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一项目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9:13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研发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欧姆双翼式无人机接触式验电器及接地装置项目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 [1][3] - 该技术填补国内外无人机接触式验电、挂拆接地线装置及工法三大空白 [3] - 相关技术标准已被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1] 技术特性与性能优势 - 装置具有验电精准、便于携带、连接可靠、作业高效等特点 [4] - 新型验电装置不受同塔双回、并行线路等复杂电场环境干扰 可适应各类工况 [4] - 通过绝缘绳替代绝缘杆实现根据电压等级自主更换验电器 大幅减轻装置重量 [4] - 接地线挂拆装置采用"倒V"型导轨和可拆卸重锤片设计 实现与导线全接触面连接 有效抵御大风天气风险 [4] - 全程无人机操作使高空作业实现零风险 效率较传统人工作业提升超20倍 [5] 应用场景与安全效益 - 实现验电及接地线挂拆作业全程无人机化 彻底杜绝高空坠落和触电风险 [3] - 推动输电线路运维作业从传统人工作业迈入"全程无人机机械化"新时代 [3] - 革新依靠绝缘操作杆登塔验电的传统作业方式 [3] 未来发展计划 - 专家团队将围绕安全装备智能化方向进行功能升级 增加数据同步、状态检测和危险预警等功能 [5] - 编制批量生产标准及无人机验电接地操作导则 为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5] 行业展会背景 - 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展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项发明创新成果 [3] - 展会设立国际展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区、国防科技创新展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展区 [3] - 技术创新大赛吸引10多个国家300余名选手参与先进制造、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7大赛项 [3]
纳百川IPO成功过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8:47
公司上市进展 - 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成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1] 主营业务与客户体系 - 公司长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 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和储能等多个场景 [1] - 客户体系覆盖蔚来 小鹏 理想 零跑 吉利 长安 长城 上汽集团 广汽集团 北汽集团 一汽集团 东风集团 奇瑞 鸿蒙智行 奔驰 丰田 现代等主流主机厂 [1] - 完成超200款车型适配和300余项开发项目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3406.96万元 4394.05万元和5411.17万元 [2] - 累计拥有203项授权专利 包括20项发明专利和183项实用新型专利 [2] - 专利布局覆盖热管理结构设计 轻量化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等核心技术领域 [2] 生产体系与智能化建设 - 以模块化工厂 极限制造工厂和零碳工厂为核心建设理念 [2] - 引入微米级全自动喷涂系统 高效全自动钎焊线 全自动氦分子检漏设备 全自动绝缘涂层系统和AGV无人仓储物流系统等先进设施 [2] - 实现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的全程自动化 "不落地"连续生产 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稳定性 [2] 业务拓展与市场突破 - 积极拓展储能热管理系统市场 成功进入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阳光电源等储能及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3]
奇瑞携17款重磅车型亮相成都车展,开启豪华平权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9 08:38
参展概况 - 奇瑞集团携四大品牌(奇瑞、星途、捷途、iCAR)以"中国汽车,全球冠军"为主题参展成都国际车展,共展出31款车型 [1] - 奇瑞品牌单独展出17款车型,覆盖多能源类型,包括全新大型SUV风云T11亮相、风云X3L启动预售及经典车型奇瑞QQ3焕新登场 [1][2] 新产品发布 - 风云X3L定位高能时尚户外风格SUV,预售价格区间12.99-16.99万元,搭载鲲鹏黄金增程CEM-S系统,1.5TGDI专用增程发动机热效率达45.79%,油电转化效率3.71kWh/L,配备33.68Wh增程专用电池包,纯电续航215公里,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 [4] - 风云T11作为智享大六座旗舰SUV,车身尺寸5205×1998×1800mm,轴距3120mm,搭载磐石车身2.0技术,全系标配11安全气囊,盲订订单已突破12000台 [6] - 全新QQ3车长超4200mm,轴距达2700mm以上,车内得房率85%,全系搭载猎鹰智驾500系统,支持全场景APA智能泊车和高速NOA辅助驾驶 [9] 技术突破 - 公司展示超级黄金增程平台、鲲鹏天恒系统等前沿技术,并通过"博士物理课"形式现场科普增程技术原理 [8] - 风云X3L采用豪华铝基工艺、全铝合金车身和铸铝H臂后悬架,整车品质达百万级豪华车标准 [4] - 风云T11配备"猎鹰700"驾驶辅助系统,覆盖超2000种场景,提供全场景智能出行体验 [6] 安全标准 - 公司以"安全门槛"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展示高强度白车身等安全技术实物,强调白车身作为基础结构对整车安全和性能的决定性作用 [11] 用户体验与品牌建设 - 展台构建沉浸式互动空间,设置舒云茶咖馆、奇瑞美食站、"冠军之路"打卡区及小黄鸭联名生态周边展区,提供智能机器人调制饮品、伯牙音响体验及舒云座椅等放松项目 [13] - 启动全新QQ共创大赛征集用户创意,推出小蚂蚁小黄鸭联名定制车衣,强化与年轻用户互动 [13] - 公司坚持技术为本的"理工男"形象,学习百年豪华品牌制造标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打造具备豪华品质的汽车 [2][15]
宝武镁业2025年半年报:营收稳步增长,全产业链布局引领镁业新未来
全景网· 2025-08-29 0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2亿元,同比增长6.78% [1] - 归母净利润达到6412.42万元 [1] - 镁合金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33亿元 [1] 产业链优势 - 拥有完整的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全产业链布局 [1] - 通过垂直整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供应可靠性 [1] 业务发展 - 在汽车轻量化、电动两轮车及新兴应用领域积极推进镁合金应用 [1] - 成功开发高性能自研合金并实现无人机行业应用 [2] -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率保持业务稳健发展 [1] 国际化进展 - 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并优化海外销售网络 [1] - 实现海外业务规模与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1] - 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1] 技术创新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2] - 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2] - 为产业链延伸提供技术支撑 [2]
创新引领向未来!晟楠科技中报毛利率显著改善 关键技术突破打开成长新空间
全景网· 2025-08-29 07:51
必须看到,晟楠科技正通过技术创新打开成长新空间,公司上半年发生研发费用834.89万元,占同期营 业收入的比例高达12.72%,同比大幅跃升248.44%。 据介绍,公司围绕航空机电一体化设备及配电系统解决方案开展研发,重点攻克如高可靠高气密耐高温 空气管路补偿器、飞机进气道过渡段搭接装置等关键技术,报告期内推进多项航空装备电机项目,部分 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研发体系支撑作用,展现出强大的技术适配性与未来发 展潜力。 公司表示,将依托研发优势持续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致力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航空机电一体化设备及配电系统解决方案一流配套供应商。 晟楠科技(837006)披露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总营业收入6561.31万元,同比增长28.01%;利润总额 达到1122.38万元,同比增长27.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9.94万元,同比增长28.06%。 长期以来,晟楠科技挺膺担当、强军报国,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防军工单位,客户关系网络广泛且稳定, 这为公司业绩稳健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70%远超同期营收增长、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至5 ...
直击车展|奇瑞汽车李学用:中国车企听劝,对情绪价值的研究要超过很多国际品牌
新浪科技· 2025-08-29 07:26
中国汽车全球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3143.6万辆 全球市场份额达34.7% [2] - 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市场份额70.4% 体现显著领先优势 [2] - 中国汽车成为全球销量增长重要动力 正在重塑全球新格局 [2] 技术引领与产业标准重构 - 混动技术输出和电池技术优势推动全球产业标准重构 [2] - 智驾普惠革命体现技术引领作用 [2] - 技术创新全球同源同享成为价值向上路径的重要维度 [2] 全球化发展模式 - 从产品出口升级为出海建厂 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转变 [2] - 智造和文化输出同步推进 [2] - 全球能力比拼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 产业链支撑作用 - 中国车企全球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支持 [2] - 产业链发展促使更多企业进入造车领域 包括豪华车市场 [2] 用户导向与品牌建设 - 中国车企对情绪价值的研究超过很多国际品牌 [2] - 用户至上理念推动品牌向上发展 [2] - 品质升级筑牢市场基石 [2] 行业发展挑战与路径 - 从大到强面临重重挑战 不能持续依赖价格竞争 [2] - 在合理价格下聚焦价值竞争才有长远未来 [2] - 需要比拼价值、品质和全球能力而非单纯价格 [2]
近三年很能打的医药基金之一!这只基金是怎么炼成的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22
全球创新药产业格局变化 - 全球创新药版图经历显著位移 美国默沙东、辉瑞等巨头核心产品面临专利悬崖 2025至2030年间年销售损失预计高达1000亿美元[1] - 中国在研药物管线全球占比上升至26.7% 仅次于美国 年批新药数量全球排名第三[1] - 跨国药企掀起史无前例的BD并购潮[1] 中国创新药出海突破 - 2024年国产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523亿美元 首付款41亿美元 双双刷新历史纪录[3] - 2025年前五个月出海交易总额几乎追平2024年全年规模[3] - 技术实力获全球认可 ADC、双抗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吸引跨国药企授权合作[3] 资本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5年内涨幅超过110% 远超沪深300指数的6.8%[5] - 东方红医疗升级股票发起基金A类2025年以来收益率82.35% 超额收益61.83%[6] - 基金近1年、近3年银河同类排名分别位列第5名、第3名[11] 行业驱动因素 - 估值深度调整后迎来修复 形成估值洼地[7] - 企业基本面质变 产品放量盈利与业绩拐点出现 重磅品种出海驱动价值跃迁[8] - 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缩短研发周期 降低临床成本[10] - 2025年上半年批准43个创新药 同比增长近60% 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10] 基金投资策略 - 采用"A+H股双线布局"策略 前十大重仓股包含百利天恒、康弘药业等A股及诺诚健华等港股[14] - 股票仓位持续维持在90%上下 最大回撤-28.70% 远小于医药全收益指数的-40.15%[14] - 基金经理坚持"组合+周期+成长"框架 构建多元组合应对行业复杂性[16] - 长期持有百利天恒、华东医药和恒瑞医药等标的至少10个季度[18] 产业发展阶段 - 2015-2024年为"0-1"技术验证阶段 2025-2029年进入"1-10"爆发期[19]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慢性病创新疗法需求激增[19] - 在ADC、双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20]
宁波方正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39%
证券日报· 2025-08-29 07: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2亿元 同比增长50.3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 [2] - 研发投入2108万元 同比增长5.35% [2] 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新能源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 包括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与模组导电连接件业务 [2] - 成功切入储能系统与动力电池相关业务 实现多元化发展 [2] - 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 在多国取得合作进展 [2] 技术研发 - 构建跨部门敏捷研发机制与CAE/CAD/CAM全链数字化设计平台 [2] - 聚焦汽车注塑模具在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上的突破 [2] - 通过技术创新缩短开发周期并提升研发效率 [2] 行业战略 - 紧跟汽车行业轻量化与去碳化发展趋势 [2] - 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2] - 技术创新被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2]
汉钟精机2025年半年报: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真空泵突破国际垄断
全景网· 2025-08-29 06:1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9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4813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压缩机产品在商用中央空调、冷冻冷藏及热泵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1] - 真空产品在光伏和半导体行业实现市场突破 [1] - 半导体真空泵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并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9409.84万元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30% [1] -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1] 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 - 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强全球市场布局 [2] - 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2] 战略规划 - 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拓展市场空间 [2] - 持续深化"创新、品质、服务"核心价值观 [2] - 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提升发展潜力 [2]
环球新材国际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54.4%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5:3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17.7% [1] - 扣非净利润达2.6亿元,同比增长54.4% [1] - 毛利率提升至52.0%,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达35.87亿元,资金充裕 [1] 业务表现 - 核心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21.4% [1] - 云母功能性填料及相关产品收入4903万元,同比增长20% [1] - 高端产品全线增长:玻璃片基产品增18%、氧化硅基产品增9%、氧化铝基产品增5%、铝基产品增12% [2] 战略进展 - 七色珠光二期产能爬坡符合预期,支撑销量增长 [2] - 桐庐年产10万吨云母生产基地主楼封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2] - 完成对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交割,8月起以"SUSONITY"品牌运营 [2] 发展前景 - 聚焦三大方向:强化合成云母及珠光材料技术壁垒、加速化妆品活性成分及新能源材料商业化、构建多场景应用生态矩阵 [3] - 目标成为全球表面性能材料领域领导者,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