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型

搜索文档
王健林被“限高”又取消 商业大佬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4:07
9月26日,王健林因万达下属文旅项目1.86亿元执行案被下达限制高消费令。36小时后,限高信息悄然 撤销。万达集团回应称,此次系"执行层面信息不对称导致"。 作为中国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地产领域的代表符号之一,王健林被"限高",不仅是个体困境,更反映整个 行业转型的阵痛。这位中国前首富的起伏轨迹,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从狂热走向理性周期的一个缩 影。 那种"高杠杆、高周转、高回报"的快速扩张模式,已成明日黄花。1.86亿元不到王健林嘴里说过的"两 个小目标",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万达集团目前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达52.62亿元,更有47条 股权冻结信息。加上万达商管和万达地产集团,万达系被执行总金额超过70亿元。 因此,王健林在"虚惊一场"之后,还没有办法松一口气。从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上市的"对赌"失败,再 到2025年的"限高令",王健林不断启动"卖卖卖"模式,是断臂求生,更是一场难逆行业转型趋势的悲壮 转身。 王健林的"断臂"越发彻底,越发决绝,也在一定程度上映衬了他的悲壮。万达坚持市场化的"资产出 售"而非"债务重组",迄今未申请境内债整体展期,保留了信用记录,却也把全部压力集中在"卖得快、 卖 ...
王健林被“限高”又取消,商业大佬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8:02
每经评论员 付克友 因此,王健林在"虚惊一场"之后,还没有办法松一口气。从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上市的"对赌"失败,再 到2025年的"限高令",王健林不断启动"卖卖卖"模式,是断臂求生,更是一场难逆行业转型趋势的悲壮 转身。 军旅出身的王健林向来以铁腕著称,甩卖起来也杀伐果断。2023年以来,万达已累计出售超85座万达广 场,仅2025年5月就一次性打包出售48座予太盟、腾讯、京东等机构组成的联合体。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100%股权被卖给同程旅行,快钱金融30%股权被卖给了中国儒意。王健林还清空了海外资产,包括美 国传奇影业股权、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 有统计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万达累计处置资产超900亿元,早年的"多元化"已瘦成"商管+文旅"两根 硬骨头。核心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回笼资金、降低负债。 说起来,王健林是较早就意识到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变迁趋势的企业家之一。他在2015年就提出从重 资产向轻资产模式的战略转型,剥离还是现金奶牛的万达广场,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运营风险,以 期实现商业模式的根本重构。 王健林有一句名言:"优秀的企业要在好的时候做最坏的打算,在坏的时候做最好的安排。" 他还对 ...
造纸旺季价格有支撑,行业转型加速推进
大同证券· 2025-09-25 10:2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核心观点 - 造纸行业旺季特征延续 国内纸品价格整体维持平稳态势 白板纸 白卡纸 瓦楞纸 箱板纸等主要品类价格与上周持平 前期涨价成果得到巩固 [4] - 瓦楞纸 箱板纸库存持续去化 供需关系保持良性平衡 为后续价格稳定提供支撑 [4] - 胶版纸 铜版纸前期略有调整 但主要系短期库存优化 不影响旺季需求回暖的整体趋势 [4] - 纸浆期货市场量价调整进一步减轻纸企成本压力 库存端纸浆期货库存均值下降 价格端纸浆期货收盘价均值上升 成本略微提升 [4] - 细分品类呈现"国内微调 国际平稳"特征 纸企成本预期更趋稳定 为盈利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4] - 政策层面多重利好为行业发展定向赋能 中国造纸协会胶版印刷纸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推动行业破除低质量内卷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4] - 山东省造纸产业"四新"技术交流会聚焦"技术进步引领产业升级" 与绿色转型政策形成协同 引导行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 [4] - 京东与保定满城区政府战略合作 助力生活用纸产业带数字化 品牌化转型 [4] - 当前造纸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叠加"旺季价格稳撑+成本缓解+政策转型"三重支撑 基本面边际改善逻辑明确 [4] - 晨鸣 华泰 太阳 玖龙4家纸企入选2025中国企业500强 头部企业现金流充裕 业绩确定性强 [4] - 造纸板块兼具"防御(价格稳定+成本可控)+弹性(新产能释放+技术突破)"双重属性 后续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4] 行业要闻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发布 晨鸣 华泰 太阳 玖龙登榜 入围门槛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达到479.6亿元 [5] - 京东超市保定清洁纸品战略发布会在保定市满城区举行 推出"京东纸品亿元俱乐部"共创计划 与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 中国造纸协会胶版印刷纸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倡议破除低质量内卷式非理性竞争 保障产品质量 建立公平 有序的竞争机制 [7] 行业高频数据 - 纸浆期货库存均值降至24.48万吨 周环比减少157.6吨 库存规模边际收缩 [8] - 纸浆期货收盘价均值为4995.6元/吨 较上周下降48.4元/吨 [8] - 国内TDI均价较上周上涨150元/吨至1.38万元/吨 MDI均价较上周上涨230元/吨至1.56万元/吨 [12] - 国内漂针浆本周均价为5725元/吨 较上周微降8.75元/吨 漂阔浆均价稳定在4225元/吨 与上周持平 [14] - 国际市场漂针浆 漂阔叶浆价格分别保持720美元/吨 630美元/吨 周内均未出现波动 [14] - 白板纸均价4000元/吨 白卡纸均价4310元/吨 瓦楞纸均价3040元/吨 箱纸板均价5345元/吨 胶版纸均价5466.67元/吨 铜版纸均价6400元/吨 价格均与上周持平 [20] 公司重要事件及公告 - 四川仙鹤新材料项目环评公示 计划新增20万吨/年生活用纸产能 项目分两阶段建设 一阶段建设年产40万吨漂白硫酸盐竹浆生产线 二阶段建设年产60万吨特种纸 生活用纸和纸塑产品 [30] - 金东纸业以"高端文化用纸全流程智能制造5G车间" "全流程数智化的高端文化用纸智能工厂"分别入选《2025年5G工厂名录》 《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 [31] - 博汇纸业宣布金凤凰®水性阻隔食品卡EPP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了EPP损纸机内再浆同级回收用于生产EPP正品的可回收实践 [32] 投资策略 - 造纸板块处于"旺季成果巩固+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 既要把握短期价格稳定下的盈利确定性 也布局长期转型带来的价值增量 [33] - 进攻端聚焦旺季价格稳撑 新产能释放的细分领域 前期涨价传导顺畅的包装纸龙头及新增产能落地的生活用纸 特种纸企业 在供需良性格局下 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33] - 防御端布局政策赋能 技术领先的转型标的 政策推动的行业规范化 企业的绿色技术突破与数智化升级 将为标的带来长期成长动能 抗周期能力更强 [33]
严禁资金拆借与暴力催收,一地融资租赁新规倒计时!
金融时报· 2025-08-29 04:32
新规实施时间 - 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有效期至2027年9月30日 [1] 监管框架特点 - 新规与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一脉相承 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细化 [3] - 为融资租赁公司搭建灵活的监管框架 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3] - 对设立变更、规范整治、日常检查、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重点工作作出细化安排 [3] 业务导向要求 -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及本市产业导向的行业企业 包括装备制造业发展、企业技术升级改造、设备进出口等领域 [3] - 鼓励逐步提高直接租赁业务占比 开展专业化、差异化经营 [3] - 对特定领域(航空航运、海工装备、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公司预留监管要求灵活调整空间 [6] 风险控制指标 - 对单一承租人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4] - 对全部关联方全部融资租赁业务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 [4] 合规经营限制 - 不得接受已设置抵押、权属存在争议、无处分权的财产作为租赁物 [7] - 不得与其他融资租赁公司拆借或变相拆借资金 [7] - 禁止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各类地方交易场所等机构向社会公众融资 [7] - 要求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识别、控制和化解风险 [6]
政策引导、估值修复、行业转型 公募基金机构掀起自购热
经济日报· 2025-08-22 23:31
公募基金自购规模 - 截至8月21日,超130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自购总额超50亿元 [1] - 权益类基金产品自购金额占据较大比例,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1] 政策引导因素 - 证监会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 [1] - 将3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 [1] 市场估值与信心 - A股回暖向好势头明显,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涨 [2]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3.7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11.46倍,均低于标普500(28.15倍)和日经225(19.56倍) [2] - 中国股市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投资性价比优势突出 [2] 权益类基金特征 - 以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 [2] - 具有高波动性、长期收益潜力突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等特征 [2] - 在市场估值低位时布局长期收益空间更大 [2] 行业影响与转型 - 自购热是政策引导、市场估值修复与行业转型的共振结果 [1][3] - 自购强化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性,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倒逼基金公司聚焦投研能力,减少短期投机 [3] 投资者理性看待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绝对保证,部分可能带有营销属性 [3] - 需结合产品底层逻辑、基金经理能力与持仓结构综合判断 [3] - 大额自购且锁定周期较长的基金更值得参考,短期一次性自购需警惕风险 [3]
政策引导、估值修复、行业转型——公募基金机构掀起自购热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22
公募基金自购规模与结构 - 截至8月21日,超130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自购总额超50亿元 [1] - 权益类基金产品自购金额占比较大,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1] 政策引导作用 - 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 [1] - 政策明确将3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提升50% [1] 市场估值与投资价值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73倍,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1.46倍,均低于标普500(28.15倍)和日经225(19.56倍) [2] - 中国股市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权益类基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尤其在估值低位时布局收益空间更大 [2] 自购热的行业意义 - 自购强化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性,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自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倒逼基金公司聚焦投研能力,减少短期投机 [3]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自购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绝对保证,部分机构自购可能带有营销属性 [3] - 投资者需结合产品底层逻辑、基金经理能力与持仓结构综合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3]
政策引导、估值修复、行业转型—— 公募基金机构掀起自购热
经济日报· 2025-08-22 22:13
公募基金自购规模与结构 - 截至8月21日 超130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 自购总额超50亿元 [1] - 权益类基金产品自购金额占比较大 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1] 政策引导作用 - 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鼓励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 [1] - 政策明确将3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规模等指标加分幅度提升50% [1] 市场估值与投资机会 - 截至8月21日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73倍 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1.46倍 [2] - 中国股市估值低于标普500(28.15倍)和日经225(19.56倍)等主要成熟市场 [2] - 权益类基金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在市场估值低位时布局长期收益空间更大 [2] 行业转型与市场影响 - 自购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倒逼基金公司聚焦投研能力 减少短期投机 [3] - 自购强化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性 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性 [3] - 自购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提振情绪 缓解抛压 修复估值 [3]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自购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绝对保证 部分机构自购可能带有营销属性 [3] - 投资者需结合产品底层逻辑、基金经理能力与持仓结构综合判断 [3] - 大额自购且锁定周期较长的基金更值得参考 短期一次性自购需警惕风险 [3]
透视半年报|永升服务“去旭辉化”提速,转型仍承压
贝壳财经· 2025-08-22 13: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61亿元 同比增长2.7% [2] - 拥有人应占溢利2.14亿元 同比下降19.4%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1.3%降至18.6% 下降2.7个百分点 [15] - 8月22日股价收报2.080港元/股 单日下跌4.59% [5] 收入结构分析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6.69亿元 占比77.1% 同比增长8.4% [7] - 小区增值服务收入3.96亿元 占比11.4% 同比微降0.8% [10]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2.7亿元 占比7.8% 同比下降24.4% [12] - 城市服务收入1.26亿元 同比减少15.8% [13] 战略转型进展 - 第三方收入占比从70.9%提升至77% [8] - 旭辉项目收入占比从29.1%压降至23% [8] - 在管面积2.54亿平方米中旭辉项目占比降至23.2% [8] - 公司名称已去除"旭辉"标识 但彻底切割仍存难度 [8][9] 成本与盈利能力 - 营业成本28.15亿元 同比增长6.1% [14]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降至18.5%(去年同期20.5%) [15] - 小区增值服务毛利率降至28.2%(去年同期37.1%) [1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降至8.9%(去年同期12.4%) [15] 管理层表态与战略方向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678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0.0949港元 [4] - 强调以客户价值为核心推动六个转型方向 [18] - 行业正从粗犷发展走向优胜劣汰 需进行深刻变革 [17]
裁员1100人!光伏龙头突然“崩了”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240万欧元 较2024年同期净利润4410万欧元暴跌196.15% [1] - 总营收同比下滑9.8%至6.849亿欧元 EBITDA利润率从10.6%骤降至1.3% [1] - EBITDA为5510万欧元 较2024年同期减少68% [1] 业务板块表现 - 户用领域销售额从1.099亿欧元骤降至5400万欧元 工商业领域从1.136亿欧元萎缩至6210万欧元 [1] - 两大核心业务较2023年同期累计降幅超过70% [1] - 大型项目解决方案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2%至5.688亿欧元 [2] 市场环境与竞争 - 德国市场增长率下降 亚洲供应商价格战白热化 分销商库存积压构成三重压力 [1] - 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同比增长6% 但均价同比下降14% 价格战白热化 [3] - 欧洲企业转向高附加值领域 ABB聚焦数据中心微电网 Fimer发力海上光伏专用逆变器 [3] 战略调整与重组 - 全球裁员1100人 德国本土占比三分之二 产生1.4亿欧元重组费用 [3] - 业务架构调整为家庭/商业解决方案与大型项目解决方案双核驱动 [3] - 目标削减1.5亿至2亿欧元运营成本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研发预算占比提升至营收的8% 重点布局储能逆变器与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3] - Sunny Central Storage系统获得北美市场1.2GW订单 单位功率成本下降18% [3] 政策与订单风险 - 美国《税收和支出法》安全港条款模糊性导致多个北美项目推迟交付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积压订单12.939亿欧元 但面临政策风险 [2] - 欧盟《绿色协议产业计划》落地 本土企业有望在氢能耦合 BIPV等新兴领域获得政策倾斜 [4]
横琴人寿上半年亏8亿,审计责任人、总经理助理近日陆续补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5:20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22.85% [1][2] - 上半年净亏损8.39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5.64亿元的亏损总额 [1][2] - 二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0.7亿元,环比一季度23.2亿元略有下降 [2] - 二季度净亏损4.82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0.31亿元 [2] - 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7亿元,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达-33亿元 [2] - 上半年综合投资收益率2.87%,高于近三年2.20%的平均水平 [2] 退保情况 - 二季度综合退保率0.79%,较上季度末0.46%提升0.33个百分点 [3] - 退保金额居前的产品为横琴美好如意年金保险(5370.24万元)、横琴优品赢家年金保险(2040.35万元)、横琴优品稳赢两全保险(1450.71万元) [3] - 综合退保率较高的产品包括横琴康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96%)、横琴优康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1.86%)、横琴美好如意年金保险(1.58%) [3] 偿付能力 - 二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7.40%,较上季度上升1.15个百分点 [4]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9.34%,较上季度末上升0.73个百分点 [4] - 偿付能力提升主要受市场环境和资产配置调整影响,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均略有增加 [4] - 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B类,整体风险可控 [5] 管理层变动 - 8月6日严志扬获批出任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兼审计责任人 [1][6] - 8月12日杨静波获核准总经理助理任职 [1][6] - 2024年以来核心管理层历经多轮调整,包括总经理、董事长、首席投资官等职位变动 [6] - 严志扬拥有20余年保险行业审计经验,曾任职平安人寿、合众人寿等机构 [7] - 杨静波为"80后",兼任珠海分公司总经理,拥有16年保险行业销售管理经验 [7] 行业背景 - 寿险行业处于转型关键期,面临业务优化与模式转型挑战 [8] - 公司需应对亏损扩大压力,同时融入琴澳一体化及大湾区保险业政策红利 [8] - 战略定力与专业化管理能力的持续性仍需观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