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小米YU7首批交付 雷军为车主开车门:感谢大家信任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55
小米YU7电动汽车交付仪式 - 小米YU7电动汽车迎来首批车主交付 公司创始人雷军亲自出席活动并与车主互动[1] - 雷军通过90度鞠躬、献花等仪式表达对车主的感谢 强调品牌温度与诚意[1] - 雷军希望小米YU7成为用户探索美好生活的伙伴 体现产品自信与用户关怀[1] 产品配置与性能 - 小米YU7售价区间25.35万至32.99万元 推出三款车型满足不同需求[3] - 全系标配天际屏全景显示、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激光雷达及135度电动座椅等高端配置[3] - 动力系统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和V6s Plus电机 标准版续航达835公里[3] 市场反响与销售表现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 1小时内飙升至28.9万台[3] - 此前小米SU7交付时雷军亲自为车主开门的场景曾引发全网热议[3] - 公司通过创始人亲自参与交付活动强化品牌形象与用户信任[1][3]
新能源车企6月成绩单出炉!2025年智驾技术或是车市核心竞争点,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回调布局机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7-02 07:29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跟踪的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下跌0 64%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中矿资源(002738)领涨3 12% 赣锋锂业(002460)上涨2 89% 天齐锂业(002466)上涨2 11% [1] - 电连技术(300679)领跌3 59% 银轮股份(002126)下跌3 39% 先导智能(300450)下跌2 69% [1] 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 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达382585辆 上半年累计销量约214 6万辆 同比增长33 04% [1] - 零跑汽车6月交付48006辆 同比增长超138% 上半年累计交付221664辆 [1]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 同比增长224% 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 2025Q2累计交付103181辆创单季度新高 [1] - 鸿蒙智行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 刷新单月及单日销量纪录 [1] 智能驾驶行业趋势 - 2025年智驾技术成为车市核心竞争点 行业竞争加剧 [2] - 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降低技术门槛 推动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 [2] - 城市NOA渗透率或提升至15% 高阶智驾落地成为车企竞争主旋律 [2]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构成 - 指数覆盖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上市公司 [2] -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紧密跟踪该指数 [2][3]
再次对标特斯拉,雷军深夜复盘小米YU7创造奇迹背后的热门问题
贝壳财经· 2025-06-27 06:45
小米汽车订单表现 - 小米SU7上市2分钟大定19.6万辆,锁单12.2万辆 [1] - 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大定超28.9万辆 [1] - 订单数据公布后小米ADR大涨近10%,次日股价高开8%至61港元创历史新高 [1][3] 产能与交付规划 - 公司正全力推动扩产以应对超预期订单 [3] - 北京工厂优先选择京津冀供应商,非电池类供应商30%-40%位于京津冀,含电池达60%-70% [8] - 计划加快交付速度,确保订车用户尽早提车 [4] 产品战略与竞争分析 - YU7 SUV预计销量将超过SU7轿车,但SU7仍将保持较高销量 [4] - 公司否认仅靠营销取胜,强调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等绝大部分指标领先 [5] - 承认特斯拉Model Y的行业标杆地位,但表示小米产品同样具有竞争力 [6][7] 技术研发进展 - 第二代玄戒芯片计划应用于汽车,研发周期需3-4年 [9] - 已自研四合一域控制器为芯片上车做准备 [9] - 首代芯片主要验证技术,备货量较少因初期无法预判性能表现 [9] 行业趋势判断 -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智能电动汽车实现换道超车 [13] - 智能化领域(芯片/OS/AI/互联网)中国仅次于美国 [13] - 未来需补足机械素质等基本功,突破高端化(豪华感/舒适感/科技感) [13][14] 公司运营策略调整 - 将严格执行60天内支付供应商款项的反内卷政策 [10] - 从"新手心态"转变为按重点车企标准要求自身 [11][12] - 在流量时代需更谨言慎行,避免负面效应放大 [11]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85%,前十大权重包含豪威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6-25 14:05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1.85% 报3207.47点 成交额597.4亿元 [1]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近一个月下跌4.16% 近三个月下跌8.12% 年至今上涨0.72% [1] 指数构成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15.19%)、比亚迪(14.68%)、立讯精密(6.86%)、汇川技术(4.98%)、豪威集团(4.45%)、长城汽车(3.84%)、科大讯飞(3.13%)、长安汽车(3.01%)、三花智控(2.81%)、亿纬锂能(2.67%)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4.25%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5.01%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74%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37.55% 可选消费占比34.30% 信息技术占比22.09% 原材料占比5.31% 通信服务占比0.75%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C、泰康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 [2]
盘前下跌!王兴又减持“理想”,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2:12
王兴减持理想汽车 - 王兴在6月10日至6月13日累计减持573.7万股理想汽车股份,套现6.53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20.61% [5][6] - 2025年以来王兴已两次集中减持,3月18日至3月21日减持650万股,6月10日至6月13日减持573.7万股,累计套现13.51亿港元 [8][9][10] - 近年来王兴持续减持,2024年3月减持416.23万股套现5.03亿港元,2023年9月减持194.79万股套现3.11亿港元 [10] 理想汽车股价表现 - 6月17日理想汽车港股收盘价108.60港元/股,跌幅2.34%,总市值2325亿港元 [2] - 美股盘前一度跌超2% [2] 理想汽车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59.3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下跌41.4% [13] - 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9.4%,环比下跌81.7% [13] - 车辆毛利率19.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 [14] - 整体毛利率20.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4] 行业竞争态势 - 赛力斯、零跑汽车等竞争对手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上发力,理想汽车竞争压力持续上升 [14] - 2025年前5月理想汽车月度交付量多次被其他新势力超越,1月、2月、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 [15] - 5月交付量环比增速转正,公司完成全系车型智能焕新版升级 [15] 公司回应 - 理想汽车表示王兴减持为个人行为,交易占其总持股很小部分,不涉及美团持股 [6]
雷军官宣:小米YU7,月底见
新华网财经· 2025-06-16 06:16
小米YU7新品发布 -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 同时发布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重磅新品 [1] - YU7采用2200MPa超强钢车身防撞梁设计 共4根 显著提升侧碰保护能力 [3] - 前门承载能力提升52.4% 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40.2% 后门承载能力提升37.6% 吸能性能提升25.4% [4] 产品规格与业务进展 -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提供宝石绿等4款配色 另有5款将在发布会公布 [4] - 车身尺寸4999/1996/1608mm 轴距3000mm 提供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高性能四驱三个版本 [4] - 最高续航835km 配备96.3kWh磷酸铁锂电池 [4] - 汽车业务连续6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 2025Q1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营收186亿元 [4] 财务与市场预期 - 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 预计2025Q3-Q4实现盈利 [4] - YU7智驾研发总预算35亿元 行业投入领先 [4] - 长江证券预测YU7将延续SU7成功 提升单车均价和销量 改善毛利率 2025年净利润有望转正 [5] - 远期预测显示公司在高端化领域可能实现24%市占率 销量突破200万辆 [5] 营销活动 - 雷军预告6月18日由卢伟冰进行新品直播预热 [5]
雷军官宣:小米YU7,月底见
新华网财经· 2025-06-16 06:16
新品发布 -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同时将发布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平板7S Pro等多款重磅新品 [1] - 小米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提供宝石绿、钛金属、寒武岩灰、熔岩橙四款配色,另有5款配色将在后续发布会公布 [4] - 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8(1600)mm,轴距3000mm,属于中大型SUV [4] 产品性能 - 小米YU7采用2200MPa超强钢应用于车身前后车门防撞梁,共4根,显著提升侧碰保护能力 [3] - 前门承载能力提升52.4%,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40.2%;后门承载能力提升37.6%,防撞梁吸能性能提升25.4% [4] - 提供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三个版本,最高续航达835km,配备96.3kWh磷酸铁锂电池 [4] 业务发展 - 公司汽车业务亏损逐步收窄,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4] - 小米YU7智驾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行业投入处于领先水平 [4] - 2025年一季度汽车业务连续6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 [4] 市场预期 - 长江证券研报预测YU7上市将延续SU7成功,有望成为爆款,带动单车均价及销量增长,改善毛利率和经营性支出 [5] - 研报预计2025年有望实现净利润转正,远期在高端化领域市占率可达24%,销量有望突破200万辆 [5] - 公司具备纯电、轿车与SUV、20-80万元全价格带产品布局能力,是少数实现全场景、全能源系列布局的自主品牌主机厂 [5] 营销活动 - 公司将于6月18日由卢伟冰进行直播,提前介绍月底发布会的新品 [5]
联合动力创业板IPO过会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450万台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23:18
公司IPO进展 - 联合动力深交所创业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拟募资48.5711亿元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1] - 公司为超过40家整车企业、170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450万台 [1] - 公司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 包括车型设计、动力系统开发、整车产销量爬坡及售后质保等环节 [1] - 公司协同上游供应商持续进行创新升级 推动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自立自强 [1] 市场份额 - 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公司电控产品份额10.7% 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 [2] - 电机产品份额10.5% 第三方供应商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 [2] - 驱动总成产品份额6.3% 排名第四 [2] - 车载充电机产品份额4.5% 排名第八 [2] 募投项目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 总投资379931.5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261187.51万元 [3] - 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 总投资191930.78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132294.88万元 [3] - 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 总投资16233.3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12228.2万元 [3] - 补充营运资金 拟投入募集资金80000万元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0.27亿元、93.65亿元、161.78亿元 [3]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1.86亿元、9.36亿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807215.7万元 较2023年末增长47% [4]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83595.56万元 较2023年末增长24.6% [4] - 2024年度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1313.91万元 较2023年度增长477.3% [4]
特斯拉“光环”褪色:在华销量八连降背后的四重“围城”
36氪· 2025-06-12 12:14
特斯拉全球销量下滑 - 2025年前4个月特斯拉在欧洲总销量仅6.2万辆 同比减少40% 市场份额从1.8%跌至1% [1] - 2025年4月美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0%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对其领先地位形成挑战 [1] - 中国 欧洲 北美三大核心市场同时出现销量下滑 公司面临全球性困境 [1] 中国市场面临的四重围城 第一重:市场竞争 - 20-30万价格区间成为血腥战场 比亚迪"汉"和"海豹"紧咬Model 3 小鹏G6/G7在智能化上形成代差 极氪007/001以设计吸引用户 理想通过家庭定位蚕食Model Y客群 [4] - 竞争对手在产品迭代速度 本土化需求理解(后排舒适度 K歌功能等) 定价策略上远超特斯拉 [4] - 20万以下市场因缺乏"Model 2"等产品 无法参与比亚迪"秦"/"宋"/"元"主导的主流消费市场竞争 [5] 第二重:产品力滞后 - Model 3/Y设计语言源自十年前 极简风格被年轻消费者视为"朴素"甚至"过时" 内饰被吐槽为"毛坯房" [7] - 产品线严重偏科 仅依赖Model 3/Y两款车型 改款升级难以带来新鲜感 Cybertruck因定位和法规限制在中国注定小众 [9] 第三重:品牌心智变化 - 特斯拉不再是智能电动代名词 华为ADS 2.0 小鹏XNGP等本土技术在城市NOA体验上已建立口碑 部分场景超越FSD [10] - 公关层面持续被动 从"刹车失灵"争议到车展维权事件 强硬公关风格与中国"用户至上"文化存在冲突 [12] 第四重:战略困境 - FSD因数据安全 法规审批等问题入华受阻 小规模落地版本功能受限且体验不理想 [13] - 中国智驾企业已抢占先机 建立本土路况数据优势 FSD未来需与华为 小鹏等直接比拼实际体验 [15] 未来破局方向 - 加速FSD全面落地以重塑科技领先形象 [17] - 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平价车型如"Model 2" [17] - 采取更谦逊 本土化的市场沟通策略 [17]
小米汽车副总裁紧急回应!
中国经营报· 2025-06-11 05:49
青岛小米汽车着火事件说明 - 公司副总裁李肖爽回应青岛车辆着火事件,称系普通交通事故导致副驾易燃物品起火,无人员受伤 [2] - 网友评论支持公司及时澄清,指出着火源非电池而是车内物品 [4] 网络谣言处理 - 公司创始人雷军否认"高阶驾驶培训致命车祸"传闻,称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4] - 李肖爽发布严正声明,明确相关传闻为恶意造谣 [5] 高阶驾驶培训项目 - 公司在北京开展面向SU7车主的高阶驾驶培训,首批1万名用户免费参与 [8] - 培训内容包括极限工况模拟、金卡纳练习等,使用SU7 Max作为教学车辆 [8] - 教练团队拥有10年以上培训经验,课程设计围绕车辆性能参数展开 [8] 小米SU7车型信息 - SU7为4门5座C级豪华科技轿车,提供三种版本,售价21 59-29 99万元 [8] - 截至6月6日,SU7累计交付量超过25万台 [9] 财务数据 - 一季度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辆 [9]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总收入186亿元,其中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