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

搜索文档
网络普法助力平谷电商发展
新京报· 2025-09-28 10:45
9月25日,"e法润京华.一区一品牌"系列网络普法宣传活动走进平谷区,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 办、平谷区委网信办承办,以"e尚平谷.惠农零距离"为主题,通过网络平台专家现场普法、优秀主播经 验分享、普法主题惠农展销等多种方式,为平谷培养"一村一主播"、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功能区贡献智慧 和力量。 ...
遥望科技亮相数贸会,谢如栋分享中国制造品牌化、全球化新路径
经济网· 2025-09-28 09:19
公司业务发展 - 连续四年参加数贸会展示创新成果 包括明星+IP并行 数实融合范例X27 Park 品牌全案营销和孵化朵薇品牌等[3] - 自研AI产品V5 Chat已落地核心业务 通过解构业务实现智能人机交互和规模化提效[3] - 2024年启动AI数字产业园业务 已在横琴 虎门 温州三地打造产业园 提供运营资源整合 AI系统赋能等综合服务[4] - 海外业务组建百余人的运营团队 建联合作超9700位海外达人 在洛杉矶 伦敦 圣保罗等地建立选品中心[4] - 7月北美地区GMV超274万美元 累计观看超1500万次[4] 战略方向 - 通过超级IP+超级工厂模式共创品牌 将营销与销售优势赋能传统制造业[6] - 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跃迁 为品牌全球化提供全方位支持[6] - 在多个国家建立选品基地 探索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路径[6] 行业定位 - 作为科技驱动的新消费服务平台 以数智化能力重构消费服务新范式[3] - 助力传统制造业解决品牌力薄弱 营销费用高和出海难等挑战[6] - 通过创新模式和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3][4]
淘宝直播挖向小红书
36氪· 2025-09-28 02:50
双十一大战一触即发,淘天的强力引擎淘宝直播也终于开始"搞事情"。 拉明星叠buff这一招,果然不出所料 ,李诞、熊黛林、谈莉娜、包文婧、伍嘉成等多位明星从9月下旬开始陆续入淘直播,为10月份开启的双十一预售埋 下伏笔。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曾在《淘宝直播请call赵露思》一文里分析过,除了司空见惯的"李佳琦开启预售"之外还需要一些"刺激性"去保住自身 的"面子",也许当时在直播间里袒露过不拒绝直播带货的赵露思是个好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逼近,先用"量"去堆砌起热度,也是常规有效办法。 李佳琦《所有女生的OFFER2025》 在这一堆明星入淘里,最引人关注的是李诞,这位被小红书捧过的"一哥"。 9月23日,李诞重回淘宝开启新一场直播,这是他时隔近3年,再度回归淘宝。 相比此前淘宝首秀有罗永浩和交个朋友主播的助力, 李诞现如今的淘宝直播间更像是小红书的复刻版,场景设在具有家居生活气息的室内 ,只有李诞一 人杵着大脑袋面对镜头,布置也比较随意,身后隐约能看到其他产品的"广告展示位"。 李诞现在与之前的淘宝直播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李诞之外,其他近期高调入淘的明星也并非全是直播新鲜人,其中大多数都 ...
AI赋能数字贸易 数贸会架起开放合作桥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0:54
展会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行 主题为"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 参展商数量超过1800家 [1] - 人工智能在数字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安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1][3] 贸易成果 - 浙江省数字贸易额2022-2024年相继突破6000亿元 7000亿元 8000亿元三个千亿元级大关 [2] - 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数字贸易总额达4149.5亿元 同比增长13.2% [2] - 中国已与36个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打造120余个线上线下国家馆 [2]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打造全流程数字化供应链 六款跨境电商产品覆盖63个国家 [2] - YiwuPay服务233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2] AI应用 - 遥望科技展示数智化能力 将AI技术结合直播电商经验 在多地打造AI产业园 提供AI系统赋能 基金扶持 IP赋能等综合服务 [3] - 谦寻借助AI技术分析历史销售数据 预测市场趋势 助力精准选品 并聚焦AI智能体应用提升直播电商运营效率 [3] - 阿里巴巴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赋能50多万商家 覆盖60余个场景 [3] - 人工智能与数字贸易结合可帮助商家精准决策 分析目标市场 [1][3] - AI大模型 算力 高质量语料三大要素具备将推动AI产业普及 [3] 数字安全 - 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 其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3] - 需构建"技术+制度+市场"协同防线 将安全内嵌于创新基因 [3]
向直播乱象亮剑
经济日报· 2025-09-25 22:06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一批近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办的直 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进一步依法合规经营,净化行业生态。今年上半年,全国 网上零售额达74295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电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直播电商领域 存在的乱象也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接下来,还需多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应 加快推动立法立规,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常态化发布典型案例;平台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推 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将合规情况与商家信用评价挂钩,加强内容审核与商家管理;此外,消费者应提 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维权能力,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直播电商生态。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规范社区运营,直播电商行业立新规 | 新京报评论
搜狐财经· 2025-09-25 20:16
▲强化平台治理,要从制度层面切入。图/IC photo 作为数字经济与内容消费融合的产物,直播电商因其强实时性与互动性,近年来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然而,行业高速扩张背 后,"流量至上"的异化逻辑催生了诸多乱象。像一些试图进军直播电商领域的市场主体为获取流量,竟不惜以"黑红"的方式"出道",这为平台的治理带来相 当大的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以往平台主要依靠头部达人"生存"。事实上,在抖音上,头部达人并不是直播电商的核心。2024年,抖音电商百万粉丝以上的头部达 人只贡献了9%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规范经营的商家和中小达人,才是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货架场GMV同比增长49%。同时,超过511万名新入驻电商作者和536万家商家通过平台获得收入;平均每天有125万场电商 直播开播,被3.3亿人次观看。这些商家如同支撑平台健康生长的毛细血管,借助规则化的生态,抖音电商不断修改推荐算法,让他们真正获得了流量和成 长的机会。 如有账号编造"癌症晚期孕妈妈"的剧本博取同情带货,终因涉嫌欺诈被全面封禁;有直播间打出"1元秒杀"噱头却收取高额运费,因价格违规受到 ...
【时代风口】 团播新经济为何走红?
证券时报· 2025-09-25 18:15
第二,从成本上看,一场高质量团播带来的收益,MCN公司分摊到几个中腰部主播身上,比支付一个 超头部主播的坑位费和分成可能更划算。除外,团播形式的聚合性也为中小主播提供了绝佳的上升通 道。通过组合的形式获得媲美头部主播的流量和关注度,从而盘活了平台的主播生态,打破了流量过于 集中在顶部的僵局。 第三,品牌加入造势,制造爆款,形成内容共创机制。与顶流团播直播间合作,打造超级品牌日、新品 首发盛典。利用团播的爆发力,在短时间内集中造势,制造话题、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配合平台消费 日优惠机制,不断吸引用户停留,创造销售奇迹。 团播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是电商行业流量见顶后的一种"内卷式"突破。虽然在短期内创造了巨大的效 应,但也埋下了许多隐患。首先,对于MCN公司来说,打造一个成功且吸金的团队,前期需要投入巨 大的资金和资源,后期一旦团队核心人物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投入即将成为泡沫;其次,内容缺乏创 新,同质化严重,内容生态面临僵化。一种模式成功后,无疑会被各种团队争相模仿,继而所有团播形 式则变得千篇一律,索然无味,最终导致用户审美疲劳。最后,过度娱乐化导致过度的消费主义。追求 娱乐化确实会吸引很多用户,但同时也会煽动 ...
品牌专家解读辛选推出主播“合伙制”:破“头部依赖”之余,品牌商面临甄别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5:37
每经记者|黄博文 每经编辑|张海妮 近日,辛选集团联合创始人初瑞雪在直播中宣布,辛选将主播合作模式由签约制升级为合伙制,引发行业关注。 "合伙制"将如何重塑直播电商与主播的关系?直播电商行业又将面临哪些变化?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国家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华南理工大 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陈明。 媒体报道,辛选集团联合创始人初瑞雪表示,主播会与集团成立独立的合伙企业,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主播分成上升至60%, 辛选只收5%的服务费,并主要负责供应链、中台支持和资源赋能,但不再直接管理主播的运营。 陈明认为,辛选实行主播"合伙制",表面为消除"连带风险",实质是打破头部主播独占资源、瓜分利润的被动局面。此举能为品牌商带来多重积极变化,但 品牌商也需要甄别主播的能力与素质。 合伙制下平台"松绑",品牌方迎来甄别与管理新挑战 辛选集团正尝试通过"合伙制"重塑与主播的关系。 据新抖平台数据,曾与辛巴因大闸蟹等产品产生争议的"疯狂小杨哥"(张庆杨),自2024年9月7日后未再进行公开直播,其所属公司"三只羊"此前也因产品 宣传问题接受监管部门调查并被处罚。 在陈明看来,辛选与主播 ...
直播电商新规落地,为内容创作立规矩
新京报· 2025-09-25 11:45
如有账号编造"癌症晚期孕妈妈"的剧本博取同情带货,终因涉嫌欺诈被全面封禁;有直播间打出"1元秒杀"噱头却 收取高额运费,因价格违规受到处罚;有作者虚构商品成分,夸大功效,甚至利用虚拟人设误导消费者,相关账 号、商品和店铺均被下架或封禁…… 虽然不少"黑红"商家被平台及时封禁,但如何及时从机制层面优化流量配给机制,从根源上杜绝"黑红"商家的出 现?直播电商获取流量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拷问着各大平台,也拷问着整个行业。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平台曾拿出不少有力的举措,对相应的违规问题进行治理。以抖音为例,过去一年,平台已 查处约1300万起违规问题,无限期收回47万个违规作者的带货权限,以高频次、强有力的处罚举措,净化平台生 态。 但必须承认,平台生态治理有其复杂性,强化其精细化、长效化治理,自然不能只靠针对个案的高频次处罚。"见 招拆招"固然可以打击相应的乱象,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范性要求,从制度层面切入,方能击中问题的"七寸", 更好杜绝相关问题隐患的滋生。 一些平台率先行动了起来。如,9月21日,在浙江海宁抖音创作者大会电商作者交流专场上,抖音电商正式发布的 《抖音电商社区运营规范》,首次以规范形式明确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