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向上

搜索文档
稳健医疗(300888):公司动态研究:锚定品牌向上、稳健增长,医疗&消费协同发展
国海证券· 2025-09-28 15: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坚持产品领先、卓越运营、品牌向上、全球视野四大战略 医疗与消费双赛道协同发展 [5][6][8] - 全棉时代聚焦四大战略品类:棉柔巾、卫生巾、贴身衣物、婴童服饰 上半年线上增长引领全渠道 [5] - 医疗板块主打绿色手术室场景推动主力产品销售 优化产品结构并淘汰低毛利率产品 重点推动高端敷料国产替代 [5] - 通过并购GRI加速海外供应链建设 在越南和南美推进项目 应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5] - 未来三年全棉时代将通过打造战略品绝对优势 强化"全棉全品类"品牌心智 医疗板块聚焦高端伤口管理等高增长领域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15.08/130.80/148.47亿元 增长率28%/14%/14% [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95/11.70/13.62亿元 增长率43%/18%/16% [7][8]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1.71/2.01/2.34元 [7] - 预计2025-2027年PE估值22/19/16倍 [7][8] - 预计2025-2027年ROE 9%/10%/11% 毛利率50%/50%/51% [7] 市场表现与数据 - 当前股价37.65元 总市值219.25亿元 流通市值219.01亿元 [3] - 最近一年股价表现43.7%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5.4个百分点 [3] - 52周价格区间28.08-54.80元 [3]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全棉时代渠道运营采用"旗舰店带动大店、大店带动标准店"模式 提升品牌形象和渠道效率 [5] - 以全棉时代和奈丝公主双品牌为核心 围绕用户需求打造优质内容提升品牌美誉度 [5] - 自去年起在东南亚、中欧、中东等市场开展试点布局 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5] - 医疗板块受益于老龄化推动的医疗需求提升 提供医用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5] - 累计现金分红28.8亿元 回购股份支付现金6.9亿元 六大募投项目全部达到可使用状态 [6]
新央企长安汽车资源重构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4
人事变动与组织架构调整 - 长安汽车子公司深蓝汽车完成CEO更替 原CEO邓承浩升任董事长 由荣耀前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姜海荣接任CEO [1] -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职务由朱华荣变更为王辉 朱华荣转任阿维塔工作研究委员会主任 [1][2] - 长安汽车管理层呈现年轻化趋势 集团12位副总裁中有7位为80后 [1] 战略定位与资源支持 - 阿维塔被定位为长安汽车新能源转型核心载体 承担品牌向上使命 [1] - 集团对阿维塔支持升级为"要技术给技术、要机制给机制、要生态给生态" 获得央企资源全面支撑 [2][4] - 与农业银行等企业战略合作包含为阿维塔定制的生态支持条款 [4] 销量表现与目标调整 - 阿维塔2024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不足8万辆 仅完成全年22万辆目标的36% [3] - 深蓝汽车前8个月累计销量19.9万辆 完成年度目标40% 已将2025年销售目标从50万辆下调至36万辆 [3] - 阿维塔连续6个月月销破万辆 计划挑战月销1.5万-2万辆台阶 [4] 新产品与竞争策略 - 阿维塔07 2026款推出6款配置 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起 限时权益价20.99万元起 [4] - 采用"入门即满配"产品逻辑 坚持价值竞争路线而非价格战 [4] - 面临品牌差异化优势稀释挑战 华为技术加持和豪华配置渐成行业标配 [3] 中长期发展规划 - 阿维塔战略2.0设定2027年全球销量40万辆 2030年80万辆 2035年挑战150万辆目标 [4] - 通过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和全球化升级四大路径实现战略目标 [4] - 王辉任职背景覆盖产品研发、战略规划及全球化业务运营 具备支撑阿维塔发展的综合能力 [2][3]
纺织服装行业周报: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创新突破”战略主张-20250923
山西证券· 2025-09-23 11:19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装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潮宏基计划赴港上市 其珠宝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39.24亿元 同比增长21.2% 加盟渠道表现突出 营收22.19亿元 增长37.6% [2][3][17] - 雪中飞提出"品牌向上 创新突破"战略 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定位中国冰雪羽绒服第一品牌 [6][68] - 斯凯奇完成私有化退市 交易金额超90亿美元 2024年销售额达89.7亿美元 [6][67] - VF集团以6亿美元出售Dickies品牌 该品牌2025财年销售额5.421亿美元 同比下降12.3% [7][72] 本周观察:潮宏基上市计划 - 潮宏基递交港交所主板申请 主营CHJ潮宏基、Soufflé、CHJ‧ZHEN三大珠宝品牌及FION包袋品牌 [2][17] - 2025年上半年珠宝业务营收占比96.6% 包袋业务占比3.0% [3][17] - 珠宝业务门店达1542家 其中加盟门店1337家 自营门店201家 [3][17] - 2025年上半年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26.5% 加盟门店同店销售增32.0% [4][18] - 包袋业务门店数量持续收缩 从2022年319家降至2025年上半年219家 [4][18] 行业动态与并购事件 - 斯凯奇被3G Capital私有化 为全球第三大鞋履公司 [6][67] - 雪中飞推出SNFL-TEX冰雪科技系统 聚焦年轻消费者冰雪生活场景 [69][70] - VF集团出售Dickies予Bluestar Alliance 专注The North Face、Vans、Timberland三大核心品牌 [7][73] 板块行情表现 - SW纺织服饰板块周跌0.26% 跑赢沪深300指数0.19个百分点 [8][19] - 子板块分化:纺织制造涨0.76% 服装家纺涨0.66% 饰品跌3.78% [8][19] - 家居用品板块涨0.84% 造纸跌0.15% 文娱用品跌1.68% [19] 板块估值水平 - SW纺织制造PE-TTM 22.20倍 处于近三年68.75%分位 [8][25] - SW服装家纺PE-TTM 30.80倍 处于近三年100%分位 [8][25] - SW饰品PE-TTM 30.76倍 处于近三年90.79%分位 [8][25] - SW家居用品PE-TTM 26.16倍 处于近三年82.24%分位 [8][25] 个股涨跌排行 - 纺织服饰涨幅前五:泰慕士(+61.05%)、红豆股份(+26.14%)、报喜鸟(+22.51%)、兴业科技(+19.9%)、新华锦(+10.39%) [28][29] - 纺织服饰跌幅前五:曼卡龙(-10.8%)、莱绅通灵(-8.78%)、美邦服饰(-7.48%)、明牌珠宝(-7.35%)、迪阿股份(-7.05%) [28][29] - 家居用品涨幅前五:蒙娜丽莎(+21.22%)、玉马科技(+17.04%)、*ST亚振(+15.14%)、天振股份(+14.7%)、美克家居(+11.47%) [30][32] 行业数据跟踪 - 原材料价格:棉花328指数15283元/吨周涨0.2% 金价826.71元/克周跌0.4% 羊毛指数1319澳分/公斤周涨2.2% [33] - 出口数据:2025年1-8月纺织品出口945.13亿美元增1.6% 服装出口1027.61亿美元降1.7% 家具出口424.71亿美元降5.39% [48] - 社零数据:2025年8月社零总额3.97万亿元增3.4% 金银珠宝类增16.8% 体育娱乐用品增16.9% [55][56] - 房地产数据: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150.45万平方米 环比增9.75% 2025年累计成交面积6230.63万平方米降5.3% [62]
奇瑞汽车叩响资本市场大门:车圈“理工男”何以22年稳坐出海“头把交椅”
证券时报· 2025-09-23 08:31
核心观点 - 奇瑞汽车于9月17日启动港股IPO 计划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预计募资82.53亿至91.45亿港元 成为2025年以来港股最大车企IPO [1] - 公司以品牌向上、全球深耕、智能跃迁为战略方向 打造中国智造出海样板 [1]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70% [2] - 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7% [2] - 2024年总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增速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首位 [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5% 燃油车增29% 国内销量增55% 海外销量增35% [2] 品牌与产品矩阵 - 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 覆盖大众家庭、旅行越野、高端性能、Z世代新能源及智能化高端市场 [3] - 2024年8款车型月销超1万辆 [4] - 2022年至2024年国内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37% 国外增19.4% 奇瑞品牌均价增30.9% 捷途增39.5% [4] - 计划2025年推出60多款新车型和新版本 涵盖轿车及SUV 包括燃油车及电动车 [4] 全球化与出海战略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5] - 截至2025年3月末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 [5] - 2022年至2024年海外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770.6亿元、1008.97亿元 占总收入32.8%、47.2%、37.4% [5] - 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研发机构 [6] - 截至2025年7月末拥有3169家海外经销商网点 [6] - 2024年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位列第二 [6] - 2024年与西班牙EV MOTORS共建合营工厂 实现中国车企首次在欧洲本地化量产 [7] - 2025年3月进入出海战略3.0时代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实现从产品贸易到标准、生态输出升级 [7] 技术研发与智能化 - IPO募集资金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其中10%用于电动化技术和平台架构升级 15%用于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8] - 鲲鹏动力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及电池安全系统四大核心技术 [8] - 火星架构平台车型同类动力系统零部件标准率达80%以上 [8] - 雄狮智舱采用全栈自研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8] - 猎鹰辅助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架构和行泊一体化技术 [8] - 2025年底前实现全品牌车型智能驾驶系统覆盖 包括燃油、混动及纯电动车型 [9] - 2024年车辆配备辅助驾驶系统比例达49.6% 较2023年提升5.8个百分点 高于全球35.6%的平均比例 [9]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近60% [10]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汽车车型 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 [10] 资本市场反应 - IPO已获足额认购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 募资上限可达105.17亿港元 [11] - 基石投资者承诺认购约45.725亿港元 [11]
行业深度 | 自主冲击豪华市场 高端定义增量空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14:30
核心观点 - 2024-2025年自主车企份额提升主要依赖5-15万元A级车市场,但该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未来增长需聚焦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品牌塑造成为竞争核心 [2][3][12]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盈利能力显著更强,15-2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约550-600亿元,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净利润约800亿元,而5-1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仅500-600亿元 [3][12][24]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及产品形态变革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5][13][21]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合资品牌仍占主导,自主份额不足50%,该市场成为传统车企和二线新势力实现品牌突破和利润增长的关键领域 [5][18][50] - 海外豪华品牌形成分层竞争格局:超豪华品牌(如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传统高端品牌(如BBA)注重豪华体验和技术标准化,孵化高端品牌(如雷克萨斯)强调可靠性和服务差异化 [4][42][44] 市场分层与竞争格局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1100-1200万辆,自主份额达70.6%(2025Q2),但自2024Q3以来增长停滞,进入存量价格竞争阶段,盈利能力承压 [12][16]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550-600万辆,自主份额仅48.0%(2025Q2),大众、比亚迪、丰田、本田为头部玩家,市场缺乏龙头,格局分散 [18][19][20] - **25万元以上市场**:年销量约400万辆,自主份额47.7%(2025Q2),BBA份额下滑至24.2%(2025Q2),理想、华为系、小米占据头部地位 [21][22][23] 盈利能力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00-600亿元 [3][12] - 15-2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50-600亿元,盈利能力与5-15万元市场相当但销量仅其一半 [3][12][24] - 25万元以上市场单车净利润约2万元(BBA为3万元),年净利润800亿元,盈利能力强于其他细分市场 [3][12][24] 海外品牌发展路径 -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通过赛道技术下放、限量策略和手工工艺塑造奢侈品属性,维持高溢价和稀缺性 [37][39][41] - **传统高端品牌**:BBA凭借历史积淀、技术标准化和全产品矩阵覆盖,形成豪华体验和品牌标签,但电动化转型中面临溢价稀释 [28][29][31]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通过高可靠性、差异化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立足中高端市场 [33][34][36] 自主品牌战略方向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华为系、小米已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家庭定位、华为智能化、小米性能优势)建立品牌壁垒,格局稳定 [5][47][49] - **15-25万元市场**:需减少性价比依赖,通过智能化(如智能驾驶、座舱)和产品设计差异化替代合资品牌,实现品牌心智转移 [50][51][52] - **超豪华市场**:百万级以上市场因电动化平价性能而萎缩,需求向50-70万元市场转移,问界M9等产品已实现高配置覆盖 [13][49] 投资聚焦领域 - 中高端新势力:小米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6] - 传统自主高端子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 [6] -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6] - 潜在关注标的:北汽蓝谷、江淮汽车 [6]
今世缘(603369):2025年中报点评:主动降速纾压,筑牢发展基础
东吴证券· 2025-08-26 02: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主动降速纾压以筑牢发展基础 2025年中报营收69.51亿元同比-4.84% 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9.46% [1][7] - 短期受政策冲击影响高端产品表现 但市场份额逆势提升 中长期坚持品牌向上与全国化发展战略 [7] - 盈利预测更新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29.83/32.14/35.69亿元 对应PE 18.5/17.2/15.5倍 [1][7]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18.52亿元同比-29.69% 归母净利润5.85亿元同比-37.06% [7] - 2025H1特A+类产品营收同比-7.4% 特A类同比+0.7% 其中淡雅/单开表现相对较好 [7] - 2025Q2销售毛利率72.81%同比-0.21pct 销售费用率19.03%同比+6.79pct [7] 区域表现 - 2025H1省内营收同比-6.1% 省外营收同比+4.8% [7] - 核心市场南京营收同比-7.9% 苏南地区同比-11.0% 省外聚焦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等市场 [7] 资金与负债 - 2025Q2末合同负债6.00亿元 环比增加0.62亿元 同比减少0.27亿元 [7] - 2025Q2销售回款20.23亿元同比-18.92%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51亿元(主要来自江苏银行股票及私募基金收益) [7] 预测数据 - 2025E营业总收入105.94亿元同比-8.24% 2026E预计回升至112.50亿元同比+6.19% [1][8] - 2025E归母净利润29.83亿元同比-12.56% 2027E预计提升至35.69亿元同比+11.07% [1][8] - 2025E每股净资产13.86元 2027E预计增至17.89元 [8]
稳健医疗(300888) - 2025年半年度业绩推介材料
2025-08-25 03: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31.3% [11][12] - 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8.1%;扣非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40.9% [15][16] - 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12.4% [15][16] - 毛利率48.3%,费用率下降 [15][16] - 资产负债率降至32%,流动性资产58.7亿元占总资产33% [18][19]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4.5元,合计2.6亿元,分红比例53% [22][23] 业务结构 - 医用耗材业务收入25.2亿元(占比47%),同比增长46.4% [12][29] - 消费品业务收入27.5亿元(占比52%),同比增长20.3% [12][40]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 [12] 医用耗材业务 - 剔除并购GRI后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3.2% [29] - 手术室耗材同比增长18.0%(剔除GRI) [29][31] - 高端敷料突破材料技术瓶颈,强化专利壁垒 [26][28] - 健康个护医美产品实现II类医疗器械自制生产 [26][28] - 国外渠道收入同比增长81%,国内医院渠道增16%,医疗C端增33% [33][34] 消费品业务(全棉时代) - 卫生巾销售额显著增长,干湿棉柔巾及成人服饰保持增长 [40][41] - 线上收入17.1亿元(占比62%),同比增长23.6% [43][45] - 抖音渠道同比增长近100% [45] - 商超渠道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63.2% [45] - 线下门店484家(直营380家/加盟104家),上半年新增16家 [44][45] - 全域会员近6700万人,较去年末增长7.7% [44][45] 研发与资产 - 持有医疗专利1109个,消费品专利530个,医疗注册证701个(含三类28个) [19] - 上半年新增医疗专利22个,消费品专利17个,医疗注册证52个(含三类3个) [19] - 总资产180亿元,归母净资产115亿元 [19] 品牌与产品 - 医疗业务参展CMEF及链博会,推广绿色手术室解决方案 [52][54] - 联合央视网推出医护级产品专题片 [55] - 全棉时代发布卫生巾新品,举办月经日主题活动 [58] - 推出棉柔巾升级产品(柔韧性提升45%)及家居服新品 [39] - 郭晶晶工厂探访活动强化产品品质认知 [62] - 丁禹兮线下活动触达年轻用户群体 [64]
稳健医疗(300888) - 2025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01:20
消费品业务(全棉时代)表现与战略 - 全棉时代第二季度实现13%同比增长,7-8月销售增速回升 [1] - 聚焦棉柔巾、卫生巾、贴身衣物、婴童服饰四大战略品类 [1] - 线上增长引领全渠道,门店聚焦300-500平米优质核心门店并关闭低效门店 [2] -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达14%(回归2018年水平) [9] - 下半年通过产品创新(如成人乳霜洗脸巾、柔软度提升45%的棉柔巾)和渠道拓展(兴趣电商、O2O)推动增长 [5] 医疗板块成长性与战略布局 - 中国医用耗材市场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6%,国内渗透率仅20-30%(对比国外90%以上) [3] - 高端敷料保持高增速,手术室耗材增速较高,健康个护业务增速预计加快 [7][8] - 推进11个黑灯工厂自动化制造,并购GRI后加速越南、南美供应链建设 [4] - GRI供应链已恢复,7月经营向好,8月订单旺盛,下半年预计盈利改善 [6] - 医疗业务营业利润率8.6%(适用15%税率),全棉时代利润率14%(适用25%税率) [12] 财务与运营优化 - 公司整体企业所得税税率第二季度为17.6%,预计未来维持在17%-18% [12] - 全棉时代通过品类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增速高于整体)、库存下降和渠道优化提升盈利 [9] - 线下门店重点提升同店同比,升级会员服务及旗舰店形象(9月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 [10][11] - 应对关税扰动:OEM业务力争增速持平,自有品牌在东南亚市场发力 [8]
稳健医疗20250822
2025-08-24 14:47
**稳健医疗2025年上半年业绩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医疗耗材、消费品(棉制品、卫生巾、服饰) - 公司:稳健医疗(含全棉时代、Gri并购子公司)[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31%) 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8%)[3] - 医疗板块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6% 剔除Gri影响后增长132%)[2][3] - 全棉时代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20%)[2][3] - 整体毛利率586%(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11] - 医疗业务营业利润率8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消费品业务营业利润率14%(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11] - 资产负债率32% 货币资金58亿元(占总资产33%)[7] **业务板块进展** *医疗板块* - 高端敷料、手术耗材、健康消费三大品类高速增长[24] - 取得53项医疗产品注册证(含3项三类证)及22项专利[7] - 推进绿色手术室场景、黑灯工厂(规划11个)及海外供应链布局(越南、南美)[19][24] *消费品板块(全棉时代)* - 核心产品增长:奈斯公主卫生巾(增长68%)、棉柔巾(增长19%)、婴童服饰(增长19%)、成人服饰(增长10%)[9] - 线上渠道收入171亿元(增长236%) 抖音平台增长100% 商超渠道增长63%[9] - 门店数量484家(新开16家 关闭19家低效门店)[9][15] **战略与运营举措** *产品创新* - 全棉时代九大科技领域突破(透气、凉感、速干、抗菌等)[8] - 推零添加棉柔巾、超净洗卫生巾、乳霜洗脸巾、悬挂式多功能产品[8][22] - 拓展中大童服饰(7-14岁)及贴身衣物差异化面料[10][14] *渠道与品牌* - 线下聚焦300-500平米核心门店 9月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武汉楚河汉街)[15][27] - 双品牌战略:全棉时代(全棉生活方式)、奈斯公主(“美好与她”理念)[16] - 代言人活动(郭晶晶、陈伟鸿、丁禹兮)及国际参展(供应链博览会、医疗器械博览会)[11][12] *全球布局* - 海外试点(东南亚、中欧、中东)[17] - Gri公司供应链恢复 7月起业绩改善 8月订单强劲[23] - 应对关税战:近岸生产(多米尼加)、客户转移至美国本土工厂[23] **挑战与应对** - 二季度受315事件影响消费品增速放缓 但三季度线上恢复[20] - 棉柔巾市场波动:天猫Q1增长10% Q2下降9% 婴儿棉柔巾Q2下降19%[21] - 所得税率上升至17.6%(主因全棉时代收入占比62%且税率25% 医疗业务税率15%)[28][29] - 应对老龄化趋势:中国一次性耗材渗透率仅20%(vs美国90%) 预计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6%[18] **未来展望** - 医疗板块:高端敷料、手术耗材维持高增长 海外OEM业务下半年持平 自由品牌东南亚增长[24] - 全棉时代:优化商品组合、提升新品售罄率、降低库存 重点拓展线上及KA渠道(胖东来、山姆)[25] - 持续分红与回购:累计分红288亿元 回购7亿元 占首发募集资金净额100%[9] **风险提示** - Gri公司二季度因关税亏损 但上半年整体盈利 暂无双誉减值风险[23] - 人口出生率下降影响婴儿棉柔巾需求[21] - 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13][19]
舍得酒业半年报:Q2强势修复,归母净利同比翻倍,电商、沱牌、低度新品多点开花后劲十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03:47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01亿元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717万元 同比增长139.5% 业绩呈现强势恢复性增长 [1] - 公司通过主动去库存 稳价格策略 推动核心产品价盘稳固 渠道信心恢复 库存回归理性水平 [1][3] - 公司积极拓展新渠道和增量市场 电商销售同比增长31.38% 宴席市场双位数增长 沱牌特级T68动销高速增长 国际化触达40个国家 [6][7] - 公司将于8月30日推出首款低度酒新品"舍得自在" 瞄准低度酒饮市场 完善产品结构布局 [8][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25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7.76% 净利润率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27.77%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5.12%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49% [4]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6亿元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3] 经营策略与成效 - 公司执行"渠道向下 品牌向上 全面向C"策略 电商渠道销售3.36亿元 团购直销业务超去年全年 [6] - 核心大单品品味舍得和藏品舍得10年价盘稳固 经销商数量达2585家 [3] - 沱牌特级T68在基地市场和省外重点市场位列高线光瓶酒前三 普通酒销售收入4.45亿元 同比增长15.86% [6][7] - 春节终端开瓶率同比大幅提升 舍得酒增长70% 沱牌酒增长87% [7] 产品与市场创新 - 公司聚焦宴席市场 推动品味舍得 舍之道等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借助文化IP《舍得智慧人物》开展整合营销 实现品牌与市场协同 [7] - 推出29度低酒度畅饮型老酒"舍得自在"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酒度与高风味平衡 [9] - 新品填补低酒度高风味老酒细分市场空白 拓宽白酒消费新人群与新场景 [9] 国际化进展 - 在复星全球生态资源赋能下 公司产品已触达40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进程深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