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电脑
icon
搜索文档
消电ETF(561310)盘中回调超3%,电子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逻辑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7:14
9月26日,消电ETF(561310)盘中回调超3%。 国金证券指出,电子与半导体行业呈现多领域高景气态势。AI-PCB及算力硬件需求强劲,英伟达技术 升级带动PCB价量齐升,多家厂商订单饱满、满产满销并积极扩产,AI覆铜板因海外扩产缓慢,大陆龙 头厂商显著受益,配套设备及上游材料需求同步增长。半导体领域,存储板块受供给端减产及需求端云 计算、消费电子备货推动,DRAM价格预计季增15%-20%,利基型DRAM国产替代加速;晶圆厂稼动率 提升叠加国产替代,半导体材料及设备需求旺盛,设备国产化逻辑强化,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厂 商订单弹性显著。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联接A(014906),国泰中证消费电子主 题ETF发起联接C(014907)。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 ...
全力进击智能制造,合肥重新定义产业版图坐标
新浪财经· 2025-09-26 05:45
合肥智能制造产业转型 - 合肥正以深入智能制造革命重新定义全球产业坐标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1] - 长三角主流网络媒体调研行活动展示联宝科技 蔚来汽车 安徽合力叉车等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成果 [1] 联宝科技智能制造能力 - 个人电脑年产能达4000万台套 全球每售出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由联宝科技制造 产品行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 [3] - 获得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全球201个"灯塔工厂"认证 80%以上订单为单笔小于5台的定制需求 从接单到交付全过程小于102个小时 [3] - 应用大数据 云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计划精准化和排产智能化 打造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生态协同体系 [3] - 联想合肥制造基地为全球最大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去年工业产值达1057亿元 连续五年保持工业产值和营收双双过千亿 [4] - 业务从个人电脑扩展至服务器和主板领域 并前瞻性布局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 带动70余家合作伙伴聚链成群 [4] 安徽合力叉车智能化升级 - 拥有14条智能化产线覆盖槽钢加工 涂装和装配等环节 具备年产6万台新能源工业车辆的能力 [5] - 电动产品销量同比劲增28% 电动产品占比提升至68% 产品覆盖362种车型包括AGV和氢燃料产品 [5] - 市场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物流场景从"一人一车"转变为"无人多机 无边界协同"的新范式 [5] 蔚来汽车智能制造实践 - 工厂采用机械手臂和无人驾驶物流小车 机器人协同作业仅用98秒完成四扇车门安装 [8] - 车身外总拼工位识别精度达0.05毫米 涂装车间使用全球首创"魔方"车辆存取平台实现个性化定制 [8] - 换电站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 提供快速便捷的能源补给体验 [8]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 集聚蔚来 合肥长安和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企业 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 增长81% [6] - 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量超十分之一 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6] 合肥经济发展与产业协同 - 十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七个千亿元台阶 进入"万亿俱乐部" 成为长三角最受年轻人欢迎城市之一 [10] - 从家电到新能源汽车 光伏逆变器到智能机器人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进阶 [10]
联想:打造iChain供应链智能体|2025华夏ESG实践供应链履责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5 10:39
实践案例 文/华夏ESG观察联盟 企业介绍 联想集团是一家全球化企业,2024/25财年全年收入达4985亿元人民币,服务遍布全球180个市场数以百 万计的客户。联想构建从口袋到云端的计算能力,现已拥有包括人工智能赋能、人工智能导向和人工智 能优化的终端、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在内的完整产品路线图,包括个人电脑、工作站、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数据中心、存储、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以及软件定义等基础设施产 品。联想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992)(美国预托证券代号:LNVGY)。 针对处于不同减碳阶段的供应商,联想实施分级管理策略,根据供应商的碳排放管理成熟度、影响力及 实施意愿,提供差异化支持,推动供应链整体气候行动取得实效。该计划目前已推动占采购额96%供应 商设定公开减排目标。 绿色采购方面,联想积极搭建绿电生态联盟,采购碳信用抵消助力产品碳中和认证,以及推行绿色差旅 等举措,在多场景落实减碳行动。2024年,联想在广东开展绿电集采试点,联合4家联想供应商工厂和 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共采购绿电4600万度绿电,减排约3万吨二氧化碳,并将供应商绿电采购量纳 入供应链绩效考核。 在供应 ...
杨元庆:联想合肥制造基地上半年逆势增长,产值出口双跃升
新浪科技· 2025-09-20 06:48
公司业绩表现 - 联想合肥制造基地2024年工业产值达到1057亿元人民币[1] - 该基地连续五年保持工业产值和营收双双超过千亿元人民币[3] - 2024年上半年工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27%[3] - 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8%[3] 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 - 制造基地从个人电脑等智能终端领域扩展至服务器和主板领域[3] - 前瞻性布局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3] - 带动70余家产业链合作伙伴在安徽形成产业集群[3] - 打造4小时产业圈并年均贡献工业产值140亿元人民币[3] - 累计带动就业规模近10万人[3] 战略定位 - 联想合肥基地自2011年建设以来已成为全球制造重镇[1] - 公司作为制造业皖军主力队员参与区域产业建设[1] - 安徽制造业呈现韧性强、活力足和竞争力提升的特点[3]
新消费之日本经验篇(一):日本消费时代启示录:四阶段演进中的需求变迁
长江证券· 2025-09-12 02:42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日本消费时代演进及其启示的详细总结: 核心观点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日本消费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目前整体处于第四消费时代,但各阶段特征并存。消费观念从国家导向的私有主义逐步演变为共享主义和利他主义,这一变迁受社会经济背景、人口结构、价值观等因素驱动,并为理解当前"新消费"模式提供借鉴[4][7][10]。 日本消费时代划分及特征 - **第一消费社会(1912–1941年)**:以少数大城市中产阶级为主导,消费呈现西洋化、大城市化特征,消费属于国家层面的私有主义[19][22] - **第二消费社会(1945–1974年)**:经济高速发展,家庭本位消费迅速扩张,消费以"家庭"为单位,追求"大的就是好的",大批量生产与大规模消费为核心特征[19][22][26] - **第三消费社会(1975–2004年)**:个性化消费趋势显著,消费单位从家庭转向个人,追求"轻薄短小"、时尚外观及服务体验,GDP年均增长率从第二消费社会的8.89%大幅下降至4.05%(1974–1990年)和0.95%(1991–2010年)[19][30][35] - **第四消费社会(2005–2034年)**:注重"共享"与利他主义,消费观念从个人主义转向社会意识,追求简单、休闲和无品牌倾向,人口减少导致消费市场缩小[19][22][36] 消费时代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 - **经济背景变化**:石油危机结束经济高速增长期,第三消费社会GDP增长率显著放缓;第四消费社会面临经济长期不景气和不稳定[22][30][35] - **人口结构变迁**:第三消费社会人口微增,老年人比率从6%升至20%;第四消费社会人口减少,老年人比率进一步升至20–30%[22][30] - **家庭结构演变**:家庭规模持续小型化,单人家庭数量上升,消费单位由家族转向个人;预测显示1990年出生的女性到50岁时约有23.5%未婚,27.5%离异,推动全年龄段单身化[40][41][73] - **女性角色转变**: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更多进入职场,工资上涨幅度自1990年起基本高于男性,消费行为从家庭需求转向自我投资与表达[42][45][46] 第三消费社会的具体表现 - **消费取向变化**:从量到质、从物质到服务、从理性方便到感性个性化,人均最终消费支出上升[37][38][46] - **代表性消费趋势**:随身听、个人电脑、小型汽车流行,"一人食"食品出现,服务业占GDP比重增加[30][48] - **社会意识变化**:民众对心灵和生活品质的需求大幅上升,消费意识向健康、经济转型[50][51] 第四消费社会的兴起与特点 - **消费观念转型**:从个人意识到社会意识、私有主义到共享意识、追求名牌到追求简单休闲、崇尚欧美到日本意识地方意识、真正实现物质到服务[9][57] - **利他主义与共享主义盛行**:非营利组织认证法人数量大幅上升,合租公寓流行,"断舍离"风潮加快脱离私有意识[9][20][63][65] - **经济与雇佣环境**:非正式雇佣者增加,雇佣率上升,弱化公司作为人际关系平台的功能,加剧"孤独化",从而催生对共享生活方式的需求[25][80][82] 文化层面的消费意识演变 - **品牌理念变革**:无印良品以去品牌化、注重内在品质与舒适轻松的风格契合第四消费时代需求,消费行为从社会阶层攀比转向促进人际情感联系[87][88] - **动漫产业反映社会情绪**:1960s–1970s经济腾飞期侧重西化英雄主义与机械科幻;1980s泡沫经济期题材多元化;1990s–2000s经济停滞期转向内心探索与文化寻根;2010s–2020s全球化背景下表达社会困境与利他主义,提供情绪出口[91][96][97][101] 日本消费变迁的启示 - **消费时代并存性**:四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当下并存并彼此渗透,反映出不同群体、地域和文化背景下消费观念的差异与融合[32][36] - **新消费行业机遇**:消费时代变迁带动与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相适应的行业及个股涌现,为重点分析第三和第四消费时代特点提供借鉴[10][18]
2025服贸会|数智互通成全球服贸包容发展新引擎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35
峰会主题与背景 - 2025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以"数智驱动包容发展"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和全球包容发展诉求 [1] - 数字技术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数字鸿沟、贸易保护等因素加剧了服务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1] - 高通公司、阿斯利康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数智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实践与前景 探讨数智化促进服务贸易包容发展的路径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中国服务贸易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6.7% 2024年总额突破万亿美元 规模全球第二 [3] -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达2327.1亿美元 占比超过50% [3] - 服务贸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柱和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4] 政策试点与开放举措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 北京作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 [3] - 该协定是WTO首个全球性数字贸易规则 中国通过此举展现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3] - 协定实施将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并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扩容提质与互联互通 [5] - 需协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支持数字化平台建设 [5] - 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加速推动服务贸易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场景创新 [5] - 基于AI的预测性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战略规划 提升业务韧性、效率和创新能力 [7] - 降低跨境服务交付成本 但企业间技术获益存在不平等现象 [7] 产业生态重构 - 未来人工智能将采用混合式AI架构 在云端、边云和终端侧协同运行 [7] - AI将成为所有层级智能手机标准配置 具备AI功能的个人电脑将更加经济实惠 [7] - 车载智能体AI和智能眼镜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7] 组织机制建设 -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组建数字经济委员会和航空业委员会 [5] - 旨在发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 有效汇聚行业资源 [5] - 提升联盟服务能力 [5] 包容性发展要求 - 需摒弃碎片化发展和孤立决策 释放AI技术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潜力 [6] - 确保所有企业能够实现数字化转型 包括获得可负担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具备数字技能的人才 [7] - 需要支持创新的监管环境 [7] 服务贸易价值 - 服务贸易增长重塑贸易运作模式 显著改善商品贸易整体前景 [4] - 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商业机遇 [4] - 带动服务业自身发展 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4]
小摩:个人电脑需求强劲 上调惠普(HPQ.US)目标价至3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6:44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3.1%至13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37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75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0.74美元 [2] - 个人系统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至99亿美元 个人电脑销量增长6% [2] 行业需求趋势 - 个人电脑市场需求趋势十分强劲 [2] - 预计第四财季个人电脑销量将继续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将惠普目标价从27美元上调至30美元 [1] - 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 [1] - 强劲需求趋势预计降低2025财年业绩预期下调风险 [2]
联想控股上半年净利大增144%,营收增20.67%,AI服务器收入同比涨超三倍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3: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815.59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2333.64亿元增长20.67% [2][7] - 净利润41.76亿元 较去年同期28.05亿元增长48.88% [2][7] -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较去年同期2.86亿元激增144.41% [2][7] - 基本每股盈利0.30元 较去年同期0.12元增长150% [2][7] 业务板块表现 - 产业运营板块收入2791亿元 同比增长21% [2][5] - 联想集团收入2572亿元 同比增长24% 贡献净利润13.41亿元 同比增长21% [3][5] - 非个人电脑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8% 显示多元化进展 [4] - 联泓集团收入31.08亿元 同比下降9% [5] - 佳沃集团收入160亿元 同比下降5% 亏损收窄41% [5] - 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归母净亏损3.86亿元 较去年同期4.51亿元收窄 [6] 联想集团细分业务亮点 - 个人电脑全球市场份额达24.6%创历史新高 [5][8] - AI PC出货量占比超30% Windows AI PC全球市场份额达31% [8] - 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三倍 [1][8]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ISG)收入同比增长49% [8] - 方案服务业务(SSG)连续17季度双位数增长 收入同比上升20% 运营利润率超20% [8] 战略投资布局 - 上半年累计投资超过50个科技项目 重点布局AI、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 [9] - 体系内累计投资AI企业超270家 [9] - 在具身智能和医药医疗领域投资企业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9]
华勤技术(603296):多元业务协同发力,业绩高速增长
华安证券· 2025-08-28 09: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4] - 多元业务协同发力,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AIoT及汽车电子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 [5][6][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亿元、46.5亿元、5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87元、4.57元、5.32元 [9][11] 业务表现总结 -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268.02亿元,同比增长116.44%,智能穿戴产品发货量高速增长且居行业领先地位 [5] - 高性能计算业务收入506.29亿元,同比增长128.22%,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数据产品领域均实现突破 [6] - AIoT业务收入33.15亿元,同比增长79.89%,覆盖智能家居、XR及游戏产品等多品类硬件 [7]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62.49%,在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驾模块实现技术突破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12.79亿元(同比增长37.7%),2026年1801.82亿元(同比增长19.1%),2027年2011.48亿元(同比增长11.6%) [11] - 预计2025年毛利率稳定在9.1%,ROE维持在14.7%-14.8%区间 [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4.8倍,2026年降至21.0倍,2027年进一步降至18.0倍 [9][11] 市场与战略 - 公司通过"3+N+3"产品布局构建稳健矩阵,在AI PC、XR、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具备技术及客户优势 [5][6][7][8] - 穿戴产品受益于AI及空间计算技术发展,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AI服务器业务与国内云厂商深度合作 [5][6] - 汽车电子业务突破新势力车企客户,形成JDM及CM双模式并逐步产生规模效应 [8]
两路径布局!科技业加快供应链多元化态势
经济日报· 2025-08-27 23:45
供应链多元化趋势 - 科技行业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形成服务器生产向美国和墨西哥转移 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制造仍分散在亚洲以控制成本的趋势 [1] - 2024年美国科技硬件营收中服务器 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三类产品合计达5650亿美元 占比超过半数 [1] - 服务器生产自2018年起率先迁移 智能手机和PC生产为控制成本主要仍留在亚洲 [1] 服务器生产布局 - 专供美国市场的服务器生产逐步转向墨西哥和美国 目前生产分散在台湾 越南 泰国 马来西亚和墨西哥 [1] - 台湾四大服务器ODM厂商鸿海 广达 纬创和英业达均在美国设有生产基地 [1]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扩张先进芯片产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器生产转移趋势 [1] AI服务器供应链特点 - AI服务器享有战略地位 供应链大致可免于美国关税冲击 [1] - 多数厂商建立跨区域运营网络 零部件与子系统主要在亚洲生产 最后组装落在台湾或墨西哥 [1] - 墨西哥可享有《美墨加协定》的关税豁免待遇 [1] 美国本土组装优势 - 美国本土组装因简化流程和强化客户支援效率而逐渐受青睐 [2] - AI服务器单价高昂有助于消化扩张和营运成本 [2] - 即使已落实在美生产AI芯片 仍难以完全摆脱对亚洲零组件的依赖 [2] 行业影响 - 供应商设法抵消关税压力可能导致美国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上涨 [1] - 对企业而言供应链韧性重于效率成为优先考量因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