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侧AI

搜索文档
ETF盘中资讯|抢滩AI眼镜!华为、小米等大厂涌入!受益端侧AI发展,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盘中涨逾1.4%
搜狐财经· 2025-08-15 06:25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8月15日盘中价格涨幅达1.4% 收盘涨幅1.31% 实时成交额超2600万元[1] - 成份股澜起科技涨超4% 道通科技、天准科技、石头科技、芯海科技涨逾3% 合合信息、云从科技跟涨[1] - 该ETF近60日累计资金净流入8198万元[1]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眼镜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290.7万台 同比增长121.1%[3] - 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使用体验 政策补贴提升产品性价比 头部厂商加速迭代拓展多场景应用[3] - 云端AI需求持续 终端AI应用加速落地 中国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3] 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聚焦国产AI产业链 涨跌幅限制20% 具备高弹性特征[4]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 半导体行业权重近50%[4] - 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 覆盖各细分环节龙头企业[4] 竞争格局 - 小米、雷鸟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策略出货量居前[3] - 灵伴科技、大朋VR在细分市场持续推出新产品并拓展功能场景[3] - 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AI眼镜市场[3]
抢滩AI眼镜!华为、小米等大厂涌入!受益端侧AI发展,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盘中涨逾1.4%
新浪基金· 2025-08-15 06:20
或由于资金看好国产替代+端侧AI发展两大逻辑,持续抢筹科创人工智能方向!上交所数据显示,科创 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近60日累计吸金8198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上半年AI眼镜市场的迅速发展,主要由三大核心因素共同推动:①AI大模型与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带来AI眼镜更沉浸式的使用体验;②智能眼镜被纳入补贴范围后政策红 利持续释放,产品性价比显著提升,有效刺激消费需求;③头部厂商加速产品迭代,通过轻量化设计和 多元化功能拓展,使产品覆盖办公、医疗、娱乐等多场景应用需求。 中信证券表示,AI持续强劲,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AI仍 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 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8月15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场内价格盘中涨逾1.4%,现涨1. 31%,实时成交额超2600万元,交投较为活跃!成份股方面,澜起科技涨超4%,道通科技、天准科 技、石头科技、芯海科技涨逾3%,合合信息、云从科技等个股跟涨 ...
端侧AI行业深度报告:端侧AI,万物智联新引擎
东北证券· 2025-08-15 06:16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1] 核心观点 - 端侧AI正在重塑传统云计算格局 演变为云端-边缘-终端协同的混合架构 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3] - 端侧AI通过轻量化模型和专用加速芯片实现三大技术突破:高效运行AI算法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建立隐私计算框架 [3] - 完整的端侧AI产业链已形成 2023年全球存量消费终端设备达228亿台 智能手机(29.8%) 智能家居(26.3%) PC/PAD(17.6%)为主要载体 [4] - 端侧AI市场规模2023年不足200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1.9万亿元 2023-2028年CAGR达58% [36][38][41] 产业链分析 上游硬件 - 端侧So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548亿美元增至2032年3278亿美元 CAGR8% [55] - 存储芯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 NAND Flash 696亿美元 DRAM 973亿美元 [62] - 智能传感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46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710亿美元 [70][72] - 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020年323亿元增至2024年436亿元 CAGR7.7% [78][80] 中游集成 - 设备集成商负责将AI能力适配到各类终端 跨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成为商业化落地关键 [4] 下游应用 - 智能汽车: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152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22亿元 CAGR29% [91][93] - 机器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52.95亿元 人形机器人82.39亿元 [99] - 消费电子:2025年AI手机预计出货1.18亿台 渗透率40.7% AI PC出货量超1亿台 [108][109] - 智慧工业: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3494.8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9989.9亿美元 CAGR14.2% [113] - 智慧城市: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5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CAGR25.2% [115] 重点公司分析 - 广和通:自主研发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 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 [116] - 乐鑫科技:2025E EPS 4.13元 PE 39.05倍 评级"增持" [6] - 瑞芯微:2025E EPS 2.37元 PE 75.02倍 评级"买入" [6]
具身智能“交流灵魂”灵矽AI发布,七牛云入局端侧AI赛道或将重构估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3:31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2024年出货量预计达5.33亿台 反映AI从云端向终端渗透趋势 [2] - 具身智能赛道获全球资本高度关注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 [6] - 当前端侧语音交互存在延迟高、功能封闭及情感缺失等瓶颈 制约硬件智能化发展 [2][6] 技术方案核心特点 - 灵矽AI为端侧AI交互开放平台 提供多模型即插即用支持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无缝切换 [3][4] - 通过MCP生态模块化集成地图、股票、天气等服务 支持B端按调用量收费与C端增值订阅 [4] - 实现全芯片适配 覆盖亮牛、国芯微等平台 将传统6个月适配周期压缩至4周 [4] - 端到端交互延迟小于600ms 自然打断延迟压缩至300ms内 通过并行计算优化串行瓶颈 [5]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 - 突破传统语音指令响应 实现情感化交流与自然对话 精准还原呼吸感、停顿及语调等人类特征 [5] - 以声纹识别与语音生成技术为核心 结合动态降噪算法提升嘈杂环境识别准确率 [5] - 支持10秒语音样本完成声线定制 实现个性化语音克隆建模 [5]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潜力 - 覆盖教育、智能家居、机器人三大万亿级赛道 在教育场景提供情感陪伴 在家居构建自然语言控制中枢 [6] - 为服务型机器人注入情感引擎 解决多模态感知与反馈脱节问题 提升高价值场景渗透率 [6] 公司战略升级与估值影响 - 七牛云从云服务商转型至交互层核心参与者 通过聚合大模型成为模型厂商分发渠道 [7][9] - 与芯片厂商联合调优获得议价权 通过MCP生态形成数据回流与业务飞轮 [7] - 收入结构从云租赁扩展至授权费、调用费、分成费三重模式 推动估值逻辑向高毛利AI平台切换 [9]
具身智能“交流灵魂”灵矽AI发布,七牛云入局端侧AI赛道或将重构估值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03:19
具身智能与自然交互技术发展 - 七牛云推出新一代智能硬件自然交互解决方案"灵矽AI",旨在解决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瓶颈——自然交互能力 [1] - 公司CEO表示将持续探索语音交互与具身智能的融合,让AI成为人类生活的好伙伴 [2] 端侧AI交互平台"灵矽AI" - 2024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预计达5.33亿台,显示AI从云端向终端渗透的趋势 [4] - "灵矽AI"是一个开放交互平台,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硬件厂商与开发者突破算法复杂与算力不足的壁垒 [5] - 平台采用"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客户"的核心思路 [6] 平台核心功能 - 多模型即插即用:支持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无缝切换 [7] - MCP生态:开放协议将地图、股票数据等能力模块化,支持B端收费和C端增值订阅 [7] - 全芯片适配:覆盖亮牛、国芯微等芯片平台,将适配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周 [8] 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 - "灵矽AI"实现情感化交流与自然对话,精准还原人类交流的微妙细节 [11] - 系统支持声纹识别与语音生成,动态降噪算法提升语音识别准确率 [11] - 仅需10秒语音样本即可完成专属语音克隆建模 [11] - 端到端交互延迟小于600ms,自然打断延迟压缩至300ms以内 [11] 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 - 在教育、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较高应用潜力 [12] -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美元 [12] - 自然交互能力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的核心胜负手 [12] 七牛云战略升级 - 公司从"云+CDN"服务商升级为"交互层"核心参与者 [14] - 向上聚合多家大模型,平行与芯片厂商联合调优,向下构建MCP生态 [14] - 收入结构从单一云资源租赁扩展至授权费、调用费、分成费三重叠加 [16] - 战略布局有望重塑公司估值逻辑,从规模驱动切换至高毛利、生态驱动的AI平台模式 [16]
“灵矽AI”打造具身智能“交流灵魂” 七牛云切入端侧AI万亿级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2:45
核心观点 - 七牛云推出端侧AI交互平台"灵矽AI" 旨在解决具身智能领域自然交互能力瓶颈 通过开放平台降低开发门槛 并推动情感化交互技术突破 [1][2][4] - 公司股价本月累计涨幅超32% 市场认为其入局端侧AI赛道将重塑估值逻辑 从云服务商转向高毛利生态驱动模式 [1][6][7] 技术方案与创新 - 灵矽AI为多模型即插即用开放平台 支持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主流模型无缝切换 并通过MCP生态模块化集成地图、天气等服务 实现B端按调用量收费或C端增值订阅 [2][3] - 平台全芯片适配亮牛、国芯微等量产平台 配套SDK将传统6个月适配周期压缩至4周 显著降低开发门槛 [3] - 技术核心聚焦声纹识别与语音生成 实现端到端小于600ms超低延迟 自然打断延迟压缩至300ms内 支持10秒语音样本完成声线定制 [4] 市场应用与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预计达5.33亿台 AI从云端向终端渗透趋势明确 [2] - 灵矽AI适用于教育、智能家居、机器人三大场景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美元 [5] - 当前机器人行业存在响应迟缓、多模态感知脱节等问题 自然交互能力成为商业化落地核心胜负手 [5] 战略与生态布局 - 公司从"云+CDN"服务商升级为交互层核心参与者 向上聚合大模型成为分发渠道 平行与芯片厂商联合调优获议价权 向下通过MCP生态形成数据回流飞轮 [6] - 收入结构从单一云租赁扩展至授权费、调用费、分成费三重模式 量化教育、家居、机器人三大万亿级赛道TAM [6]
达瑞电子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2%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02: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28.04% [1] - 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5.3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34.87%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091.78万元,同比增长23.80% [1]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5.91% [1] - 结构性器件业务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39.07% [1] - 增长主要源于深化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核心客户项目份额持续提升 [1]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81.32% [1] - 增长动力来自头部客户订单规模化交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降本增效 [1] - 自2022年切入新能源赛道后,通过大客户战略进入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和储能系统头部客户供应链 [1] 战略并购 - 2025年7月31日公告拟以1.64亿元受让并增资维斯德新材料,交易完成后持有80%股权 [2] - 维斯德专注于碳纤维产品研发与生产,具备从预浸料到量产的全链条能力 [2] - 通过并购整合构建"玻纤-碳纤"全体系解决方案,同步推进轻型合金等材料研发 [2] 战略定位 - 致力打造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研发创新型复合轻量化结构件 [2] - 目标满足高端消费电子及端侧AI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2] - 通过技术优势转化、战略并购及前瞻研发储备,发展成为端侧AI轻量化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 [2]
达瑞电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28.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5.32%,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展现强劲发展韧性 [2][8]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深耕消费电子行业,并战略性布局新能源领域,成功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Tesla等全球新能源行业领导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8][11] - 公司通过战略并购维斯德,快速整合构建"玻纤-碳纤"全体系解决方案,打造轻量化材料技术平台,以满足高端消费电子及端侧AI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8][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28.0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5.3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1亿元,同比增长23.80% [2] - 基本每股收益1.00元/股,同比增长26.5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6%,同比增长0.62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41.3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0% [2]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39.07%,核心客户项目份额整体持续提升 [8] - 新能源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和储能系统头部客户供应链的进入 [8][9] - 3C装配自动化设备业务:与电子组件业务形成良好协作,形成"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 [5]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端侧AI市场将在2025-2029年间实现跨越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水平大幅提升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突破910万辆,同比增长28% [3] - 光伏储能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 [4]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0.57亿元,同比增长25.20% [14] - 累计形成专利24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21项、外观专利6项)及软件著作权26项 [12] - 构建"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包括客户导向研发、前瞻技术储备、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 [7] 智能制造与成本控制 - 依托ERP、MES等智能系统构建精益管理体系,通过智能排产系统提升机台效率 [13] - 借助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 [13] - 智能采购平台实现集中议价和大数据分析,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13] 客户资源与市场地位 - 消费电子客户包括Apple、Sony、Microsoft、Meta、Bose、Lenovo等国际知名品牌 [10] - 新能源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Tesla等全球行业领导企业 [11] - 通过为头部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为后续拓展其他优质客户奠定坚实基础 [11] 投资与资金管理 - 委托理财发生额10.10亿元,未到期余额6.40亿元 [19] - 存在中航信托信托计划逾期未收回情况,逾期金额0.90亿元,已计提减值0.45亿元 [19] - 募集资金余额6.34亿元,其中存放在专户的余额0.5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5.84亿元 [19]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寒武纪涨超11%,再创新高!科创50指数ETF(588870)涨超1%!机构:坚定看好自主可控与端侧AI
新浪财经· 2025-08-14 06:16
科创50指数ETF表现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盘中涨幅超2% 收盘仍涨1.18% 成交额达5130.90万元 换手率17.93% [1] - 该ETF年内份额增长率超18% 持续领先同类产品 当前流通盘2.55亿份 流通值2.8亿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寒武纪涨11.45% 市值首破4000亿元 海光信息涨9.58% 中芯国际涨1.43% [2][3]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国产AI算力芯片加速迭代 寒武纪拟定增39.85亿元投资大模型芯片 沐曦发布国产旗舰GPU [3] - 模拟IC呈现"量增价稳"趋势 中芯国际和华虹Q2业绩说明会均强调车规模拟IC的国产替代机遇 [4]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保持乐观 AI驱动下游需求 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领域业绩弹性显著 [5]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1] - 国产算力厂商聚焦互连技术创新与系统方案输出 通过算力集群构建支撑AI大模型训练需求 [6] 投资产品特征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全市场最低档 [7] - 该ETF覆盖芯片/医药/电力设备/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板块 跟踪科创板50只龙头股 [7]
港股午评 恒生指数早盘跌0.06% 芯片股逆市走强
金融界· 2025-08-14 05:10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06%报25597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45% 早盘成交1628亿港元 [1]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走强 泰格医药涨5.57% 诺诚健华涨2.9% [1] - 荣昌生物涨超14% 因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Ⅲ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1]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逆市走强 晶圆代工双雄接近或达到"满产" 后市产能仍将供不应求 [1] - 机构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与端侧AI两大方向 华虹半导体涨超3% 中芯国际涨1.25%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延续涨势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 [1] - 新华保险涨4.82% 中国太保涨5.12% 中国人寿涨3.95% 中国平安涨2.38% [1] 个股表现 - 晶泰控股再涨超10% 与DoveTree合作带动重大收益增长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 九方智投控股再涨3% 上半年盈喜超预期 新一轮配售直指稳定币及RWA [1] - 创梦天地早盘涨11% 《三角洲行动》成为头部常青游戏 引入Playrix战略投资 [2] - 鸿腾精密再涨5.8% 上半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增长 机构称其有望持续受益AI数据中心 [3] - 兖矿能源跌超3% 煤价下跌拖累业绩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减约3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