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徐大堡核电站配套外送工程投运
辽宁日报· 2025-09-23 01:09
日前,徐大堡核电站500千伏配套外送工程——徐大堡至宽邦线路正式投运,将有效保障徐大堡核 电站3号、4号机组电安全稳定外送,标志着辽宁省电力保障能力实现新跃升。 工程建设过程中,国网辽宁电力坚持精益建造、品质引领,严格实施"五关管控""五必检六必验"等 质量强制措施,全面加强关键环节监督和绿色施工管理,实现工程"过程成优、一次成优"。在竣工验收 阶段,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手段,构建"数字赋能、立体管控、精益闭环"的验收体系,确 保工程"零缺陷、零隐患"投入运行。 位于葫芦岛兴城市的徐大堡核电站,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 电机组。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近54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约1600万吨,减排 二氧化碳近4400万吨,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为确保"核电稳发稳送",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 公司配套规划建设4回500千伏线路及2座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此次投运的徐大堡至宽邦线路工程于 2024年9月启动建设,新建线路总长72.73公里,组立铁塔94基,同步完成宽邦变电站2个出线间隔扩 建,进一步打通了清洁能源输送"大动脉"。 ...
《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征集团标起草单位
中国能源报· 2025-09-23 01:04
零碳园区标准制定背景 -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引擎和产业集聚孵化关键平台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集中区域[2] - 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 重塑产业竞争力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2] - 当前产业园区普遍面临顶层设计缺失 标准依据不足 技术路径不明 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 标准制定工作组织 - 中国开发区协会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立项通知 项目编号T/CADZ-094-2025[2][6] - 由中国开发区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共同组织标准起草工作[3][6] -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标准参编单位 要求具有行业代表性及较高制造科研水平 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3][8] 标准制定意义 - 填补零碳园区领域标准空白 为政府决策 园区规划 企业行动和第三方评价提供关键依据[2] - 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 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7] - 增加企业话语权和行业竞争力 为参与单位提供证明文件协助申请认证及财政补贴[7] 参与单位权益 - 成为标准起草组成员 在前言中体现单位及个人姓名[9] - 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或修订时享有优先参与权[9] - 获得荣誉牌匾及起草人证书[9] 申报要求 -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30日 需提交word版和盖章扫描版申请表[11] - 申报文件需发送至指定邮箱 标题注明"关于反馈团体标准《零碳园区建设技术导则》参编情况"[11] - 申报联系人包括中国开发区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4位成员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零碳园区专委会2位成员[15]
全市每3度电就有近1度是绿电
北京青年报· 2025-09-22 18:24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表示,北京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研发攻关—成果转化— 产业应用"全链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快步走向"大市场"。截至目前,全市有效 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了6.7万件,年均增速达到14.6%。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近 200家,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专业人才,推动技术迭代的核心阵地。 在开幕大会上,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现场签约。杨秀玲介绍,国家绿色 技术交易中心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链接全球,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 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 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达6.7万件、全市每3度电有近1度是绿电、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 50%……昨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大会现场发布了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北京已初步构建起绿色经济发展 新格局。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 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上,本市启动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按照计划,到 2035年,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 ...
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横贯中国!地下巨龙苏醒,西方一夜失色
搜狐财经· 2025-09-22 17:08
想象一条隐秘的动脉,跳动着未来能源的生命之血。它横贯中国广袤的西部腹地,从四川到青海,再到西藏、新疆,一条稀有金属的巨龙正悄然苏醒。 这并非只是一次普通的地理探险,而是一场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战略发现。它的浮现,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迈向自主与领先的里程碑。 这股源自地心的力量,不仅将为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动力,更折射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与高瞻远瞩的国家战略。今天,我们一同揭开这"地下巨 龙"的神秘面纱。 今年1月8日,国家自然资源部的一则公告,让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东方。一条横跨新疆、四川、青海、西藏的巨大锂矿带被正式确认,其地质构造长度达 到了惊人的2800公里。 国际锂价就像过山车,时而飙到两三万美元一吨,时而又断崖式暴跌。这种不确定性,对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来说,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随时可能落下。 过去我们并非没有自己的锂资源,比如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但盐 77.aspffh.iNFO683v.aspqto.iNFO68uq.aspurk.iNFO68de.asptus.iNFO689u.aspvae.iNFO68lf.aspffh.iNFO68e3.aspqto.iNFO6873.as ...
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
期货日报· 2025-09-22 16:05
据新华社电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5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锚 定"双碳"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6.8亿千瓦,是2020年的3倍以上,提前6 年多实现向国际社会承诺的装机容量目标。 节能降碳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 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为11.6%,达到"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 此外,我国产业低碳化进程加速。稳步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超1.5亿吨。截至2024年年 底,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30家,全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国家层面累计 培育绿色工业园区491个,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新产业(300832)、新业态、 新模式"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18%。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到16.4%。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9
污染防治成效 -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和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七大流域及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2]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2] - 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 [2]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3] 减污降碳协同进展 - 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5]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4] - 将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至8%以控制甲烷排放 [4] 碳市场体系建设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5]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范围扩大至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5]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体系 [5] -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5] 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 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中长期目标任务 [6]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6]
张剑辉荣获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
海博思创· 2025-09-22 13:47
张剑辉博士以其专业素养和企业家精神,带领公司自 2011 年在北京中关村创业以来,经过十四年发 展,已成长为我国储能行业的标杆企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他不仅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更通过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 贡献,展现出新时代企业家在绿色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 自 2011 年创业以来,张剑辉博士带领团队攻克了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网 联储能系统"实现了电池管理、能量控制和系统安全的全面优化。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 CMA&CNAS 认证电池及电池系统测试实验室,并牵头成立了北京市未来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中心和电化学 储能系统专业博士后工作站,持续强化技术研发与人才储备。 9 月 22 日, 2025 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举行, 本次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高 度概括绿色北京、绿色经济的新进展、新成果,体现北京市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进入新阶段、新 航程。 会上, 2025 "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正式发布,海博思创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张剑辉等共 10 位涵盖绿色发展多个关键领 ...
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ICPRE 2025)在杭州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54
2025年9月19日至22日,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Renewable Energy,ICPRE 2025)在浙江杭州隆重 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IEEE及IEEE IAS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 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协办。 大会吸引了来自 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卡塔尔、西班牙、俄罗斯、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青年研究 者参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共同探讨电力生成、传输、存储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沿议题,聚焦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志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李虹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指出,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电 力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正经历从技术创新到系统重构的深刻变革。接下来,浙江大学盛况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发表欢迎致辞,他提到,作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 台,ICPRE 今年迎来第十届举办,标志着大会在汇聚全球智慧、 ...
解码零碳园区绿色未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1:33
为此,他建议零碳园区必须让政府、管委会、企业、服务商等多主体各就其位。面对8万家产业类 园区、693家国家级、2600家省级园区治理差异,首先要厘清职责:政府负责基础制度与公共服务,用 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清除共性障碍;园区平台则成为"能碳一体"智慧中枢,全程监测碳排放、动态优 化并即时反馈,把要素配置、服务供给和理念落地拧成一股绳;同时平台左手联动"价值放大市场",右 手牵引"理念实现市场",形成"理念驱动—资源整合—协同落地—赋能共振—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 零碳愿景真正转化为协同实践。 "国际对话+中国方案" 共绘零碳园区发展蓝图 9月21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在山东威海临港区举行。论坛以"构建绿色产 业生态,共创零碳园区未来"为主题,搭建中外对话平台,共探零碳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绿色升级路 径。 多主体协同 把8万园区零碳愿景变成现实 "零碳园区是指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性替代化石能源为核心路径,结合能效提升、资源循环 与碳移除等多种辅助手段,在其规划、建设与运营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区域范围内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 现代化园区。"洪堡零碳论坛主席、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 ...
中国天楹(000035) - 000035中国天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2
2025-09-22 11:00
项目进展 - 辽源项目一期工程进入施工安装阶段 包括514.8兆瓦上网风电 214.5兆瓦离网风电 生物质绿碳制备及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5] - 安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全部核准备案 包括400兆瓦上网风电 400兆瓦离网风电 生物质绿碳制备及年产1.95万吨绿氢和10万吨绿醇项目 化工部分已开始土建施工[6] 技术路线 - 采用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系统+氢能制备+化工合成的多能互补技术路线[7] - 绿氢工艺采用碱性电解水ALK技术(四拖一模式) 绿氨采用柔性合成氨设计 绿醇耦合多种生物质制碳工艺[7] - 应用荷随源动和源随荷动核心技术 确保新能源直供模式下稳定运行[7] 市场前景 - 全球船用燃料油年消费量超3.2亿吨 对应碳排放超10亿吨(按单吨燃料油碳排放3.15吨计算)[8] - 截至2024年4月全球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达49.5% 其中甲醇动力船占9.1%(227艘)[9] - 预计到2033年全球将有439艘甲醇动力船舶投入运营[9] 产能规划 - 计划2026年具备年产20万吨欧盟认证电制甲醇能力[10] - 2030年前后实现100万吨电制甲醇供货能力[10] 资质认证 - 子公司获得ISCC EU认证证书 满足进入欧盟能源市场的必要条件[11] 合作生态 - 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为其提供电制甲醇/氨/甲烷等绿色燃料[10] - 联合全球航运产业链企业构建国际化供应体系 推动绿色燃料在远洋船舶的应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