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

搜索文档
EDA被禁,商务部强硬回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2 02:28
中美经贸摩擦与半导体行业影响 核心观点 - 中方严正驳斥美方关于违反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的指控,指出美方新增多项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包括AI芯片出口管制、EDA软件销售禁令等,严重破坏双边经贸关系 [1][2]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向EDA龙头企业新思科技、Cadence和西门子EDA发出出口限制通知,要求对华出口特定EDA软件需申请许可证,尤其涉及"军事最终用户" [2][3] 美方对华限制措施 - **AI芯片与EDA软件管制**:美方发布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对华EDA软件销售,Cadence披露3D991和3E991类软件需额外许可证 [1][2] - **供应链中断**:美方撤销部分供应商对华出口许可证,新思科技因BIS新规暂停2025财年第三季度及全年财务预测 [2] 企业动态与应对 - **新思科技**:5月29日收到BIS限制信函,正评估业务和财务影响,暂停财务指引 [2] - **Cadence**:5月23日获BIS通知,称新规"非常复杂",正与当局沟通澄清 [2][3] - **西门子EDA**:计划与全球客户协作减轻限制冲击 [3] 中方立场与行业影响 - 中方强调已落实日内瓦会谈共识,取消对美"对等关税"措施,而美方单边行动加剧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 [1][2] - EDA三巨头(新思、Cadence、西门子)业务受限,可能影响中国半导体设计环节的技术迭代 [2][3] 其他行业动态(文章推荐部分) - 美国拟禁止中国制造的汽车软件和硬件 [8] - 半导体设备行业薪资涨幅达40% [8] - ASML新光刻机成本过高引发市场关注 [8]
管涛:人民币汇率的韧性与博弈:中美关税战下的市场逻辑与企业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5-12 13:16
人民币汇率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内外因分析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升值,超出市场预期 [2] - 外部因素:特朗普政策转向导致美元信用危机,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超7%,峰值达9%以上,非美货币普遍升值 [3] - 内部因素: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回调已部分提前反映关税预期压力,去年四季度汇率下行至7.3元附近 [4] - 春节前后中国科技领域现象级事件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资产重估"预期吸引资本回流 [4] - 政府提前部署应对外部冲击,推出平准基金稳定A股,强化金融政策协调 [4] 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的四大支撑逻辑 - 特朗普关税反噬美国经济,IMF与高盛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美联储可能重启降息削弱美元 [5] - 美元信用危机持续,关税限制美元流动性输出,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受挫 [5] - 中美经贸对话重启释放积极信号,5月7日宣布财长级会谈缓解市场紧张情绪 [5] - 中国政策储备充足,年初已将防范外部风险列入工作重点,政策支撑不断增强 [6] - 中美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分化趋于收敛,美联储降息空间大于中国 [6] - 市场主体资产负债币种结构调整,民间对外净负债创历史新低,结汇意愿增强 [7] 企业层面汇率风险的应对建议 - 企业需强化"风险中性"意识,避免单边押注汇率走势 [8] - 自然对冲策略:匹配外汇收入与支出降低汇率暴露程度 [8] - 结算币种多元化:推动人民币计价结算,增加非美元币种使用 [8] - 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远期、掉期、期权)对冲汇率波动 [8] - 汇率风险管理应聚焦主业,避免盲目押注,转为常态化策略 [9]
朝着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进——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牵动世界目光
新华网· 2025-05-12 12:41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于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双方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会谈选择瑞士具有特殊意义 瑞士作为中立国且与中国建交75周年 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美国在欧洲重要贸易伙伴 体现合作共赢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1] 关税政策经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干扰本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民众生活消费 严重冲击全球经贸秩序 令世界经济发展蒙上阴影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2.8% 指出美国关税措施及反制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冲击 [2] - 美国媒体批评加征关税政策导致苹果公司到通用汽车等各行各业遭受数百亿美元损失 [2] 国际社会反应 -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乐见中美双方朝解决问题迈出重要一步 认为这对两国和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 瑞士联邦副主席帕姆兰认为中美会谈有利于缓和紧张局势 对全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3] - 瑞士经济学家认为会谈有助于降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瑞士工商界人士认为会谈进展利好两国经济并将给全球带来深远影响 [3]
管涛:从本轮金融增量政策的市场反应说起丨汇海观涛
第一财经· 2025-05-12 11:44
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5·07"增量政策范围广、措施多、落地快,不低于甚至超出市场预期,属于落实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利好兑现 [1][3] - 政策包括下调政策性利率0.1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并优化创设结构性工具 [3] - A股对"5·07"政策反应克制,上证综指两日累计涨幅不足2%,而去年"9·24"政策后六连涨累计达27%,主因本次政策已在预期内 [3][6] 货币政策与传导机制 - 中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占比70%-80%),低利率政策传导效率低于美国(直接融资占比80%),难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经济 [8][9] - 银行净息差下行与不良贷款倒挂,导致银行加大债券配置,10年期中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加剧资产荒和市场波动 [10] - 央行强调需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健康性,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避免过度宽松引发系统性风险 [10] 财政政策与外贸支持 - 财政政策明显靠前发力,一季度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2.52万亿元,广义赤字率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至8.4% [11] - 针对关税冲击,政策强化外贸企业金融纾困(应贷尽贷)、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快赔预赔)、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12] - 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码"两新""两重"建设,并研究行业救助政策以应对关税影响 [13][14] 经济数据与外部环境 - 中国4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但对非美市场(如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长17%-25%,带动整体出口增速达8.1% [14] - PPI连续30个月同比下降,接近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纪录,GDP平减指数连续10季度负增长,反映通缩压力持续 [7] - 中美重启经贸磋商,双方有意降低高关税,为政策调整提供时间窗口 [14]
三句话解析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实质性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5-12 08:36
中美经贸会谈核心成果 - 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联合声明体现平衡性和互利性 [1][3][8] - 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 由牵头人共同领导并定期沟通具体问题 [10] - 联合声明涉及具体举措 细节将于5月12日公布 [16] 会谈关键特征分析 - 会谈氛围体现三大特点:坦诚(全面提出关切问题)、深入(提供量化数据)、建设性(成果获双方认可) [5] - 短期取得进展的原因包括:高关税对双方立竿见影的影响(如美国西海岸港口中国货船12小时零启航)、双方对彼此诉求更熟悉 [6][7] - 中方坚持原则立场 不牺牲国际公平正义达成协议 前期反制关税为谈判奠定基础 [18][19] 后续经贸合作方向 - 优先恢复中美贸易基本盘 再拓展更多领域合作(制造业、新兴技术等) [11] - 合作清单需扩大 但取决于美方态度 华尔街关注关税问题对全球供应链影响 [12] - 全球供应链面临重塑 欧盟等经济体正评估贸易转移效应 美国资本市场利益或受长期关税冲击 [13] 美方决策层动态 - 财长贝森特政策受华尔街影响显著 近期频繁与对冲基金经理沟通关税影响 [12] - 当前美方态度相对理性 中方代表团给予积极评价 [15]
石破茂派日本代表送上亲笔信,访问中国之前,他要先去一趟东南亚
搜狐财经· 2025-05-01 04:00
中日高层互动 -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率团访华,转交首相石破茂亲笔信,信中包含对中方立场说明及希望会面的意愿[1] - 此次访华为齐藤铁夫2023年11月就任后首次访华,也是美国关税谈判浪潮后日本政党首次公开访华[1] - 石破茂选择此时与中国沟通,与美日关税谈判僵局直接相关,旨在增加对美谈判筹码[3] 美日关税谈判背景 - 美国提出"90天关税豁免期"后,日本成为首个谈判国家,但美方态度强硬并将关税与日本防卫费挂钩[3] - 特朗普要求日本提高防卫费用作为降低关税条件,导致美日矛盾凸显[3] - 日本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联系,迫使美国在后续谈判中让步[3] 日本对华战略考量 - 日本转向中国是为留退路,若美日谈判破裂可依托与中国合作避免孤立[5] - 此举也是试探美国态度,若反应强烈则调整对美策略,若无反应则加大与中国合作[5] - 石破茂访华前先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旨在深化安保合作并就美国关税措施交换意见[5] 东南亚地区重要性 - 东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经济体之一,制造业和供应链核心地位突出[6] - 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东南亚成为稳定供应链的关键区域[6] - 日本访问东南亚既寻求经贸新机遇降低美国关税冲击,也提升地区影响力[6] 中国应对策略 - 越南总理要求关税谈判不影响其他协议,东南亚国家中立对中国经贸稳定有利[8] - 中国需积极回应日本沟通意愿,同时防范其外交政策不确定性[8] - 日本在中美间抉择及东南亚合作成果将影响地区局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