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本面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市场周观察:债市情绪修复的可能路径
东方证券· 2025-09-29 02:44
研究结论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 期;数据统计可能存在遗漏 固定收益 | 动态跟踪 债市情绪修复的可能路径 固定收益市场周观察 | 估值继续压缩,等待切入时机:可转债市 | 2025-09-24 | | --- | --- | | 场周观察 | | | 关注科创债 ETF 未"超涨"成分券:信用 | 2025-09-22 | | 债市场周观察 | | | 北交所打新加剧资金波动:固定收益市场 | 2025-09-15 | | 周观察 | |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 三季度债市表现不佳,影响因素较多。马上进入四季度,从历史经验看,三季度债 市表现喜忧参半,而进入四季度之后利率重回下行的次数明显增多,我们在此探讨 一下债市情绪修复的可能路径。 ⚫ 首先,市场对基本面已达成"现实弱,但预期改善"的共识,对资金面已达成"持 续宽松"的共识,因此即使四季度基本面数据依然表现不佳,资金面持续宽松,也 难以带动债市利率出现显著下行。 ⚫ 其次 ...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925
瑞达期货· 2025-09-25 09: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国内市场处于宏观数据真空期,海内外消息扰动少,市场整体随机游走,国庆、中秋假期临近交投平淡;8月经济数据承压,房地产拖累固投,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令社零承压,需等待后续政策发力;鲍威尔鹰派言论令人民币短线承压,但点阵图显示年内还有两次降息,后续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为国内政策宽松提供空间;政策落地前市场预计维持震荡,策略上建议暂时观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IF主力合约(2512)最新价4562.2,环比+39.6↑;IF次主力合约(2510)最新价4585.0,环比+37.8↑ [2] - IH主力合约(2512)最新价2953.6,环比+15.4↑;IH次主力合约(2510)最新价2953.8,环比+14.6↑ [2] - IC主力合约(2512)最新价7166.6,环比+30.8↑;IC次主力合约(2510)最新价7293.2,环比+32.8↑ [2] - IM主力合约(2512)最新价7281.8,环比-6.6↓;IM次主力合约(2510)最新价7444.6,环比-10.2↓ [2] - IF-IH当月合约价差1631.2,环比+16.8↑;IC-IF当月合约价差2708.2,环比-16.2↓ [2] - IM-IC当月合约价差151.4,环比-40.0↓;IC-IH当月合约价差4339.4,环比+0.6↑ [2] - IM-IF当月合约价差2859.6,环比-56.2↓;IM-IH当月合约价差4490.8,环比-39.4↓ [2] - IF当季-当月-22.8,环比+3.4↑;IF下季-当月-53,环比+3.2↑ [2] - IH当季-当月-0.2,环比+1.8↑;IH下季-当月-3.6,环比-2.2↓ [2] - IC当季-当月-126.6,环比-3.0↓;IC下季-当月-302.6,环比-1.4↓ [2] - IM当季-当月-162.8,环比+6.0↑;IM下季-当月-378.4,环比+5.4↑ [2] 期货持仓头寸 - IF前20名净持仓-28,681.00,环比-261.0↓ [2] - IH前20名净持仓-17,213.00,环比+845.0↑ [2] - IC前20名净持仓-25,724.00,环比-719.0↓ [2] - IM前20名净持仓-40,023.00,环比-1530.0↓ [2] 现货价格 - 沪深300最新价4593.49,环比+27.4↑;IF主力合约基差-31.3,环比+4.8↑ [2] - 上证50最新价2,952.7,环比+13.2↑;IH主力合约基差0.9,环比+0.6↑ [2] - 中证500最新价7,341.3,环比+17.6↑;IC主力合约基差-174.7,环比-8.0↓ [2] - 中证1000最新价7,506.5,环比-27.7↓;IM主力合约基差-224.7,环比+6.3↑ [2] 市场情绪 - A股成交额(日,亿元)23,917.71,环比+446.16↑;两融余额(前一交易日,亿元)24,311.05,环比+143.17↑ [2] - 北向成交合计(前一交易日,亿元)2861.33,环比-384.30↓;逆回购(到期量,操作量,亿元)-4870.0,环比+4835.0 [2] - 主力资金(昨日,今日,亿元)+120.08,环比-373.22;MLF(续作量,净投放,亿元)6000,环比+3000 [2] - 上涨股票比例(日,%)27.15,环比-54.95↓;Shibor(日,%)1.472,环比+0.038↑ [2] - IO平值看涨期权收盘价(2510)62.20,环比+4.40↑;IO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8.13,环比-1.69↓ [2] - IO平值看跌期权收盘价(2510)72.80,环比-28.20↓;IO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8.13,环比-2.01↓ [2] - 沪深300指数20日波动率(%)16.12,环比-0.90↓;成交量PCR(%)66.81,环比-1.82↓ [2] - 持仓量PCR(%)89.08,环比+5.23↑ [2] Wind市场强弱分析 - 全部A股4.40,环比-3.40↓;技术面2.70,环比-5.50↓ [2] - 资金面6.00,环比-1.40↓ [2] 行业消息 - 9月22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2]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截至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2] - A股主要指数收盘普遍上涨,三大指数表现分化,大盘蓝筹股强于中小盘股;沪深两市成交额微幅增加,全市场近3900只个股下跌,行业板块普遍下跌,纺织服饰、综合板块跌幅居前,传媒板块明显走强 [2]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人民币近期小幅走弱;8月国内社零、固投、进出口、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较前值明显回落且弱于市场预期,房地产市场加速走弱;银行净息差处于低位背景下LPR报价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2] 重点关注 - 9月26日20:30关注美国8月个人支出/收入、PCE、核心PCE [3] - 9月27日9:30关注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3]
长江商学院调查:股民信心改善,但长期牛市需基本面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9-23 10:39
记者 王珍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周二表示,近一年以来A股的上涨说明至少一部分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回暖,但长期的牛市需要基本面 的强劲支撑。 长江商学院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9月,认为A股会上涨的投资者占受访者的比例约为63.1%,比2025年4月提高1.6个百 分点,比2024年7月提高15.6个百分点。当前,受访投资者对A股的预期回报率约为1.6%,比2025年4月提高1个百分点,比2024年7月提高5.6个百分点。 刘劲表示,本轮A股估值修复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推动。首先是政策层面,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多次释放流动性,为股市走强创造了有利环境。2024年 9月与2025年5月,央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合计释放资金约2万亿元。Wind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 操作净投放资金约1.6万亿元。此外,2024年9月和2025年1月,央行联合其他五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 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股市的配置力度。 财政政策方面,刘劲指出,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保持在较高水 ...
港股上周全线飘红!东南亚货币分化,黄金、油价成关键影响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16
进入9月的第二周,全球金融市场一波三折。 香港股市的热火朝天,恒生指数一路高歌猛进,资金大举南下。另一边,却是近邻东南亚货币市场的冷暖不均。 这看似矛盾的市场表象之下,黄金作为避险的选择,与原油作为通胀的指标,其价格波动正成为牵动全局神经的关键。 市场的火热与遇冷背后,究竟是什么? 港股上周(9月8日至12日)的表现确实可以用"强劲"来形容。主要指数全线上涨,恒生指数一周上涨3.8%,代表新经济的恒生 科技指数更是大涨5.3%。 真金白银的流入最实在,仅一周时间,通过"港股通"南下的内地资金净买入额就高达608亿港元,这个数字是前一周的近两倍。 同时美国最近传来消息,上周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激增到了26.3万。 这个数据让市场更加确信,美联储为了稳住就业,年内降息的步伐可能会加快,市场普遍预期降息幅度在75个基点左右。 全球"放水"的预期一起,资本自然会去寻找价格便宜的资产,港股就成了这样一个目标。从这个角度看,港股的上涨似乎更多 是水涨船高的结果。 但若将此轮上涨完全归因于"水牛",或许不足以支撑这个行情。市场的上涨从来不是单一原因,流动性是一个助力,但基本面 才是真正的基石。 整个基本盘稳住了,在香港上市 ...
8月经济数据点评:基本面对债市的定价权在边际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17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8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生产放缓受出口和下游消费拖累,投资端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趋缓,消费端不及预期受耐用品消费回落影响;经济数据发布前后债市走出修复行情,考虑去年四季度基数偏高,今年四季度经济同比读数预计面临压力,基本面对债市的定价权在边际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2025年8月经济数据整体延续偏弱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0.5pct至5.2%,一致预期为5.8%;社零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3.4%,一致预期为3.8%;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回落1.1pct至0.5%,一致预期为1.3% [5] 事件评论 - **生产端**:受出口回落和下游消费拖累,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降0.5pct至5.2%,电热燃水、制造业分项同比增速分别降0.9、0.5pct至2.4%、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延续回落0.2pct至5.6%,出口交货值同比转负至 - 0.4%;生产明显放缓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 [7] - **投资端**:固投及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延续回落,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降1.1pct至 - 6.3%;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趋缓,制造业、基建、房地产分项8月同比增速分别降1.0、4.5、2.4pct至 - 1.3%、 - 6.4%、 - 19.4%;建筑安装工程单月同比大幅回落,拖累固投增速4.1pct,而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同比增速回升 [7] - **地产方面**:筹资与投资及销售端存在分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收窄2.8pct至 - 12.5%,但开发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降2.6、0.7pct至 - 11.0%、 - 14.8%,销售或仍在以价换量;实物工作量方面,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1 - 8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扩大至 - 19.5%、 - 9.3%、 - 17.0%,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8月整体回落,处于往年同期相对低位 [7] - **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多数明显下滑,运输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同比增速分别降36、13、8pct至9%、 - 16%、11%;化工、有色、医药等行业投资额同比降幅收窄但仍负增长,分别改善12、3、3pct至 - 9%、 - 12%、 - 20%;基建方面,电热燃水拖累较大,当月同比回落8.5pct至4.1%,为2022年5月以来最低增速 [7] - **消费端**:不及预期,受耐用品消费回落影响,城镇消费弱于乡村;总社零、限额以上单位社零同比增速分别降0.3、0.4pct至3.4%、2.4%,商品零售额、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均降0.4pct分别至3.6%、2.6%,餐饮收入、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在暑期文旅提振下回暖,分别升1.0、1.3pct至2.1%、1.0%;细分商品中,地产链及日常消费走弱明显,可选消费增速回落或因三季度国补额度回落和上半年透支部分耐用品换新需求 [7] - **债市方面**:9月15日经济数据发布前后走出修复行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下行至1.785%;8月经济基本面供需端均承压,考虑去年四季度基数偏高,今年四季度经济同比读数预计面临压力,基本面对债市定价权边际提升 [7]
滕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正为长期牛市注入核心动力
第一财经· 2025-09-17 04:30
展望"十五五",虽然很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面临转型压力,但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正为长期牛市 注入核心动力。 这一增长将以股价和指数上涨的方式实现。 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2024年9月24日是一个真正的"分水岭",其意义应超过1999年的"5·19"与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自此以后,人们普遍认为长期牛市已上升为国家意志,资本市场也被正式纳入宏观调 控。 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牛市格局基本形成,但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长期牛市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基本面和 货币流动性环境支持?需要怎样的监管环境和社会认知环境?如何让"中国牛"跨越"十四五"、穿越"十 五五"? "十五五"牛市的经济基本面条件 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牛市都不能脱离经济基本面,但是我们不能简单把支持牛市的经济基本面等同于 GDP高增长。 有的增长模式,虽然GDP增速很快,但是大部分增长成果与资本市场无关。还有的增长模式,甚至以牺 牲资本市场投资者为代价。这样的经济基本面,就算增长数字再好看,也不会带来长期牛市。 有的经济体,虽然GDP增速不高,但其大部分增长成果能转变为投资者回报,自然能够有牛市。 除了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利率也在不断下降,中国应继续大幅降息并认 ...
张瑜:汇率能到哪?——张瑜旬度纪要No121
一瑜中的· 2025-09-11 16:05
点击关注【张瑜旬度纪要系列】 【大势研判·张瑜】 汇率能到哪? 各位投资朋友好,最近市场对汇率走势的看法差异较大,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将开启趋势性升值,本次旬度我们探 讨对汇率点位的思考。 一、历史镜像:当前与2 0 1 8 - 2 0 1 9年的相似之处 首先,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宏观背景,与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6 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最核心的共性在于中美缓和 的预期升温, 2018 年时是从中美元首通话到 G20 大阪会晤前,而当前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号,美国访华可能有所推 进;此外,经济基本面的验证节奏也较为相近: 2018 年底至 2019 年初,国内 PMI 始终在低位震荡,尚未出现明确 改善趋势,但同期人民币资产表现亮眼,当前同样是经济复苏未完全验证但资产价格已有所反映。 从波动幅度来看, 2018 年 11 月初至 2019 年 6 月,人民币汇率从 6.97 ( 2015 年后的阶段性高点,当时尚未突破 7 关口)升值至 6.7 左右;而本轮汇率从 2025 年 4 月 9 日 7.35 的高点开始,截至目前已升至 7.11-7.12 区间,两轮升 值幅度基本接近。 不过,此轮汇 ...
股市 经济基本面向好的驱动将增强
期货日报· 2025-09-03 00:58
A股中报业绩总体表现 - 万得全A指数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21万亿元 同比增速2.96% 较一季度3.47%回落0.51个百分点 [1] - 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净利润1.64万亿元 同比增速3.66% 较一季度5.28%回落1.61个百分点 [1] - 万得全A指数ROE TTM为7.73% 较一季度7.75%和2024全年7.92%略微下降 [1] 行业板块盈利表现分化 - 农林牧渔/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电子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高于30% 但较一季度有所放缓 [2] - 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改善 [2] - 煤炭/轻工制造/商贸零售/石油石化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超10% [2] - 食品饮料/家电/农林牧渔/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板块ROE高于10% 以蓝筹成分股为主 [2] - 钢铁/计算机/国防军工/商贸零售/建筑材料/传媒板块盈利水平欠佳 [2] 宽基指数业绩表现对比 - 创业板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3.44% 中证500指数增速7.3% 表现亮眼 [2] - 沪深300指数增速2.49% 上证50指数增速0.45% 中证500指数增速1.27% 小幅增长 [2] - 科创50指数增速-57.5% 北证50指数增速-12.6% 中证1000指数增速-4.2% 利润负增 [2] - 创业板指数ROE TTM达12.8% 上证50指数10.18% 沪深300指数9.71% 中证500指数9.5% 表现突出 [2] 下半年盈利展望 - 去年同期利润基数偏低 政策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PPI有望边际修复 带动盈利水平继续小幅改善 [3] - 期指行情更多由估值扩张推动 盈利改善贡献相对有限 [3] - 随着盈利逐步筑底 经济基本面向好对市场的驱动作用将增强 [3]
股牛来了,债市全无机会?
虎嗅· 2025-08-22 03:46
核心观点 - 股债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 A股年内上涨12.8% 创业板指涨22% 而30年期国债ETF下跌逾2% 6月以来跌幅扩大至4% [1] - 债市趋势由经济基本面主导 而非股市波动 利率预期反映宏观经济、通胀及货币政策变化 [1][2] - 当前经济边际走弱 7月新增贷款自2005年首次负增长 社融同比下滑 但债市受股市强势和政策扰动出现背离 [2] - 债市存在波段操作机会 建议跟踪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 当前分别徘徊在1.76%和2.06%附近 [4][5] 股债市场关系 - 资金风险偏好转换导致股债跷跷板效应 股市上涨阶段资金流向权益市场 债市资金流出 [1] - 基本面因素比股市波动更具决定性和持久性 包括经济增长、通胀水平和货币政策 [1][2] - 经济走弱时央行降息预期推高现有债券价值 通胀预期上升则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2] 债市历史表现与现状 - 10年国债ETF累计回报超30% 但过程伴随多轮债牛熊切换 [5] - 2006-201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冲上4.8% 2020-2024年受疫情和宽松政策影响一度跌至1.6% [5] - 当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 但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行可能 短期仍会波动 [5][6] 操作策略 - 场内操作宜低吸高抛 收益率上行时债券价格下探带来低吸机会 收益率回落时考虑获利了结 [4][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市场基准 30年期反映长期经济预期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化 [4][5] - 场外债券基金需关注久期选择 短债波动小适合防御 中长期债在利率下行周期收益更优 [7] - 风险收益权衡需关注夏普比率 高比率代表风险调整后收益更优 [7] 配置逻辑 - 场外投资适合中长期配置 需匹配市场环境 利率下行周期侧重中长期债 利率上行风险时选择短债或货币基金 [7] -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配置 不盲目追随股市热度或债市低谷 [7]
股市大涨债市却“被错杀”!长债收益率一路上行 30年期升破2%
第一财经· 2025-08-18 13:40
股市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 上证指数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新高 两市超4000只个股上涨 [2] - A股全天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及历史第三高 较上周五2.27万亿元增加超5000亿元 [3] 债市表现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1.33%至116.09元 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及3月24日以来新低 [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9%至108.015元 5年期及2年期分别跌0.21%和0.04% [2] - 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6.35BP至2.0575% 50年期上行6.6BP至2.176% 10年期上行超4BP至1.789% [2] - 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5年期及1年期国债分别上行3.75BP和2.5BP 国开债明显上行 [3] - 银行"二永债"收益率最大上行幅度超过10BP [3] 市场机制动态 - 财政部开展5.5亿元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包括3年期2.7亿元和2年期2.8亿元随卖操作 [4]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删除"降息"表述 [4][5] 机构观点 - 股债"跷跷板"效应因资金分流及风险偏好回升强化 [3] - 华源证券认为债市回调源于机构主动降久期 与经济基本面和赎回无关 [5] - 华西证券指出若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债市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跌 [6] - 多数机构看好债市前景 支撑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偏弱/资金面宽松预期/银行配置需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