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
icon
搜索文档
恒指收涨不足1点,全周累升156点
国都香港· 2025-09-22 02:22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恒生指数上周五微升不足1点收报26545点 全周累计上涨156点或0.59% [3]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 上周五升23点或0.37%至6294点 全周累计上涨305点或5.09%显著跑赢大市 [3] - 港股大市全日成交额达3768.12亿元 北水净流入98.38亿元 [3] - 海外市场表现分化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0.37%-0.72% 而日经225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分别下跌0.57%和0.74% [2] 香港宏观政策与战略定位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未来十年有2600公顷"熟地"储备 强调政府将有节奏按市场情况推地 避免供应过剩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6] - 香港定位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 将加强黄金仓储建设 目标3年内容量超越2000吨 并探索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及黄金交易"互联互通" [7] - 香港致力于发展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 通过提升股票市场吸引力和丰富投资产品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 行业监管与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发布新一批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明确遵循"反内卷"原则 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并对低价投标企业要求提供成本构成说明 [8] - 集采方案强调"稳临床"目标 对投标企业质控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和药品质量 [8] -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快手和微博平台 因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 存在泛娱乐化倾向和破坏网络生态问题 [9]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百果园集团拟配售2.795亿股新H股 配售价1.17元较市价折让19.31% 集资3.27亿元 其中61.5%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 [11] - 友宝在线计划配售最多1.575亿股新H股 配售价2.45元折让16.95% 集资3.86亿元 资金将用于商品开发、渠道扩张和固定资产购置 [12] - 中移动为符合上市规则要求 出售香港宽频约3.24%股份 以恢复公众持股量 强调不影响香港宽频营运并继续支持其长远发展 [13] - 永泰生物建议5供1供股 供股价2.5元较停牌价折让47.7% 集资最多3.08亿元 其中54%用于EAL®临床试验 [14]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开展 明确破除“中标唯低价论”
央广网· 2025-09-21 01:03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9月20日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 中采购工作。此次集采拟采购55个品种,全国超过4.6万家医药机构参与报量,其中超过七成报量为按 厂牌报量。 此次集采规则也明确破除"中标唯低价论",除了继续明确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外,还对最高 有效申报价形成和价差控制"锚点"确定等规则进行优化。蒋昌松解释,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 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本次集采不再采用"报价最低"作为价差控制"锚点",而替换为以"入围 均价的50%"为标准。本次集采将进一步强化中选结果执行。医保部门将畅通医疗机构、中选企业反馈 集采结果执行问题的渠道,有关问题经核实后,将按标书、采购合同及相关政策规定采取措施。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是集 采措施优化的重点。在报量阶段,医疗机构既可像前十批集采一样按药品通用名报量,也可选择药品的 具体品牌。医疗机构报量的品牌如果中选,将直接成为该医疗机构的供应企业。国家联采办发布数据显 ...
国家医保局:本次集采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要求企业不低于成本报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20 09:04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优化报量规则、质量要求、围标防范及价格竞争机制 [1][2][3][4][5][6] 稳临床措施 - 医疗机构可按通用名或具体品牌报量 报量品牌中选后直接成为供应企业 4.6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 其中77%报量具体到品牌 [2] - 约定采购量为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 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品牌 [2] - 对需求大但未报价入围企业 接受中选价格可给予中选机会 鼓励头部企业中选 [2] - 儿童适宜小规格药品采用"含量差比价"替代"装量差比价" 小规格价格放宽以鼓励供应 [2] 保质量要求 - 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需具备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 且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 [3] - 质量考察从"投标药品"扩展至"投标药品生产线" 要求2年内未发生违反GMP情况 [3] - 企业报价相同时 优先考虑医疗机构报量多或未发生生产工艺、原料药、主要辅料重大变更的企业 [3] 防围标机制 - 存在股权、管理、注册批件转让、委托生产等紧密关联的企业 投标时视为1家 [4] - 引入"首告从宽"机制 对首个提供围标线索或主动承认参与围标的企业依法从宽处理 [4] - 对围标串标企业除列入"违规名单"外 按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顶格处置 [4] 反内卷规则 - 最高有效申报价防范大幅涨价中选 省级集采"独家中选"低价不纳入最高价计算 [4] - 价差控制锚点优化: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50%时 以入围均价50%为锚点 模拟显示平均调高34% 最大调高170% [5][6] - 要求企业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对低于锚点价企业需声明成本构成(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利润) [6] 执行保障 - 中选企业作为供应保障第一责任人需及时响应订单并完成配送 [6] - 医疗机构需优先采购中选产品 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并及时结算货款 [6]
第十一批国采目录发布,关注集采政策推进节奏
平安证券· 2025-07-21 02: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采拟纳入55个品种,较第十批减少7个,过往国采批次平均价格降幅在48%-59%,推进节奏较快[4] - 从治疗领域看,55个品种主要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领域;从竞争情况看,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的有37个;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过评品种数量较为靠前[10] -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在产品纳入标准、报量方式、报量范围、价差控制规则方面有变化[16][19] - 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公司、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企业、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以及CXO、上游、器械相关优质企业[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过往国采批次复盘 - 过往国采批次(不包含第十批、第十一批)平均价格降幅在48%-59%区间[4] -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发布到中选结果公布,时间间隔约在1-2个月,中选结果公布后约在3-4个月落地执行[4] 第十一批国采品种情况 - 2024年在医疗机构销售规模合计超490亿元[10] - 主要集中在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等治疗领域,涉及品种数分别达10个、9个、7个、6个、6个、6个[10] - 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的有37个,倍特药业、科伦药业、复星医药过评品种数量较为靠前[10]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变化 - 产品是否纳入集采标准明确部分产品未纳入原因,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19] - 医疗机构报量方式由按药品通用名改为按具体药品品牌报量[19] - 公立医院提供非基本医保服务时使用的药品耗材,不纳入集采报量和使用监测范围[19] - 对价差的计算“锚点”作出优化,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19] 第十一批国采品种销售规模及竞争格局 - 展示了55个品种的过评家数、原研、2024年销售额、市占率最大企业及市占率等信息[24][26][27] 投资策略 - 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管线布局丰富、单品潜力大、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30] - 建议关注CXO、上游、器械相关优质企业[30] 行业要闻荟萃 - 宝济药业注射用KJ103拟纳入突破性治疗[32][37] - 征祥医药/济川药业1类流感新药获批上市[32][38] - 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获批上市[32][40]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32][41] 行情回顾 -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4.0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09%,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位[33][43] - 上周港股医药板块上涨12.00%,同期恒生综指上涨3.31%,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位[33][55] 涨跌幅数据 - 化学原料药涨幅最大,涨幅为7.01%,医药商业涨幅最小,涨幅为0.54%[48] - 截止2025年7月18日,医药板块估值为30.09倍,对于全部A股(剔除金融)的估值溢价率为35.50%[48] 上周医药行业涨跌幅靠前个股 - 涨幅TOP3: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52] - 跌幅TOP3:江苏吴中(-22.31%)、未名医药(-16.82%)、浩欧博(-16.76%)[52]
“沪九条”,来了!针对充电宝,国家又出手了!吉利汽车、极氪,合并→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00:29
宏观消息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5%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锂离子电池特殊要求等 [3][4]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 [4] -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直播电商专项整治,重点包括健全规则制度、强化穿透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 [4]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要求 [5] - 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5] 行业政策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涉及资金激励、人才政策、场景建设等 [1][6] - B站、小红书制定支持优质内容创作举措,助力UP主和博主发展 [6] 市场热点 - 中国中车财务总监李铮辞职 [8]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对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国内政策环境有利于研发投入 [9] - 部分绩优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重点布局科技与医药板块 [9] - 银行板块表现亮眼,多家银行股价涨超30%,部分银行因股价超上限暂未实施增持计划 [9] - 中国太保获批投资上海国智技术有限公司1.8亿元,持股18% [10] - 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发布,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等牵头编制 [10] - 杭州银行股东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过0.7%股份 [10] - 英伟达提交H20 GPU销售申请,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性能略高于910B [11] 公司动态 -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遗产纠纷为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 [13] - 泡泡玛特预期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13] - 罗马仕声明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持续运转,承诺服务长期有效 [13]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吉利将以每股17.15港元收购极氪剩余股份,极氪将私有化退市 [14]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其中B2轮融资1亿美元 [15] - 京东科技与鲸鱼机器人合作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 [15] - 京东招聘短剧内容运营岗位,年薪可达90-140万元,布局短剧市场 [15] - 宁德时代与T3出行合作推进Robotaxi业务,提供换电和智能化技术方案 [16]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