原因 - 主要反映特朗普TACO后的预期修复,PE估值回升贡献为主,ERP下行是核心,EPS也上修,市场对基本面定价弱 [8] 2023年夏季波动 - 美债流动性冲击,三季度美债发行规模超预期,通胀担忧反复,利率上行致风险资产承压 [8] - 8月初发债规模超预期,惠誉下调美债评级,油价上涨,联储担忧通胀,利率上行打击科技股估值 [8] - 10月底财政部调整发债计划,10Y美债利率下行,全球股市见底反弹,回调期中美股市同步,上证综指(-8.3%)>标普500(-10.3%)>恒生科技(-16.3%) [8] 2024年夏季波动 - 衰退交易+套息交易逆转,7月美国失业率跳升,全球衰退预期升温,日元套息交易逆转致流动性冲击 [8] - 美债收益率下行,美日利差收窄,日本央行加息,美股科技股下跌触发套息交易逆转和日元升值 [8] - 市场风偏企稳核心是美日央行应对及美国经济衰退交易不再强化,产业层面AI应用收入符合预期,传统业务放缓 [8] - 回调期利率下行,美元走弱,中美股市同步,上证综指(-3.8%)>恒生科技(-4.4%)>标普500(-5.5%) [8] 2025年潜在风险 - 风险1:关税影响在微观财报和通胀数据中具象化,三季度美国通胀回升,关税政策延后,就业市场供需两弱,风险资产上行难度增加,关注美股二季报中公司关税成本承担和未来指引 [8] - 风险2:政府财政依赖导致利率风险可能反复,逆全球化加强,各国依赖财政扩张,美日长债收益率维持高位,长期债务解决需提高生产率或通胀,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可能推升长端利率 [8] - 风险3:特朗普政策在“MAGA”和“建制派”之间摇摆,若重回MAGA可能与市场预期产生分歧,关注内阁人物话语权、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变化;上行风险关注AI产业投入产出性价比提升 [9] 香港交易所(00388)深度分析 估值复盘 - 2014 - 2015年PE∈【29,67】,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估值上行 [2][13] - 2017 - 2018年PE∈【28,54】,深港通开启吸引资金流入,18年中美摩擦和美联储加息使港股资金面收紧,估值回落 [2][13] - 2020 - 2021年PE∈【29,68】,港交所革新IPO上市制度,市场认可其作为新经济、中概股枢纽,全球低利率资产荒使内外资流入港股 [2][13] 投资价值分析 - 当前港交所PE 38倍,美联储降息,背靠中国内地,看好投资价值 [13] - 盈利核心因子ADT=总市值*换手率,港交所改革吸引新经济企业和中概股回流,港股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从2018年的17%提升至2025YTD的35% [13] - 南向资金推高ADT,改善换手率,美元降息、境内低利率资产荒使南向机构资金倾斜,交易成本下降吸引个人投资者,南向贡献港股ADT提升至35%+ [13] 业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E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亿港元,yoy分别+26%、+9%、+5% [13] - 可比公司PE估值法下给予目标PE42倍,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对应当前市值上行空间24%,强调买入评级 [13] 计算机行业点评 基金持仓情况 - 2025Q2计算机行业公募基金配置占比2.6%,较上季度降0.6pcts,处2010年来10%分位 [12] - 25Q2前十大重仓股为华大九天、金蝶国际、科大讯飞等,美图公司替代用友网络进入前十大 [12] 看好逻辑 - AI为全年主线,看好计算机板块 [12] 光伏行业点评 政策事件 - 2024年7月24日召开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研讨会,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目前1级、2级、3级分别为≤7.5、8.5和10.5,拟修订后为≤5、6和7.5 [14] - 同日两部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4] 政策影响 - 政策体现中央政府反内卷决心,《价格法》修订后有望避免产业链不正当竞争,促使价格回升 [16] - 多晶硅制造规范标准提高,严控新增产能,能耗标准落地后将控制多晶硅新增项目 [16] 市场预期 - 反内卷政策从预期到落地,有望消除市场分歧,增强信心,产业链价格已上涨,政策落地后上涨预期更明确,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16] 投资建议 - 关注反内卷受益的硅料环节,如协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组件和辅材环节,如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钧达股份、福斯特、福莱特 [16] 民士达(833394)点评 业绩情况 - 2025H1营收2.37亿元(YoY+27.9%),归母净利润6303万元(YoY+42.3%),扣非归母净利润6112万元(YoY+55.7%) [18] - 2025Q2单季营收1.22亿元(YoY+28.4%、QoQ+6.4%),归母净利润3248万元(YoY+35.8%、QoQ+6.3%),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万元(YoY+40.7%、QoQ+4.8%) [18] 产品与市场表现 - 2025H1芳纶纸收入2.27亿元(YoY+22.8%),毛利率41.9%(YoY+4.1pcts),产品结构高端化,变压器、航空蜂窝等领域需求向好,新能源汽车电机纯纸增速超40.0% [18] - 2025H1复合材料收入1021万元(YoY+1185.3%),毛利率由负转正,先进制造子公司业务步入正轨 [18] 地区表现 - 2025H1境内收入1.86亿元(YoY+33.7%),毛利率40.4%(YoY+4.3pcts);境外收入5176万元(YoY+10.7%),毛利率40.2%(YoY-1.7pcts),境内销售亮眼,高端化趋势显著 [18] 经营情况 - 2025H1毛利率40.4%(YoY+2.8pcts),分季度看,Q1、Q2毛利率分别为39.7%、41.0%,高端占比逐季提升 [18] - 2025H1净利率26.5%(YoY+2.7pcts),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4%、3.0%(YoY+0.2pcts、-0.7pcts) [18] - 为配合募投投产,公司营销与服务升级,引入外籍销售人才,参加国内外展会,布局全球市场 [18]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如期投产,2025H1试生产,6月底在产品及库存商品增加,预计下半年迅速释放,吨纸能耗较老产线降低12.0%,为高端化注入新动能 [18]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5 - 2027E盈利预测,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09/2.61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42/30/24倍 [18]
(机遇香港)港股全周三大指数齐扬 IPO热潮持续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4:4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扬 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 2%至24284 1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4 06%至5341 43点 国企指数涨2 76%至8762 47点 [1]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升约21% 恒生科技指数累升约19 55% 国企指数累升约20 2% [1] IPO市场动态 - 三花智控23日登陆港交所 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 [1] - 港交所26日上演"一日三鸣锣" 周六福 圣贝拉 颖通控股3家消费企业同日上市 [1] - 拨康视云 富卫集团当周开启招股流程 [1] 新股市场数据 - 香港2025年上半年40只新股上市 融资1021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新股数量增33% 融资额攀升673% [2] - 安永预计香港全年新股集资额约1600亿港元 [2] 市场前景展望 - 港股交投活跃 成交量维持高位 大型企业招股上市预计支撑券商股及交易所相关板块 [1] - 德勤与安永报告均指出香港新股市场将持续回暖 [2]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投资价值分析:低估值叠加优异基本面,港股非银标的彰显配置价值
招商证券· 2025-06-17 05:5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通非银指数编制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筛选港股通证券中非银行金融主题的标的,构建反映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的指数[3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对港股通证券计算月换手率中位数,剔除过去12个月或3个月平均月换手率低于0.1%的证券(除非日均成交额>5000万港元)[32] - 选取保险、资本市场、抵押信贷等行业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32] - 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取前50名作为指数样本(不足50只则全纳入)[32] - 权重因子限制:单股权重≤15%,前五大合计权重≤60%[33] **模型评价**:聚焦大市值非银金融标的,兼具行业代表性与流动性要求 2.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盈利能力/分红能力)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ROE和股息率指标筛选优质非银金融标的[42][4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成分股2024年ROE(11.69%)和2025Q1 ROE(2.94%)[43] - 计算近12个月股息率(4.01%)[43] **因子评价**:有效捕捉高盈利、高分红特征的港股非银标的 3.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PE_TTM)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市盈率分位数识别低估值标的[43][4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指数PE_TTM(8.52)及历史分位数(17.93%)[43] - 对比历史平均值(11.03)判断低估程度[4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通非银指数模型**: - 总收益:53.30%(近1年)[48] - 年化波动率:33.26%[48] - 最大回撤:20.29%[48] - Sharpe比率:1.56[4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基本面因子**: - ROE(2024):11.69% vs 行业平均10.56%[43] - 股息率:4.01% vs 行业平均2.07%[43] 2. **估值因子**: - PE_TTM绝对值:8.52(低于历史均值22.76%)[44] - 历史分位数:17.93%[44] 注:报告中未涉及复合因子或衍生模型的具体构建,主要围绕指数编制规则和基础因子分析展开[32][42][43]
洲际交易所(ICE):5月27日当周,投机者所持ICE布伦特原油净多头头寸下降4,379手合约,至158,950手合约;多头绝对值创八周新高,空头绝对值创大约八个月新高。
快讯· 2025-05-30 17:50
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持仓数据 - 5月27日当周投机者持有的ICE布伦特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4,379手合约,降至158,950手合约 [1] - 多头头寸绝对值达到八周以来最高水平 [1] - 空头头寸绝对值创下约八个月新高 [1]
洲际交易所(ICE):5月27日当周,投机者所持罗布斯塔咖啡净多头头寸下降至5,371手合约,创逾两年新低。多头绝对值创逾两年新低,空头绝对值创18周新高。
快讯· 2025-05-30 17:50
洲际交易所(ICE)罗布斯塔咖啡头寸变化 - 5月27日当周投机者所持罗布斯塔咖啡净多头头寸下降至5,371手合约,创逾两年新低 [1] - 多头绝对值创逾两年新低 [1] - 空头绝对值创18周新高 [1]
公募基金出海东盟新动向 富国与马来西亚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全景网· 2025-05-29 06:22
合作签约事件 - 富国香港与马来西亚交易所及银河马来西亚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 旨在联合上市ETF产品 帮助马来西亚投资者布局全球市场 [1] - 签约方包括富国香港行政总裁张立新 马来西亚交易所行政总裁拿督Fad'l Mohamed 银河马来西亚副行政总裁Khairi Shahrin Arief [3] 马来西亚交易所概况 - 马来西亚交易所是东南亚地区最大交易所之一 产品范围多元 包括股票 衍生品 离岸 伊斯兰权益 ETF REIT 交易所交易债券 伊斯兰债券 [3] - 目前马来交易所共上市17只ETF 其中13只权益类 2只杠反类 1只固收类 1只商品类 由6家管理人发行 总规模约40亿元 [3] 银河马来西亚背景 - 银河马来西亚属于中国银河国际证券私人有限公司 是中国银河证券境外子公司 在亚洲拥有46年经营历史 [4] - 银河海外在东盟地区服务客户数超过44万 是亚洲布局最广的中资券商 在东南亚处于市场头部地位 [4] - 银河海外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展业 [4] 合作历史与展望 - 2023年富国香港与银河海外通过深新ETF互通计划合作 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两只ETF产品 银河证券富国越南30ETF和银河证券富国中证1000ETF [4] - 三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促进两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丰富跨境产品体系 提高资产管理行业跨境发展能力 [4] 东盟市场地位 - 东盟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有望于2030年上升至第四位 [3] - 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背景下 金融和经贸领域合作不断加深 [3]
中金公司王橙晨主持圆桌讨论:境外市场优秀发展实践与跨境合作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5-20 02:51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聚焦境外市场优秀发展实践与跨境合作机遇 [1] - 中金公司、香港交易所、阿布扎比交易所、卢森堡交易所、沙特奥贝坎投资集团等机构高管参与圆桌讨论 [1] 香港资本市场发展 -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桥梁作用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持续深化 [3] - 沪深港通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突破千亿量级,深市占比过半 [3] - 国际投资者需求变化体现在三方面:丰富产品供给、制度规则衔接、破除信息壁垒 [3] 阿布扎比交易所(ADS)发展 - ADS全球交易所排名前二十,市值达8200亿美元 [3] - 拥有16只ETF覆盖多个区域,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市场 [3] - 2025年初转型为控股公司,重点发展交易后业务,设立清算子公司 [4] - 全面升级清算交易引擎,吸引跨境资本流入 [4] 卢森堡交易所战略 - 跨境合作是卢森堡交易所战略优先业务,帮助资本重新导向可持续发展 [4] - 为欧洲投资者提供投资中国渠道,为中国企业提供获得欧洲资金的门户 [4] 沙特经济转型与中沙合作 - 沙特经济转型态势堪比"2000年的中国",推进数万亿美元规模基建项目 [4] - 中国企业已在沙特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三家上市中企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 [4] - 合作焦点从传统基建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子制造等领域 [5] - 沙特主权基金将在项目层面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股权投资助力企业价值提升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