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TM)

搜索文档
美国开征“黄金税”了丨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8-08 16:08
民营经济促进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细化裁判规则 健全工作机制 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和统一适用 [2] 纪念币发行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15日发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含1枚金质和1枚银质纪念币 [2] 造船业发展 -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交付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TIANJIN"号 船坞及码头建造周期仅179天 刷新同型船建造纪录 [5] 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设置三大展馆 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 含100余款首发新品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创同类展会之最 [6] 通信行业 -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8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 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9] 铁路建设 - 国铁集团成立新藏铁路公司 注册资本950亿元 经营范围涵盖铁路建设、运输、旅游等多元化业务 [9] 人工智能 - OpenAI正式推出GPT-5模型 在编码、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领域性能显著提升 [10] 贵金属市场 - 国际金价创盘中历史新高 达每盎司3534.1美元 美国对进口1公斤金条和100盎司金条征收关税 其中瑞士产1公斤金条面临39%高关税 [11] 汽车产业 - 丰田汽车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降至2.6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44% 营业利润因美国关税政策减少1.4万亿日元 日本车企整体营业利润预期合计减少约2.67万亿日元 [13]
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5:2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8月7日生效 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与多国贸易协议存在关键细节分歧 [1] - 日本内阁府下修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预期至0.7% 较1月目标下调0.5个百分点 [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缩水2.67万亿日元(约1302亿人民币) 丰田预期净利润同比减少44%至2.66万亿日元 斯巴鲁净利润预计减半至1600亿日元 [2] 日本企业业绩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中7家2025年4-6月最终损益同比恶化 整体销售额同比微减至2.8747万亿日元 净利润下降24%至1839亿日元 [2] - 企业利润缩水主因包括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减少 投资收缩 以及日元贬值预期和国内通胀压力 [3] 日本经济政策调整 - 日本中央和地方基础财政收支赤字收窄至3.2万亿日元(原估算4.5万亿) 预计2026年度转盈 [3] - 政府计划2027年度全面改革大米政策 包括强化农地银行功能 支持农户降本和扩大出口 [4] - 寻求恢复韩国农产品进口 自民党推动大米种植以缓解"米荒" [4] 企业技术转型动向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建设的"Woven City"技术试验城将于9月25日启用 聚焦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创新合作 [4] 国内政治经济挑战 - 日本政府需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抑制通胀 决定加息时机 管理汇率波动 维持经济增长持续性等议题 [4]
Toyota Motor (TM) Reports Q1 Earnings: What Key Metrics Have to Say
ZACKS· 2025-08-08 14:30
财务表现 - 公司季度营收8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17% [1] - 每股收益447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635美元 [1] - 营收超出市场共识预期267% 但每股收益低于预期428% [1] 市场反应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65% 跑赢标普500指数19%的涨幅 [3] - 当前Zacks评级为5级(强烈卖出) 预示短期可能跑输大盘 [3] 销售数据 - 零售总销量283亿单位 大幅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36亿单位 [4] - 日本本土产量994千辆 超过分析师预期的94004千辆 [4] - 北美地区销量794千辆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7257千辆 [4] - 欧洲销量298千辆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016千辆 [4] - 亚洲销量421千辆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336千辆 [4] 区域生产 - 非洲产量30千辆 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494千辆 [4] - 中东销量147千辆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199千辆 [4] - 大洋洲销量78千辆 接近分析师预期的7832千辆 [4]
预计减利2.67万亿!日本七大车企公布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13:17
关税政策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影响 - 美国现行25%汽车关税导致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财年合计减少营业利润约2 6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02亿元)相当于上一财年营业利润总额的三成多 [1] - 丰田受影响最大预计减利1 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3亿元)较最初预测高出1 2万亿日元 [1] - 本田预计减利4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日产汽车最多减利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 [1] - 马自达斯巴鲁铃木三菱分别预计减利2333亿日元2100亿日元400亿日元400亿日元 [1] 美日贸易协议调整后的行业格局 - 美国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但仍显著高于原先2 5%的基础税率 [2] - 当前日本汽车出口美国实际承担27 5%关税(25%+2 5%)因协议生效时间未明确 [2] - 15%关税使日本车企获得相对优势美国竞争对手福特与通用仍需承担25%零部件关税 [2] 政策不确定性与行业应对 - 美国财政部长称将每三个月审查贸易协议存在将日本关税进一步提高的风险 [3] - 大型车企如丰田可承受15%关税但利润率低的小型出口商面临严重冲击 [3] - 日本央行因关税冲击及通胀将2025财年GDP预期增长率从1 1%下调至0 5% [3] - 日本政府同步下调2025财年GDP预期从1 2%至0 7%反映政策负面影响 [3]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关税落地引爆华尔街滞胀警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1:38
盘前市场动向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道指期货涨0.30%至44,117.1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38%至6,365.40点 纳指期货涨0.35%至23,481.80点 [1][2] -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德国DAX指数涨0.04%至24,212.84点 法国CAC40指数涨0.20%至7,740.89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09%至9,083.95点 [2][3] - 国际油价持续上行 WTI原油涨0.58%至64.2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65%至66.86美元/桶 [3][4] 美股财报季动态 - 市场对财报未达标公司惩罚力度加剧 双指标未达标公司股价平均单日跌幅达7.4% 远超五年均值3.2% [5] - 仅单项指标未达标公司股价跌幅仍超平均水平 股价上涨公司需满足每股收益和销售额"双达标"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摩根大通预测美联储9月起或连续降息四次 首次降息25个基点可能提前至9月 [6] -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维持年内降息一次预期 但警告关税或导致长期通胀 [6] - 特朗普团队物色鲍威尔继任者 美联储理事沃勒成头号人选 沃什与哈塞特亦参与角逐 [7] 宏观经济展望 - 瑞银预测美国经济将保持3%增速 资本支出上半年增长13%-14% 劳动力市场改善与财政政策调整为关键支撑 [8] - 华尔街策略师警告美国或陷滞胀困境 新一轮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并制约降息空间 [6] 重点公司动态 - 特斯拉解散Dojo超算团队 放弃自研芯片战略转向外部合作 计划依赖英伟达/AMD计算资源与三星芯片制造 [8][9] - 英特尔CEO陈立武获董事会全力支持 将澄清特朗普指控的"错误信息" [9] - MP Materials Q2营收同比增84%至5740万美元 镨钕产量猛增120%至597吨 盘前涨超9% [10] - Pinterest Q2营收增17%至9.98亿美元 但北美用户增长停滞 调整后每股收益0.33美元低于预期 盘前跌超12% [10] - 丰田本田面临125亿美元汽车关税冲击 美日协议将关税从27.5%降至15%但细则未定 [11] - 台积电7月营收同比增26%至新台币3232亿元(约108亿美元) AI芯片需求持续火热 [11]
丰田(TM.US)本田(HMC.US)深陷政策迷雾:125亿美元汽车关税悬剑,涨价决策如履薄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0:57
关税政策对车企的影响 - 日本丰田和本田预计今年合计将承受超125亿美元的关税冲击 [1] - 本田将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营业利润预期上调至7000亿日元(约合47.6亿美元),但仍较去年盈利水平低40% [1] - 丰田预计当前财年营业利润将下滑三分之一 [1] 政策不确定性 - 美日贸易协议将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7.5%降至15%,但协议尚未形成书面文件,细节仍可能变更 [1] - 本田假设新税率将于9月生效,丰田的测算则基于8月生效的前提 [1] - 两家公司假设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零部件可获豁免,但这些假设也可能落空 [2] 车企应对措施 - 本田考虑通过增加工厂班次扩大美国产能,并可能外包部分生产至日产汽车的美国工厂 [2] - 制造成本可能上升,企业需为日本产零部件寻找替代供应源 [2] - 丰田对关税引发的涨价问题保持沉默,业绩指引中未纳入涨价因素 [2]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两家车企的股价对关税消息反应平淡,暗示影响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 上半年多数行业同行选择按兵不动,因率先涨价可能失去市场份额或触怒特朗普 [2] - 企业一旦确定涨价,极难再降回去 [2] 预测与假设的局限性 - 最新预测及其背后的假设都不能太过当真,车企和股东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2]
一汽丰田汽车召回部分国产及进口汽车
凤凰网财经· 2025-08-08 07:42
召回事件概述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 [1]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 - 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亚洲龙车型共计54143辆 [2] - 召回编号S2025M0124V 自2025年9月30日起实施 [2]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 - 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世极车型共计79辆 [2] - 召回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LM500h、LM350h、LS500h车型共计6866辆 [2] - 召回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皇冠SportCross车型共计35054辆 [2] - 召回编号S2025M0125V 自2025年8月7日起陆续实施 [2]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 - 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车型共计302辆 [3] - 召回编号S2025M0126V 自2025年9月30日起实施 [3] 缺陷原因及处理措施 - 召回范围内车辆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 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初期组合仪表黑屏 无法正常显示车速及警告灯等信息 [3] - 将为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3] - 将为PHEV车型进行检查 基于检查结果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或更换组合仪表 [3]
丰田汽车召回部分国产及进口汽车
新浪财经· 2025-08-08 07:39
召回规模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召回2024年6月24日至2025年2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亚洲龙车型共计54143辆 [1]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6月20日至2025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世极车型共计79辆 2023年6月29日至2025年4月1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雷克萨斯LM500h LM350h LS500h车型共计6866辆 2022年5月31日至2025年5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丰田埃尔法 皇冠威尔法 皇冠SportCross车型共计35054辆 [1]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23年5月12日至2025年3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 亚洲狮 卡罗拉锐放车型共计302辆 [1] 技术缺陷 - 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组合仪表的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车辆启动初期组合仪表黑屏无法正常显示车速 警告灯等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1] 解决方案 - 一汽丰田汽车(成都)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非PHEV车型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 [1] - 为PHEV车型进行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或更换组合仪表以消除安全隐患 [1]
乌龙?被骗?日本高官就关税向美国“讨说法”
齐鲁晚报网· 2025-08-08 06:22
但特朗普8月7日宣称,美国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并强调这一税率将适用于"所有进入美 国的芯片和半导体"。日方此前的希望恐怕又要落空。 其实,日美这番关税"乌龙"早就有迹可循。日美关税谈判后一直未制定协议文件,相当于只有口头协 议,日本在野党对此早有异议。石破茂4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称,"与达成协议相比,付诸实施 更难。担心制定文件会拖慢关税下调。"赤泽亮正也保证"只要有总统令即可,不需要有协议文件"。 但白宫7月31日公布的总统令中并未体现税率细则。赤泽亮正8月5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解释 称,已向美方确认"与欧盟(15%)相同"。到了5日,美国海关公布新的"对等关税"相关文件后,日本 就发现"不对劲":美国海关文件显示所有日本商品加征15%关税。于是赤泽亮正当田紧急赴美,向卢特 尼克"要说法"。 日美间关税麻烦还不止这些。按日方说法,日美已就将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目前27.5%下调至15%达成 一致,但具体下调时间不得而知。据共同社报道,受汽车关税影响,丰田、本田等日本七大汽车商2025 财年合并营业利润最多将缩水约2.67万亿日元(约合1302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达到七家车企列入上 ...
丰田汽车下调2025财年业绩预期,机构复盘出海经验
环球网· 2025-08-08 02:1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丰田汽车公布下调2025财年业绩预期,预计净利润同比减少44.2%至2.66万亿日元,营 业利润将减少33.3%至3.2万亿日元。丰田第一财季销售额同比增3.5%至12.25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净利润下滑 36.9%至8413亿日元。 未来智库对此撰文指出,复盘日本车企的全球崛起之路,出海是日本车企逼近国内销量瓶颈后开辟的第二增长曲线; 特别是从90 年代起,在本土市场萎缩导致丰田本土销量年均下滑 2%的情形下,海外本土化扩张产能持续发力,实现 超过9%的年均增速,有效填补了需求空缺。 通过复盘丰田的出海经验,未来智库建议,相较于丰田出海时以汽车市场体量作为第一选择要素,中国车企将利用电 动化优势走出国门,因此在第一阶段的目标市场选择上,或可率先考虑消费者对电动智能车偏好较高、油电能源价差 较大、政策层面设定新能源车占比目标,给予消费者补贴等激励的市场,包括泰国、西欧等部分国家。 同时,海外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布局较为薄弱,技术和成本层面均处于劣势。因此在三电产品、轻量化 等新能源车核心增量零部件方面,中国车企难以依赖出口当地供 应商,对于本土产业链的"移植"要求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