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全文|阿里Q1业绩会实录:预计未来3年内 闪购跟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新增成交
新浪财经· 2025-08-31 09:56
财报核心数据 - 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476.52亿元 同比增长2% [1] -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0亿元 同比下滑18% [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31.16亿元 [1] 闪购业务进展 - 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8月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3] - 月度交易用户达3亿 较4月前增长200% [3] - 日均活跃骑手达200万人 较4月增长3倍 [3] - 闪电仓超5万家 订单同比增长超360% [7] - 盒马线上订单突破200万单 同比增长70% [7] 业务协同效应 - 闪购带动淘宝8月DAU增长20% [4] - 高频场景提升用户活跃天数 [4] - 流量上涨推动广告与CRM收入提升 [4] - 减少市场费用投入 [4] - 预计3年内带来1万亿新增成交 [8] 经营效率优化 - 短期UE亏损预计缩减50% [6] - 通过用户结构优化提升平台UE [5] - 高价值订单比例提升带动客单价增长 [5] - 物流成本随订单规模稳定显著下降 [6] - 长期有望达到行业领先效率水平 [6] 云业务表现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9] - 利润率达8.8% [9] - AI训练和推理需求持续旺盛 [10] - 车厂/教育/医疗企业专用模型训练需求增长 [10] - 通义开源模型带来后训练商业化机会 [10] 战略投资规划 - AI领域三年投资3800亿元 [12] - 内需领域追加500亿投入 [13] - 资本支出根据供应链情况动态调整 [12] - 具备饱和式投入两大领域的资金实力 [18] 商业化进展 - CMR增长10% 受千六服务费和全站推渗透驱动 [14] - 预计CMR保持高增速 [14] - 智能体时代需强化长上下文窗口理解能力 [15] - 无影AgentBay提供沙盒环境支持 [15] - 模型编码能力成为核心方向 [15] 业务整合优势 - 饿了么基础能力支撑闪购快速发展 [16] - 淘宝提供高活跃用户 饿了么提供商户与运力 [16] - 投资逻辑转向电商生态综合收益 [16] - 到店业务已在部分城市开展测试 [12]
被遗忘的社区团购
投资界· 2025-08-31 07:15
社区团购行业兴衰 - 2020年社区团购经历爆发式增长与急速退潮 互联网巨头包括美团 拼多多 阿里 京东 滴滴等纷纷入场并投入巨额资金 但行业整体陷入严重亏损 美团优选所在新业务板块2020-2024年累计亏损超800亿[3] - 大厂竞争策略包括高额补贴和激进扩张 京东京喜拼拼悬赏2000万争夺区域市场份额第一 阿里淘菜菜为进入前三投入至少200亿 滴滴将车辆改为广告牌 美团和拼多多广泛招募乡镇团长[4] - 行业在2021年后快速降温 京喜拼拼 橙心优选 淘菜菜出现巨额亏损 中小平台如呆萝卜 十荟团倒闭 2020年底"九不得"条例限制无序竞争 但刷单等内部乱象也加剧行业困境 京喜拼拼单日GMV曾出现90%水分[10] 商业模式与成本控制 - 社区团购采用"次日达+自提"模式显著降低履约成本 单均履约成本仅为前置仓模式的1/20 运营成本比即时零售低40%[6] - 供应链环节通过精简SKU和预售制归集订单 上游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产地直采或单层批发 将整体加价率从45%压缩至20%以内[8][9] - 生鲜品类作为引流产品面临盈利难题 2020年底主要平台生鲜SKU占比降至40% GMV占比降至30% 接近传统商超水平[17] 生鲜品类固有挑战 - 生鲜行业利润空间有限 美团闪电仓通过销售日用百货将券前毛利率提升至50%以上 而社区团购因生鲜特性难以盈利[14] - 生鲜具有强区域属性 全国饮食习惯分散 供应链高度本地化 导致规模化扩张困难 区域企业如兴盛优选 朴朴 叮咚买菜 胖东来均呈现地域性特征[15] - 社区团购尝试拓展非生鲜品类如女装和数码未成功 用户核心需求仍集中在低价生鲜产品[18] 竞争格局与战略分化 - 2022年行业形成双寡头格局 多多买菜市占率44% 美团优选32% 2024年双方均以减亏为目标 美团优选于2024年6月停止服务[12] - 拼多多与美团战略定位不同 拼多多以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目的 持续投入供应链优化 美团则将社区团购作为商品零售延伸尝试 现已转向新模式业务[22]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对社区团购形成挤压 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 是社区团购的两倍 2024年主要平台单日总订单量突破2亿[22][24] 行业价值与前景 - 社区团购面临即时零售的全面竞争 即时零售凭借日用百货为主品类 外卖引流优势及闲置运力利用 展现出更清晰的盈利路径[24] - 该模式既未能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战略船票 也未能实现稳定盈利 最终陷入增长空间被侵蚀的双重困境[24]
3年1万亿!阿里还有更大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8-31 03:5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476.52亿元 剔除已出售业务后集团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 [1] -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 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1] 淘宝闪购业务进展 - 淘宝闪购月度活跃用户数达3亿 较4个月前增长300% [1] - 日均活跃骑手规模达200万 较4个月前增长3倍 [1] - 日订单量连续3天超过1亿单(8月7日至9日) [2] - 7月有395个非餐品牌商家月成交额突破百万元 66个品牌破千万元 [2] 战略方向与业务协同 - 公司聚焦消费与AI+云两大战略重心 即时零售业务获得大力投资 [1] - 闪购业务带动电商广告和CMR提升 减少市场费用 预计未来3年带来1万亿元交易增量 [2] - 阿里闪电仓数量超过5万家 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 其中25%供给来自阿里生态供应链 [4] - 天猫超市将从B2C远场模式全面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 [4] 业务发展历程 - 淘宝闪购服务于4月底在淘宝App推出 随后实现快速发展 [2] - 业务第一阶段用户规模和心智建设目标已超预期实现 [1]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财季电商集团利润缩水103.64亿元,闪购拉动淘宝月活提高25%
36氪· 2025-08-30 17: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6财年第一财季实现营收2476.5亿元(3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经营利润349.88亿元(48.84亿美元),同比下滑3% [1][4] -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下降18% [1] - 调整后每ADS收益14.75元 [1] - 合并经调整EBITA为388.44亿元(54.22亿美元),同比下降14% [4] 分部收入 -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2亿元(19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 [1][2] - 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165.52亿美元),同比增长9% [1][2] - 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2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1][2] - 中国批发商业收入67.11亿元(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 [1][2]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48.5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1][2][7] - 国际零售商业收入283.95亿元(3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2][7] - 国际批发商业收入63.46亿元(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 [2][7]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6% [1][2][7] 分部利润 - 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为383.89亿元(53.59亿美元),同比下降21% [4]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同比改善98% [4][7] - 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为29.54亿元(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6% [4] 战略进展 - 公司完成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的战略整合,组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以推动"用户为先"战略 [2] - 推出"淘宝闪购"服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5] - 扩大非餐商品供给和前置仓覆盖,整合各业务供应链及会员权益 [5] - 88VIP会员数量超过5300万,持续双位数增长 [7] - 国际零售商业通过速卖通Choice和Trendyol优化单位经济效益,物流和投入效率提升 [7] - 云智能集团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公共云业务带动增长势头 [7][8] 运营亮点 - 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12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主要由Take rate提升驱动 [5] - 淘宝天猫618购物节通过用户友好促销机制实现消费者强劲增长 [6] - 国际批发平台采用AI驱动工具用于市场营销、采购和产品上架 [7] - 云智能集团在生成式AI市场提供全栈解决方案,通过百炼和PAI平台支持企业部署AI应用 [9] 资本管理 - 公司以8.15亿美元总价回购5600万股普通股(相当于700万股美国存托股) [9]
阿里Q2财报:淘宝闪购“快速取得阶段成果” 淘宝活跃消费者增25%
央广网· 2025-08-30 16:33
财务表现 - 中国电商集团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 同比增长10% 超过彭博分析师一致预期 [1] - 中国电商集团整体收入达1400.72亿元 同比增长10% 保持健康利润水平 [2] 用户增长指标 - 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8月前三周同比增长25% [1] - 淘宝APP日均活跃用户数7月同比增长17% 领先优势加强 [1] - 88VIP会员数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规模达5300万 [2] 业务运营亮点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三天超过1亿单 超越竞争对手 [1] - 7月有395个非餐品牌商家在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 66个品牌破千万 [2] - 电商业务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 [1] 市场竞争地位 - 高盛分析认为淘宝闪购有望获得45%的市场份额 [1] - 外卖行业竞争改变市场格局 淘宝闪购正在赢得市场竞争 [1][2] 战略举措 - 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 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 [1] - 整合各业务供应链、用户及会员权益 促进即时零售与阿里生态协同 [2] - 上线全新大会员体系 打通饿了么、飞猪、高德等会员权益 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场景 [2]
七夕消费者涌入淘宝闪购“淘鲜花”!奢品大牌等集体入驻
央广网· 2025-08-30 16:32
淘宝闪购七夕消费表现 - 七夕鲜花预售订单同比去年增长132% 是今年520的3倍 [3] - 11朵 33朵 52朵玫瑰花束增速均超三位数 其中52朵花束增速最高 [3] - 覆盖城市包括哈尔滨 延吉 广州 西双版纳等多地 [1] 品类与品牌拓展 - 除鲜花外涵盖轻奢包包 美妆护肤 黄金饰品 3C数码 潮流玩具等礼品类别 [3] - Coach上线包袋 腰带 围巾 饰品 香水等十余款礼赠品类 [5] - Baccarat巴卡拉推出3款七夕专属礼物包含对杯 摆件和香氛蜡烛 [6] - 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12000家 [8] 品牌合作与增长 - Coach MCM Alessi NIKE SK-II等奢侈及大众品牌七夕前集中入驻 [3] - HARMAY話梅通过淘宝闪购探索高端美妆新型渠道增量空间 [6] - 联合利华 自然堂 古今 英氏等快消 美妆 服饰 母婴品牌8月持续入驻 [8] 消费趋势与服务升级 - 仪式感消费显著增长 葡萄酒 香薰 情侣家居服等品类订单增幅突出 [3] - 屈臣氏燕窝 吉利剃须刀 追觅扫地机等部分商品享受5折起优惠 [3] - 淘宝闪购提供小时达服务 Baccarat表示可满足消费者时效性需求 [6] - 平台构建全品类全场景零售生态 带动品牌商家稳定增长 [8]
华润啤酒在川断供即时零售 电商平台亟待构建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13:40
即时零售价格战与华润啤酒应对措施 - 淘宝闪购平台华润啤酒勇闯天涯产品售价34元/件(500ml×12瓶),配送后总价40元/件 [2] - 华润啤酒四川营销中心因价格战于8月26日发布通知,全面停止向即时零售平台供应勇闯及纯生系列产品 [3] - 停货原因为平台价格战导致产品破价率攀升,部分平台消费者到手价跌破30元/件,扰乱市场价格体系并被不良商贩倒卖形成利益链 [3] 即时零售市场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增速较网络零售高17.89个百分点 [7]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一二级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2][7] - 主要平台包括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等,酒类专项平台包括歪马送酒、京东酒世界等 [6] 华润啤酒线上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近40%,即时零售业务GMV增长近50% [6] - 美团闪购占雪花啤酒线上渠道销售额近40%,歪马送酒平台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70% [6] - 公司已与阿里巴巴、美团、京东、饿了么、歪马送酒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6] 行业专家观点 - 即时零售价格战导致商家利润被挤压,可能引发商品品质缩水和服务标准下降 [4] - 价格战造成四大负面冲击:价格体系塌方、利润链断裂、品牌价值受损、创新停滞 [5] - 未来演进方向包括从低价混战转向服务分层、品类从啤酒向全酒水扩张、渠道集中化发展 [8]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华润雪花啤酒与歪马送酒达成战略合作,共享产能与行业经验,推动柔性化供给转型 [6] - 歪马送酒已在全国18省180余城开设超1700家门店,2025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60% [7] - 建议开发专属精酿与短保鲜啤,强化线上下单与本地仓配协同效率,针对特定消费场景开展精准营销 [7]
从烟柜到冰柜,便利店的库存正压垮个体老板
虎嗅APP· 2025-08-30 13:32
行业整体表现 - 便利店行业门店数量持续增长 TOP100企业门店数达19.6万家 较2023年净增1.4万家 增幅7.7% [20] - 行业单店单日营收同比下降2.0%至4698元 客单价总体回落 [20] - 2023年限额以上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7.0% 但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连锁品牌和数字化先行者 [20] 个体经营困境 - 暑期旺季营业额显著下滑 雪糕进货额从近3万元降至不足4000元 降幅近10倍 [7] - 单日营业额常仅数百元 难以覆盖月租金5500元的成本 [11] - 香烟库存压力剧增 个别店铺库存达100万元 超过30元/盒的高档烟动销困难 [8][12] 市场竞争态势 - 零食折扣店渠道加价率仅20% 远低于传统便利店50%的水平 造成价格敏感客户流失 [23] - 线上渠道占比突破30% 即时零售平台对实体便利店形成显著分流效应 [23] - 社区商业密度过高导致客源稀释 出现"三步一小店 五步一大店"的过度竞争局面 [14] 成本结构挑战 - 一线城市便利店年运营成本超35万元 而年营业额仅维持在40万元左右 [19] - 增加热食等品类会推高成本和损耗 但周边餐饮内卷严重导致销售预期不佳 [19] - 经营者面临库存积压和房租攀升的双重压力 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极低水平 [12][14]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会对比折扣店和线上价格后放弃购买 [7] - 购买商品数量减少 停留时间变短 传统"随手购买"消费模式正在消失 [18] - 消费结构转向理性 中高档商品销售受阻 20元以上香烟成为动销分界点 [19][22]
美团和京东拼抢“线下折扣店”,刘强东现身“助阵”
第一财经· 2025-08-30 12:49
行业动态 - 互联网平台从外卖大战转向线下折扣零售赛道竞争 京东在宿迁开设四家折扣超市 美团在杭州开设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1][3] - 线下零售市场调整提供进入机会 中国超市Top100门店数量减少2750家 同比下降9.8% [3] - 零售业焦点转向硬折扣模式 德国奥乐齐在上海门店超50家 2024年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门店数同比增长10% [5] 平台战略 - 京东折扣超市依托京东供应链体系 采用产地直采和源头直发模式 消除中间环节溢价 [1] - 平台通过自有品牌研发能力进行差异化竞争 利用线上积累的供应链体系和前置仓模式 与线下产生联动提高用户黏性 [3] - 京东布局线下为强化供应链体系 连接即时零售业务 发展店仓网一体化模式 [4] 业务布局 - 京东2024年多次布局线下业务 3月宣布京东七鲜在天津新增20个仓店 5月京东mall在南京北京落地 6月七鲜美食MALL在哈尔滨开业 [3] - 京东折扣超市计划重投入 参考超盒算NB300家门店规模 预计开店上百家 后续规模取决于经营情况 [4] - 美团快乐猴超市以好货不贵为亮点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均聚焦折扣零售赛道 [3]
渠道失利 百威亚太营收被华润啤酒反超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2:3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啤酒Top6公司市场份额连续三年均超过90% 显示行业高度集中 [2] - 百威亚太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8.06%至222.75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24.4%至29.05亿元 成为头部企业中跌幅最大者 [2] - 华润啤酒以239.42亿元营收超越百威亚太 登顶行业第一 净利润达57.89亿元 [2]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贡献百威亚太超70%收入 但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减少8.2% 净收入同比减少10.2% [2] - 中国市场下滑并非首次 2024年销量和收入均已出现10%以上降幅 [2] - 第二季度在华销量未达行业平均水平 主要因关键市场与渠道表现疲软 [2] 渠道结构变化 - 百威亚太非即饮渠道占比约50% 低于行业60%的平均水平 [4] - 即饮渠道(餐饮/夜店/KTV)曾是百威在沿海地区的优势渠道 但非即饮渠道(商超/电商)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4] - 公司正发展新一级和二级批发商以扩大覆盖 但渠道建设需要时间 [4] 新兴渠道发展 - 新零售渠道(电商/即时零售)虽基数小但增长迅猛 年增速达30%或高双位数 [5] - 即时零售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快消渠道 具有引流作用 [5] - 华润啤酒与阿里巴巴/美团闪购/京东等平台战略合作 2025年上半年线上GMV增近40% 即时零售GMV增近50% [5] 管理层策略 -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指出餐饮业放缓影响将持续至下半年 [3] - 公司加速拓展非即饮渠道 尤其在广东等核心市场需提升渠道扩张与执行能力 [4] - 百威亚太通过招募和培养批发商来提升非即饮渠道覆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