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红

搜索文档
龙佰集团高分红“迷局” :“赚多少分多少" 借款规模却同步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11:03
公司分红表现 - 2024年现金分红21.44亿元,2025年一季度计划再分红11.8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当期股利支付率高达172.88% [2] - 2024年股利支付率98.89%,期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仅0.22亿元 [2] - 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250.3亿元,累计现金分红193.9亿元,分红总额超过股权募资总额,派息融资比141.97% [5] 分红政策背景 - 2016年并购龙蟒钛业后分红比例显著提升,此前最高64.21%,此后最低超过55%,多个年份超过80% [6] - 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包含创始人家族、创业元老、被收购方龙蟒钛业等多方资本 [3][7][8][9] - 前十大股东中包括龙蟒集团关键人员(李玲、范先国)、创始人家族(许冉、许某某)、创业元老(谭瑞清)等 [7][8][9] 业务发展情况 - 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均居全球第一 [3] - 已形成5万吨/年磷酸铁锂产能、1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及部分石墨化与石墨负极产能 [10] - 2024年磷酸铁产能利用率56.7%,新能源材料产品毛利率-5.93%,连续两年亏损 [11] - 利润来源仍以钛白粉为主,新能源业务尚未达到预期收益 [11] 财务状况 - 2020年末短期借款41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增至97亿元 [3][12] - 长期借款从2020年末34.7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129.8亿元 [1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61.04%,连续三年超过60% [13] - 2020-2022年在建工程从16.5亿元增至近58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仍达38.44亿元 [12] 分红可持续性 - 2024年二季度全国社保基金114组合新进前十大股东并增持,基金持股回升至2亿股以上(占非限售流通股9%) [10] - 股东回报规划规定:若母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或未来12个月有重大资金支出,可不分红或降低分红比例 [14]
温氏股份(30049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养殖成本优势显著,高分红彰显投资价值
开源证券· 2025-04-24 07: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营收1049.24亿元(+16.68%),归母净利润92.30亿元(+244.46%);2025Q1营收243.31亿元(+11.37%),归母净利润20.01亿元(+261.92%) [4] - 公司养殖成本控制行业领先业绩持续兑现,行业生猪供给缓慢恢复,国内猪价有支撑,有望穿越周期实现盈利 [4] - 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78/132.58/193.55(2025 - 2026年原预测分别为115.77/94.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0/1.99/2.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9.4/8.5/5.8倍 [4] - 公司养殖成本优势显著兼顾出栏弹性,高分红彰显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猪养殖情况 - 2024年销售肉猪3018.27万头(+14.93%,含毛猪和鲜品),外售仔猪114.25万头,毛猪销售均价16.71元/公斤(+12.83%) [5] - 2025Q1销售生猪859万头(+19.69%,其中毛猪和鲜品共817万头,仔猪42万头) [5] - 截至2025年3月末,能繁存栏约185万头,已提前达成公司年底能繁母猪目标,2025年公司生猪出栏目标3300 - 3500万头 [5] - 2024全年公司生猪完全成本14.4元/公斤(同比 - 2.4元/公斤),2025Q1降至12.6 - 12.8元/公斤,3月为12.6元/公斤 [5] 黄鸡业务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肉鸡12.08亿只,2025Q1销售肉鸡2.8亿只 [6] - 2025Q1公司肉鸡出栏成本降至11.2元/公斤,黄鸡出栏稳增成本控制良好,整体稳健经营 [6]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现金分红13.2亿元,本次实施后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6.6亿元)总额合计29.7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32%,高分红彰显公司投资价值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9,921 | 104,924 | 106,714 | 113,674 | 124,383 | | YOY(%) | 7.4 | 16.7 | 1.7 | 6.5 | 9.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6,390 | 9,230 | 11,978 | 13,258 | 19,355 | | YOY(%) | -220.8 | 244.5 | 29.8 | 10.7 | 46.0 | | 毛利率(%) | 0.9 | 17.4 | 19.3 | 19.4 | 23.1 | | 净利率(%) | -7.1 | 8.8 | 11.2 | 11.7 | 15.6 | | ROE(%) | -17.8 | 21.9 | 22.1 | 19.8 | 22.6 | | EPS(摊薄/元) | -0.96 | 1.39 | 1.80 | 1.99 | 2.91 | | P/E(倍) | -17.7 | 12.3 | 9.4 | 8.5 | 5.8 | | P/B(倍) | 3.5 | 2.8 | 2.2 | 1.7 | 1.4 | [7] 财务预测摘要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信息 [9]
华泰证券:维持中国宏桥“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5.3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4-22 01:14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561.6亿元 同比增长16.87% 归母净利润223.72亿元 同比增长95.21% 基本符合此前95%增长预期 [1]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7.0% 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 主要因氧化铝和电解铝销售价格上涨 [2] - 电解铝销售均价17549元/吨 同比提高6.6% 氧化铝销售均价3420元/吨 同比提高33.6% [2] - 电解铝销量583.7万吨 同比增长1.5% 氧化铝销量1092.1万吨 同比增长5.3% [2] - 联营公司投资收益17.58亿元 同比增长47.37% 因铝土矿价格上涨带动联营企业业绩高增 [2] 分红政策 - 分红比例提升至62.94% 同比增长15.28个百分点 计划每股派息1.02港元 [3] - 大幅提升分红比率显著提升投资者信心 投资价值凸显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3.91港元提升至15.37港元 [1] - 预期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1.29/177.51/212.85亿元 下调19.44%/19.06%/- [1] - 给予2025年8.5倍PE估值 因公司大幅上调分红比率 历史PE均值7.06倍 [1] 行业与价格走势 - 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加剧 对铝价形成较大冲击 [1] - 氧化铝现货价格从去年12月高点5769元/吨下跌至4月15日2869.7元/吨 [4] - 氧化铝价格或延续偏弱走势 因铝土矿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4] - 电解铝环节利润维持高位 尽管铝价受关税政策影响近期下跌较多 [4] - 电解铝行业利润未来或持续走扩 因供给强约束 [3] 公司前景 - 电解铝高利润背景下 未来业绩与分红均有望维持高位 [1] - 公司电解铝年产能规模超600万吨 铝环节利润维持高位能带动业绩对冲氧化铝价格下跌 [4] - 控股子公司宏创控股计划通过增发股票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 对未来业绩或有一定摊薄 [3]
中国宏桥(01378):分红率再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凸显
华泰证券· 2025-04-17 0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37港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561.6亿元、同比增长16.87%,归母净利润223.72亿元、同比增长95.21%,分红比例提升至60%以上,未来业绩与分红有望维持高位,投资价值凸显 [1] - 受氧化铝、电解铝价格上涨影响,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7.0%,同比提高11.3pct,各类产品销量稳定,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47.37% [2] - 2024年公司计划每股派息1.02港元,分红比例提升至62.94%,同比增长15.28pct,虽子公司收购或摊薄业绩,但提升分红比率可增强投资者信心,电解铝行业利润或持续走扩 [3] - 氧化铝现货价格或延续偏弱,电解铝环节利润维持高位能带动公司业绩稳定 [4] - 下调电解铝及氧化铝价格假设,预期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1.29/177.51/212.85亿元,给予25年8.5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为15.37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7.0%,同比提高11.3pct,电解铝/氧化铝销售均价分别同比提高6.6%/33.6%,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5%/5.3%,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47.37% [2] - 预期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1.29/177.51/212.85亿元,较之前有所下调 [5] 分红情况 - 2024年公司计划每股派息1.02港元,分红比例提升至62.94%,同比增长15.28pct [3] 价格走势 - 氧化铝现货价格已从去年12月高点下跌,未来或跟随铝土矿价格延续偏弱走势;铝价近期下跌,但电解铝环节利润维持高位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33,624|156,169|138,580|140,787|141,0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1,461|22,372|16,129|17,751|21,285|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1.21|2.36|1.70|1.87|2.25| |ROE(%)|12.97|22.37|14.37|14.60|16.09| |PE(倍)|11.03|5.65|7.84|7.12|0.00| |PB(倍)|1.37|1.17|1.08|1.00|0.00| |EV EBITDA(倍)|6.52|3.88|4.47|4.02|3.72|[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5.37港币,截至4月16日收盘价12.88港币,市值121,157港币百万,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458.65港币百万,52周价格范围9.03 - 16.32港币,BVPS11.38人民币 [9]
【华利集团(300979.SZ)】24年业绩符合预期、高分红,制造龙头保持积极扩产节奏——24年年报点评(姜浩/孙未未/朱洁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3 13: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20.0%,扣非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8.8% [3]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0.1PCT至16.0%,24Q1~Q4单季度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6.5%/16.3%/16.0%/15.4% [3] - 2024年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分红率约70%,为2022年以来最高比例 [3] 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销售运动鞋2.23亿双,销量同比+17.5%,人民币口径单价同比提升1.7% [4] - 运动休闲鞋、户外靴鞋、运动凉鞋/拖鞋及其他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7.4%/3.7%/8.6%,收入分别同比+17.9%/-33.7%/+125.8% [4] - 美国/欧洲/其他地区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5.0%/12.8%/2.1%,收入分别同比+18.1%/+24.3%/+44.4% [4]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24年收入占比为79.1%,同比下降3.2PCT,收入同比增14.7% [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依次为33.2%/21.4%/12.5%/6.3%/5.8%,前四大客户收入分别同比+4.7%/+26.4%/+26.4%/+8.0% [4] - 除前五大客户外,其他客户收入占比为20.9%,收入同比增长41.3% [4] 产能与运营 - 公司成品鞋工厂主要位于越南,24年总产能为2.3亿双,产能利用率为96.7%,同比提升10.1PCT [5] - 24年资本开支为17.0亿元,同比增长47.2% [6] - 24年经营净现金流为46.2亿元,同比增加25.0% [6] 财务指标 - 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2PCT至26.8%,分季度24Q1~Q4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8.4%/28.1%/27.0%/24.1% [6] - 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1PCT至6.0%,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5%/1.6%/-0.4% [6] - 24年末存货同比增加13.8%至31.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为60天,同比减少3天 [6] - 24年末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6.3%至43.8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1天,同比减少1天 [6]
中信金融资产举牌大秦铁路,持股市值超67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11 06:2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大秦铁路股份构成举牌 未来或进一步增持 大秦铁路业绩近年有波动但持续高分红 [1][2] 中信金融资产相关情况 - 4月9 - 10日以6.68元/股均价增持大秦铁路201.25万股 合计持有10.07亿股 占总股本5% 持股市值超67亿 构成举牌并维持第二大股东地位 [1] - 此前曾举牌大秦铁路 后因可转债转股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至5%以下 [1] - 未来12个月内可能进一步增持股份以提升对大秦铁路影响力 [1] - 是中信集团旗下核心金融资产管理平台和国内四大AMC之一 [1] - 截至2024年末全年实现收入总额1127.66亿元 较上年同比增长60% 实现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 是上年的5.4倍 [1] - 2024年2月计划配置不超过600亿元资金用于战略性投资 聚焦公用事业、基建、资源能源等战略支柱行业 [1] 大秦铁路相关情况 - 是国铁集团旗下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龙头企业 核心资产大秦线是“西煤东运”核心通道 [2] - 截至4月10日收盘 股价报6.68元 总市值达1346亿元 [2] - 2021 - 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6.82亿、757.58亿、810.20亿 实现净利润121.81亿、111.96亿、119.30亿 [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2.14亿 同比增长 - 9.18% 实现净利润86.03亿 同比增长 - 22.57% [2]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084亿元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13.45亿元 年均归母净利润117.69亿元 累计现金分红为年均归母净利润的1.8倍 [2] - 2023 - 2025年将持续高分红政策 分红规划明确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55% [2]
中国石油(601857):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业绩稳再创新高,持续高分红
国海证券· 2025-04-06 13: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原油/天然气量增弥补价跌,经营业绩彰显韧性,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公司缴纳矿业权出让收益46亿元 [6][8]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持续高分红彰显投资价值,2024年合计派发现金红利金额860.2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52.2% [9] - 2024年公司资本性支出2758亿元,同比增长0.2%,2025年维持资本开支高位,预算2622亿元,各业务板块有相应计划 [10][11]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10、30876、312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6、1702、1731亿元,对应PE为9.0、8.8、8.6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3月31日,中国石油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380亿元,同比减少2.5%;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同比减少7.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2.56%,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6.25%,同比提升0.27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65亿元;2024Q4实现营收6803亿元,归母净利润319亿元 [5] 投资要点 2024年原油/天然气量增弥补价跌,经营业绩彰显韧性 - 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80.76美元/桶,同比-2.3%,公司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6] - 油气与新能源业务营收9068亿元,同比+1.3%,经营利润1597亿元,同比+7.1%,原油销量1.56亿吨,同比+3.8%,平均实现价格74.70美元/桶,同比下降2.5%;天然气销售量2878亿立方米,同比+5.2%,平均实现价格2277元/千立方米,同比-2.5% [6] - 炼油化工和新材料业务营收11926亿元,同比下降2.3%,经营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42%,炼油业务经营利润182亿元,同比减少50%,化工业务经营利润32亿元,同比增利25亿元,炼油单位现金加工成本同比下降2.8%至224元/吨 [6] - 销售业务营收24545亿元,同比下降2.9%,经营利润165亿元,同比下降31.2%,汽油/柴油/煤油销量分别为6415/7419/2066万吨,同比分别-4.5%/-6.9%/+9.0%,价格分别下滑0.6%/6.1%/7.2% [7] - 天然气销售业务营收5927亿元,同比+5.6%,经营利润540亿元,同比增长26%,国内天然气销售量价齐增,公司优化资源池结构,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加大开拓直销客户和终端销售市场 [7][8] 高分红注重股东回报,彰显央企投资价值 - 2024年公司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0.22元/股(含税),末期拟派发现金红利0.25元/股(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金额860.2亿元(含税),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52.2% [9] 持续加大资本开支,上游勘探、中游炼化升级改造有序推进 - 2024年公司资本性支出2758亿元,同比增长0.2%,油气与新能源分部资本性支出占比83%,原油产量941.8百万桶,同比+0.5%,可销售天然气产量5134十亿立方英尺,同比+4.1% [10] - 2025年公司资本性支出预算为2622亿元,较2024年预算值增长1.6%,油气与新能源分部资本开支预计2100亿元,计划原油产量为936.2百万桶,可销售天然气产量为5341.0十亿立方英尺,油气当量合计为1826.6百万桶;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部资本开支预计365亿元,计划原油加工量为1330.9百万桶 [11]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10、30876、312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6、1702、1731亿元,对应PE为9.0、8.8、8.6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分板块经营数据 - 展示了2022 - 2024年及各半年度油气与新能源、炼油化工与新材料、销售、天然气销售等板块的营业收入、经营利润,以及总营业收入、总经营利润、归母净利润情况 [16] 附表:中国石油盈利预测表 - 包含2024A - 2027E财务指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每股指标与估值、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 [25]
宝丰能源: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烯烃产销高增推动业绩,高分红彰显投资性价比-20250316
华鑫证券· 2025-03-16 01: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宝丰能源“买入”投资评级(维持)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丰能源2024年度业绩增长,聚烯烃产销高增贡献主要业绩增量,虽财务费用率上升但现金流健康,高分红彰显投资性价比,产能释放叠加高分红属性凸显投资价值,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并给予“买入”评级 [1][2][3][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全年宝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29.83亿元,同比增长13.21%;归母净利润63.38亿元,同比增长12.16%;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87.08亿元,同比下滑0.3%、环比上升18.04%,归母净利润18.01亿元,同比上升2.33%、环比上升46.16% [1] 聚烯烃业务 - 宁东三期烯烃项目和内蒙烯烃项目一线、二线全部投产,2024年末聚烯烃产能较2023年末增长61.90%,实现产销双增;2024年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分别为113.3万吨、117.3万吨,同比大增34.95%、56.71%,销量分别为113.5万吨、116.5万吨,同比增长36.36%、54.74%;价格与2023年无明显变化,分别贡献营收80.47亿元、78.01亿元,同比增长36.5%和53.3% [2] 焦炭业务 - 2024年焦炭产量、销量分别为704万吨、708.6万吨,较2023年增长0.85%和1.59%,库存量显著下降91.91%;产品年内均价1387.83元/吨,同比下滑11.87%,原料炼焦精煤年度采购均价下滑13.48%至1072.82元/吨,对冲部分影响,年度营收98.35亿元,同比下滑10.5% [2] 财务费用与现金流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7/+0.01/+1.14/+0.81pct,新建项目投产使利息资本化费用减少,财务费用同比显著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98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源于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30.07亿元,中小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98元,大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891元,合计股息率5.04%,股息支付率为47.44%;内蒙项目投资基本结束,预计投产持续贡献利润和现金流,本年度分红率较高,后续分红率有望抬升 [4][9] 盈利预测 - 预测宝丰能源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85、121.14、137.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10.6、9.4倍 [10] 基本数据 - 当前股价17.5元,总市值1283亿元,总股本7333百万股,流通股本7333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14.2 - 17.84元,日均成交额391.84百万元 [5] 盈利预测详细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32,983|47,694|53,679|59,494| |增长率(%)|13.2|44.6|12.5|10.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338|10,185|12,114|13,715| |增长率(%)|12.2|60.7|18.9|13.2| |摊薄每股收益(元)|0.86|1.39|1.65|1.87| |ROE(%)|14.7|21.2|22.4|22.6| [12]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89,566|95,681|102,079|109,279| |负债合计(百万元)|46,560|47,642|48,054|48,479|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43,006|48,039|54,024|60,801| |营业收入(百万元)|32,983|47,694|53,679|59,494| |净利润(百万元)|6,338|10,185|12,114|13,715|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8,898|13,344|16,252|18,058| |资产负债率(%)|52.0|49.8|47.1|44.4| |毛利率(%)|33.1|34.3|34.9|34.8| |净利率(%)|19.2|21.4|22.6|23.1| |ROE(%)|14.7|21.2|22.4|22.6| [13]
宝丰能源(60098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烯烃产销高增推动业绩,高分红彰显投资性价比
华鑫证券· 2025-03-14 15: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宝丰能源“买入”投资评级(维持)[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宝丰能源2024年业绩增长,聚烯烃产销高增是主要业绩增量来源,虽财务费用率上升但现金流健康,高分红彰显投资性价比,预计后续分红率继续抬升,产能释放叠加高分红属性凸显投资价值,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85、121.14、137.15亿元[1][2][3][4][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83亿元,同比增长13.21%;归母净利润63.38亿元,同比增长12.16%;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87.08亿元,同比下滑0.3%、环比上升18.04%,归母净利润18.01亿元,同比上升2.33%、环比上升46.16% [1] 聚烯烃产销情况 - 宁东三期烯烃项目和内蒙烯烃项目一线、二线全部投产,2024年末聚烯烃产能较2023年末增长61.90%;2024年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分别为113.3万吨、117.3万吨,同比大增34.95%、56.71%;销量分别为113.5万吨、116.5万吨,同比增长36.36%、54.74%;价格较2023年无明显变化,分别贡献营收80.47亿元、78.01亿元,同比增长36.5%和53.3% [2] 焦炭产销情况 - 2024年焦炭产量、销量分别为704万吨、708.6万吨,较2023年分别增长0.85%和1.59%,库存量显著下降91.91%;产品年内均价1387.83元/吨,同比下滑11.87%,原料炼焦精煤年度采购均价下滑13.48%至1072.82元/吨,年度营收98.35亿元,同比下滑10.5% [2] 费用及现金流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7/+0.01/+1.14/+0.81pct,新建项目投产致利息资本化费用减少使财务费用同比显著增加;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98亿元,同比增加2.05亿元,源于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30.07亿元,中小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98元,大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891元,合计股息率5.04%,股息支付率为47.44%;内蒙项目投资基本结束,预计投产持续贡献利润和现金流,本年度分红率较高,后续分红率有望继续抬升 [4][9] 盈利预测情况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85、121.14、137.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10.6、9.4倍 [10] 财务指标预测情况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32,983|47,694|53,679|59,494| |增长率(%)|13.2|44.6|12.5|10.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338|10,185|12,114|13,715| |增长率(%)|12.2|60.7|18.9|13.2| |摊薄每股收益(元)|0.86|1.39|1.65|1.87| |ROE(%)|14.7|21.2|22.4|22.6|[12]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总计(百万元)|89,566|95,681|102,079|109,279| |负债合计(百万元)|46,560|47,642|48,054|48,479|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43,006|48,039|54,024|60,801| |营业收入(百万元)|32,983|47,694|53,679|59,494| |营业成本(百万元)|22,050|31,315|34,931|38,795| |净利润(百万元)|6,338|10,185|12,114|13,715|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8,898|13,344|16,252|18,058|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1,529|2,881|3,886|4,106|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0,823|-5,153|-6,129|-6,939|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8,191|11,072|14,009|15,226|[13]
格力电器(000651):基本面向上+高分红+低估值,关注空调龙头反弹机会
中信建投· 2025-03-14 15: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格力兼具基本面向上、高分红、低估值等多重优势 经营方面国补长期化利好高端空调,24Q4以来格力零售份额显著提振 公司拟推出晶弘空调进军下沉市场,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京海互联近期增持标志着渠道利益初步理顺,打消市场疑虑,彰显对格力长期发展的信心 建议关注低估值下格力的反弹机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补利好高端市场,格力市场份额显著反弹 - 国补政策长期化,高端空调显著受益,格力份额反弹明显 国补对高能效空调补贴力度更大,一级能效产品补贴比例高达20%,刺激了消费者对高性能空调的需求,格力更为受益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Q1 - Q3格力市场份额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3.85pct、-0.86pct和-1.47pct 国补后,格力Q4零售份额转增2.00pct,2025年1 - 2月,格力份额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至4.63pct 国补长期化趋势下,格力的市场份额仍将维持强势 [2] 产业链排产整体积极,空调基本面稳中有升 - 2025年全球空调需求整体稳健,内外销均有驱动 预计2025年家用空调内销同比增长1.9%至10380万台,国际市场受益于新兴市场空调渗透率提升,预计外销量同增4.1%至9480万台 上游暖通阀件市场亦将稳中有进,高基数上续增3.0% 格力空调占比较高,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上行趋势 [7] 经销商集团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 2025年3月4日格力电器经销商集团京海互联宣布增持,当前持有格力电器6.86%股份,并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格力电器股份,金额在10.5亿元至21亿元之间 此次大额增持预示着渠道改革之后,经销商大商与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基本理顺,并彰显经销商集团对格力电器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8] 酝酿推出晶弘空调,多层级拓展细分市场 - 格力旗下晶弘子品牌将推出空调品类,主打工程与低价市场 近年来,美的、海尔、海信等公司通过子品牌抢占下沉市场,叠加小米空调异军突起,格力在下沉市场的份额持续受到挤压 2024年线上零售市场中小米、华凌、奥克斯、统帅等品牌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 晶弘空调推出后,有望借助格力优质品牌赋能,满足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在中低端市场实现扩张,为格力电器贡献新的增长动力 [9] 维持稳健分红政策,具备高股息配置价值 - 2024年格力电器分红2.38元/股,共131.42亿元,分红率45.29%,对应股息率超过6% 公司作为护城河深厚的优质龙头,在当前重视高股息的投资环境下具有持续配置价值 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格力账面现金1114亿,账面现金充沛,经营现金流良好,分红可持续性得到保证 [10] 重要财务指标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YoY(%)|净利润(百万元)|YoY(%)|毛利率(%)|净利率(%)|ROE(%)|EPS(摊薄/元)|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188,988.38|0.60|24,506.62|6.26|26.04|12.97|25.33|4.38|10.39|2.63| |2023|203,979.27|7.93|29,017.39|18.41|30.57|14.23|24.84|5.18|8.77|2.18| |2024E|206,671.79|1.32|31,831.23|9.70|30.91|15.40|23.35|5.68|8.00|1.87| |2025E|220,601.47|6.74|34,624.29|8.77|31.00|15.70|21.98|6.18|7.35|1.62| |2026E|232,403.65|5.35|37,297.65|7.72|31.20|16.05|20.68|6.66|6.83|1.41|[3] 主要数据 - 股票价格绝对/相对市场表现(%):1个月为-2.81/-3.18,3个月为-2.14/0.83,12个月为8.33/-1.58 - 12月最高/最低价(元):51.50/37.16 - 总股本(万股):560,140.57 - 流通A股(万股):551,544.63 - 总市值(亿元):2,382.28 - 流通市值(亿元):2,345.72 - 近3月日均成交量(万):4592.21 - 主要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