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电源(300274)
icon
搜索文档
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1:48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11095百万元 [1] - 电力设备 机械设备 房地产 传媒 通信等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400百万元 [1]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729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48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14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300百万元 [1] - 立讯精密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461百万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 宁德时代 新易盛 张江高科 长川科技 兆易创新 阳光电源等 [1]
560股获融资买入超亿元,中芯国际获买入48.51亿元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9-25 01:17
融资买入概况 - 9月24日A股共有3713只个股获融资资金买入 其中560股买入金额超亿元 [1] - 中芯国际 立讯精密 阳光电源融资买入金额位列前三 分别达48.51亿元 45.48亿元和32.97亿元 [1] 融资买入占比 - 7只个股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超30% [1] - 民和股份 华能国际 通宝能源融资买入占比居前 分别为41.42% 36.65%和33.91% [1] 融资净买入情况 - 73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1] - 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 海光信息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三 分别获净买入14.61亿元 12.5亿元和9.14亿元 [1]
65股特大单净流入资金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47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入254.58亿元,其中2211只个股净流入,2509只个股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上涨0.83%,65只个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 [1][2]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平均上涨7.17%,全部实现上涨,部分个股涨停 [2] 行业资金分布 - 电子行业特大单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28.76亿元,行业指数上涨2.76%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1.46亿元,行业指数上涨2.52% [1] - 电力设备、传媒等行业净流入资金居前 [1] - 通信行业特大单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4.16亿元 [1] - 汽车行业净流出11.23亿元,银行、建筑装饰等行业净流出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入 - 北方华创特大单净流入15.34亿元居首,股价上涨10% [1][2] - 通富微电净流入14.66亿元,股价上涨10% [2] - 中芯国际净流入14.56亿元,股价上涨5.03% [2] - 宁德时代净流入13.58亿元,股价上涨3.2% [2] - 阳光电源净流入12.69亿元,股价上涨7.43% [2] - 电子行业有22只个股上榜净流入前列,电力设备9只,计算机8只 [2] 个股资金流出 - 和而泰特大单净流出15.23亿元居首,股价上涨1.47% [4] - 工业富联净流出8.49亿元,股价下跌3.16% [4] - 胜宏科技净流出8.34亿元,股价下跌2.1% [4] - 上海建工净流出7.04亿元,股价下跌7.14% [4] - 中际旭创净流出7亿元,股价下跌2.48% [4]
主力资金丨大幅抢筹!这些龙头股被盯上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0:47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79亿元 创业板净流入44.33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入80.87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2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9个行业净流出 [2]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56.63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入25.73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入29.41亿元 [9] 行业表现与资金动向 - 28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 电子 传媒 计算机和房地产行业涨幅均超2% 机械设备 基础化工 医药生物和环保等行业均涨超1% [2] - 3个下跌行业 银行行业跌0.36%居首 煤炭和通信行业均微跌 [2] - 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28亿元 计算机和传媒行业净流入均超10亿元 [2]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2.37亿元居首 汽车 有色金属 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 - 超12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其中11股净流入均超5亿元 [3] - 4只龙头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0亿元 阳光电源净流入14.11亿元创2022年7月7日以来新高 连续2日累计净流入17.05亿元 [3] - 通富微电和北方华创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入11.91亿元和10.94亿元 [4]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10.68亿元 [5] - 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个股超30只 10股净流入均超1亿元 [10] - 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 浪潮信息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 分别为5.07亿元 3.98亿元和3.76亿元 [11] 个股资金流出 - 9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 其中11股净流出均超4亿元 [6] - 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0亿元 和而泰净流出18.36亿元居首 该股涨1.47% 换手率32.53% 成交额147.01亿元 [6] - 19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均超4000万元 其中2股尾盘净流出均超1.2亿元 [12] - 中际旭创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1.79亿元居首 [13] 板块与个股动态 - 储能板块大涨 阳光电源涨超7% 中国宝安 中电鑫龙 深科技 协鑫能科等涨停 中国储能企业上半年海外市场斩获约160GWh订单 [3] - 阳光电源与欧洲电力公司EP Produzione签署供货协议 为意大利100MW/220MWh大型储能项目提供PowerTitan 2.0解决方案 [3]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江丰电子 联合化学均"20cm"涨停 张江高科 通富微电 北方华创等均涨停 盛美上海涨近15% [4]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4] - 和而泰直接持股摩尔线程 [7] - 工信部部长表示"十五五"时期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 加快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等新赛道 [11] - 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计划四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ETF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跌2.84% 市盈率20.37倍 最新份额87.0亿份增加27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47.6万元 估值分位19.42% [1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1.25% 市盈率45.91倍 最新份额58.5亿份增加1.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亿元 估值分位67.86% [1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18.18% 最新份额8.1亿份增加4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亿元 [1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1.94% 市盈率123.26倍 最新份额3.6亿份增加6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3万元 估值分位91.53% [16]
阳光电源:承诺2028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2025华夏ESG实践低碳领先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4 09:4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及传动产品、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及电源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 [1] - 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通过TÜV、CSA、SGS等多家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与测试 已批量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截至2024年12月底 公司在全球市场已累计实现电力电子转换设备装机超740吉瓦(GW)[1] 气候目标与战略 - 公司设定气候目标 承诺2028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范围1+2) 2038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范围1+2+3) 2048年实现供应链净零排放(范围1+2+3)[2] 范围一减排措施 - 电动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 不再新增燃油车 电动叉车取代燃油叉车 [3] - 推进食堂气改电方案 新建食堂均为用电类型 [3] - 公司配电系统不再新增含SF6的环网柜 [3] 范围二减排措施与成效 - 提高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 实施节能改造 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3] - 2024年公司节约电力约2525兆瓦时(MWh) 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70% [3] - 2024年单位产品生产能耗为0.0843千克标煤/千瓦 较2020年下降11% [6] - 能源管理体系部署及能源生产率(EP100目标)为33.67万元/兆瓦时(MWh) 较2018年提升40% [7] 范围三减排措施 - 要求供应商提供碳盘查和物料碳足迹数据 逐步建立公司供应商物料碳数据库 [4] - 对供应商进行ESG审核和评估 提高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 [4] - 优化运输路线和物流网络 提高运输车辆中电动和混动车辆比例 开发及推广低碳产品 [4] - 2024年完成139家供应商碳盘查和66颗产品碳足迹的物料数量 [8] 碳抵消与低碳成效 - 购买碳信用抵消不可避免碳排放 实现碳中和 [4] - 2024年公司首次在自愿减排市场(VCS)购买碳信用额度 项目类型覆盖植树造林、风能发电、高效灶炉等 [4] - 全年共抵消54.23%公司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 [5] - 2024年全球范围内生产及运营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RE100目标)为70% [5]
阳光电源:承诺2028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2025华夏ESG实践低碳领先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4 09:3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充电设备、制氢系统和智慧能源运维服务 [1] - 光伏逆变器通过TÜV、CSA、SGS等国际权威认证 批量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电力电子转换设备装机超740吉瓦 [1] 气候目标与战略规划 - 承诺2028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范围1+2) [2] - 计划2038年实现供应链碳中和(范围1+2+3) [2] - 目标2048年实现供应链净零排放(范围1+2+3) [2] 范围一减排措施 - 电动汽车全面替代燃油车 不再新增燃油车辆 [3] - 电动叉车取代燃油叉车 [3] - 推进食堂气改电方案 新建食堂全部采用电力 [3] - 配电系统禁止新增含SF6的环网柜 [3] 范围二减排成效 - 2024年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70% [3] - 通过节能改造全年节约电力2525兆瓦时 [3] - 单位产品生产能耗降至0.0843千克标煤/千瓦 较2020年下降11% [6] - 能源生产率提升至33.67万元/兆瓦时 较2018年提高40% [7] 范围三减排行动 - 要求供应商提供碳盘查和物料碳足迹数据 [4] - 建立供应商物料碳数据库 [4] - 对供应商进行ESG审核和评估 [4] - 提高绿色包装材料使用率 [4] - 优化运输路线和物流网络 [4] - 提高运输车队中电动和混动车辆比例 [4] - 开发推广低碳产品 [4] 碳信用抵消机制 - 2024年首次在VCS市场购买碳信用 [4] - 碳信用项目覆盖植树造林、风能发电、高效灶炉等领域 [5] - 全年抵消54.23%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 [5] 供应链碳管理进展 - 2024年完成139家供应商碳盘查 [8] - 完成66颗产品碳足迹的物料数据收集 [8] 可再生能源应用 - 2024年全球生产运营中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达70% 实现RE100目标 [5]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流入榜:阳光电源等22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1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4日上涨0.83%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97.25亿元 [1] - 28个申万行业上涨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 行业涨幅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首达2.88% [1] - 电子行业涨幅第二达2.76% [1] - 银行行业位列跌幅前列 [1] 资金流向分布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30.46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为第二大资金净流入行业 [1] - 汽车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达20.64亿元 [1] - 通信行业净流出16.70亿元 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银行行业净流出较多 [1] 电力设备行业明细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5.30亿元 [1] - 行业362只个股中298只上涨 6只涨停 [1] - 62只个股下跌 1只跌停 [1] - 资金流向数据显示该行业存在资金流入榜和流出榜 [1]
9月24日主题复盘 | 半导体设备爆发,固态电池小幅加强,机器人局部修复,光伏尾盘大幅拉升
选股宝· 2025-09-24 09:09
行情回顾 -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 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指数涨逾3% 沪深京三市超4400股上涨 成交额2.34万亿元[1] - 半导体板块爆发 20余股涨停 机器人概念局部修复 光伏及固态电池等新能源方向拉升[1] 半导体设备 - 半导体设备板块爆发 长川科技20cm两连板 通富微电及北方华创涨停 神工股份及江丰电子等多股涨停[4] - 台积电先进制程晶圆代工报价上涨 2026年5/4nm、3nm及2nm制程涨幅约5%-10% 存储芯片供不应求推动半导体通胀[5] - 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增长 预计从2024年3150万片/月增至2025年3370万片/月(8英寸晶圆当量) AI及汽车电子推动先进制程需求[6] -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业具备30-40%成本优势 地缘政治因素加速海外企业布局国内产能[6] 机器人 - 机器人板块局部修复 上纬新材20cm涨停 红豆股份及豪能股份等多股涨停[7]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长三角具身智能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7] - 华为、字节及特斯拉等海内外企业加码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 商业化落地可期[8] 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板块加强 先导智能刷新历史新高 道明光学及恩捷股份等多股涨停[9] - 国家能源局推动建立固态电池关键装备体系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 产业化进程加快[10][11] - 恩捷股份布局半固态项目 中国宝安子公司新建1.5万吨硅基负极产能 道明光学铝塑膜可用于固态电池[10] 光伏 - 尾盘光伏板块大涨 TCL中环涨停 阳光电源涨7.43% 隆基绿能涨6.81% 大全能源涨5.84%[12][13] - 多晶硅成交价格重心上移 N型复投料报价50.3-55元/千克 颗粒硅报价49-50元/千克 部分拉晶企业一货难求[13] - 多晶硅厂10月产量预计下行 四川地区枯水期减产 光伏"反内卷"政策推动产能出清 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14] 其他热点板块 - 光刻机概念活跃 中芯国际测试深紫外光刻机[15][16] - 房地产及ST股局部异动 油服及液冷服务器等题材轮动[17][18] - 多只半导体及机器人概念股创历史新高 包括长川科技及北方华创等[18][19][20]
长城证券:24-25年或为光储行业盈利底部时刻 平价上网与能源转型仍为全球各地装机需求底色
智通财经· 2025-09-24 08:52
行业盈利周期 - 24-25年可能为光储行业盈利的底部时刻 [1] - 行业部分环节出现非理性竞争与政策端积极引导正加快产能出清 [1] - 每一轮需求拉动的排产提升都是验证周期演变的重要节点 [1] 组件出口表现 - 2025年8月中国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合计出口额29.21亿美元 同比增19.8% 环比增31.4% [1] - 以infolink均价测算对应合计出口量40.42GW [1] - 8月国内出口欧洲光伏电池组件11.61GW 同比增39.41% 环比增23.84% 连续两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1] - 欧洲以外市场实现电池组件出口28.81GW 同比增67.77% 环比增36.54% [1] 逆变器出口表现 - 2025年8月国内逆变器出口总额8.78亿美元 同比增1.93% 环比降3.63% [2] - 单月逆变器出口规模达384.61万台 同比降27.26% 环比降16.39% [2] - 欧洲逆变器渠道状态回归正轨 下游需求旺盛 本月出口额规模维持稳定 [2] - 亚洲市场印度 沙特 阿联酋 东南亚等主力市场持续调整 [2] - 南非 尼日利亚 刚果 肯尼亚需求愈发成熟 [2] - 澳大利亚受益于政策补贴需求持续爆发 [2] 省份出口分化 - 浙江省25年8月出口逆变器144.82万台 环比降24.1% 实现逆变器出口额16.51亿元 环比增7% [2] - 江苏省8月出口逆变器30.63万台 环比降29.8% 实现出口额8.3亿元 环比降16% [2] - 广东省7月实现出口22.65亿元/143.86万台 环比降7% [2] - 安徽省8月出口逆变器5万台 环比降30.7% 实现出口额7.52亿元 环比降9.8% [2] 行业竞争格局 - 逆变器由于更高的竞争壁垒而率先重回成长 [1] - 新的供需平衡点代表更优的格局与更大的市场空间 [1] - 平价上网与能源转型仍为全球各地光储装机的需求底色 [1]
光伏设备板块9月24日涨4.27%,微导纳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8.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46
板块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单日上涨4.27% 领涨个股包括微导纳米(涨15.54%)、聚和材料(涨10.22%)和TCL中环(涨10.04%)[1] - 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83%和1.8% 板块表现显著优于大盘[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5% 仅4只个股下跌 其中*ST金刚跌幅最大(-5.75%)[1][2] 个股交易数据 - 阳光电源成交额达180.39亿元 为板块最高 隆基绿能成交额30.38亿元位列第二[1] - 微导纳米成交量29.31万手 聚和材料成交量35.38万手 TCL中环成交量190.54万手[1] - 跌幅最大的*ST金刚成交额9332.14万元 成交量7.21万手[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79亿元 游资净流出13.94亿元 散户净流出14.85亿元[2] - 阳光电源主力净流入13.42亿元(占比7.44%)隆基绿能主力净流入5.10亿元(占比16.78%)[3] - 德业股份主力净流入2.28亿元(占比9.76%)TCL中环主力净流入1.54亿元(占比9.91%)[3] - 迈为股份游资净流出1.07亿元(占比8.58%)隆基绿能游资净流出2.44亿元(占比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