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300024)
icon
搜索文档
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来了?优艾智合冲刺港股18C专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1:4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全球收入最高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 按2024年收入计算排名全球第一[1] - 业务聚焦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 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3]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港股市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08亿元和2.55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80.9%[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亿元 较2024年同期1.00亿元增长27.0%[3]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11.2%升至2024年35.2% 2025年上半年达38.1%[4] - 巡检运维业务毛利率显著较高 2025年上半年接近56%[4]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工业物流与巡检运维两大场景 2024年占比分别为54.2%与45.8%[4] - 2025年上半年工业物流收入0.78亿元 占比升至61.3%[4] - 能源及化工、半导体及3C制造三大行业合计贡献2024年85.0%收入 2025年上半年71%[4] - 客户复购率表现突出 半导体行业83% 锂电池行业92% 3C及其他制造业83%[4] 技术优势与研发 - 推出"一脑多态"具身智能大模型 采用多模态通用基座大模型+端侧具身模型混合架构[5] - 累计完成超过600个工业具身智能场景落地项目 业务覆盖30余个国家及地区[5] - 获得全球超300名客户认可 包括超50名《财富》500强客户 2024年复购率超70%[5] 行业前景与融资 - 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渗透率将从2024年11.2%增长至2030年42.7%[6] - 累计完成9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SIG、蓝驰创投、松禾资本、IDG、软银亚洲等知名机构[6]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多功能中心建设、国际品牌提升及战略投资[7]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全球前三大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的两家厂商建立紧密合作[5] - 与国内头部电网集团和能源集团深度合作[5]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3]
开源鸿蒙披露最新进展:未来可支持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01
开源鸿蒙6 0版本发布 - 开源鸿蒙6 0 Release版本正式发布 可支撑手机 平板 电脑等终端设备 [1] 开源鸿蒙技术发展计划 - 大会计划孵化开源鸿蒙跨平台框架PMC(项目管理委员会) [1] - 计划孵化具身智能PMC 采用模型原生操作系统设计方法 [1] - 具身智能PMC可支持全尺寸类人型机器人产业发展 [1]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智通财经· 2025-09-27 10:26
公司上市申请 - 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发行信息 - 发行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0.10元 [2] - 发行价格包含每股H股需另加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及0.0056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 [2]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 [4]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5] -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排名第一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 [5] - 业务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制造及公用事业等行业 [4] - 产品已销售至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 [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7789.6万元 2023年增长至1.08亿元 2024年大幅提升至2.55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27亿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5]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2年11.2% 2023年26.1% 2024年35.2%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38.1% [6]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下降:从2022年103.6%降至2024年24.5% 但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33.6% [6] - 亏损额呈现收窄趋势:2022年亏损2.35亿元 2023年2.6亿元 2024年降至2亿元 [5]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工业具身智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销售 [4] - 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4] - 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等高技术壁垒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 [4] - 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和多形态机器人 [4]
新股消息 |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10:18
公司上市与股票信息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0.10元 [2]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 [4] - 业务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制造及公用事业等行业 提供"一脑多态"机器人解决方案 [4] - 产品已销往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 [4]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5] -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排名第一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 [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7789.6万元 2023年1.08亿元 2024年2.55亿元 2025年上半年1.27亿元 [5] - 2022年亏损2.35亿元 2023年亏损2.6亿元 2024年亏损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亿元 [5]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2年11.2% 2023年26.1% 2024年35.2% 2025年上半年38.1% [6]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下降:从2022年103.6%降至2024年24.5% [6]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2017年即实现产品销售 [4] - 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 这两个领域具有要求严苛、技术壁垒高的特点 [4]
邓峰:优必选机器人拟2028年初步切入家庭场景
凤凰网财经· 2025-09-27 10:02
公司技术进展 - 优必选工业机器人Walker S2实现机器人群脑网络架构升级和智能体进化 其中机器人自主换电为全球行业首创 [1] - 公司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在工业场景应用中持续跃迁 [1] 公司发展路线图 - 2023-2024年已实现机器人在单一工厂场景下的单机智能 [1] - 计划从2025年起用三年时间实现机器人多机协同跨产业应用验证 覆盖新能源车厂 3C工厂和智慧物流产业 [1] - 至2028年机器人将获得足够任务操作和场景泛化能力 逐步进入家庭场景 从家庭陪伴需求切入最终拓展至全面家庭服务 [1]
优必选副总裁邓峰:中国机器人产业何以领跑?有四大优势
凤凰网财经· 2025-09-27 10:02
中国机器人产业优势 - 全门类供应链体系及系统级快速整合能力 所有零部件均可实现本土化制造 新硬件模块可实现从零件到整机的快速开发和交付 [1] - 全球数量最大的AI与机器人工程师人才红利 [1] - 全球规模最大且最完整体系化的工业制造基地 为机器人提供海量应用和数据采集场景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技术外溢 智能车厂在机器视觉 环境感知与智能决策领域的技术积累可启发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 [1] 产业协同效应 - 汽车车间整体智能化环境可促进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 [1] - 机器人在新能源车厂的应用能有效整合双方技术优势并形成技术联动 [1]
FJD Inc.递表港交所 为农业机器人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智通财经· 2025-09-27 08:1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农业与畜牧业 建筑业及物业管理业的自动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模型和软硬件集成系统解放劳动力[3] - 公司产品包括转向与建筑控制系统 扫描仪及割草机器人等 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并提供价格合理 技术具竞争力的标准化解决方案[3] - 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农用自动导航系统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场份额8.5%) 后装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二(市场份额16.9%)[3]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04亿元 2023年5.30亿元 2024年5.7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3.58亿元[4][6] - 毛利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1.46亿元(毛利率29%)提升至2024年3.67亿元(毛利率64%)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进一步升至2.35亿元[6] -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4亿元 2.70亿元 2.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07亿元[6] - 亏损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23年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18.55亿元亏损 2024年该项亏损扩大至23.91亿元[6] 运营数据 - 收入成本持续优化:从2022年3.58亿元下降至2024年2.02亿元 成本占比从71%降至35%[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稳定:2024年支出1.59亿元 较2023年1.67亿元有所下降 2025年上半年支出0.85亿元[6] - 行政开支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0.97亿元降至2024年0.7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仅0.24亿元[6]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公司[1]
新股消息 | FJD Inc.递表港交所 为农业机器人市场的全球领导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8:1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为农业与畜牧业 建筑业 物业管理业构建数字化模型并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3] - 公司产品包括转向与建筑控制系统 扫描仪及割草机器人等标准化解决方案 旨在解决行业痛点并提升终端用户效率[3] - 公司已成为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领导者 2024年农用自动导航系统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场份额8.5%) 后装套件出货量全球第二(市场份额16.9%)[3]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04亿元 2023年5.30亿元 2024年5.7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3.58亿元[4][6] - 毛利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29.0%(1.46亿元)提升至2024年64.5%(3.67亿元)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65.7%(2.35亿元)[6] -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4亿元 2.70亿元 2.3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07亿元[6] - 亏损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23年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1.86亿元亏损 2024年达2.39亿元亏损[6] 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1]
Meta CTO:人形机器人是下一个“AR级赌注” 瓶颈在于软件
新浪财经· 2025-09-27 06:46
公司战略方向 - Meta在首席技术官Andrew Bosworth领导下启动机器人研究计划 由扎克伯格直接指导 [1] - 公司明确硬件非技术瓶颈 软件能力构成主要发展障碍 [1] - 研发核心聚焦构建"世界模型"系统 通过软件模拟实现机器人灵巧手臂动作控制 [1] 技术发展路径 - 当前技术阶段专注于基础手臂动作模拟 未来计划扩展至复杂动作序列与多任务处理能力 [1] - 软件模拟技术成为机器人开发的核心突破口 硬件平台已具备基础支撑条件 [1] - 研究计划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 从单一动作向综合任务执行能力演进 [1]
农业机器人公司极飞科技,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6:4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农业机器人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1]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设备[1] - 2024年度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15年推出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飞机作为先导产品[2] - 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打造高精度智能农业机器人[2]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够远程操作农业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2] - 构建完整农业机器人产品矩阵与数据闭环提供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6.05亿元 利润-2.54亿元[3] - 2023年收入6.15亿元 利润-1.33亿元[3] - 2024年收入10.66亿元 利润0.70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5亿元 利润1.30亿元[3] 研发与募资用途 - 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空间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喷洒和播撒技术等核心技术[4]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涵盖农作物管理各个方面[4] - 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4] - 建立新总部作为管理、研发及创新活动核心枢纽[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农业机器人行业与国内外公司展开竞争 行业进展迅速且不断变化[4] - 需要高效推出新产品升级现有产品并持续提供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组合[4] - 必须紧跟市场最新需求和行业技术进步以保持竞争优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