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300274)

搜索文档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涨近4%,锂电新能源开盘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9-05 02:32
指数表现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强势上涨4.36% [1] - 成分股先导智能上涨17.22% 道氏技术上涨8.47% 运达股份上涨8.43%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上涨3.93% 最新价报1.35元 [1] 行业数据 - 2025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504.4GWh 同比增长37.3% [1]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Top10中占比提升至68.79% [1] - 2025年1-7月中国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831.1GWh 同比增长57.5% [1] - 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340GWh 同比增长51.1% [1] - 中国储能锂电池企业全球出货占比提升至98.53% [1] 行业展望 - 锂电池增长主要关注动力和储能领域 [2] - 受益于智能手机出货增长 消费锂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 [2] - 产业链价格表现差异化 碳酸锂及相关材料价格承压但出现积极因素 [2] - 钴价格产品受外部政策影响短期反弹 [2] - 2025年行业盈利预计修复 营收持续增长 净利润恢复增长 [2] 指数成分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15%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汇川技术 [2] - 指数反映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特征 [2]
储能景气超预期,光伏ETF基金(516180)涨超3.5%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05 02:32
行业景气度 - 国内储能需求超预期上行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1] -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持续推进 行业景气上行[1] 指数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95%[1] - 光伏ETF基金上涨2.58%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0.72元[1] - 光伏ETF基金近1周累计上涨2.80%[1] 成分股表现 - 美畅股份上涨11.01%[1] - 阳光电源上涨7.19%[1] - 锦浪科技上涨6.70%[1] - 大全能源 晶盛机电等个股跟涨[1]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4%[2] - 前三大权重股为阳光电源 隆基绿能 TCL科技[2]
新能源全线暴涨!阳光电源涨超13%创历史新高,电池50ETF(159796)爆涨超7%,又获1.14亿份净申购!近6日疯狂吸金8.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02:28
电池50ETF表现 - 电池50ETF(159796)在9月5日盘中暴涨超7% 截至10:12资金持续布局 获1.14亿份净申购[1] - 该ETF连续5日获资金增仓超7.5亿元 统计区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9月4日[1] 成分股表现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暴涨 先导智能20cm涨停 阳光电源一度涨超13%创历史新高[3] - 亿纬锂能涨超8% 国轩高科等涨超7% 宁德时代涨超4% 格林美和欣旺达等大幅上涨[3] - 阳光电源成交额90.40亿元 涨幅11.35% 估算权重13.85% 宁德时代成交额80.29亿元 涨幅5.15% 权重8.07%[3] - 亿纬锂能成交额50.72亿元 涨幅8.58% 权重7.10% 先导智能成交额85.52亿元 涨幅18.34% 权重4.16%[3] - 国轩高科涨幅7.22% 权重3.77% 格林美涨幅3.82% 权重3.09% 欣旺达成交额32.38亿元 涨幅10.35% 权重3.02%[3] 下游需求状况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表现亮眼 8月七国电动车销量合计8.3万辆 同比增长36%[4] - 纯电动车注册5.4万辆 占比65.4% 乘用车总注册28.2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下降30%[4] - 电动车渗透率达29.4% 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5.1个百分点[4]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7%[4] - 前九名储能电芯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全球占比超过90%[4] 行业盈利水平 - 下游需求带动电池各环节排产超预期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5] - CS电池指数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8%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全面转正[5] 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在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6] - 固态电池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 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及低空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6]
光伏、储能板块盘初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1:53
光伏与储能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和储能板块在9月5日盘初呈现上涨趋势 [1] - 通润装备实现连续3个涨停板 [1] - 能辉科技、阳光电源、京运通、天合光能、大全能源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为何我们持续看多储能锂电行情
2025-09-04 14:36
行业与公司 * 锂电行业和储能行业[1][3] * 涉及公司包括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德业股份、海博思创、天赐材料、天际股份、多氟多等[1][5][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增长与需求 * 锂电行业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进入新增长周期 2026年旺季可能出现供应紧张和价格回升[1][3] * 储能市场国内外需求高涨超出预期 全球储能市场增速预计超过20%[1][3][8] * 2026年锂电需求依然强劲 汽车市场新车型贡献80万台增量 老车型贡献110万辆增量 加上乘用车出口和商用车需求 预计汽车市场增长率15.5%-16%[6] * 全球汽车市场2026年预计增速约16% 锂电池市场托底增速16%-18% 若储能和电动车需求超预期可能达20%-21%[8] * 储能行业需求2026年增速预计30%以上[24] 供需与价格走势 * 2025年第一季度锂电池行业供需最弱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约70% 三四季度旺季产能利用率预计达80% 可能酝酿涨价潮[9] * 2026年第一季度可能有回调 第二季度需求和供给关系再次匹配[9] * 自2025年6月起散单价格已开始上行 每度涨价1到2分钱 其中一分钱来自碳酸锂涨价1万到1.5万元对应的成本增加 其余部分为电池盈利修复[11] * 六氟磷酸锂是当前供应链最紧张环节 2025年四季度供需紧平衡 2026年四季度必然进入紧缺状态 后续涨价是必然趋势[9][12] 市场区域分析 * 欧洲市场受补贴和碳排放政策推动 2030年需达到29%的复合增长率 预计2026年托底增速20%左右[7] * 美国市场受IRA法案补贴退坡影响可能销量下滑 但新增车型如Robot TAXI和SEMI等带来10万左右增量 总体预计下滑10个百分点左右[7] * 美国市场因《大美丽法案》对中国锂电池企业提出更高成本占比要求 2025年开工项目不受约束出现抢装现象 2026年1月1日起301关税增加17.5%导致客户要求提前发货至2025年下半年[17] * 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等地需求旺盛 不会透支未来需求[17] 公司业绩与前景 * 亿纬锂能业绩弹性较大 动力电池业务2026年保守估计贡献10-20GWh 业绩20亿至26亿元 储能业务2025年预计70GWh以上 2026年可达90GWh-100GWh 贡献40亿元左右 消费业务及股权激励减少提升整体业绩弹性 2026年业绩弹性保守估计79亿元 中枢值90亿元 相比2025年48亿元有显著增长[10] * 海博思创2025年出货量预计25-30GWh 同比翻倍 上半年已出货10GWh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2026年目标出货量70GWh 保守估计有望实现16-18亿元盈利 一季度平均单瓦时盈利约0.03元 二季度提升至0.034元 其中国内盈利稳定在0.026元左右 海外维持在0.2元以上 毛利率预计保持在16%左右[18][19] * 阳光电源逆变器业务符合预期 2025年中报显示整体出货环比增长 单瓦盈利保持在0.03至0.04元之间 盈利能力预计保持稳定并随行业需求增长缓慢提升[20]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发货量7.5GWh 第一季度的12GWh有所减少 确收口径预估第二季度发货规模约9GWh 第一季度美国市场占比3-4GWh 单瓦时盈利约0.25元 总体逆变器加储能业务第二季度实现37-38亿元利润[21] * 阳光电源全年发货量预期保持在40-50GWh 上半年实际发货量19.5GWh 预计下半年进一步增长[22] * 德业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工商储出货量增速较快 单季工商储逆变器出货2.7万台 同比增长显著 月均发货1万台左右 2025年全年工商储出货量预计超过10万台 同比翻倍以上 毛利率维持在55%-60% 配套高压电池包收入增速一致 2025年整体工商储利润规模预计接近11亿元 同比增加3.5亿 户储业务保持平稳 欧洲因库存调整导致二季度发货少于2024年 但三季度欧洲占比回升带来环比增长 2025年全年逆变器加电池包净利润合计26亿 其它业务贡献七八亿 总体业绩预期接近34亿[26] * 德业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压力较大 但第四季度同比提升明显 依赖多元化产品线包括新推出的离网新品及未来SST产品成为新增长曲线 2025年和2026年利润均有确定性增长空间 估值分别为17-18倍(2025)和14-15倍(2026)[27] 储能行业发展 * 储能行业呈现强现实、弱预期特点 国内招标量不减反增 EPC项目兑现度高且数量持续增加 截至2025年8月新增招标量已超过200GWh 同比增速超过100%[2][13] * 大量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投资独立储能项目 以河北为例地方投资平台和民营企业主导项目 传统五大六小国企占比相对较少[14] * 2025年以来尽管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 但许多地区如河北、内蒙、甘肃和辽宁等地推出容量电价或容量补偿政策 例如内蒙古2024年提出每度电0.35元的容量补偿 2025年已有50GWh实质项目进展 远景能源一家公司获得20GWh指标并已发出EPC投标[14] * 尽管取消容量租赁 业主仍愿意投资二期储能电站因为收益较为确定且增长潜力 以山东省为例一座100兆瓦/20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通过峰谷价差套利每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 类似规模电站在2023年收入仅1000万元左右 两年间收入翻倍使得十年内回本成为可能[15] * 蒙西地区限电影响严重 即使风光储一体化配置27%的两小时大规模储能每年仍需限20%至30%的点 上网电价平均仅为0.23元 增加更多储能可以将更多电力转移到高电价时段发电提升收益 自发配储模式和独立储能模式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方向[16] 其他重要内容 供给情况 * 电芯行业整体供给水平较之前明显下降 光伏储能和风电环节增速较慢 大储电力设备出海及锂电环节也处于较低位置 过去五年这些领域供给释放速度相对较慢 扩展壁垒较低的电力设备领域如国内网外和网内业务供给释放速度相对较快[4] 材料供应 * 部分材料如铁锂扩产较快 而负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等扩产较慢[9] * 头部液体与固体六氟磷酸锂企业间成本差异显著 每吨盈利差异约8000元至9000元[12] 公司布局与估值 * 阳光电源在AIDC领域有布局计划 远期利润空间可能达25-30亿元 以20倍估值计算市值可达500-600亿元 主业2026年利润160亿元以15倍估值计算市值可达2300-2400亿元 乐观情况下市值目标可达2800-3000亿元[25] * 亿纬锂能、中航等企业在电池价格上涨时具有较大业绩弹性[11]
环球市场动态:预期年底金价有望超 3,730 美元
中信证券· 2025-09-04 14:08
黄金市场 - 模型预测年底金价有望超过3,730美元/盎司,基于关税冲击、美国财政、地缘政治和央行购金等多因素平衡的改变[5] - 纽约期金报每盎司3,606.10美元,单日上涨1.2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6.5%[24][25] 股票市场 -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报21,497.7点,单日上涨1.0%;标普500指数报6,448.3点,上涨0.5%;道指微跌0.1%至45,271.2点[7][8]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6%,医疗保健板块领涨2.1%,信息技术板块下跌1.6%[10][11] - A股沪指下跌1.16%至3,813点,创业板指上涨0.95%,全天成交额2.4万亿元人民币[15] - 欧股普遍上涨,法国CAC 40指数上涨0.9%,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7%[7][8] 外汇与商品 - 美元指数下跌0.3%至98.14,年初至今累计下跌9.5%[24][25] - 纽约期油下跌2.47%至每桶63.97美元,因OPEC+考虑增产消息拖累[24][25] - 美元兑日圆报148.10,日圆单日回升0.2%[24][25] 固定收益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4.5个基点至4.22%,2年期收益率下跌2.3个基点至3.62%[27][29] - 美国JOLTS职位空缺数降至718万,低于预期的738万,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定价升至95%[5][29] - 中国投资级债券利差走阔1-3个基点[4][29] 央行与政策 - 利率市场预测本月美联储降息25基点概率高达95%[5] - 英国央行行长对11月降息前景表示怀疑[5] - 印尼总统宣布撤销议员福利,雅加达综合指数上涨1.1%[20][21]
数读A股光伏中报:13股过半收入来自境外,债务压力仍是挑战
北京商报· 2025-09-04 13:53
行业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0家A股光伏企业中34家净利亏损 占比48.57% [1][3] - 36家企业实现盈利 占比51.43% 其中阳光电源以77.35亿元净利居首 [3] - 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 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亏损均超25亿元 [1][3][4] 企业盈利能力分化 - 微导纳米净利同比涨幅达348.95% 爱旭股份涨86.38% 弘元绿能涨74.35% [3] - 仅4家企业净利超10亿元:阳光电源77.35亿元/捷佳伟创18.3亿元/德业股份15.22亿元/横店东磁10.2亿元 [3] - 7家企业亏损超10亿元 涵盖通威/TCL中环/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隆基/大全能源 [3][4] 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状况 - 43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50% 占比61.43% [5][6] - *ST金刚和ST泉为资不抵债 资产负债率分别达138.65%和104.38% [6] - 24家企业货币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17家企业货币资金不足5亿元 [6] 海外业务拓展 - 13家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50% 艾罗能源以97.14%居首 [1][8][9] - 酉立智能境外收入占比90.31% *ST金刚/首航新能/阿特斯占比超80% [9][10] - 艾罗能源境外营收达17.55亿元 主要销往欧洲/印度/澳大利亚等市场 [9] 市场表现与资本运作 - 阳光电源总市值2405亿元居行业首位 隆基绿能1319亿元次之 通威股份1034亿元第三 [7] - 行业已有福莱特/钧达股份实现"A+H"上市 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等筹划H股上市 [11]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7]
泓德新能源产业混合发起式A:2025年上半年利润46.87万元 净值增长率6.4%
搜狐财经· 2025-09-04 13:4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46.87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44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4%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7.97%,同类排名39/171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4.93%,同类排名20/171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50.93%,同类排名55/169 [4] - 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0.858元 [2]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221 [22]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45.39%,2023年三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21.26% [25]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775.64万元 [2][29] - 平均股票仓位89.22%(同类平均87.02%),2024年一季度末最高仓位93.26%,2023年末最低仓位80.25% [27] - 最近半年换手率205.04% [35] - 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中国核电、华友钴业、三峡能源、中国广核、信德新材、吉鑫科技、昇辉科技 [37] 估值与成长性指标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43.24倍(同类均值36.17倍) [10] - 加权市净率(LF)2倍(同类均值2.99倍) [10] - 加权市销率(TTM)1.95倍(同类均值2.5倍) [10] - 持股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2% [16] -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6% [16]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5% [16] 持有人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174户,合计持有1072.06万份 [32] - 管理人员工持有27.74万份(占比2.59%) [32] -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93.28%,个人投资者占比6.72% [32] 宏观经济背景 -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5.3%,消费、投资、出口为主要支撑因素 [2] - 下半年出口和消费面临不确定性,政策刺激效果有待观察 [2]
无惧回调!逆势上攻
格隆汇· 2025-09-04 09:4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下跌 上证指数跌1.25% 深证成指跌2.83% 创业板指跌4.25% 北证50跌0.8% [2]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25819亿元 较上日放量1862亿元 [2] - 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 通信、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军工、有色金属等前期高标板块大幅调整 [2][3] 板块分化表现 - 通信板块剧烈波动 光模块(CPO)大幅下跌 新易盛跌15.58% 联特科技跌15.52% 天孚通信跌15.42% 剑桥科技等10cm跌停 [2][3] - 大消费板块逆势走强 乳业、零售、旅游方向领涨 [2] - 银行板块探底回升 农业银行盘中涨超5%创历史新高 [2] 储能电池板块强势崛起 - 储能电池ETF(159566)近两日放量逆势上涨4.51% [1] - 锂电板块持续活跃 天宏锂电涨29.99% 力佳科技涨29.98% 正业科技涨20.02% 中伟股份涨11.20% [5][7] - 储能电池ETF近5日资金净流入1.26亿元 最新规模3.07亿元居同指数第一 [10] - 标的指数自4月9日以来涨超55% 最新估值27.9倍 涨幅同类第一且估值最低 [11][12] 储能行业基本面变化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内电芯企业订单激增进入满产状态 出现"一芯难求"局面 [8] - 电芯价格企稳回升 9月3日方形铁锂储能电池280Ah/314Ah/100Ah报价较7月初提升0.003/0.004/0.005元/Wh [8]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1-6月达86.7GWh 同比增长54% [15] 国内外市场需求爆发 - 国内新型储能2025年上半年装机222GWh 新增备案665GWh同比增长120% 其中122个GWh级项目 [1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达163GWh 同比增长246% 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 [17] - 中东地区成为新增长引擎 中国企业获得订单37.55GWh占比23.44% 阳光电源在中东市场份额达48% [18] 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178.03亿元 同比激增127.78% 占总营收比重跃升至40.89%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 [1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8.3% 中东市场毛利率接近40% 两倍于国内储能系统盈利水平 [18] - 宁德时代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89.86% 较2023和2024年不到80%的水平显著提升 [16] 产业链扩张与技术升级 - 头部电池企业启动新增产能建设 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均扩大资本开支 [16] - 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海目星等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增长70%-80% [16]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中试线落地超预期 设备商订单再超预期 [9][21]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行业迎来盈利拐点 从增收走向增利 三四线电芯厂失位于低端竞争 头部玩家进入高质量发展 [19][22] - AIDC数据中心建设潮带来新需求 算力芯片用电量数倍提升 配套电源系统要求明显提高 [21] - 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空间明确 产业化进度提速 [21] - 新能源行业正处于盈利拐点前夜 经历主题交易、需求爆发、供给过剩三大阶段后迎来新周期 [24]
A股收评:科创50指数跌超6%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8:08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下跌 创业板指跌4.25% 科创50指数跌超6% 沪指跌1.25% 深成指跌2.83% [1] - 全市场近3000只个股下跌 个股跌多涨少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802亿元 [5] 板块表现分化 -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 步步高等多股涨停 [3] - 银行股探底回升 农业银行再创历史新高 [3] - 光伏储能概念股一度冲高 安彩高科涨停 [3] - 算力硬件与芯片股集体大跌 新易盛等多股跌超10% [4]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中际旭创成交额367.32亿元居首 股价下跌13.39% [6][7] - 新易盛成交额349.70亿元 股价大跌15.58% [6][7] - 寒武纪成交额280.13亿元 股价下跌14.45% [6][7] - 宁德时代成交额204.43亿元 股价下跌1.61% [6][7] - 阳光电源成交额196.11亿元 逆势上涨0.9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