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杰科技(300373)

搜索文档
扬杰科技(300373):2025H1净利润较快增长,产品矩阵持续优化
华源证券· 2025-07-28 05: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5.52 - 6.37亿元同比增长30% - 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5.14 - 5.98亿元同比增长21.56% - 41.67%,2025Q2业绩较快增长,重点产品放量提升毛利率 [7] - “MCC”+“YJ”双品牌开拓市场,外延并购扩充版图,子公司美微科(越南)持续建设,计划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切入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市场 [7] - 多品类产品齐发力,传统功率二极管和小信号分立器件料号及封装类型齐全,2024年投资的SiC工厂完成IDM产线通线,自主开发车载SiC模块获多家测试及合作意向,预计2025Q4开展全国产主驱SiC模块验证 [7]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8、15.36、18.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51%、20.20%、17.6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19、1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25日收盘价54.61元,一年内最高54.72元、最低33.20元,总市值29,672.22百万元,流通市值29,606.69百万元,总股本543.35百万股,资产负债率35.77%,每股净资产16.63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410|6,033|7,061|8,402|9,794| |同比增长率(%)|0.12%|11.53%|17.03%|19.00%|16.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4|1,002|1,278|1,536|1,807| |同比增长率(%)|-12.85%|8.50%|27.51%|20.20%|17.62%| |每股收益(元/股)|1.70|1.84|2.35|2.83|3.33| |ROE(%)|11.20%|11.44%|13.27%|14.39%|15.18%| |市盈率(P/E)|32.12|29.60|23.21|19.31|16.42| [6]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3,942|4,794|6,254|7,885| |应收票据及账款|2,120|2,220|2,642|3,080| |存货|1,227|1,465|1,739|2,007| |流动资产总计|7,746|8,974|11,176|13,562| |固定资产|3,563|3,519|3,483|3,449| |在建工程|1,359|1,106|686|200| |资产总计|14,272|15,189|16,905|18,804| |负债合计|5,109|5,146|5,806|6,461| |股东权益合计|9,163|10,042|11,099|12,343| [8]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6,033|7,061|8,402|9,794| |营业成本|4,037|4,577|5,433|6,272| |销售费用|225|254|302|392| |管理费用|359|374|437|539| |研发费用|423|431|521|607| |财务费用|-135|-18|-35|-60| |净利润|1,001|1,290|1,550|1,823|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02|1,278|1,536|1,807| |EPS(元)|1.84|2.35|2.83|3.33|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1,392|1,483|2,037|2,280|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1,088|-359|-269|-279|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46|-272|-307|-370| |现金流量净额|380|852|1,460|1,631| [8][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收增长率|11.53%|17.03%|19.00%|16.57%| |营业利润增长率|12.23%|24.23%|19.89%|17.2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50%|27.51%|20.20%|17.62%|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54.76%|6.52%|37.38%|11.93%| |毛利率|33.08%|35.17%|35.33%|35.96%| |净利率|16.58%|18.26%|18.45%|18.61%| |ROE|11.44%|13.27%|14.39%|15.18%| |ROA|7.02%|8.42%|9.09%|9.61%| |ROIC|13.89%|19.64%|22.53%|26.71%| |P/E|29.60|23.21|19.31|16.42| |P/S|4.92|4.20|3.53|3.03| |P/B|3.39|3.08|2.78|2.49| |股息率|1.20%|1.38%|1.66%|1.95%| |EV/EBITDA|13|13|10|9| [8][9]
营收净利“错位生长”,功率半导体行业怎么了?
新浪财经· 2025-07-24 04:14
功率半导体行业现状分析 - 功率半导体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受全球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冲突、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格局重塑、竞争加剧 [1]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468亿美元,同比下滑8%,市场需求未显著扩容 [6] - 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调整与价格竞争加剧的压力,部分企业因产能释放和去库存效应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7] 企业营收表现 - 士兰微营收112.21亿元,同比增长20.14%,创本土IDM历史新高 [3] - 捷捷微电营收28.45亿元,同比增长35.05%,增速领先 [3] - 新洁能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23.83% [3] - 扬杰科技营收60.33亿元,同比增长11.53% [3] - 华润微营收101.19亿元,同比增长2.20% [3] - 斯达半导营收33.91亿元,同比下降7.44% [3] - 宏微科技营收13.31亿元,同比下降11.52% [3] 企业净利润表现 - 捷捷微电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115.87% [3][4] - 新洁能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34.50% [3][4] - 士兰微净利润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4] - 扬杰科技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8.50% [3][4] - 华润微净利润7.62亿元,同比下降48.46% [3][4] - 斯达半导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44.24% [3][4] - 东微半导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71.27% [3][4] - 宏微科技净利润亏损0.14亿元,同比下降112.45% [3][4] 行业竞争与战略分化 - 部分企业通过"错位竞争"实现逆势增长,如捷捷微电拓宽下游应用领域、提升产能利用率,器件业务毛利率达41.46% [9] - 新洁能优化产品结构,功率器件营收同比增长26.04%,毛利率提升5.19个百分点至36.26% [9] - 士兰微依托IDM模式优势,集成电路业务营收增长31%,毛利率提升1.23个百分点至30.7% [9] - 扬杰科技通过新产品扩展及增效降本措施,海外市场去库存阶段结束,带动营收及毛利提升 [9] - 华润微、斯达半导等企业因价格竞争导致毛利率下滑,工业控制和电源领域营收分别下滑14%和6.83% [8] 未来发展建议 - 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以抢占市场高地 [12] - 拓展市场边界,深耕传统领域需求,把握新兴市场机遇,加快海外布局 [12] - 强化成本管控,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通过精益化运营提升盈利能力 [12]
扬杰科技(300373):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50%
新浪财经· 2025-07-23 02:39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小幅调整2025年、2026年盈利预测 维持目标价人民币60 9元 潜在升幅16 4% 重申"买入"评级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0%-50%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中位数人民币3 2亿元 同比增长32% 环比增长18% [1] - 远期市盈率20 5x 较去年底高点26 6x回落 估值具备吸引力 [1] 业绩与业务亮点 - 二季度毛利率大体维持稳定 处于较高水平 [1] - 汽车电子业务二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60% 主要增量来自海外Tier 1及国内新兴车企 [2] - 汽车电子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达40%-50% 中期收入占比有望达20% [2] - 公司具备单车价值量200美元的产品能力 [2]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中期百亿收入目标保持乐观 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布局构建需求基础 [1]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打开更大增长空间 [1] - 今年产能预计扩张30% 通过外协产能满足短期增长需求 [1] - 海外消费电子和工业业务恢复增长 汽车业务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2] - 子品牌MCC过去十年实现收入和利润成倍增长 具备海外渠道和品牌能力 [2] - 积极扩张海外研发中心及越南封测产能 更好服务海外客户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能够提供中低压及碳化硅等产品 [2] - 海外客户因供应链降本需求积极切换至公司产品 [2]
扬杰科技(300373)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21 09: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55,229.66万元 - 63,726.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 50%[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盈利51,352.81万元 - 59,849.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6% - 41.67%[3] - 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500万元 - 4,000万元[7]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84.35万元[3] - 上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2,245.19万元[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攀升带动公司主营业务增长[5] - 公司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5]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提升运营效率[5] - 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支撑利润增长[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并进,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迈向650亿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1:20
功率分立器件行业概述 - 功率分立器件是分立器件市场的核心支柱,具有电能转换、电路控制及动态调节电压/频率/交直流形态的核心功能,在高电压、大电流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1] - 产品分类包括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类和宽禁带器件,按材料可分为硅基与第三代半导体(SiC/GaN),按控制方式分为电压驱动型(如MOSFET)与电流驱动型(如BJT) [2] - 与普通分立器件相比,功率器件专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能转换与控制,适用于工业电机、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高功率场景 [4][5] 全球及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行业增速回升至3.5%,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65亿美元 [11] - 2024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同比增长12%,2025年有望突破6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2%左右 [1][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1-5月产销量分别达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激增45.2%和44%,带动功率器件需求向高压化、高频化、集成化方向升级 [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及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高端材料与设备仍依赖进口 [7] - 中游器件制造采用IDM、Fabless和Foundry三种模式,国内企业在二极管、晶闸管等中低端领域已实现较高国产化率 [7] - 下游应用以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为核心驱动力,光伏储能、5G基站等新兴领域加速SiC/GaN器件渗透 [7][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由安世半导体和比亚迪半导体领衔,在车规级功率器件和SiC/GaN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17] - 第二梯队以士兰微、华润微和斯达半导为代表,通过IDM模式加速国产替代,在IGBT和MOSFET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7] - 第三梯队包括扬杰科技、新洁能等企业,专注功率二极管和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 [17]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发展趋势 - 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加速渗透,2024年SiC MOSFET市场规模增速超30%,预计2025年SiC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25% [21] - 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深化,中低端市场替代率已超60%,高端市场进口占比约40%,2025年高端市场自给率有望提升至30% [22] - 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工业控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消费电子和5G通信领域需求回暖 [23]
扬杰科技(300373) - 关于奋斗者计划(六期)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暨回购股份处理完成的公告
2025-07-14 08:30
股份回购 - 2023.8.18 - 2024.8.17回购2,551,005股,占比0.4695%,金额90,528,153.80元[2] - 2025.2.14 - 2025.6.11回购870,100股,占比0.1601%,金额40,983,874.00元[3] 员工持股计划 - 受让3,421,105股,占比0.6296%,资金163,220,919.55元[3][4] - 2025.7.11完成过户,锁定期36个月[5][6] - 累计回购股份全部用于该计划[11]
扬杰科技(300373) - 300373扬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8
2025-07-08 09:44
收购相关 - 收购原因:战略上,贝特电子与公司有终端应用场景协同效应,是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市场上,下游领域与公司高度重合,有市场协同性;产品上,与公司产品同属保护器件大类,有产品品类横向协同效应 [3] - 支付方式: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改以现金方式收购全部或部分股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40.28亿,后续将综合多方面考虑支付方式 [4][14][19][23] - 收购价格:将以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为基础,由双方协商确定,目前审计和评估工作未完成,价格未确定 [9][13][14][15][22] - 收购进度:正在与交易对手方洽谈,希望年内完成,但协议未达成一致,时间不确定 [8][20][21][22][30] - 收购风险:将对贝特电子进行尽职调查,确保无风险才会收购;计划设置保护条款和业绩承诺,具体在谈判中 [13][17] 业绩与股价 - 业绩情况: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贝特电子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增长,具体以公告为准 [5][25] - 股价影响:股价短期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将专注主业、延伸产业链、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5][10][11][24] - 分红情况:公司自上市后持续现金分红,每年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近年来加大比例和次数 [14] 公司发展 - 业务布局:2025年继续完善外延式增长路径,与优质公司合作;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针对特定产品和细分市场;强化双利润中心机制,升级运营体系 [26] - 全球战略:推进国际化布局,加大国际市场资源投入,加强双向联动;2025年加大全球研发布局,在日本、台湾等地设研发办公室 [26] - 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制度、核心竞争力可持续战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能源管理系统,降低碳排放 [27] 其他 - 投资者建议:对以低于20元/股每10股配售3股的建议,公司将审慎考虑资金筹集方式;会考虑中报发预告的建议 [2] - 市场反应:公司重视市场反应,将加强沟通、提高透明度、调整策略应对负面反应 [15][16]
扬杰科技收购贝特电子生变!标的股东太多难谈拢,定增夭折或转为现金收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7:46
收购事项变更 - 扬杰科技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贝特电子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但会继续探讨现金方式收购的方案 [1] - 终止原因是贝特电子股东人数较多且诉求不同,难以达成一致,发行股份程序复杂且耗时,可能无法在年底前完成收购 [1] - 公司仍看好收购贝特电子事项,符合当初预期,若后续不确定性过大也可能终止收购计划 [1] 贝特电子基本情况 - 贝特电子主要产品为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包括过流和过温保护,并逐步开拓过压保护元器件 [2] - 产品与扬杰科技的过压保护产品同属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大类,与功率器件产品有功能交叉 [2] - 2021-2023年过流保护元件产能利用率从96.08%下滑至81.75%,过温保护元件从93.53%大幅下滑至48.17% [2] 贝特电子IPO历史 - 贝特电子曾在2023年冲刺创业板上市,2024年8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2][3] - 撤回前交易所曾质疑是否存在"拼凑上市"问题 [3] - 公司拟通过公开发行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产品的生产能力 [3] 收购背景与动机 - 扬杰科技2025年3月披露收购意向,认为收购有利于拓宽产品与技术布局 [2][4] - 双方在下游客户方面具有高度市场协同性,可共享研发成果 [2] - 收购预案发布后持续推进,但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和交易对方数量多导致条件未达成一致 [4] 最新收购方案调整 - 终止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安排,改为协商现金方式收购标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 [4][5] - 调整原因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公司及投资者利益 [5] - 具体现金收购方案需协商一致后提交董事会审议 [4]
7月4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04 05:06
兄弟科技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000万元至7500万元 同比增长325%-431.25% [1] - 主营业务为维生素、香料、皮革化学品、铬盐、催化剂等精细化学品及医药系列产品 [1]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1] 中钢洛耐股东减持 - 股东国新双百壹号计划减持不超过562.5万股 占总股本0.5% [1] - 主营业务为中高端耐火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1]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 [1] 合盛硅业股份换购 - 控股股东拟将不超过1182.21万股换购ETF份额 占总股本1%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 [2]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有机硅 [2] 索通发展实控人减持 -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098.72万股 占总股本2.21% [2] - 主营业务为预焙阳极、锂电池负极材料、薄膜电容器 [2]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非金属材料Ⅱ-非金属材料Ⅲ [2] 孚能科技股东减持 - 股东深圳安晏投资拟减持不超过1222.1万股 占总股本1% [2]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3] 渝开发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5亿元至2.25亿元 同比扭亏 增长632%-784% [4] - 业绩变动主要因转让朗福公司1%股权确认投资收益2.4亿元 [4] -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5] - 所属行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5] 电声股份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26.43万股 占总股本1.71% [5] - 主营业务为互动展示、零售终端管理等营销活动服务 [5] - 所属行业为传媒-广告营销-营销代理 [5] 人乐退终止上市 - 股票于2025年7月4日正式摘牌 [5] - 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连锁经营 [6] - 所属行业为商贸零售-一般零售-超市 [7] 威唐工业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40万股 占总股本1.95% [7] - 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模具和汽车冲焊零部件 [7] - 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 [8] 盈峰环境转债事项 - 股票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5% 可能触发转股价向下修正 [8] - 主营业务为环保装备的研发、销售及运营服务 [8] - 所属行业为环保-环保设备Ⅱ-环保设备Ⅲ [9] 竞业达实控人减持 - 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694.15万股 占总股本3% [10] - 主营业务为教育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等领域解决方案 [10]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0] 永太科技诉讼事项 - 公司及子公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索赔5751.93万元 [10] - 主营业务为含氟医药、农药、新能源材料等 [11] - 所属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氟化工 [11] *ST美谷子公司破产 - 控股子公司金环绿纤被申请破产清算 尚在审查阶段 [11] - 主营业务为生物基纤维业务和医疗美容服务 [12] - 所属行业为美容护理-医疗美容-医美服务 [13] 道氏技术投资项目 - 拟投资不超过1.65亿美元建设年产30kt阴极铜湿法冶炼厂项目 [13] - 主营业务为陶瓷色釉料及原辅料等 [13] - 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4] 鑫铂股份股东减持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72.44万股 占总股本1.54% [14]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光伏、汽车轻量化等铝制品 [14] - 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铝 [14] 云南能投项目进展 - 获得马龙区色甲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权 装机容量20MW [15] - 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食盐等产品 [15] - 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风力发电 [15] 青龙管业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990.97万股 占总股本3% [15] - 主营业务为高品质输水管道及相关产品 [15] - 所属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管材 [15] 扬杰科技收购事项 - 终止发行股份收购贝特电子 改为现金收购 [16] - 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硅片、芯片及器件 [16] - 所属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17] 泰嘉股份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755.21万股 占总股本3% [17] - 主营业务为锯切业务、电源业务 [18] - 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金属制品 [19] 松炀资源控制权变更 - 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复牌 [19] - 主营业务为环保再生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 - 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造纸-大宗用纸 [21]
扬杰科技有息负债近23亿元 买贝特电子拟改现金收购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03:38
交易终止及调整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原计划收购标的公司100%股份[1] - 终止原因包括资本市场环境变化、交易对方数量多导致条件未达成、预计年内无法完成交割[2] - 公司将转为磋商以现金方式收购标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2][3] 标的公司背景 - 标的公司为东莞市贝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申请创业板IPO但于2024年8月撤回申请[3] - 深交所于2023年6月受理其IPO申请,后因公司及保荐人主动撤回而终止审核[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22.9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2.6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73亿元、长期借款5.60亿元[4] 协议签署 - 2025年7月2日公司与标的公司主要股东签署现金收购意向协议,明确终止原交易方式并转向现金收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