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朱华荣出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7-30 03:10
公司成立与管理层任命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列入国资委监管企业名单 [1] - 朱华荣担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赵非担任党委副书记兼董事 并被提名为总经理人选 [3] - 谭本宏任党委副书记兼董事 贾立山/邓威/邓跃明/蒲星川被提名为副总经理人选 王锟被提名为总会计师人选 [4] 行业格局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后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三大汽车央企格局 国资委监管央企数量增至100家 公司位列央企名录第73位 [6] - 战略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以长安汽车和辰致科技为核心资产整合资源 [1][7] - 计划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9] 业务发展与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全球累计销量135.5万辆 同比增长6.8% 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 [10] - 新能源车型销量44.8万辆 同比增长52.3% 占总销量33.1% 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 同比增长49% [10] - 长安启源上半年累计销量14.8万辆 深蓝品牌交付超12万辆且累计交付突破50万辆 阿维塔上半年销量5.3万辆且6月同比增长117% [11] 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 - 将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 发展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10] -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构建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 [10] - 2025年目标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 总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 上半年已完成总销量45%和新能源销量44.8%的年度目标 [10]
余承东与享界S9T同框亮相,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9月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1:05
产品发布与测试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发布与享界S9T同框运镜视频 展示车辆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测试表现 [1] - 享界S9T轻松通过陡坡测试 余承东称赞其"实力与颜值并存" [1] - 新车定位旅行车 主打"高颜值 大空间 更智慧"三大特点 计划9月上市 [1] 产品设计与配置 - 外观沿用享界S9设计 采用全新"寰宇之星"车标和"仙踪绿"车漆 [1] - 车身采用短前悬 大轴距 长后悬造型 提升车内空间 [1] - 车尾配备贯穿式星云尾灯 造型辨识度高 [1] - 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 [1] - 增程版配备37kWh和53.4kWh电池包 CLTC纯电续航最长354公里 综合续航1305公里 [1] - 纯电版配备100kWh电池包 CLTC综合续航最长801公里 [1] 智能化配置 - 搭载1个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固态激光雷达 [2] - 配备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 感知能力升级 [2] - 配置智慧电动门 智能电子外后视镜 华为百万像素智慧大灯等智能科技产品 [2] 品牌与市场表现 - 享界为华为与北汽合作品牌 首款车型享界S9定位行政级豪华轿车 [2] - 2025年6月享界S9交付4154辆 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细分市场领先 [2] - 计划2025年秋季推出旅行车型享界S9T 补充产品矩阵 覆盖家庭出行与长途场景 [2] - 参考享界S9售价30.98-44.98万元 外界预测享界S9T售价约40万元 [2]
小鹏G7入局围攻Model Y,国内纯电SUV下半年竞争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7-04 08:12
小鹏G7上市与Model Y竞争 - 小鹏新款纯电SUV车型G7上市,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公司CEO何小鹏形容20万元以上电动SUV市场竞争为"几大门派围攻光明顶"[2] - 2021年上市的Model Y仍是国内高端电动SUV标杆,2024年1~5月累计交付12.78万辆,6月特斯拉中国销量达6.1万辆,环比增长59%,创二季度单月销量新高[2] - 小鹏G7产品负责人承认Model Y是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纯电SUV销冠,国内新车开发普遍以Model Y为参照,小米董事长雷军也购买Model Y焕新版用于对标学习[2][3] 2025年SUV市场竞争格局 -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SUV仍是车企竞争重点,上海车展上主流车企发布的新车以SUV和纯电车型为主[3] - 2024年下半年Model Y所在价格区间将迎来至少7款SUV新车型竞争[3] - 自主品牌超越Model Y的策略包括:降低价格(如小鹏G7起售价19万元,比Model Y低近6万元)、提升智能化(如G7宣称搭载L3级算力AI系统)[3][4] 小鹏汽车技术布局与市场表现 - 小鹏G7 Ultra版本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整车算力达2250TOPS,号称是行业旗舰车型的3~28倍[4] - 2024年上半年小鹏交付量突破19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年销目标完成率过半的企业[4] - 公司CEO提出"卷科技、卷服务、卷品质"的竞争策略,重新定义造车四要素为科技、艺术、品质和情绪价值[4] 资本市场反应 - 小鹏港股(09868HK)在G7上市后4日内股价大幅下跌6.56%[5]
两年推出13款新车,百年MG宣告All in新能源
新浪财经· 2025-07-04 01:07
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全面转型新能源 未来两年将推出13款覆盖纯电 插混 增程的全新车型 [1][3] - 转型战略强调将百年驾控基因与新能源 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 而非简单的动力形式切换 [5][12] 产品布局 - 全新MG4作为电智化转型首发车型 主打"智美先锋 互联标杆" 采用Cyberster运动美学设计 配备新能源专属发光LOGO和"真风道"设计 [6] - MG5 2026款定位A级运动轿车 置换惊喜价5 99万元起 配备"双十佳"1 5T+7DCT动力组合 百公里加速6 9秒 [8] - Cyberster 2026款价格区间31 98万-35 98万元 进行十大升级 包括F1冠军团队参与底盘调校 续航提升约26km [10] 技术合作 - 与OPPO智行合作打造手车互联生态 实现软件共通 生态共融 支持无感连接 导航地址同步 手机应用流转等功能 [6] - 全新MG4将率先完整搭载与OPPO共创的智联系统 目标在主流电动车市场树立智能交互新标杆 [6] 产品亮点 - MG5 2026款新增256色音乐律动氛围灯和带8英寸实体低音炮的Arkamys高级音响 同级唯一XDS弯道动态控制系统 [8] - Cyberster 2026款新增车内挡风板设计 官方称80km/h开篷交谈无压力 后备箱扩容并提升舒适性配置 [10]
岗位数目超100个!华望汽车展开大规模招聘,涉及研发、产品、销售、金融等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6:53
公司成立与背景 - 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于3月18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1] - 华望汽车为广汽集团此前公告拟投资设立的GH项目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全新汽车品牌 [3] 合作模式与定位 - 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车型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 [3] - 合作模式并非鸿蒙智行模式,产品定义和定位主要由华为主导,广汽集团提供支持 [3] - 公司主要定位于30万元级高端客户群体,华望团队拥有充分决策权 [3] 研发与招聘 - 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招聘,涉及研发、技术、产品、销售、金融等方向,岗位数目超100个 [1] - 研发为重点领域,招聘包括BMS系统工程师、热管理系统工程师等40个岗位 [4] - 部分岗位要求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主导完成至少1个整车开发项目,熟悉CATIA等设计软件 [4] 产品开发与规划 - 广汽集团与华为从2024年开始成立产品研发团队,后续将根据业务量增加团队规模 [3] - 华望汽车首款产品有望在2026年推出,具体时间节点由华望团队公布 [6] - 公司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方面融合广汽与华为优势,对标华为IPD和IPMS体系 [6] 流程与体系构建 - 招聘产品流程规划与管控人才,要求具备IPD或IPMS经验,端到端流程规划经验者优先 [6] - 相关岗位职责包括流程规划与设计、优化与再造、标准化与合规管理、数字化与系统对接 [6]
蔚来(1Q25 纪要):砍三费,缩摊子,蔚来能否生死自救?
海豚投研· 2025-06-04 11:37
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 公司2024年一季度总营收为120.3亿元,同比增长21.5%,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22.7亿元,存在2.2亿元缺口 [1] - 汽车业务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8.6%,单车收入23.6万元,同比下降21.2% [1] - 整体毛利率7.6%,汽车业务毛利率10.2%,均较2023年四季度有所下滑 [1] - 研发费用31.8亿元,占收入比重26.4%,销售及管理费用44亿元,费用率36.6% [1] - 2024年二季度交付指引72,000-75,000辆,预计收入194.2亿元 [1] 业务运营进展 - 新款ES6/EC6于5月20日交付,ET5/ET5T于5月27日交付 [3][4] - ET9旗舰轿车前4个月销量超越宝马7系/奥迪A8 [5] - ONVO品牌L60需求增长,L90旗舰SUV将于三季度上市 [6] - Firefly车型4月下旬开始交付中国及欧洲市场 [7] - 智能化方面NX9031芯片已部署多款车型,NWM系统5月升级优化自动驾驶功能 [8][9] 渠道与基础设施 - 中国运营184个蔚来中心、461个蔚来空间,ONVO品牌445家门店 [10] - 全球换电站达3,408座(中国高速989座),充电设施超2.6万根 [11] - 海外进入15+市场,三季度将推出Firefly全球化车型 [12] 战略与展望 - 下半年密集推新车型,Q3起交付加速,Q2起财务状况改善 [13] - 新车型售价较前代上涨约10%,目标Q4蔚来品牌月交付2.5万辆,车辆毛利率超20% [15] - 优先保障毛利润健康,通过车型升级平衡销量与利润 [15]
70.8万元起,尊界S800正式上市!余承东曾称:定位是按照1000多万的标准来设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56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尊界S800正式上市,分为增程和纯电两种规格,共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0.8万~101.8万元,此前预售价为100万~150万元 [1] - 尊界S800是华为与江淮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MAEXTRO)首款车型 [1] - 尊界S800先行限量599辆将在6月26日正式开启交付,大规模交付在8月中旬 [14][15] 产品性能与配置 - 尊界S800车身尺寸为5480 x 2000×1542mm,轴距3370mm,车内拥有3.4㎡纯平地板设计,提供宽敞的头部和腿部空间 [1] - 纯电双电机零百加速4.3秒,增程三电机零百加速4.7秒,增程双电机零百加速4.9秒,百公里刹停距离34.5米,支持12度后轮转向 [6] - 搭载800伏雪鸮智能增程平台,支持6C超充,10%~80%最快充电10.5分钟,增程版最高综合续航1333公里(纯电续航400公里),纯电版综合续航702公里,支持5C超充 [7] - 首创四重门锁机制,包括车内机械拉手、车外机械门把手、双冗余低压电源和ADS联动解锁 [10] 合作与投入 - 华为与江淮汽车2019年开始战略合作,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新建尊界超级工厂,投入超百亿元 [8] - 尊界S800定位目标是按照1000多万的车的标准设计,目标成为中国超百万价格带规模销售最好的车 [13] 行业背景 - 中国品牌借助新能源、智能化能力进军豪华行政轿车市场,已上市车型包括仰望U7、蔚来ET9等 [15]
赛力斯(601127):深度研究报告:问界爆款引领,携手华为筑底中长期发展
华创证券· 2025-05-30 09: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目标价184.93元,空间37%(2025年5月29日收盘价) [5][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问界销量稳居新势力前列,带动公司盈利扭亏为盈 [9][12] - 短期问界凭华为智能化优势打造爆款,新车型问界M8月销有望达1.8 - 2.0万辆 [9][12] - 中长期公司在6 + 1能力上构筑竞争力,经营持续向好,预计2025 - 27年销量、营收、归母净利均有增长 [3][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 历经零部件配套期(1986 - 2002年)、传统汽车期(2003 - 2015年)、新能源转型期(2016 - 2020年)、华为合作期(2021 - 至今),业务不断升级,推出多款车型实现快速增长 [20] (二)股权结构 - 股权集中,张兴海家族持股约30%,东风汽车集团持股20.04%,重庆国资入股持股7.56% [22] (三)公司业务 - 主营整车和零部件,整车为核心,2024年汽车整车营收占比96% [26] - 销量结构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问界成主要驱动力,预计未来销量与占比将提升 [26] (四)财务概览 - 新能源布局进入收获期,2024年营收1451.8亿元,同比增305%,2022 - 2024年营收CAGR达106% [30] - 多款高端车型上市,2024年毛利率26.2%,同比增15.8PP,2025年M8上市预计提振盈利能力 [34] - 规模效应摊薄费用,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2%、2.4%和3.8%,同比下降 [37] - 新能源转型成果显著,2024年净利润47.4亿元、净利率3.3%,扭亏为盈 [39] 二、当前:品牌与智能化构筑护城河,市场份额优异 (一)合作历史:与华为合作进入稳健发展期 - 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多款车型,2024年投资引望,合作升级至资本联动 [43] - 问界销量历经起步期、压力期、高增期,现处于稳健期,整体月销稳定在2.5万辆水平 [45][46] (二)市占:在售车型领跑细分市场 - 问界有M5、M7、M9和M8四款车型,覆盖25 - 60万元,均为SUV [49] - 25 - 30万元SUV市场,问界M7市占率第二;40 - 60万元SUV市场,问界M9市占率第一 [52][55] (三)竞争优势:华为赋能品牌与智能化构筑护城河 - 华为产品定义经验丰富且可复用,问界打造“六边形战士”产品,在智能化、品牌和服务维度突出,无明显短板 [53][54] - 智能座舱搭载Harmony OS系统,已迭代至4.0版本;智能驾驶搭载乾崑智驾系统,ADS已迭代至3.0版本 [63][72] (四)问界M8:有望成为细分市场Top1 - 问界M8处于30 - 40万元SUV细分市场,预计稳态月销1.8 - 2.0万辆,有望冲击细分市场TOP1 [79] 三、未来:华为赋能+自身积累构筑6 + 1能力,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整车研究6 + 1框架 - 车企经营竞争由6个上层能力(产品定义、研发、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制造、广宣)和1个底层能力(管理)决定 [82] - 华为在产品定义、研发、渠道和广宣能力上主导流程,赋能强度高,是鸿蒙智行模式核心竞争力 [90] (二)研发能力 - 华为与赛力斯协同,华为赋能数字化领域,赛力斯聚焦传统汽车工程领域,构建技术竞争力 [93]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布局丰富,技术领先,覆盖智驾、车载光等六大领域 [93] (三)渠道管理&广宣能力 - 车型进入华为终端门店销售,共享高效渠道能力 [91] - 华为品牌知名度高,形成宣传势能和高端豪华车品牌立位 [91] (四)供应链管理&制造能力 - 华为供应核心零部件,参与部分零部件选型、开发,帮助引入先进流程管理 [91] - 赛力斯融合双方优势资源打造智慧工厂,生产质量与效率优异 [13] (五)管理能力 - 引入华为先进方法论,激励组织活力 [13] 四、投资建议 (一)盈利预测:预计赛力斯2025年净利大幅增长 - 预计2025 - 27年公司销量55万、63万、73万辆,同比+11%、+14%、+16% [12] - 营收1718亿、1871亿、2090亿元,同比+18%、+9%、+12% [12] - 归母净利101亿、126亿、149亿元,同比+69%、+25%、+18% [12] (二)投资建议:25年目标估值30倍 - 综合给予公司2025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184.93元,空间37%,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12]
荣威的“一手好牌”,为啥越打越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8 02:53
荣威品牌现状分析 - 2025年4月主力产品D7 DMH销量不足3000辆,与细分市场领先集团差距显著[1] - 品牌从"首款互联网SUV"RX5的辉煌逐渐沦落至网约车代名词,私人用户流失严重[1][7] - 当前品牌形象模糊,市场存在感低迷,被消费者边缘化[1][10] 历史定位与市场表现 - 2006年创立时定位中高端,早期车型750/550以英伦设计和较高配置吸引部分用户[3] - 2007年荣威750起售价23.18万元,高于同期凯美瑞/雅阁(22.98万元),但品牌认知度不足导致市场接受度受限[4] - 在合资主导时代(2006-2014年),技术实力与产品品质难以抗衡帕萨特/凯美瑞等竞品[4] 产品战略失误 - 2016年RX5凭借"互联网SUV"概念短暂崛起,但后续RX3/RX8因定位重叠或定价失误未能延续成功[6] - RX8两驱版越野性能不足,四驱版价格过高,被哈弗H9/BJ40等竞品压制[6] - 新能源领域布局分散,MARVEL X冲击高端失败,技术路线在PHEV/BEV间摇摆[8] 转型困境与竞争劣势 - 智能化领域先发优势丧失,YunOS系统未持续迭代,落后于行业智能驾驶/车联网发展[10] - 对比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逆势增长,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和新能源冲击[11] 行业启示与改进方向 - 需明确市场定位,聚焦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11] - 加强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11] - 优化营销策略与售后体系,重建消费者信任[11] - 行业案例警示:缺乏清晰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面临淘汰风险[12]
零跑汽车(09863):降本叠加战略合作,毛利率表现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3 10: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总销量8.76万辆,同比+162.1%,环比-27.6%;营业总收入100.2亿元,同比+187.4%,环比-25.6%;毛利率14.9%,同比+16.3pct,环比+1.6pct;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减亏8.8亿元,环比增亏2.1亿元 销量环比下滑下,2025Q1毛利率逆势增长,表现超预期 [5] - 持续降本、战略合作收入带动毛利率环比上升,预计2025年全年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0%以上 [7] - B10以超预期售价开启新车周期,上市48小时订单突破3万台,上市16天量产下线1万台,6月将启动交付,后续B01、B05也于今年上市,有望带动2025年全年总销量突破50万辆 [7] - 2025年3月推出Leap 3.5架构,强成本控制能力下实现15万元以下激光雷达上车,目标年底前追赶成为城市NOA第一梯队 [7] - 上调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由570/752/996亿元至626/814/999亿元;上调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16/31亿元至2/18/3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67.47亿元、321.64亿元、625.94亿元、814.38亿元、998.9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5%、92%、95%、30%、23% [6] 归母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6亿元、-28.21亿元、1.55亿元、17.52亿元、33.3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33%、105%、1030%、90% [6] 每股收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3.15元/股、-2.11元/股、0.12元/股、1.31元/股、2.49元/股 [6]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1%、-25%、2%、16%、24% [6] 市销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6、2.4、1.2、1.0、0.8 [6] 市净率 - 2023 - 2027年分别为6.2、7.7、7.5、6.4、5.0 [6] 合并利润表 营业总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67.47亿元、321.64亿元、625.94亿元、814.38亿元、998.91亿元 [8] 主营业务收入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67.47亿元、321.64亿元、625.94亿元、814.38亿元、998.91亿元 [8] 营业总支出 - 2023 - 2027年分别为212.39亿元、356.41亿元、630.17亿元、783.40亿元、929.50亿元 [8] 营业成本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66.66亿元、294.70亿元、542.26亿元、683.23亿元、814.63亿元 [8] 营业开支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5.72亿元、61.72亿元、87.91亿元、100.17亿元、114.87亿元 [8] 营业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4.91亿元、-34.77亿元、-4.23亿元、30.98亿元、69.40亿元 [8] 净利息支出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57亿元、-3.09亿元、-0.78亿元、-1.45亿元、-2.00亿元 [8] 权益性投资损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0.04亿元、0.42亿元、0.50亿元、0.60亿元、0.70亿元 [8] 其他非经营性损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0.18亿元、3.06亿元、0.50亿元、-17.51亿元、-30.36亿元 [8] 非经常项目前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3.48亿元、-28.21亿元、-2.45亿元、15.52亿元、41.74亿元 [8] 非经常项目损益 - 2023 - 2027年分别为1.32亿元、0亿元、4.0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 [8] 除税前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6亿元、-28.21亿元、1.55亿元、17.52亿元、39.24亿元 [8] 所得税 - 2023 - 2026年为0亿元,2027年为5.89亿元 [8] 少数股东损益 - 2023 - 2027年为0亿元 [8] 持续经营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6亿元、-28.21亿元、1.55亿元、17.52亿元、33.35亿元 [8] 非持续经营净利润 - 2023 - 2027年为0亿元 [8]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 - 2023 - 2027年为0亿元 [8]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 - 2023 - 2027年分别为-42.16亿元、-28.21亿元、1.55亿元、17.52亿元、33.36亿元 [8] EPS - 2023 - 2027年分别为-3.15元/股、-2.11元/股、0.12元/股、1.31元/股、2.49元/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