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标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领克900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3:24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领克汽车推出全新旗舰车型领克900,共四大配置版本,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1] - 车型包括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和2.0T探索版 [1] 市场表现与战略 - 领克已服务全球超140万用户,定位为立足中国、辐射世界的高端品牌标杆 [1] - 公司将通过资源整合与前瞻技术创新拓宽发展边界,加速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 [1] - 计划覆盖更丰富场景并进入全球更多市场 [1] 技术平台与架构 - 领克采用SPA Evo架构,基于世界豪华架构SPA架构进化而来 [1] - 新架构融入864项新能源时代智能化、电动化专利技术 [1] - 该架构为领克900提供安全、空间、性能和智能方面的强大底层能力 [1] 智能座舱系统 - 领克900搭载与魅族联合研发的LYNK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 [2] - 采用高通骁龙双8295芯片,支持30英寸6K主屏、后排30英寸6K娱乐屏及95英寸AR-HUD等"八屏互联" [2] - 系统支持跨屏无界流转与手机投屏功能 [2] 智能驾驶系统 - 全系标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采用"感知冗余"安全哲学 [2] - 标配激光雷达,搭载NVIDIA DRIVE AGX Orin-X及Thor芯片(算力700Tops) [2] - 配备29个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构成全维感知矩阵 [2] - 千里浩瀚H5/H7方案标配18项主动安全功能,包括130km/h刹停的AEB系统 [2] 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 千里浩瀚H5方案具备城市NOA、高速NOA和HPA记忆泊车功能 [3] - 千里浩瀚H7方案实现"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支持全程智能辅助驾驶 [3] - H7方案新增G-AES通用障碍物自动紧急避让辅助功能 [3]
花旗分析师: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 长期趋势不改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03:23
瑞声科技(AAC) - 首次以自有品牌展示汽车产品线,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MEMS惯性传感器及电机系统等 [2] - 首次展出应用于转向、电子制动、踏板、雨刮和轨道等场景的电机产品,已获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指定项目 [2] - ADAS用WLG(玻璃车窗)已获北美、日本客户项目,光学镜头1-3MP产品获全球及国内主机厂量产项目 [2] - 2024年完成PSS整合及2025年3月收购First Light Auto后首次独立参展 [1] 小米(Xiaomi) - 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标准版交付周期6-7个月,PRO版5-6个月,Max版4-5个月,Ultra版短于Max版 [3] - YU7仍计划6-7月发布,近期撞车事件未影响上市节奏 [1][3] - 下一催化因素可能是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新智能手机/智能玻璃产品发布 [3] 中科创达(ThunderSoft) - 重点展示最新版AquaDriveOS系统,智能座舱+AI解决方案是亮点 [4] - 支持高通8775计算方案及多家大语言模型(LLM)的AI盒子方案 [4] - 2025年一季度智能驾驶需求回升,现有汽车解决方案中智能座舱占量产项目90%,ADAS约10% [4] - 面临消费电子ODM厂商以系统解决方案商身份进入汽车市场的竞争 [4] 四维图新(NavInfo) - 定位为具备硬件系统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新型一级供应商 [5] - 2024-25年基础驾驶产品获300万辆指定项目,智能座舱+泊车项目获60万辆指定项目 [5] - 提供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 SA8620P(36 TOPS)的城市NOA方案及SA8650P(100 TOPS)高端方案 [5] - 数据合规能力成为切入一级供应商解决方案的优势 [6] 行业趋势 - 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但长期趋势不改 [1] - 汽车芯片本土化尚需时间,供应链备份方案已就绪应对潜在断供风险 [1] - 城市NOA需更高算力(如双J6M),高速NOA算力需求较低(单J6M) [6]
花旗分析师:参观上海车展后的新收获
智通财经· 2025-04-30 03:01
核心观点 - 瑞声科技首次以独立品牌参展,展示电机系统及玻璃车窗应用,汽车产品线拓展顺利[1] - 小米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YU7仍计划6-7月发布,撞车事件未影响上市节奏[1] - 中科创达凭借全栈AquaDriveOS解决方案发力智能座舱+AI领域[1] - 四维图新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转型,研发投入持续承压[1] - 自动驾驶新规短期压制AD/ADAS渗透率,但长期趋势不变[1] - 汽车芯片本土化尚需时间,供应链备份方案已就绪应对断供风险[1] 瑞声科技(AAC) - 首次以自有品牌展示汽车产品线,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MEMS传感器及电机系统[2] - 首次展出应用于转向、电子制动等场景的电机产品,已获国内新能源客户指定项目[2] - ADAS用WLG玻璃车窗获北美、日本客户项目,光学镜头1-3MP产品已获全球主机厂量产[2] - 通过多元化产品推动汽车业务增长,但规模效应仍需时间积累[2] - 从智能手机向汽车领域拓展是未来估值提升关键[2] 小米(Xiaomi) - SU7订单积压超20万辆,标准版交付周期6-7个月,PRO版5-6个月,Max版4-5个月[3] - YU7仍计划6-7月发布,时间点或在撞车事故调查报告出炉后[3] - 下一催化因素可能是2025年一季度财报及新智能手机/智能玻璃产品发布[3] 中科创达(ThunderSoft) - 重点展示AquaDriveOS系统,智能座舱+AI解决方案是亮点[4] - 支持高通8775计算方案及多家大语言模型的AI盒子方案[4] - 2025年一季度智能驾驶需求回升,现有量产项目中智能座舱占90%,ADAS占10%[4] - 将受益于2024年四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智能汽车需求回暖[4] - 面临消费电子ODM厂商以系统解决方案商身份进入市场的竞争[4] 四维图新(NavInfo) - 定位为具备硬件系统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新型一级供应商[5] - 2024-25年基础驾驶产品获300万辆指定项目,智能座舱+泊车获60万辆指定项目[5] - 提供基于高通SA8620P(36 TOPS)和SA8650P(100 TOPS)的城市领航辅助方案[5] - 高精度地图业务可能受益于最新自动驾驶/ADAS新规,数据合规能力成为优势[6] - 转型短期内将伴随高额研发投入[6]
超百款新车、千家企业齐聚 2025上海车展掀“智电”浪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5:14
2025上海车展概况 - 展览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汇聚26国1000家企业,参展车辆约1300辆,首发新车超百款 [1] - 行业共识:电动化是入场券,智能化是生死线,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技术路线终极裁判 [3] - 车展折射汽车业生存法则,智能电动车领域竞争激烈,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65% [3] 自主品牌战略动向 - 上汽集团:智己汽车首发"线控数字底盘技术",实现4.69米转弯半径;荣威D6纯电版限时价7.98万元起;五菱星光2025款预售价10.98万~12.98万元 [5] - 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覆盖NOA辅助驾驶至L4/L5无人驾驶全场景 [6] - 比亚迪:驾驶辅助系统实现10万~20万元车型全覆盖,仰望U8升级版搭载最新智驾系统 [6] - 蔚来/理想/红旗:乐道L90三季度交付,理想MEGA/L6发布,红旗天工06售价17.98万~22.58万元 [8] - 海外扩张:上汽计划3年推出17款海外车型,奇瑞邀请5000名海外合作伙伴参会 [8] 合资品牌本土化布局 - 大众汽车:7款全球首发车含5款智能网联车型,全面融入中国数字化生态 [9] -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LYRIQ-V搭载隐藏式激光雷达,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实现无高精地图L2辅助驾驶 [9]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升级,实现本土研发/采购/质量控制三位一体 [10] - 日产:全球首款中国研发的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首秀,2027年前在华推10款新能源车 [10] - 燃油车补充:新福特F-150猛禽搭载3.5T V6发动机,林肯领航员定价125.8万~145.8万元 [10] 供应链技术突破 - 博世:年底上线"端到端"辅助驾驶模型,65%新业务来自智能化/电气化解决方案 [11] - 芯驰科技:推出AI座舱SoC芯片X10,2026年量产;更新E3系列MCU芯片 [11] - 采埃孚:展示纯电控制转向/制动系统,融合AI大模型降低对激光雷达依赖 [11] - 电池创新: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钠新/神行超充电池,亿纬锂能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 [12] 行业里程碑意义 - 上海车展40周年见证中国汽车从技术跟随者到电动化/智能化领跑者的转型 [12] - 车展成为全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首发阵地,展示"中国智造"创新话语权 [12]
从TIME DAY到上海车展,TTi AI座舱持续引领智能座舱创新潮流
经济观察网· 2025-04-29 11:26
产品发布与展示 - TINNOVE梧桐科技在"2025 TIME DAY·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展示了TTi AI座舱创新成果并首次发布TTi App Agent技术 [1] - 公司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展示了TTi AI座舱2.0整体解决方案和TTi Vision业务线的核心产品3D HUD [1] - TTi AI座舱六大业务线创新成果包括TTi OS 2.0、TTi OS 3.0开放世界、TTi OS计算美学Ultra平台、TTi OS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技术、TTi Sound和TTi Vision光场屏 [2] 技术创新与功能 - TTi App Agent技术运用多模态AI大模型实现座舱垂域的端到端服务,支持自然语言识别、意图分析、规划决策和拟人自动点击 [2] - TTi Vision 3D HUD采用纳米压印光栅技术呈现100英寸画幅,结合ToF DMS眼位追踪系统和双目视差裸眼3D算法 [3] - 3D HUD具备AR导航指引、驾驶信息3D显示和驻车裸眼3D观影三大特有功能 [3] - TTi AI座舱2.0深度融合腾讯社交娱乐服务生态和AI大模型能力,依托TTi Computing高性能算力平台实现多模态交互 [4] 产品应用与合作 -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成为首发搭载TTi Vision 3D HUD的车型并采用TTi AI座舱2.0整体解决方案 [4] - 公司在长安汽车展台展示了TTi OS 2.0和TTi OS计算美学Ultra等核心产品的前沿技术应用 [4] - 公司与联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开发TTi Computing高性能算力平台 [4] 发展战略与愿景 - 公司以"联接数智汽车未来"为使命,聚焦"智慧全域、数智生态、情感计算"三大核心产品特征 [4] - 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座舱领域技术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汽车发展 [4]
最强华为概念股冲刺香港IPO,市值2000亿
36氪· 2025-04-29 11: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达1451.13亿元,同比暴涨三倍,首次突破千亿[1][4] - 新能源汽车营收1354.9亿元,同比增长368%,占总收入93.4%[3][4] - 燃油车营收34.48亿元,同比下降25.2%,仅占总收入2.4%[3][4] - 2024年毛利345.51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7.2%跃升至23.8%,超越比亚迪等行业头部企业[4][5] - 2024年实现年内利润47.4亿元,连续4年亏损后首次扭亏为盈[7] - 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9] 销量与交付情况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交付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9] - 问界新M7和M9合计交付348434辆,占总销量81.6%[11] - 问界M9累计交付151188辆,持续蝉联中国50万元级豪华车型销冠[11] - 2025年一季度交付5.46万辆,同比下降42.47%,出现销量三连跌[23] 战略规划与研发投入 - 2025年计划锚定豪华车阵营,M9目标保持豪华车销量第一,同时发力海外市场[11] - 三年内冲刺新能源汽车百万量级交付目标[11] - 2024年研发费用55.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但占营收比重仅4.2%,低于小鹏(16.8%)和理想(7.6%)[24][26] - 赴港上市募资70%用于研发,包括新车型、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28] - 同时获得战略投资者不超过50亿元增资[28] 合作与转型历程 - 与华为深度绑定,通过问界品牌实现业务突破[13][17][21] - 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赛力斯SF5未达预期,后深化合作推出问界系列[17] - 问界M5曾创造新能源车最快销量破万纪录[19] - 2023年9月问界新M7发布后销量起死回生,2024年1月月销近3万辆[19] - 2024年豪掷115亿元入股华为子公司引望[21] 财务与资本结构 - 2024年负债率87%,明显高于行业50%-70%平均水平[26] - 应付款项685亿元,同比增长127%,资金链存在压力[26] - 赴港上市旨在增强独立性,为研发和海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23][28]
维信诺全球首发多项AMOLED车载显示技术 改变“汽车第三空间”
财经网· 2025-04-29 09:34
车载显示市场前景 - 2025上海车展超百款新车全球首发,智能座舱成为亮点,车载显示"千亿赛道"逐渐明朗 [1] - 天风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车载显示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 [1] - 全球车载显示市场2024-2028年CAGR预计为8%,OLED渗透率将从2023年2.3%提升至2028年12%以上 [1] 维信诺创新技术 - 全球首发14.2英寸AMOLED滑移中控屏,搭载于红旗高端轿车,厚度0.8mm,重量<250g,支持超20万次滑移卷曲 [2] - 全球首发AMOLED屏下定向发声技术,声波集中于15°锥形空间,声压>65dB,功耗<5W [4][6] - 全球首发透明车载显示解决方案,将透明AMOLED应用于汽车车身,实现显示与采光无缝转换 [7] - 全球首款量产的透明A柱,消除行车盲区,提升安全性 [9] - 发布14英寸柔性AMOLED智能表皮产品,分辨率4K,可呈现木纹/皮革效果 [12] - 推出C型固曲中控屏(130°曲率)和L型固曲扶手屏,降低误触率,实现"屏幕零侵入"设计 [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车载显示不仅是信息窗口,更成为人车互动的智能终端 [16] - 中国新型显示企业正推动车载显示加速发展,重构千亿级智能座舱产业格局 [16]
道明光学(002632) - 002632道明光学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9:16
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策略 - 道明(杭州)研究院定位为集团先导技术研究院,聚焦光学关键元器件、新型功能性薄膜材料及新型显示材料研发,可定制光学解决方案,改进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光学器件,开拓多领域应用,开展功能薄膜材料研发 [2][3] - 持续深耕国内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维护大客户,增强合作黏性,扩大客户群体,参加展会活动拓展业务渠道 [3] 车牌膜业务 - 近几年车牌膜市占率快速提升,成为国内车号牌领域主要供应商,新能源汽车增长和车牌样式变化带来市场空间,更换工艺将拉动车牌膜及热转印膜销量,但政策实施有不确定性 [4] - 公司凭借产能、品牌、技术、市场、采购、运营管理等优势,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 [4] 盈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上升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上涨2.94%,盈利稳定 [5][8][9]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 研究院在研项目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穿戴终端、裸眼3D光学结构及器件相关设计加工,投资的南京迈得特已在车载领域应用,2025年将联合以玻塑结合开拓下游市场 [6] 新场景拓展 - 杭州研究院打造的光学器件可开拓车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消费电子、智能穿戴等领域应用 [7] 盈利增长点 - 反光材料国产替代加速,提升国内行车安全领域市占率,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8] - 作为掌握微梭镜反光膜核心技术并量产的企业,推动棱镜膜对3M产品替代 [8] - 电子功能材料产品有望放量,石墨烯散热膜已进入部分旗舰机型供应链 [8] 管理与人才 - 高度重视管理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开展多渠道招聘,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9] 行业前景与股东回报 - 行业发展前景详见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9] - 提升股东回报率措施详见2024年4月30日披露的《未来三年(2024 - 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 [9] 新兴产业市场拓展 - 新能源汽车增长促进车牌膜销量,杭州研究院开发的光学器件可开拓车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应用 [9]
在上海车展,奔驰、宝马发起反击战
36氪· 2025-04-29 05:11
文章核心观点 自主品牌凭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上涨,但智能驾驶事故引发顾虑,政策关注质量与安全,传统豪华品牌"BBA"在上海车展发起反击,奔驰靠变速箱技术、宝马靠驾控革新展示优势,自主品牌与豪华品牌竞争或使豪华车兼具智能化与可靠性 [1][2][12] 行业现状 - 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0%,凭借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进展销量快速上涨 [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中搭载率超60%,L2+级高阶辅助驾驶走在前列 [1] - 工信部要求车企开展辅助驾驶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虚假宣传 [1] - 动力电池新规落地,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五分钟报警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 [1] 奔驰情况 - 车展推出新车,纯电CLA长轴距版是「最智能」产品,与Momenta合作推出高阶智驾功能,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 [3] - 纯电CLA首发搭载自研MB.OS操作系统,应用中国本土供应商语音识别能力和字节跳动豆包AI大模型,有更通畅丰富中文体验 [4] - 纯电CLA用85kWh三元锂电池实现CLTC工况下866公里续航,车重超2.1吨时百公里电耗10.9kWh,搭载两档变速箱节省成本 [5] - 两档变速箱本身无绝对技术壁垒,但能耗型变速箱研发测试复杂,奔驰擅长系统性工程,后续车型或有迭代进步 [6][7] 宝马情况 - 宝马与阿里巴巴合作,中国市场新世代车型应用阿里通义大模型,追平AI大模型上车进度 [9] - 新座舱采用视域投影屏代替仪表盘和倾斜异形中控屏幕,智能化策略服务驾驶内核 [9][10] - 新世代概念车搭载分布式四电机系统,有主动空气动力学系统,开发动力+底盘融合驾控大脑,完成极限爬坡挑战 [10] - 概念车传感器可快速扫描地面坡度,系统调校让后轮高速过弯反向偏转,提升整车性能与稳定性 [11]
领克900正式上市 引领家庭旗舰大六座SUV新风尚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05:02
产品发布 - 领克汽车推出全新旗舰车型领克900,共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及2.0T探索版四大配置,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1] - 领克900定位为"智享百变旗舰大六座SUV",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打造,融入864项新能源时代智能化、电动化专利技术 [3] 产品特点 - 车身尺寸5240mm×1999mm×1810mm,轴距3050mm,实现6.16㎡内部空间及88.2%得房率,车内空间高度1293mm [3] - 行业首款拥有"纯平地板与超长滑轨"的大型SUV,首次推出双180°电动旋转座椅 [3] - 第三排座椅宽度1.1米,可滑动125mm,支持155°后仰调节,全车标配加热和按摩功能 [4] - 搭载LYNK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采用高通骁龙双8295芯片,配备哈曼卡顿31扬声器performance音响系统 [4] - 全系标配4秒级零百加速,配备1.5T/2.0T混动发动机与3挡DHT电混架构,搭载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4] - 采用前四活塞卡钳及382mm超大盘刹系统,百公里制动距离33.95米 [4] 安全性能 - 基于SPA Evo架构独创"360度堡垒结构",实现侧面A/B/C/D柱热成型钢全覆盖笼式车身 [5] - 配备同级独有三排头胸一体式气囊和领先电池安全技术 [5] 市场定位 - 领克900是公司在大型家用SUV市场的重要布局,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