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周投资策略-20250922
中信证券· 2025-09-22 05:21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每周投资策略研报要点总结 核心观点 - 美联储2025年9月议息会议降息25bps符合市场预期 此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 旨在避免经济滑向衰退 预计将利好港股核心资产[3][11] - 全球多个市场股市在美联储降息后创出新高 MSCI ACWI全球指数达到981.75点 周涨幅1.0% 年内涨幅16.7%[4] - 报告重点关注港股、印度和韩国三大市场 分别分析了各市场的投资机会和风险[3]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股票市场 - MSCI新兴市场指数表现突出 周涨1.1% 年内涨24.7% 远期市盈率13.8倍 EPS增长率15%[4] -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周涨2.2% 年内涨17.2% 远期市盈率29.0倍[4] - 港股恒生指数周涨0.6% 年内涨32.3% 远期市盈率11.9倍 红利率3.1%[4] - 韩国KOSPI指数表现亮眼 周涨1.5% 年内涨43.6% 远期市盈率11.1倍[4] - 印度NIFTY指数周涨0.8% 年内涨7.1% 远期市盈率20.4倍[4] 债券市场 - 美国国债收益率3.90% 周下降17bp 年内回报4.5%[5] - 亚洲高收益债表现强劲 收益率7.83% 周下降14bp 年内回报7.9%[5] - 中资美元债收益率4.81% 年内回报6.6% 利差102bp[5] 外汇及商品市场 - 美元指数97.64 周涨0.1% 年内跌10.0%[7] - COMEX期金价格3,676美元/盎司 周涨0.5% 年内涨39.2%[7] - WTI原油期货62.68美元/桶 周跌0.0% 年内跌12.6%[7] - LME期铜9,952美元/吨 周跌0.4% 年内涨14.7%[7] 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市场环境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有望对港股形成边际提振 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成长板块表现更优[19] - 中美同步宽松可能开启2021年以来首次 或将带来港股外资流入[19] - EPFR数据显示8月以来主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 为去年"924"后首次长线资金回流[19] - 截至7月主动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仅7.0% 较中国资产全球市值占比仍低配6.1个百分点[19] 个股推荐 - 腾讯控股(700 HK)目标价720港元 看好智能化+国际化双引擎 AI全面开放[20] - 阿里巴巴(9988 HK)目标价172港元 募资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 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20] ETF推荐 - iShares安硕恒生科技ETF(3067 HK)追踪30间市值最大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22] 印度市场投资机会 市场环境 - 印度下调消费税(GST)由四档简化为两档 旨在提振疲软消费[31] - 税改带来的实际GDP增速提升足以短期覆盖关税负面影响[31] - 预计印度未来GDP增速将下滑至6%附近[31] - 印度央行货币政策立场保持谨慎中性 年内仍存有限降息空间[34] 个股推荐 - Mahindra(MM IB)目标价4,223卢比 GST降税将显著带动汽车需求[38] - Varun Beverages(VBL IN)目标价774卢比 碳酸饮料税负不变 非碳酸饮料享受GST降档红利[38] ETF推荐 - iShares安硕核心SENSEX印度ETF(2836 HK)追踪印度孟买交易所30间市值最大上市公司[40] 韩国市场投资机会 市场环境 - 预计2025年韩国实际GDP增长将放缓至0.9% 2026年回升至1.7%[49][50] - 8月CPI同比下降至1.7% 核心CPI降至1.3% 移动电话费用下降是主因[47] - 预计韩国央行10月下调利率25个基点至2.25% 2026年还将再降息两个25基点[47] - 《商业法》修订和税制改革将改善公司治理 激励企业回馈股东[53] 个股推荐 - 三星物产(028260 KS)目标价260,000韩元 核能潜力被低估 参与10座常规核电站建设[55] - 现代重工(329180 KS)目标价613,000韩元 造船业从周期性转变为结构性增长[57] ETF推荐 - Xtracker MSCI韩国UCITS ETF(2848 HK)提供对韩国股票直接投资 覆盖大约85%市场[58] 本周经济数据关注 - 美国芝加哥联储全美活动指数(8月)[63] - 英国CPI同比(8月)预测2.90% 前值2.80%[63] - 美国GDP环比折合年率(2季度)预测3.30%[63] - 美国核心PCE价格指数季环比(2季度)预测2.50%[63]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预防式降息周期开启,科技震荡中趋势仍然可期-20250922
长城证券· 2025-09-22 04:59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开启预防式降息周期 流动性驱动行情 科技成长板块及港股市场受益显著[2][17] - 中芯国际测试国产DUV光刻机 半导体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短期情绪催化明确[8][18] - 市场风格呈现成长占优格局 科创50周涨1.84% 创业板指周涨2.34%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09%[1][6] 一周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显著分化 上证指数周跌1.30% 深证成指周涨1.14% 日均成交额2.52万亿元[1][6] - 成长风格相对占优 市场风格排序为"成长 > 高估值 > 盈利质量 > 红利 > 低估值"[1][6] - 小市值品种波动性加大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受流动性宽松催化大幅上涨5.09%[1][6] 核心事件分析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政策重心转向就业风险管理 点阵图暗示年内或再有两次降息[9] - 中美元首第三次通话达成关键进展 TikTok禁令宽限期延至2025年12月16日 中美关系呈现缓和态势[9] - 中芯国际测试本土研发DUV光刻机 采用全浸没技术 早期测试结果乐观 股价一度上涨10%[8] 配置观点 - 预防式降息周期中港股表现通常优于A股 因与美元流动性关联更紧密[2][17] - 对利率敏感板块包括半导体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及港股科技龙头将突出表现[2][17] - 消费板块可能因融资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迎来投资机会[2][17] 重点推荐板块 - 恒生科技指数:流动性尚未完全驱动 港币汇率接近强方兑换保证 后续补涨空间可期[18] - 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逻辑获实质性进展背书 短期情绪催化概率较高[8][18] 交易数据特征 - TMT板块交易拥挤度监测显示2013-2024年期间波动区间为10%-50%[12] - 计算机 基础化工 汽车 通信 电子行业期间调研活跃度居前[14] - 行业涨跌幅显示科技相关板块表现领先 防御性板块相对弱势[16]
如何看待美联储降息25BP?:海外市场周观察(0915-0921)
华福证券· 2025-09-22 04:55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4%-4.25%目标区间 点阵图显示年内预计再降息50BP 较6月多25BP 但鲍威尔讲话偏鹰 将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强调关注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 [1][7] - 美国经济面临"类滞胀"背景 市场已提前消化降息预期 降息落地后美元指数先跌后涨 美股冲高回落 短期市场或受降息预期和科技叙事推动走高 但需警惕估值分化与通胀路径不确定性 [1][7]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提名的新理事米兰反对降息25BP 主张降息50BP 鲍威尔回应称单个成员需靠说服力影响决策 [1][7] - 美国8月零售销售月率0.6% 前值0.5% 进口物价指数月率0.3% 前值0.4% 劳动力市场初请失业金人数23.1万人(前值26.4万) 续请失业金人数192.0万人(前值192.7万) 显示消费韧性与就业温和降温 [2][8]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涨跌互现 CBOT玉米涨6.46% 纳斯达克指数涨2.21% CBOT大豆涨1.61% 棉花涨1.53%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跌1.43% 上证指数跌1.30% 澳元兑人民币跌0.76% LME铅跌0.72% [2][28] - 权益市场中纳斯达克指数涨2.21% 韩国综指涨1.46% 标普500涨1.22% 上证指数跌1.30% 英国富时100跌0.72% 德国DAX跌0.25% [2][33] 行业与区域市场表现 - 分行业看 美股通讯服务行业涨3.69% 日常消费跌1.41% 港股工业行业涨6.08% 金融行业跌3.60% A股可选消费涨1.94% 日股信息技术涨5.74% 可选消费跌4.49% [40] - 外汇市场加元兑人民币升值0.13% 新西兰元贬1.43% 澳元贬0.76% 美元指数微涨0.03% [41] 流动性及利率变化 - 全球长端利率走势分化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8BP至4.14% 法国涨5.4BP至3.56% 英国跌3.16BP至4.64% 印度跌0.6BP至6.49% [48] - 大宗商品期货CBOT玉米涨6.46% LME铅跌0.72% IPE布油跌0.33% [47] 全球经济数据更新 - 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回落 英国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日本CPI环比持平 欧元区9月ZEW经济景气指数26.1(前值25.1) 英国9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19(前值-17) 日本8月核心CPI年率2.7%(前值3.1%) [53][62][64][74][79] - 美国经济数据方面 9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跃升至23.2(前值-0.3) 8月工业产出月率0.1%(前值-0.1%) 新屋开工年化130.7万户(前值142.8万) [79]
港股、海外周观察:美国降息落地,后续看什么?
东吴证券· 2025-09-22 04:54
美联储降息与政策组合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预期从2次增至3次,最终利率降至3.125%(此前为3.375%)[2] - 政策组合包括关税削减、减税政策及利率下调,形成"三降"宏观政策组合,为经济增长提供隐形担保[3] 宏观经济复苏迹象 - 美国9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大幅反弹至23.2(预期2.3,前值-0.3),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新订单及出货指数显著上行[2] - 美国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3.1万人,较前周下降3.2万人,回归正常区间[2] 科技行业合作与市场效应 - 英伟达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数据中心和个人电脑产品,进一步催化美股科技上涨[3] - "三巫日"期权到期规模达5.3万亿美元名义价值,包括3万亿美元标普500指数期权和9350亿美元个股期权,创历年9月最高纪录,引发伽马挤压效应推动股价上涨[3] 全球市场表现 - 本周新兴市场领涨1.1%,发达市场上涨1.0%[4] - 美股纳指领涨2.2%,标普500上涨1.2%,道指上涨1.0%,标普500、纳指100及罗素2000均创新高[4] - 港股恒生科技上涨5.1%,恒指上涨0.6%,恒生港股通上涨0.3%,非必需性消费和资讯科技业领涨[4] 小盘股与行业机会 - 美股小盘股年初至今上涨8%,落后于大盘,降息周期有望推动小盘成长股补涨,尤其利好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及金融板块[5] - 截至9月20日,标普500市场广度回落至63%,风险溢价从-0.62%下降至-0.75%[5] 资金流向与ETF动态 - 全球股票ETF净流入929.72亿美元(边际流入668.17亿美元),债券ETF净流入73.99亿美元(边际流出3.57亿美元)[6] - 美国股票ETF净流入最多(753.1亿美元),中国股票ETF净流入10.8亿美元[6] - 行业ETF净流入前三为科技(43.1亿美元)、金融(39.1亿美元)和通信(25.1亿美元),净流出为能源(-2.6亿美元)和必选消费(-0.2亿美元)[41] 黄金持仓变动 - 全球主要黄金ETF中,iShares黄金信托增持1061.85亿美元,Invesco实物黄金ETC增持79.62亿美元,华安易富黄金ETF增持45.44亿美元[5] - SPDR黄金信托减持268.11亿美元,博时黄金ETF减持50.94亿美元,易方达黄金ETF减持23.7亿美元[5] - SPDR黄金信托持有量周环比+1.8%至35.08百万盎司[5] 港股日历效应与行业偏好 - 近10年国庆节后5交易日恒指平均上涨1.6%,恒科平均上涨2%[4] - 节前旅游消费、医药胜率更高;节后金融和资讯科技胜率更高[4] - 建议关注AI科技、消费电子、新消费及创新药等景气赛道[4]
海外策略周报:美联储如期降息,海外资产表现分化-20250922
平安证券· 2025-09-22 04:10
核心观点总结 美联储降息与资产表现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 资产表现分化 美股和黄金再创新高 美元和美债获利回吐[2] - MSCI全球股指本周上涨0.99% 美股小盘股和纳指表现占优 道指 纳指 标普500和罗素2000指数分别上涨1.0% 2.2% 1.2%和2.2%[2] - 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8bp和1bp至4.14%和3.57% 美元指数上涨0.03%至97.65 COMEX黄金和ICE布油分别变动1.05%和-1.24%[2] 美国零售销售数据 -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持平前值0.6% 高于预期的0.2% 居民消费韧性较强[2][9] - 分项环比看 线上零售(1.4%) 服装(1.0%) 运动用品(0.8%)和餐馆酒吧(0.8%)为主要支撑 家具(-1.9%)和杂货店零售(-0.9%)为主要拖累[2][4][8] - 机动车销售环比增速明显下行(-1.2%) 可能反应前期消费透支的影响[2][4] 美联储政策动向 - 9月点阵图显示年内降息幅度中位数较6月上调25bp至75bp 但内部分歧较大 19名委员中10名认为2025年降息幅度大于等于75bp[13][15] - 美联储上调2025-2027年实际GDP增速预测(2025年从1.4%上调至1.6%) 下调失业率预期(2026年从4.5%下调至4.4%)[11][15] - 维持2025年PCE增速预测3.0%不变 上调2026年PCE增速预测从2.4%至2.6%[11][15] 市场降息预期 - CME数据显示市场预计10月和12月将分别降息25bp 概率分别为91.9%和78.6%[12] - 鲍威尔强调就业风险偏下行 称此次降息属于"风险管理"决策 未透露具体降息路径[2][15] 贸易谈判进展 - 美英签署《科技繁荣协议》重点聚焦AI 量子计算和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2][16] - 美印重启贸易谈判缓解因特朗普对印度实施50%关税引发的紧张局势[2][16] - 中美元首通电话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2][16]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和罗素2000指数分别上涨2.2% 科技板块领涨[2][30] - 标普500指数PE(TTM)为29.5 接近过去十年均值加一倍标准差(29.18) 位于89.94%分位[30] - 通讯服务(3.37%) 信息技术(2.10%)和可选消费(1.45%)领涨 房地产(-1.42%)和日常消费(-1.3%)领跌[32][3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领涨5.1% 恒生指数 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港股通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0.6% 0.4% 0.3%和1.1%[2][45] - 非必需性消费业(4.86%)和资讯科技业(1.76%)领涨 金融业(-3.00%)和地产建筑业(-2.81%)领跌[47][50] - 南向资金净流入369亿港元 规模较上周608亿港元缩小 国际中介机构资金转为流入[52][57] 个股动态 - 英伟达对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并计划展开技术合作 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38][40] - 微软计划到2028年在英国投资3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40] - 中芯国际正在测试上海宇量昇生产的深紫外线光刻机[60] 投资建议主线 - 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板块(AI/互联网/半导体/创新药等)[2] - 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新消费和服务类消费板块[2] - 业绩稳健的红利资产[2]
中银量化多策略行业轮动周报-20250922
中银国际· 2025-09-22 02:38
核心观点 - 中银多策略行业配置系统当前重点配置非银行金融(11.7%)、钢铁(11.0%)、综合(10.1%)等周期性行业,并显著减配TMT板块至9.4% [1][59] - 复合策略采用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动态分配7个子策略权重,当前传统多因子打分策略(S7)权重最高达19.5%,宏观风格轮动策略(S3)权重最低仅8.2% [3][58] - 策略组合年初至今实现超额收益2.2%,其中未证伪情绪策略(S2)超额达17.0%表现最佳,而财报因子失效策略(S6)超额-6.7%表现最弱 [3][64] - 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本周涨幅超4%,但汽车行业估值分位数达99.5%触发预警,银行与非银金融跌幅超4% [10][11][13][14] 市场表现回顾 - 中信一级行业周平均收益率为-0.4%,近一月平均收益率为2.3% [3][10] - 汽车(4.4%)、电子(4.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4.1%)领涨;银行(-5.6%)、非银行金融(-4.4%)、食品饮料(-3.6%)领跌 [3][10] - 通信行业年初至今累计收益达69.3%,有色金属(53.5%)、电子(48.0%)紧随其后 [11] 行业估值预警 - 采用滚动6年稳健PB分位数监测估值,超过95%分位线触发预警 [12] - 当前商贸零售、传媒、计算机(均为100%)及汽车(99.5%)处于高估值预警状态 [13][14] - 电子行业估值分位数月环比上升16.5%至94.9%,接近预警线 [14] 单策略表现与配置 S1高景气轮动策略 - 基于盈利预期三维度筛选,当前推荐非银行金融、农林牧渔、钢铁 [15][16] - 年初至今超额收益2.2%,本周超额-3.0% [3][63] S2未证伪情绪策略 - 通过剥离换手率影响捕捉市场情绪,当前推荐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综合 [18][19][20] - 年初至今超额收益17.0%,近一月超额10.0% [3][63] S3宏观风格轮动 - 结合宏观指标与风格暴露,当前看好综合金融、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电子、传媒 [22][23][24] - 权重占比仅8.2%,年初至今超额0.3% [3][58] S4困境反转策略 - 融合长期反转、中期动量与低拥挤因子,本月推荐综合、钢铁、基础化工、医药、农林牧渔、新能源 [27][28] - 年初至今超额6.8%,权重占比13.1% [3][58] S5资金流策略 - 监测机构单与尾盘资金流向,本月推荐煤炭、综合金融、综合、纺织服装、交通运输 [30][31][32] - 年初至今超额-5.3%,权重占比12.9% [3][58] S6财报因子失效策略 - 利用因子有效性均值回复特征,本月推荐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汽车、煤炭、有色金属 [35][36][37] - 权重占比8.5%,年初至今超额-6.7% [3][58] S7多因子打分策略 - 季度调仓策略,从动量、流动性、估值、质量四个维度筛选,本季度推荐电子、新能源、有色金属、家电、非银金融、银行 [39][40][41] - 权重占比19.5%最高,年初至今超额7.6% [3][58] 复合策略运作 - 采用负向波动率平价模型,按周/月/季频率分层调仓 [46][47][50] - 当前加仓中游周期与中游非周期板块,减仓金融和消费板块 [3] - 板块配置:中游非周期(22.9%)、上游周期(22.5%)、金融(18.0%),TMT仅占9.4% [60] 历史业绩回溯 - 复合策略2014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显著,2020年后超额曲线持续上行 [65][68][69][71] - 本周策略收益-1.0%,略低于基准0.5%,但年内累计收益24.5%超越基准22.2% [3][63]
政策与企业创新并进,AI内部高低切
东吴证券· 2025-09-22 02:33
核心观点 - 政策与企业创新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但AI产业链内部出现高低切换趋势 建议关注相对滞涨的中上游存储 AIDC配套和下游AI应用等分支 [2][5] 政策动态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在南宁启动 聚焦算力共建 多语言技术合作及行业开源社区发展 [2][4] - 中国多省市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基地建设 覆盖智能制造 智慧医疗 数字政务等领域 [2] - 东南亚国家持续加码AI投资 马来西亚预计到2030年吸引超400亿美元资金 [2] 企业创新 - 华为公布至2028年昇腾芯片技术路线 包括2026年Q1的昇腾950PR和Q4的950DT 2027-2028年推出960/970芯片 [3][4] - 华为推出Atlas SuperPoD集群 单集群支持超1.5万张昇腾卡 并发布"灵衢"互联协议实现万卡级集群互联 [3][4] - 阿里开源DeepResearch智能体 支持128K长上下文 推理效率比传统稠密模型提升近10倍 [3][4] - 苹果新品搭载A19芯片与Neural Accelerator 大幅提升端侧AI推理能力 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全面进化 [3] - 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登上《自然》杂志封面 是中国大模型研究首次获此认可 [4] 投资策略 - 避免追入涨幅累积较厚的上游算力硬件 关注相对滞涨分支 [5] - 中上游存储方向受益于供需缺口 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5] - AIDC配套环节受益于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高增 中期景气确定 [5] - 下游AI应用关注AI+医药 AI端侧 人形机器人 智能驾驶 AI应用与Agent等分支 [5] 市场表现 - 美国科技股周度表现分化:英伟达市值42931亿美元 周跌0.65% 苹果市值36433亿美元 周涨4.88% 特斯拉市值14167亿美元 周涨7.61% [7] - 主要科技指数表现:纳斯达克指数相对强势 恒生科技 创业板指 科创50表现各异 [8] - A股AI概念指数情绪显示不同细分领域估值分位数和换手率差异显著 [11] 推荐标的 - 海康威视(002415):全球安防产业龙头 创新业务板块多元布局 AI大模型发展催生新业态 [12] - 鼎智科技(873593):现金收购赛仑特51%股权 交易价格约1亿元 形成"精密传动+智能驱动"全栈能力 [12] - 久远银海(002777):经营质量改善 AI+持续赋能 医共体平台迭代升级并落地多地区域医疗一体化项目 [12]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922
招银国际· 2025-09-22 02:32
核心观点 -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分化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40.87% 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上涨17.20% [1] - 中国互联网软件板块存在估值提升机会 AI应用商业化进程将推动软件板块匹配硬件板块涨幅 [4] - 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分歧 市场已充分反映年底前进一步降息两次的预期 [3] 全球市场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年内涨幅显著 恒生指数涨32.33% 恒生国企指数涨29.94% 恒生科技指数涨40.87% [1] - A股创业板指年内涨幅达44.33% 上证综指年内上涨13.97% 深证综指年内上涨26.32% [1] - 美股三大指数创新高 道指涨8.86% 标普500涨13.31% 纳斯达克涨17.20% [1] - 欧洲股市表现不一 德国DAX涨18.74% 法国CAC涨6.41% 英国富时100涨12.77% [1] 港股行业表现 - 恒生工商业指数年内涨36.45% 恒生金融指数涨28.01% 恒生地产指数涨25.04% [2] - 恒生公用事业指数微涨0.88% 表现相对落后 [2]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超过78% 达今年最高水平 [3] - 南下资金净买入98.38亿港元 港股原材料、能源与可选消费领涨 [3] - A股煤炭、有色金属与建材涨幅居前 汽车、生物医药与计算机领跌 [3] - 医保局优化药品集采规则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防止恶性竞争 [3] 国际事件影响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出现两张加息反对票 宣布每年减持ETF规模3300亿日元 [3] - 欧央行管委称12月应再次降息 以确保通胀和经济增长不令人失望 [3] - 中美元首约定在APEC会议期间会晤 字节跳动按法律要求推进TikTok美国业务 [3] 科技行业焦点 - 美股科技七巨头多数上涨 苹果涨超3% iPhone 17亚洲销售势头良好 [3] - 甲骨文与Meta洽谈200亿美元云计算协议 英特尔大涨后回落 [3] - 白宫考虑建立处方药直销平台TrumpRx 以降低药价 [3] 大宗商品与汇率 - 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美元指数走高 黄金上涨 [3] - 白银创14年新高 原油下跌 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走弱 [3] 重点推荐公司 - 互联网板块推荐阿里巴巴(目标价158.8美元)、百度、微软、腾讯(目标价705港元)、快手 [4] - 软件公司推荐派拓网络、Datadog、金蝶国际 [4] - 汽车行业推荐吉利汽车(目标价25港元 上行空间32%)、零跑汽车(目标价80港元 上行空间23%) [5] - 装备制造推荐中联重科(目标价7.4港元)、三一国际(目标价8.9港元 上行空间24%) [5] - 消费板块推荐绿茶集团(目标价10.74港元 上行空间55%)、锅圈食品(目标价4.8港元 上行空间49%) [5] - 科技半导体推荐小米集团(目标价62.96港元)、瑞声科技(目标价60.55港元 上行空间35%)、豪威集团(目标价173元 上行空间21%) [5]
恒指收涨不足1点,全周累升156点
国都香港· 2025-09-22 02:22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恒生指数上周五微升不足1点收报26545点 全周累计上涨156点或0.59% [3]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 上周五升23点或0.37%至6294点 全周累计上涨305点或5.09%显著跑赢大市 [3] - 港股大市全日成交额达3768.12亿元 北水净流入98.38亿元 [3] - 海外市场表现分化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0.37%-0.72% 而日经225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分别下跌0.57%和0.74% [2] 香港宏观政策与战略定位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未来十年有2600公顷"熟地"储备 强调政府将有节奏按市场情况推地 避免供应过剩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6] - 香港定位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将加强黄金仓储建设 目标3年内容量超越2000吨 并探索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及黄金交易"互联互通" [7] - 香港致力于发展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 通过提升股票市场吸引力和丰富投资产品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 行业监管与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发布新一批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明确遵循"反内卷"原则 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并对低价投标企业要求提供成本构成说明 [8] - 集采方案强调"稳临床"目标 对投标企业质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和药品质量 [8] -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快手和微博平台 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和破坏网络生态问题 [9]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百果园集团拟配售2.795亿股新H股 配售价1.17元较市价折让19.31% 集资3.27亿元 其中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 [11] - 友宝在线计划配售最多1.575亿股新H股 配售价2.45元折让16.95% 集资3.86亿元 资金将用于商品开发、渠道扩张和固定资产购置 [12] - 中移动为符合上市规则要求 出售香港宽频约3.24%股份 以恢复公众持股量 强调不影响香港宽频营运并继续支持其长远发展 [13] - 永泰生物建议5供1供股 供股价2.5元较停牌价折让47.7% 集资最多3.08亿元 其中54%用于EAL®临床试验 [14]
周观点:无惧市场波动,慢牛仍在进行-20250922
长城证券· 2025-09-22 01:4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短期虽现震荡分化,但“慢牛”行情的中长期逻辑未改,当前应无惧波动[1][4][5] - “存款搬家”驱动的资金面依然活跃,居民风险偏好上升,市场“赚钱效应”形成合力,科技成长主线逻辑保持强势[1][4][5] -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与国内“资产荒”背景共同构成市场流动性支撑,市场成交集中度显示主线仍在,风格切换尚未到来[4][5][35] 市场近期表现与特征 - 2025年9月15日至19日,A股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态势,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成长风格占优,创业板等科技成长板块表现较强,而大金融、资源类权重板块承压[1][10] - 市场分歧加剧,周内和日内波动加大,部分资金在美联储降息落地后选择获利了结,另一部分资金则继续布局成长主线[1][10] - A股市场成交金额集中度变化显示:7月成交金额前100、前30占比基本稳定;8月占比明显上升,反映交投情绪和主线集中;9月占比出现震荡但未明显下降,表明市场可能进入阶段性盘整,但前期主线仍偏强[5][35] 宏观环境分析: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7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2025年首次降息,会议基调偏中性,释放“预防式降息”信号[2][11] - 此次降息被解读为“风险管理式降息”,旨在应对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增加,点阵图指引隐含2025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10月、12月各25基点),2026年降息幅度预期收窄[2][11] - 相较于6月预测,美联储上调了2025年至2027年的GDP增长预期,分别至1.6%、1.8%和1.9%,并下调了2026年和2027年的失业率预期至4.4%和4.3%[12][13] 宏观环境分析:国内经济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经济数据稳中偏弱,结构分化,整体经济动能不足[3][22] - 工业生产增速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月同比增长5.2%,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为49.4%,仍低于荣枯线,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传统行业增速较低[3][23] - 消费增长结构承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同比增长3.4%;商品零售同比增速由前月4.0%回落至3.6%,“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的品类增速明显放缓[3][24] - 固定资产投资延续疲软,1-8月累计同比增长0.5%;房地产投资1-8月累计同比下降13.2%,降幅扩大;基建投资1-8月累计增速回落至5.4%[3][25] - 进出口增速均回落,出口金额8月同比增长4.4%,较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进口金额8月同比增长1.3%,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3][26] 重点投资方向 - 成长科技“强者恒强”:AI算力、固态电池、机器人、生物科技等热点不断,行情有望从前期集中的AI硬件板块扩散至成长科技其他细分领域;在自主可控战略下,国内存储芯片自给率提升为产业链带来机遇[6][45] - 港股行情机会:伴随美联储降息周期及国内外资金布局,港股流动性有望持续反弹;本轮港股行情由科技(如AI硬件)与周期(如有色金属)共同领涨;消费板块受十一长假及四季度政策预期提振,可能在市场震荡阶段有所表现[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