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分析人士:四季度A股市场或呈现“政策驱动+盈利改善”双向支撑下的震荡上行态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3:33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人民财讯9月19日电,9月18日,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跌超1%,创业板指数日内振幅接近4%;A 股市场成交额达3.17万亿元,这是自8月28日以来时隔15个交易日再次突破3万亿元。多位受访分析人士 表示,美联储重启降息通道不仅提振全球风险偏好,更显著改善新兴市场流动性预期,预计A股与港股 市场将迎来风险偏好修复与外资回流的双重利好。从结构性机会看,科技成长、低波红利及部分景气度 回升的板块值得关注,四季度市场或呈现"政策驱动+盈利改善"双向支撑下的震荡上行态势。 ...
量化择时周报:宏观事件兑现窗口,配置均衡应对波动-20250914
天风证券· 2025-09-14 09:15
市场趋势与择时信号 - 市场整体运行在上行趋势格局,Wind全A短期均线(20日)收于6087点,长期均线(120日)收于5378点,两线差值由上周的12.15%扩大至13.19%,显著高于3%的阈值[2][3][8][9][14] - 赚钱效应为1.9%,处于正值区间,中期增量资金有望持续入场,建议在赚钱效应转负前耐心持有[2][3][8][10][14] - 下周进入美联储议息窗口期,市场可能因利好兑现出现反复震荡,波动率预计明显上升[2][3][8][14]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向 - 上周Wind全A指数上涨2.12%,中证2000上涨2.16%,中证500上涨3.38%,沪深300上涨1.38%,上证50上涨0.89%[1][9] - 电子行业表现最强,上涨5.98%,房地产和农业资金流入明显,银行行业下跌0.64%[1][9] - 行业配置中期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如港股创新药)、政策驱动板块(化工、科创新能源),科技板块中关注算力和电池[2][3][8][10][14] - 军工板块若出现明显缩量,可视为短期买点[2][3][8][14] 估值水平与仓位建议 - Wind全A指数PE位于85分位点(历史较高水平),PB位于50分位点(中等水平),整体估值属中等[3][10] - 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提升至80%,基于短期趋势和估值水平综合判断[3][10]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上证指数自“924”以来强势反弹超38%
全景网· 2025-09-04 10:4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3日累计上涨38.73% [1] - 深证成指同期上涨54.29% [1] - 创业板指同期上涨89.44% [1] -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达13.78% [1] - 沪深300年内涨幅13.34% [1] - 创业板指年内涨幅35.38% [1] -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同期涨幅达42.11% [2] -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年内涨幅16.21% [2] - 上证指数ETF收益率达41.48% [2] 资金面情况 - 两融余额达2.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8月新增投资者开户数265.03万户同比增幅165% [1] - 前8个月累计新增投资者1721.17万户同比增长47% [1] 指数特性 - 上证综合全收益指数2020年7月21日至2025年9月3日累计上涨30.69% [2] - 沪深300指数同期下跌4.71% [2] - 上证指数覆盖行业广泛且对政策敏感度高 [2] - 上证指数ETF产品具备高透明度和低成本特性 [2] 政策环境 - 证监会推出优化交易机制及降低交易成本措施 [3] - 央行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3] - 财政部出台活跃资本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 [3] - 多家机构对A股市场中长期趋势持乐观态度 [3]
重磅!投资家网2025基金合伙人年度榜单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14
募资端变化 - 人民币基金募资占比达98.5% 国资背景LP贡献超93%募资总额 市场化LP持续退出 [3] - 2025年初外币基金仅募资45亿元 同比暴跌70% 但6月份出现回流迹象 [3] 投资端趋势 - 半导体、IT、机械制造、生物科技四大领域占年度总投资额64.9% 其中半导体投资逆势增长12.2% [3] - 长三角地区获投案例占全国35% 华中地区增速15% 北上广深交易额占比降至68% [3] - VC/PE投资阶段明显前移 呈现"投早、投小"趋势 早期投资变得拥挤 [3] 退出渠道演变 - 2024年境外IPO数量同比增长12% 实际退出达22.14亿元 港股和科创板成主流通道 [4] - 2025年港股跃升全球IPO募资榜首 并购案例环比增长136% S基金交易折扣率超40% [4]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出台《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 - 注册制全面落地推动IPO提速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优化上市制度 [4] 行业格局变化 - 头部GP管理规模占比超70% 中小GP加速出清 CVC活跃度提升 [5] - 上市公司热衷参与股权投资 推动一级市场募投多元化 [5] 领先投资机构 - 早期投资机构TOP40包括中科创星、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蓝驰创投等 [9][10][11] - 创业投资机构TOP50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深创投等 [13][15][16] -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40包括高瓴、腾讯投资、中金资本等 [19][20][21] 母基金分布 - 国家级母基金TOP10包括中金资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 [34][35] - 省级母基金TOP20涵盖北京、重庆、广西等地区政府引导基金 [36][38] - 地市级母基金TOP30包括深圳、厦门、武汉等地方政府基金 [41][42] 知名投资人 - 最佳早期投资人包括蓝驰创投陈维广、中科创星李浩等 [48][49][50] - 最佳创业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沈南鹏、深创投左丁等 [52][53][54] - 最佳私募股权投资人包括高瓴张磊、腾讯投资李朝晖等 [55][56][57]
分析人士:本轮“牛市”受政策驱动
期货日报· 2025-08-27 02:32
市场表现与成交数据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整数关口[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10日突破2万亿元 8月25日全天成交3.14万亿元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二高[1] - A股股价中位数从年初12.65元涨至16.45元 涨幅达30%[3] 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累积与制度完善是股指上行根基 去年9月底以来多维度政策持续发力[1] - 增量资金积极入市提供流动性支持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反映杠杆资金活跃度[1] - 7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显示居民储蓄转向股市趋势明确[1] - 货币政策与企业盈利双重支持 总量政策处于核心地位[2] 企业盈利状况 - 中报数据显示企业盈利结构性修复 半导体和AI算力等科技成长赛道表现亮眼[1] - 制造业和科技相关行业盈利情况超出预期[2]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 呈现K型分化特点(大企业高于临界点/中小企业低于临界点)[1] 资金结构与风险偏好 -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国家队"入场削弱下行风险并改变投资者预期[2] - 场内杠杆通过融资实现 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3% 较历史峰值仍有差距[3] - 期指基差与期权持仓量PCR处于历史高分位 中证1000股指期权持仓量PCR高于历史95%分位[2] - 自由流通换手率8月26日为5.94% 未超过去年10月8日高点[3] 估值与潜在风险 - 科创50指数市盈率达180.78倍 PE分位数处于历史最高位100%[4] - 融资余额规模超2.1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升至4.2% 接近2024年4.5%的高点[4] - 历史"天量天价"经验显示 2024年10月8日成交3.45万亿元后市场经历3个月调整[4] 政策预期与规划 - "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主题发布会引导合理能源消费与绿色能源建设[4] - 下半年增量政策出台概率较低 因经济平稳修复且财政支出加速[5] - "十五五"规划起草研判成为政策重心 长周期规划影响大于短期刺激[5] 外部影响因素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提升A股风险偏好 若落地将吸引外资配置并支撑指数上行[6] - 鲍威尔发言偏鸽派 指出"风险平衡转变"和"就业下行风险显著上升"[6]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转向2%长期目标 对关税通胀影响定性为"一次性"[6] - 大类资产对9月降息计价已较充分 A50期指涨幅较为克制[6]
量化择时周报:牛市思维,行业如何配置?-20250824
天风证券· 2025-08-24 10:14
市场趋势与仓位建议 - WIND全A指数短期均线(20日)收于5752点,长期均线(120日)收于5271点,两线差值扩大至9.12%,显著高于3%的阈值,市场处于上行趋势格局 [2][3][8][9][14] - 赚钱效应值为5.22%(前值3.73%),显著为正,建议在赚钱效应转负前保持高仓位并逢低加仓 [1][2][8][10][14] - 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提升至80%,因PE估值处于85分位点(中等水平),PB估值处于50分位点(较低水平) [3][10] 行业表现与配置方向 - 近期强势行业:通信(上涨10.47%)、电子;弱势行业:房地产(微涨0.98%)、医药;资金流入明显的行业包括家电和消费者服务 [1][9] - 中期配置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港股创新药、证券保险;政策驱动板块:光伏、化工;科技板块:军工算力、电池(TWO BETA模型) [2][3][8][10][14] - 短期信号显示黄金股在调整后有望反弹 [2][3][8][14] 市场表现与估值数据 - WIND全A指数全周上涨3.87%,中证2000涨3.23%,中证500涨3.87%,沪深300涨4.18%,上证50涨3.38% [1][9] - 估值分位数基于2014年10月17日至2025年8月22日历史数据,当前PE分位数85%、PB分位数50% [3][10][12]
透视招商局商业房托(01503.HK)在牛市里的安全垫与预期差
格隆汇· 2025-08-23 05:00
核心观点 - 商业房托(REITs)在牛市行情中提供安全边际和弹性收益机会 招商局商业房托存在预期差带来的价值修复契机 [1] 高分红与现金流稳定性 - 商业房托核心优势在于稳定租金现金流和高分红政策 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 [2] - 持有北京 深圳核心地段甲级写字楼 创意写字楼和商业综合体 保障稳定客流量和租金收入 [2]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25亿人民币 租金收入1.96亿人民币 可分派收入5746万元 [2] - 年化分派率9.1% 上市以来保持100%派息率 体现精细化财务管控能力 [2] 资产价值修复潜力 - 市场对短期出租率波动反应过度 导致商业地产估值普遍被低估 [3] - 核心资产具不可复制地理优势和稳定客流 长期盈利能力未改变 [3] - 写字楼和购物中心估值下降速度已减缓 随市场环境改善租金回报提升将推动价值回归 [3] 政策与杠杆优势 - 房地产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支持消费政策出台为商业地产带来新机遇 [4] - 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复苏 商业地产同步受益 [4] - 有息负债率41.2%处于行业低位 贷款置换后综合利率从3.17%降至2.8% [5] - 低杠杆率提供融资灵活性和逆周期收购能力 支持业绩弹性增长 [5] 行业催化因素 - REITs纳入沪深港通预期持续强化 有望吸引ETF和南下资金配置 [6] - 市场估值重估潜力显著 优质REITs将获长期资金青睐 [6] - 依托发起人招商蛇口资源 挖掘多元化优质资产投资机会 [6]
策略解读:这轮创业板牛市更像哪一次
国信证券· 2025-08-19 08:41
核心观点 - 报告通过复盘2013-2015年和2018-2021年两轮创业板牛市行情,分析其异同点及驱动因素,认为当前创业板行情需结合历史规律与宏观环境综合判断 [3][4][14] - 第一轮牛市(2013-2015年)以普涨和高弹性为特征,创业板指数累计涨幅464.6%,93%个股上涨,计算机行业平均涨幅338.26%领跑 [5][6] - 第二轮牛市(2018-2021年)呈现结构性特征,指数累计涨幅195.7%,74%个股上涨,电力设备(220.94%)和电子(137.01%)成为核心驱动力 [8][9] 第一轮创业板牛市(2013-2015年)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数从705.34点飙升至3982.25点,累计涨幅464.6%,日均成交量显著放大,呈现价量齐升特征 [5] - 93%个股实现上涨,涨幅2-5倍的标的占比最高,计算机行业以338.26%平均涨幅居首,医药生物(216.12%)和机械设备(204.36%)紧随其后 [6] 行业与估值特征 - 新兴产业全面开花,计算机(49家)、医药生物(40家)、机械设备(43家)公司数量最多,反映政策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扶持 [6] - 极致成长股(G8区间)平均涨幅347.85%,显著高于深度价值股(G1区间)的158.31%,显示市场对成长性溢价极高 [7] - 大盘成长股表现突出,G6-G8区间大盘股平均涨幅达540.78%-802.48%,中小盘股弹性相对较弱 [7] 第二轮创业板牛市(2018-2021年)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数从1205.03点上涨至3563.13点,累计涨幅195.7%,成交量局部放量但未全面过热,体现结构性行情特征 [8] - 74%个股上涨,涨幅2倍以内标的占比最高,电力设备(48家)、电子(48家)、医药生物(63家)成为主力赛道 [9] 行业与估值特征 - 新能源(光伏、电池)和硬科技(半导体)崛起,电力设备行业以220.94%涨幅领跑,医药生物凭借63家公司数量展现防御性 [9] - 龙头效应显著,G1-G4区间大盘股平均涨幅190.99%-264.06%,市场更注重估值合理性(G4略低估区间涨幅105.32%) [10] 两轮牛市的对比分析 共同特征 - 政策驱动与经济转型:两轮牛市均受益于新兴产业政策(如"互联网+"、"碳中和")和产业结构升级 [11] - 科技创新引领: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等科技行业在两轮牛市中均占据主导地位 [11] - 资金活跃度提升:成交量显著放大,公募基金和外资持续流入 [11][16] 核心差异 - 市场广度:第一轮普涨(93%个股上涨),第二轮结构性分化(74%个股上涨) [3][12] - 估值容忍度:第一轮对高估值更宽容(G8区间涨幅347.85%),第二轮更注重盈利确定性(G7区间涨幅99.95%) [7][10] - 行业集中度:第二轮赛道更聚焦,新能源和半导体贡献超50%涨幅 [9][12] 宏观环境驱动因素 - 第一轮牛市(2013-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转向宽松,4G技术革命与"互联网+"政策推动流动性涌入成长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6%降至3.0% [15] - 第二轮牛市(2018-2021年):贸易摩擦与疫情倒逼逆周期调控,"新基建"和硬科技产业高景气,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6%降至2.5% [16]
电网ETF(561380)涨超1.9%,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或成双轮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4:01
行业机遇 - 恒生A股电网设备行业正迎来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的双重机遇 [1] - 特高压作为能源转型刚需,特高压交流和直流构成协同生态,有望在"十五五"期间保持稳健发展 [1] - GIL(气体绝缘输电线路)需求有望扩增 [1] - AI与区块链等新技术对新能源运营的赋能作用逐步凸显,推动行业从重建设向重运营阶段转型 [1] - 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平台在中国香港上线,新能源RWA因其价值稳定性和绿色金融属性成为"中国特色"代表 [1] 指数与产品 - 电网ETF(561380)跟踪恒生A股电网设备指数(HSCAUPG),该指数选取A股市场中涉及发电、输电、配电等电网及电力设备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恒生A股电网设备指数具有行业集中度高、侧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特征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恒生A股电网设备ETF发起联接A(023638)和国泰恒生A股电网设备ETF发起联接C(023639) [1]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截至8月18日收盘,有6只个股流通市值超过1万亿元,银行股占据三席
证券日报· 2025-08-18 16:16
A股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收盘 上证指数报3728.03点上涨0.85% 深证成指上涨1.73% 创业板指上涨2.84% 北证50大涨6.79% [1]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当日成交额达2.81万亿元 [1] - 银行股年内表现突出 24家上市银行股价累计涨幅均超过10% [1] 银行股市场地位 - 农业银行流通市值达2.21万亿元 首次超过工商银行(2.03万亿元)和贵州茅台(1.79万亿元)登顶A股流通市值榜首 [1] - A股市场6只个股流通市值超1万亿元 银行股占据三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2]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分别为13.38%和35.61% 流通市值较年初增加1968.17亿元和5522.92亿元 [2] 银行股权重变化 - A股银行股权重为18.51% 较2024年有所提升 [2] - 银行股凭借高股息和低估值特征吸引资金关注 推动股价上涨和市值权重提升 [2] - 银行股市值权重提升成为A股总市值创新高的重要推动力 并优化投资者结构 [1] 银行业绩表现 - 7家已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上市银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3] - 浦发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幅 [3] - 受益于贷款重定价效应和债市稳定 上半年上市银行盈利同比增速预计企稳恢复 [3] 银行基本面分析 - 上市银行整体盈利能力较好 资产质量较为稳健 相对稳定的基本面支撑资金流入 [2] - 对公业务资产质量改善对冲零售端风险压力 资产减值损失少计提反哺盈利 [3] - 拨备对业绩贡献边际上升 盈利指标预计略有改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