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货崛起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国庆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 消费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9:07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计8天,2024年为7天,叠加更加灵活的前 后拼假策略,催生更为活跃的消费窗口。 报告指,《拼假》延长国庆高峰,出游景气度同比提升。据航空产业网预测,2025年国庆期间中国航班 总量达13.9万班次,同比增5.7%,其中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94%,日均旅客运输量224.7万人次,同 比增6.4%,其中国内和国际分别同增6.1%/9.2%。据飞猪数据,游客希望利用长假探索更多城市,多目 的地串游趋势崛起,飞机+高铁混合出行方式增长显著,该行预计亦将带动国庆假期延续人均消费金额 提升趋势。 报告指,截至9月22日,美团00后年轻游客预订占比62%,平台预测年轻人偏好的文物游、国门游、民 族妆造体验、演唱会与音乐节等将掀起新潮流,博物馆周边酒店、美食搜索热度同比大幅提升,新疆、 黑龙江等边境旅游地订单量快速提升,国门景区、博物馆等正成为文旅IP,文化消费、体验消费更加受 青睐。 另外,根据文旅部官网,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4.8亿元人民币的消费补贴,该行认为将进一步增 强居民消费意愿,带动假日消费扩容提质。 该行重点推荐,悦己消费长期布局,推荐潮玩 ...
研报掘金|中金:国庆出游景气度按年提升 消费有望延续回暖趋势
格隆汇· 2025-09-29 05:25
假期消费趋势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8天 叠加灵活拼假策略催生活跃消费窗口[1] - 拼假延长国庆高峰 出游景气度按年提升[1] - 各地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并带动假日消费扩容提质[1] 重点推荐赛道 - 推荐悦己消费长期布局 包括潮玩赛道及电子烟板块[1] - 推荐国货崛起演绎趋势 包括美妆及个护赛道[1] - 关注政策催化受益板块 如内需政策支撑叠加旺季催化的零售板块[1] 具体标的公司 - 潮玩及电子烟板块推荐标的:泡泡玛特、布鲁可、思摩尔国际[1] - 美妆个护板块推荐标的:毛戈平、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上海家化[1]
武汉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5%
长江日报· 2025-09-17 00:28
武汉市消费价格指数表现 - 8月武汉市CPI同比上涨0.3%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1.5% [1] 工业消费品消费趋势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 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1] - 大型家用器具价格上涨7.7% 其中三大家电为代表的产品受益于智能产品渗透 [1] - 厨卫等小家电价格同比上涨1.5% 反映居民"换优不换旧"的消费升级趋势 [1] 智能家电销售表现 - 京东MALL武汉店中高端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5% [1] - 搭载AI算法的洗衣机及支持语音控制的智能门锁等产品受青睐 [1] - 以旧换新政策叠加暑期促销带动空调 冰箱日销达30台 [1] 文化消费市场动态 - 文化娱乐服务价格上涨2.7% [1] - 电影衍生品销售额占影院总收入超10% 49元浪浪山小妖怪玩偶成年轻人新宠 [1] 服务消费与夜经济活力 - 8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 [1] - 体育赛事带动"第二现场"观赛模式 龙虾店依托赛事引流使观赛聚餐客流增加10% [2] - 餐饮与夜经济持续火爆 [2] 消费格局驱动因素 - 技术赋能 国货潮起 场景多元 服务升级共同构筑消费市场新格局 [2] - 核心CPI连续回升表明消费需求从"刚需满足"向"品质升级"转变 [2]
国泰海通 · 晨报0917|化妆品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天猫和抖音美妆品类销售额合计同比增长19.0% [2] - 抖音美妆类目GMV超200亿元 同比增长19.56% [2] - 天猫GMV同比增长18.37% [2] - 7-8月两大平台GMV综合增速达16.1% 较6月明显提升 [2] - 天猫平台通过"超级88"和加码外卖业务实现13.2%的恢复性增长 [2] 品牌竞争格局 - 七夕大促期间国际高端品牌赫莲娜、海蓝之谜、欧莱雅凭借高端礼盒进入TOP10 [3] - 头部榜单中国货品牌占据多数席位 [3] - 韩束以超7亿GMV保持断层领先地位 [3] - TOP20彩妆品牌数量同比增加4个 新增毛戈平、卡姿兰及抖品牌BABI、ELL [3] 国货品牌表现 - 韩束和珀莱雅通过多元产品布局在防晒、精华、护肤套装等子类目均占据前列 [3] - 国货品牌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3]
本土企业主动将战略重心转向自主研发 企业、园区、监管“力往一处使” 抓住国货机遇 上海拿下美妆第一城
解放日报· 2025-09-08 02:00
上海美妆产业地位 - 上海以17个上榜品牌成为头部彩妆品牌最多的城市[1]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化妆品零售额达685亿元 占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291亿元的约三分之一[1] - 上海化妆品零售额从十年前占全国十分之一跃升至当前水平 体现十年间显著增长[1] 行业核心挑战与转型 - 中国美妆企业长期依赖进口原料 面临供应和价格失控的"卡脖子"风险[2] - 原料被形容为化妆品的"芯片" 其技术缺失影响品牌竞争力建设[2] - 某护肤品牌曾因原料清关问题导致生产脱节 引发大规模消费者投诉[2] 企业自主研发突破 - 自然堂2013年起开展微生物发酵原料自研 通过10次西藏科考筛选600多株特色菌株[3] - 自然堂研发中心设立20个实验室 累计申请524件专利和发表200篇科技文章[3] - 橘朵通过自建实验室和工厂实现连续两年中国彩妆市场销量第一[3] - 优时颜收集超15万国人肌肤数据 联合发布2项行业标准[3] 产学研协同生态 - 上海集聚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亚太最大基地)、资生堂中国第三研发中心和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4][5] - 优时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人才引进 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发木兰脂素抗衰成分[5] - 自然堂与华山医院建立皮肤科学联合实验室 与复旦儿科医院成立婴童健康研究中心[5] - 基于复旦儿科71年临床经验推出"己出"品牌 发表7篇核心期刊研究成果[5] 全产业链配套优势 - 上游有巴斯夫等化工巨头 中游有全球最大代工厂科丝美诗[5] - 下游覆盖包材、评测和服务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生态[5] - 自然堂与本地评测企业达成合作 车程仅几分钟提升沟通效率[6] 政策支持体系 - 上海2022年发布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明确推进美妆个性化研发和品牌集萃[7] - 东方美谷推出化妆品要素服务平台 汇聚5000余种原料[7] - 平台通过统一采购降低原料成本 例如从每吨48-50万元降至45万元[7] - 2024年平台原料交易量预计突破200吨 销售额超2000万元[7] 产业集聚成果 - 东方美谷创造全国首个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多项制度创新[8] - 产业规模接近千亿元 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产业集聚地之一[8] - 2025年前五个月上海口岸美妆进出口值253.2亿元 占全国35.6%[8] - 奉贤新城规划203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 美丽健康产业占比40%[8]
宜家,再不包邮就晚了
虎嗅· 2025-09-07 23:4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投入1.6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150款低价产品[1] - 公司自2023年起持续实施降价策略但未能提振业绩[4] - 公司已放弃自有线上渠道独占性 先后入驻天猫和京东平台[4]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为111.5亿元 较上一财年减少近10亿元[4] - 2024财年销售额较2019年缩水近30%[4] - 公司解释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商品售价下调[4] 市场竞争态势 - 本土设计品牌如失物招领 二黑木作 源氏木语凭借产品设计和质量获得消费者青睐[3] - 消费者对舶来品偏好减弱 国产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4] - 公司品牌吸引力下降 消费者到店频率和关注度降低[3] 运营策略问题 - 公司维持9.9元起邮费政策 与国内包邮消费习惯形成冲突[6] - 高额运费导致低价商品实际购买成本大幅增加[6] - 邮费政策被视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不合时宜的坚持[7] 行业趋势影响 - 蜡像馆等外资体验型消费业态同样面临市场吸引力下降问题[4] -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普遍面临本土化适应挑战[4] - 消费者购物决策更注重综合体验而非单一价格因素[3][6]
全民健身时代,谁能抓住中国运动与户外的消费爆点?
经济观察报· 2025-09-04 22:53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中国运动与户外产业迎来"黄金十年",由人口老龄化、年轻世代崛起、城市化进程、健康意识提升及疫情后对生命质量的重新思考共同驱动 [1] - 政策推动显著:全民健身计划目标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5%,截至2024年9月该比例已达37.2%,接近提前完成目标 [3] - 健康意识升级:消费者将健康重新定义为身心完整、能量充沛的生活状态,心理健康、活力感和营养均衡成为运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赛事经济成为行业引爆点: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F1中国大奖赛回归及崇礼168超级越野赛等赛事推动运动生活方式普及 [3] 消费人群分层 - 热爱投入型玩家占比过半,自驱力强且深度投入特定运动,对专业装备和文化认同感需求极高 [4] - 积极活跃型玩家约占三成,运动频率低于核心群体但具备纵向深耕潜力 [5] - 探索尝鲜型玩家尝试多但频次低,适合品牌横向拓展新品类和跨界活动 [6] - 轻量体验型玩家运动意愿较弱,代表"广覆盖"潜力,需通过降低门槛和激发兴趣实现突破 [6] - 品牌需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策略:专业装备面向热爱投入型,入门级产品面向轻量体验型 [6] 生活方式与社交趋势 - 运动深度嵌入日常生活:城市散步/健步走参与率高达94%,成为全民基础型运动 [7] - 场景边界模糊化:运动场所从体育馆扩展到城市街区、公园和自然山野,要求装备适配多场景 [8] - 社交化驱动消费:57%消费者参与过运动线下社群活动,热爱投入型玩家更倾向加入圈层感强的组织 [8] - 运动社群成为品牌塑造认同感和忠诚度的关键场域,改变传统消费路径 [8]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5425亿元,同比增长10%,领跑亚太地区 [9] - 本土品牌崛起:安踏营收突破千亿,李宁、特步通过国潮叙事和技术自研强化中端市场 [9] - 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耐克规模领先但增长乏力,始祖鸟、Salomon、On、lululemon依靠高端产品和门店扩张实现快速增长 [9] - 功能性成为首要考量:95%消费者关注功能表现,防晒、防水、防风、防滑和轻盈等性能需求推动专业装备日常化 [9] - 时尚与个性化成为新竞争维度:联名款、定制化设计和潮玩结合强化运动装备社交属性 [9] 国货崛起与消费心态 - 61%消费者更偏好本土品牌,看重科技创新与价值观传递而非单纯社会地位表达 [10] - 民族自信成为市场驱动力,本土品牌需强化"高品质+价值观"长期战略 [10] - 国际品牌需通过社会责任、社区建设和文化共鸣实现深度本土化 [10] - 未来增长点集中于低线城市和银发人群:低线市场需求"性价比+品牌认同"平衡,银发群体需要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10] 未来发展趋势 - 功能与时尚双轨驱动:在强调性能同时通过设计与联名满足社交需求 [11] - 价值观共鸣成为关键:品牌需在科技、文化、公益等维度建立长期信任 [11] - 多元场景与人群拓展:低线城市、银发人群及多样化运动社群成为新增长引擎 [11] - 行业竞争从产品比拼转向功能、文化、社交和价值观的平衡,最终目标是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组成部分 [11]
朝云集团(06601.HK):1H25宠物营收翻倍 关注现金价值及股东回报
格隆汇· 2025-09-04 03:55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3.4亿元 同比增长7.2% 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下降3.3% [1] - 中期派息每股人民币0.0521元(每股0.0571港元) 派息率40% [1] 分品类收入表现 - 家居护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至12.1亿元 驱蚊类新品成长向好 [1] - 宠物及宠物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1.4%至0.96亿元 线下门店扩展至77家 [1] - 个人护理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5.8%至0.26亿元 [1] 分渠道收入表现 - 线上收入同比增长27.4%至5.2亿元 收入占比提升6.1个百分点至38.6% [1] - 线下收入同比下降2.6%至8.2亿元 [1]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49.3% 家居护理/宠物用品毛利率分别提升2.7/8.6个百分点至49.1%/58.1% [2] - 线上毛利率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至59.9%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率13.0%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策略 - 家居护理业务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升级 高端天然家居护理新品支撑成长 [3] - 宠物业务在用品、食品、终端门店等维度布局完善 受益于宠物行业扩容及国货崛起 [3] - 线上渠道快速发展抖音等内容电商 线下巩固分销渠道领先地位 [1][3] 财务价值表现 - 截至6月30日账上净现金26.5亿元 [3] - 分红率持续保持高位 [3]
获珀莱雅投资 花知晓掘金海外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9-02 11:54
融资事件 - 国货彩妆品牌花知晓完成B轮融资 由珀莱雅独家投资 池杉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1] - 花知晓已完成三轮融资 前两轮分别为天图投资主导的Pre-A轮融资及坤言资本独家投资的近亿元A轮融资 [1]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 花知晓创立于2016年 以融合二次元文化与少女美学为核心 主打原创设计感少女彩妆 目标人群为年轻群体 [1] - 品牌定位平价市场 单品定价基本在百元以内 2025年整体营收有望突破10亿元 [1] - 珀莱雅投资方认可其少女心美学和高度内容化运营方式 认为其深受Z世代消费人群青睐 [1][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10% 已进入十余个国家 [2][3] - 2019年以日本为首个出海市场 通过线下代理进入药妆店与本土门店渠道 [2] - 2022年建立欧美独立站 2024年进入美国零售商Urban Outfitters 成为首个进驻美国主流零售渠道的国货彩妆品牌 [2] - 在东南亚市场依托Lazada等电商平台实现规模化增量 [2] - 本轮融资目的包括推进品牌全球化扩张 供应链整合与内容创新 [2] 战略协同效应 - 珀莱雅希望通过投资打造业务生态体系 并借助体系化优势加持花知晓 [3] - 花知晓可借力拓展品牌架构并增强彩妆类目竞争力 珀莱雅可借鉴其出海经验增强国际化发展能力 [3] - 珀莱雅近期宣布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 [3] 行业投资趋势 - 当前财务性机构投资在消费板块降温 给产业性投资提供契机 [4] - 具备个性化定位的彩妆品牌在当下投资环境中获得发展机会 [4]
别再吹嘘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这些潜伏我国的美国货,你真知道?
搜狐财经· 2025-09-01 07:28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 - 美国消费品严重依赖中国制造 日用品价格因关税上涨而直线上涨[4] -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存在对美国依赖 汽车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 高端医疗设备关键部件由美国企业掌控[4] - 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达95% 但核心芯片和算法仍由美国控制[6] 跨国资本对产业链的控制 - 美国品牌通过本土化生产和收购策略渗透中国市场 哈尔滨啤酒2004年被百威英博收购 可口可乐中国市场份额惊人但决策权属美国总部[6] - 宝洁/强生等日化巨头通过本土化包装和收购融入中国市场 实际控股权仍属跨国资本[7] - 贝莱德通过股权投资渗透关键企业 持有腾讯/阿里/比亚迪等企业股权并具备董事会影响力[9] 国产品牌发展机遇 - 消费者转向注重性价比与品质 华为突破技术壁垒 鸿星尔克凭借文化自信重获市场青睐[10] - 构建独立自主产业链成为竞争关键 需要在高技术和产业链环节加快自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