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永安期货有色早报-20250926
永安期货· 2025-09-26 01:16
| 日期 | 沪锌现货进口盈利 | 沪锌期货进口盈利 | 锌保税库premium | LME C-3M | LME锌库存 | LME锌注销仓单 | | --- | --- | --- | --- | --- | --- | --- | | 2025/09/19 | -3326.26 | -2684.28 | 130 | 51 | 47825 | 16450 | | 2025/09/22 | -3284.10 | -2610.97 | 130 | 46 | 46825 | 15450 | | 2025/09/23 | -3003.69 | -2494.16 | 130 | 43 | 45775 | 14950 | | 2025/09/24 | -3318.32 | -2606.04 | 130 | 60 | 44400 | 13675 | | 2025/09/25 | -3597.09 | -2807.34 | 130 | 54 | 43800 | 13075 | | 变化 | -278.77 | -201.30 | 0 | -6 | -600 | -600 | 本周锌价震荡下移。供应端,国产TC小幅下降,进口 ...
晨会纪要:对近期重要经济金融新闻、行业事件、公司公告等进行点评-20250926
湘财证券· 2025-09-25 23:40
机械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1万台,同比增长16.4%,1-8月累计产量56.4万台,同比增长14.6% [2] - 2025年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4万台,同比增长14.4%,1-8月累计产量52.1万台,同比增长29.9% [2] - 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5.9%,验证下游制造业需求复苏 [2]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长26.8%,1-8月总销量962.0万辆,同比增长36.7% [3] - 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32.4%),产量139.6Gwh(同比+37.3%);1-8月装车量417.9Gwh(同比+43.1%),产量970.7Gwh(同比+54.3%) [3]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1pct至49.4%,生产/新订单/在手订单分项指数均回升 [4] - 建议关注通用自动化板块(豪迈科技等)及锂电设备板块(先导智能、杭可科技等) [5] ETF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沪深两市ETF总数1312只,资产管理总规模53110.32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占比66.4%(1033只/35281.80亿元) [7] - 2025年9月15-19日新上市8只股票型ETF,新成立19只ETF(含14只科创债ETF),总发行规模423.45亿元 [8] - 上周股票型ETF涨跌幅中位数0.08%,科创半导体ETF涨7.83%表现最佳,工业有色ETF跌5.38%表现最差 [9] - 股票型ETF份额平均增加1040.85万份,券商ETF份额增38.20亿份最多,科创50ETF份额减29.97亿份最多 [9] - 债券型ETF涨跌幅中位数0.01%,跨境ETF涨跌幅中位数0.46%,纳指科技ETF涨4.97%最佳 [9] PB-ROE策略表现 - 第三象限(高PB高ROE)和第五象限(低PB中ROE)为重点关注领域,2017-2024年回测超额收益分别为4.27%和1.55% [10][11] - 补充行情指标/资金强度/预期指标/财务纵比维度后,策略年化收益率11.93%,超额收益率13.22% [12] - 上周策略关注汽车/煤炭/基础化工行业,累计收益率-0.19%,超额沪深300指数0.25pct;2023年以来累计收益率26.61%,超额收益10.33pct [12] - 本周策略继续推荐关注汽车、煤炭和基础化工行业ETF [13]
股指 有望重拾上行趋势
期货日报· 2025-09-25 23:40
利好共振 8月财政数据反映出当前经济边际承压,尤其是土地相关收入偏弱,政策继续发力的概率上升,后续关 注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况。此外,企业所得税增速大幅提高彰显"反内卷"成效,PPI降幅收窄带动企 业利润出现回暖迹象。 全球宏观流动性改善 由于美国就业市场风险上行,上周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根据点阵图,年内或仍有两次降息。"预 防式"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宏观流动性改善,有助于风险资产估值抬升。美元年内预计保持偏弱态势, 我国经济韧性较强,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动能,对人民币资产较为有利。国内方面,在9月22日的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 衡,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证监会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 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在当前经济修复动能仍不够稳固的情况下,未来货 币政策预计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微观资金面方面,在政策的积极支持下,中长期资金将持续入市,为 市场的稳健运行提供助力。近期非银存款持续高增,印证居民存款"搬家"仍在进行中。融资余额保持高 位,市场情绪活跃。因此,在全球宏观 ...
经典重温 | “十五五”:产业破局与重构 ——“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三(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5 16:03
五年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演变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景设定目标、指明方向,会针对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等领域制定具体规划[3] - 从"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均设有明确量化指标,如"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分别要求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个和4个百分点[3] - 自"十三五"规划起,政策重心转向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十四五"规划时,更细化了研发经费投入、创新等目标,不再提及服务业占比指标[3] 五年规划侧重点的转变 - 从五年规划经济结构主要指标的演变看,规划侧重点已从关注三次产业比例,逐步转向重视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5] - "十一五"至"十四五"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渐淡化;研发费用指标调整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城镇化率指标细化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十四五"还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标[5] - 这些变化既体现规划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也反映国家对科创和研发的重视不断提升[5] 制造业发展路径的转变 - 五年规划对制造业的要求从"量"到"质"的转变,对应的是第二产业增长动能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切换[5] - "十五"与"十一五"规划已开始重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强调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5] - "十二五"到"十四五"规划,对制造业的要求从"改造提升"升级为"制造强国",2021-2024年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燃气、汽车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均超过8%[5] 服务业结构变化 - 五年规划对服务业的侧重从金融地产转向信息技术,对应的是第三产业对金融、地产的依赖度逐渐下降,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6] - 在五年规划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程度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同时还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发展[6] - "十三五"期间,信息传输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GDP占比分别提高1.3和0.7个百分点;2021-2024年间,两大行业的GDP占比再度均提升0.9个百分点[6] "十五五"规划产业调整方向 - 今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集体学习涉及人工智能等科创前沿,以及服务消费、服务贸易等产业结构调整内容,或已勾勒出"十五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部分"蓝图"[4] - 2025年4月和7月的政治局会议均对"新兴支柱产业"作出部署,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及的海洋经济、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均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的新兴行业[7] - 发改委战略规划司2025年课题中,科技课题涵盖独角兽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化与应用化、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等领域;服务业课题涵盖服务贸易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消费等领域[26] "反内卷"政策导向 - 当前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制造业供过于求,截至2025年7月,PPI已连续34个月同比负增长[7] - 总量层面,破解"内卷"一方面要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需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及金融资源配置推动供给创新升级[7] - 地方政府"反内卷"上,短期中央或清理违规政策,中长期需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7] 服务业发展必要性 - 服务业近年供需恢复乏力,就业修复态势弱于增加值增速,2023年文体娱、教育、卫生行业就业占比较历史趋势分别下降6.0、2.8、1.0个百分点[8] - 推动服务业不仅是顺应发展阶段的题中之义,能够缓解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更与新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契合[8] - "十五五"规划或将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通过优质供给激活服务消费与服务贸易,以此增强就业结构的稳定性[8] 产业结构实际变化 - 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占比的稳定性逐渐增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4年分别为45.7%、40.0%、36.9%、36.5%;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45.1%、51.7%、55.5%、56.7%[18] - 需求结构方面,最终消费占比逐渐提高,2010年、2015年、2020年、2024年分别为49.9%、54.2%、55.3%、56.5%;固定资本形成的占比分别为46.5%、42.6%、42.3%、40.6%[18]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平均比工业增加值快3.4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7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5%,仍比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快3.2个百分点[32]
经典重温 | 反内卷:为何需关注地方政府?(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5 16:03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为"反内卷"赋予新内涵。相比过往,本轮 "内卷" 中地方政府 为何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其行为逻辑具体表现在哪些制度性层面?系统分析,供参考。 一、本轮"反内卷",有何不同?政策更聚焦地方政府行为规范。 相较于 2015 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2025 年中央财经委尤其强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 对比两份通稿,后者更侧重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出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 等具体举措。同时,会议将 "五统一、一破除" 调整为 "五统一、一开放",核心变化体现在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尺度与对外开放维度。 上述差异的形成,一方面源于 2015 年产能过剩的全局性特征,另一方面与本轮 "内卷式" 竞争中地方政 府的深度参与直接相关。 2015 年问题源于 "四万亿" 刺激后上游产业过度投资及当时的房地产下行压 力;《求是》文章指出,本轮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为打造政策洼地、盲目上马项目、设置市场壁垒。 2021 年后,地方政府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度明显上升。中央对新兴行业的补贴与扶持成为地方政府争 夺的对象。 2022-2023 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出超收入 3579 亿元,实为中央 ...
经典重温 | “反内卷”,被低估的决心(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5 16:03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耿佩璇 联系人 | 侯倩楠 摘要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反内卷"指明方向。 相比过往,本轮"内卷"症结何在,如何破解"内卷"困境?系统分析,供参考。 一、本轮"反内卷",有何不同?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主题,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 策部署指明方向 。 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同时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 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进一步明确行后续"反内卷"政策路径。 本轮"反内卷"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本轮"反内卷",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过 度投资、降价)、居民(日均工作时间增加)可能都在讨论的范畴中。且"内卷"领域民营经济占比较高 下,本轮"反内卷"协同性或更强,更突出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同时,本轮"反内卷"更强调区域治理, 明确将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列为核心任务。 见微知著,部分企业"内卷"症结或部分缘于营收增速大幅回落与固定费用刚性的矛盾,使得其不得不采 用降价等方式追求"规模经济"。 2021-20 ...
经典重温 | “反内卷” :市场可能误解了什么?(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5 16:03
市场对"反内卷"重视度明显上升,但对"内卷"的理解却有很大分歧;多数观点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理 解,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除产量调控与自律约谈外,"反内卷"也有很多"隐藏手段"。 误解"内卷内涵":"反内卷"="反过剩"? 需求成因不同:"过剩"是需求下滑、供给被动过剩,"内卷"是需求强劲领域供给主动增加。 供给侧改革 前,地产基建需求走弱,高耗能行业产能被动过剩;当下外需表现更强,但外需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下 滑至历史最低水平(2.6以下),内需行业固定资产周转率虽在下行,但仍处于历史中位数,外需行业比 内需行业更卷;外卖等服务业(非贸易部门)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也在内卷。 物价表现不同:"过剩"是企业因需求下滑跟随式降价,"内卷"是企业因需求强劲"降价无序竞争"。 供给 侧改革前,地产基建需求走弱,煤炭钢铁等PPI随之明显回落,相关行业制造业投资也下行;当下内卷领 域,盈利偏弱而制造业投资大幅扩张,外需领域投资增速更高(13%)。出口商品价格(同比-5%以下) 甚至低于相同商品内销价格(同比-1%~-2.5%之间),反映主动降价内卷。 供给问题不同:供给侧改革前上中游、国企供给过剩,本轮反内卷是中下游、民企 ...
资产配置日报:且行且看-20250925
华西证券· 2025-09-25 15:2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万得全A指数上涨0.17%,成交额达2.39万亿元,较前日放量446亿元[1] - 科创5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4%和1.58%,但全市场个股下跌数量达3875只,赚钱效应减弱[1] - 南向资金净流入110亿港元,阿里巴巴单日净流入46.32亿港元,中芯国际净流入9.59亿港元[4] 板块轮动与逻辑分析 - 半导体设备板块回落,Wind指数下跌1.43%,资金转向新能源、工业有色、AI和核聚变板块[2] - 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导致2026年全球铜供给缺口扩大,沪铜单日上涨3.4%[2][8][9]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前商业化应用,储能受海外需求提振(美国2026年前抢装)[2] - AI算力基础设施(铜连接、服务器)和游戏板块受资金青睐[3] 债券市场动态 - 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25bp至1.80%,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0.90bp至2.11%[5] - 债市空方借贷余额激增,10年国债借贷余额达1221亿元,30年国债达881亿元[6] - 理财子、保险等机构维持净赎回纯债基金,赎回规模处于一年内50%+分位数水平[7] 商品市场趋势 - 玻璃期货上涨3.1%,焦炭和氧化铝分别上涨2.0%和1.7%[8] - 贵金属资金流出64亿元(沪金占56亿元),有色金属流入近80亿元(沪铜独揽78亿元)[8] - 玻璃库存降至5935.5万重箱,为1月末以来新低,但终端需求仍疲弱[9] 政策与风险提示 - 建材新政强化供给收紧预期,但需求驱动不足[9] - 风险提示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及财政政策的超预期调整[11]
强政策预期支撑,短期价格以稳为主
国元香港· 2025-09-25 13:31
即时点评 强政策预期支撑,短期价格以稳为主 多晶硅行业 2025-9-25 星期四 【事件】 1、硅业分会 9 月 24 日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 为 4.9-5.5 万元/吨,成交均价为 5.32 万元/吨,环比持平。n 型颗粒硅成 交价格区间为 5.0-5.1 万元/吨,成交均价为 5.05 万元/吨,环比上涨 2.02%。 2、SMM 光伏视界 9 月 24 日数据显示: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报价 50.3-55 元/千克,颗粒硅报价 49-50 元/千克,多晶硅价格指数 52.44 元/千克。 【点评观点】 ➢ 强政策预期支撑,短期价格以稳为主 产量:目前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维持在 10 家,整体开工率保持相对低位, 硅料供应总体稳定。9 月国内多晶硅排产预计 13 万吨左右,目前对比下 游需求仍然过剩。行业龙头计划在节后对川、滇基地进行停产或减产。 部分地区产能检修或降开工率,10 月排产预计将下行。 需求:临近假期,市场采购清淡,主要在于下游龙头企业前期已大量囤 货。在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的背景下,下游当前的主要策略是优先消耗自 身库存,整体多晶硅签单节奏有所放缓。 库存:持续超过 ...
螺矿产业链周度报告-20250925
中航期货· 2025-09-25 1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淡季交易接近尾声,但基本面压力仍存,预计钢材以区间震荡为主,需跟踪价格上涨后需求承接情况;铁矿预计短期延续震荡运行,警惕月底补库结束后的调整压力 [5][67][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报告摘要 - 市场焦点: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提出整治市场乱象等举措;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预计年内还将再降息两次 [5] - 重点数据:中国8月工业增加值、社消零售总额等数据表现不佳;美国8月工业生产和零售销售环比增长;9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环比增长7.2% [5] - 主要观点:钢价震荡反弹受成本支撑,黑色受美联储降息影响偏小,国内文章提振焦煤价格;螺纹供减需增、热卷供需双增,钢材预计区间震荡;铁矿高位震荡,供应发运回升但到港减少,需求偏好,预计短期震荡偏强 [5] 多空焦点 - 螺纹多方因素:《求是》提反内卷,市场情绪高涨;原料价格上涨提供成本支撑;螺纹需求改善,库存压力缓解 [8] - 螺纹空方因素:美联储降息落地,市场调整;8月信贷和经济数据走弱;热卷表需回落 [8] - 铁矿多方因素:《求是》提反内卷,市场情绪高涨;原料价格上涨提供成本支撑;铁水产量高位运行;钢厂复产,节前补库需求支撑 [9] - 铁矿空方因素:美联储降息落地,市场调整;8月信贷和经济数据走弱;铁矿发运增加 [9] 数据分析 - 宏观:《求是》文章推升工业品情绪,成为价格底部支撑;十大行业稳增长推进,汽车行业目标2025年销量增长;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预计年内再降两次,鲍威尔强调风控式降息;8月社融表现偏弱,信贷需求弱;8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政策需发力 [10][12][18][21] - 终端:地产投资与销售弱势,需政策支持;8月汽车产销平稳,新能源汽车表现好;8月挖机产销增长,船舶出口增长 [24][29][32] - 供需:前8个月粗钢和生铁产量同比下降 [33] - 供应:螺纹现货价格小幅上涨,基差收缩;钢厂盈利率下降;高炉开工率上升,电炉开工率下降;钢材产量小幅下降;螺纹表需季节性改善,热卷需求有波动;螺纹库存去化,热卷库存累积;卷螺差回落 [36][37][39][43][44][48][50] - 铁矿:现货价格小幅波动,基差向下扩大;8月进口小幅增加,当周发运增加;当周到港减少;铁水产量高位运行;港口库存下降,疏港增加;钢厂仍在节前补库 [52][55][58][59][63][65] 后市研判 - 钢材:淡季交易接近尾声,基本面压力仍存,预计区间震荡,需跟踪需求承接情况 [67] - 铁矿:矿价高位震荡,供应发运回升但到港减少,需求偏好,预计短期震荡运行,警惕月底补库结束后的调整压力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