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农业机器人公司极飞科技,拟港股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6:4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农业机器人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1] -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设备[1] - 2024年度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15年推出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飞机作为先导产品[2] - 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打造高精度智能农业机器人[2]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够远程操作农业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2] - 构建完整农业机器人产品矩阵与数据闭环提供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6.05亿元 利润-2.54亿元[3] - 2023年收入6.15亿元 利润-1.33亿元[3] - 2024年收入10.66亿元 利润0.70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5亿元 利润1.30亿元[3] 研发与募资用途 - 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空间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喷洒和播撒技术等核心技术[4]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涵盖农作物管理各个方面[4] - 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4] - 建立新总部作为管理、研发及创新活动核心枢纽[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农业机器人行业与国内外公司展开竞争 行业进展迅速且不断变化[4] - 需要高效推出新产品升级现有产品并持续提供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组合[4] - 必须紧跟市场最新需求和行业技术进步以保持竞争优势[4]
昊志机电:公司的充电机器人开始小批量交付
贝壳财经· 2025-09-27 05:28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已在充电机器人领域开展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 [1] - 目前已测试并开始小批量交付 [1] - 该部分业务目前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 [1]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智能定界将催生头部的新势力创业公司产生
新浪财经· 2025-09-27 04:42
技术路线 - 具身智能的两条技术路线包括人类智能和智能定界并行 [1] 产业趋势 - 产业界期待在具身智能下半场探索智能定界的可行性 [1] - 将复杂、时变、不确定的世界模型构建难题转化为构建专注于具体现实环境的垂类小模型 [1] - 垂类小模型更容易实现"有限范围求解" [1] 技术突破 - 智能定界将解决泛化性难、实时性难、数据质量差等问题 [1] - 加速催生头部的新势力创业公司产生 [1]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未来2—3年是具身智能场景全面渗透的关键窗口期
新浪财经· 2025-09-27 04:36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产业竞争核心转向技术闭环-量产能力-数据回流-商业闭环全链条竞速 [1] - 未来2-3年将进入万台级量产、千亿级集群、场景全面渗透的关键窗口期 [1] 区域竞争模式变化 - 区域竞争不再依赖简单的给钱给地政策支持 [1] - 竞争重点围绕全链条能力建设展开 [1] 产业规模预期 - 产业集群规模预计达到千亿级别 [1] - 量产目标为万台级别 [1]
产业风口与公司实力共振 光大国证机器人基金首发超2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3:54
机器人产业投资机遇 - 政策与产业技术双重驱动下机器人赛道成为资本市场配置焦点[1] - 工信部将在"十五五"时期加快打造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并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2]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亿美元 2030年达200亿美元 2050年达5万亿美元[2] 光大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基金 - 新发基金首发规模突破23亿元 认购总户数21422户 为目前最大场外机器人主题指数基金[1] - 基金精准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 成份股中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权重占比达77%[3] - 指数覆盖50家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0.09%[3] 指数成份特征 - 成份企业涵盖下游应用龙头如石头科技 科沃斯 核心零部件领军者如双环传动 绿的谐波 以及本体制造企业如机器人 埃斯顿[3] - 产业深度受益于工业巡检 医疗救援 家庭服务等场景落地爆发[3] 基金管理人专业能力 - 量化投资部在管产品光大量化核心近一年收益率49.76% 基准32.05%[5] - 光大创业板优选近一年收益率80.82% 基准74.34%[5] - 光大产业新动力近一年收益率113.93% 基准19.44% 光大专精特新近一年收益率102.39% 基准47.21%[6] 公司战略布局 - 将产业研究作为核心竞争力 聚焦人工智能 半导体 机器人等核心领域[4] - 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投研体系 产品体系涵盖主动 被动等多类型基金[4] - 多只科技主题产品近一年收益率超90% 其中两只实现翻倍收益[4]
优艾智合赴港IPO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7 03:20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9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同时在中国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中位居第一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为半导体 能源化工 电子 新能源等行业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渗透率将由2024年的11.2%增长至2030年的42.7% [1] - 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正步入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 移动操作机器人展现出高度的智能性和适应性 [1] - 公司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0.8亿元 1.1亿元和2.5亿元 复合增长率约80%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2%提升至2024年的35.2% 毛利年复合增速达220.2% [2] - 业绩期内研发投入累计超2.5亿元 占收入的44.6% [2] 业务规模与技术实力 - 已累计完成超过600个工业具身智能场景落地项目 业务覆盖30余个国家及地区 [2] - 服务全球头部半导体晶圆代工厂 国内两大电网集团和五大能源集团等众多工业企业 [2] - 累计拥有约300项核心知识产权 牵头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科技研发项目 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半导体领域应用 - 为半导体生产环节从硅料到芯片的产业链企业提供物流升级解决方案 已覆盖10余家国内外晶圆厂 [2] - 为国内头部衬底 光掩膜版 封测客户打造多个智能化标杆项目 是半导体领域头部企业代表 [2]
中际旭创中期分红逾4.44亿元落地 加码布局数据中心与机器人领域
证券日报· 2025-09-27 03:05
公司分红方案 - 以总股本11.11亿股为基数实施半年度权益分派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2]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4.44亿元 持续以高比例分红回报投资者 [2] - 分红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10日 除权除息日为10月13日 总股本未发生变动 [2] 产业投资基金布局 - 以自有资金3.54亿元参与投资科技股权投资基金 占基金总认缴出资额15亿元的23.6% [2] - 基金由国泰君安创新投资与江苏乾融资本共同管理 重点投向光通信 数据中心 汽车电子 机器人产业链 [2] - 通过产业与资本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现资本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 战略发展与行业影响 - 800G和1.6T高端光模块产品逐步放量 助力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 [3] - 依托资本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 强化光通信 智能驾驶及机器人领域生态协同 [3] - 产业基金延伸布局显示对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前瞻 巩固全球光模块市场领先地位 [3]
“偷袭”北上广深,杭州打造中国机器人母港
36氪· 2025-09-27 02:53
杭州产业结构升级 - 杭州从互联网电商向高端制造与硬科技转型 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企业崛起[2][3] - 杭州提出打造"机器人母港" 旨在填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死亡之谷"[5][6] - 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布局在西湖区 提供技术策源 标准制定和实景训练三大功能[7][8] 机器人产业区域竞争格局 - 广东省机器人产业规模领先 深圳拥有超过7万家机器人企业 2024年产业链总产值达2012亿元[11] - 上海优势在于核心零部件供应 拥有完整集成电路与高端制造产业链[11] - 北京在人才储备和基础科研方面具优势 创投资本集中适合初创公司发展[11] 杭州产业竞争优势 - 杭州数字经济基础雄厚 云计算 大模型和数字安全等领域形成完整技术支撑体系[16] - 西湖区集聚浙江大学 西湖大学等高校及阿里云 蚂蚁集团等科技企业总部[10] - 城市营商环境优越 "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提升创业吸引力[14] 重大项目与投资进展 - 首届国际机器人场景应用大赛将于2025年一季度在西湖区举办[4] - 中国兵器集团旗下五八智能投入1.6亿元建设中试平台 已获批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23]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合作运营单位 占据全国超60%机器人认证市场份额[23]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杭州通过"数字港口"模式突破地理限制 以数据为货轮 算力为航道实现全球连接[20] - 西湖区作为杭州高新区原点 持续引领"政产学研"模式创新[21] - 机器人产业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杭州通过生态协同实现异军突起[18]
优艾智合正式港交所IPO,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收入全球第一
巨潮资讯· 2025-09-27 02:37
公司上市与业务定位 - 公司于9月26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募集资金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并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2]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通过移动操作机器人推动工业客户智能化变革 业务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制造及公用事业等行业 [2] - 公司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包含高泛化智能模型及多形态机器人 产品具备感知、移动和操作能力 [2] 市场地位与行业排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3] -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按2024年收入排名第一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 [3] - 公司为全球工业具身智能先行者 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销售 是全球最早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3] - 解决方案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德国 客户涵盖全球头部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及中国头部电网和能源集团 [2] 财务表现与业务规模 - 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7790万元 2023年增长至人民币1.077亿元 2024年大幅提升至人民币2.549亿元 [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9960万元 2025年同期增长至人民币1.27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已为300多家领先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池、3C制造及公用事业行业 [7] 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工业物流和巡检运维两大场景 工业物流实现物料/产品自动化运输 巡检运维降低人工干预并提升设施安全 [6] -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配备多形态机器人和行业垂直模型 涵盖售前规划、交付部署及售后服务 [7] - 在技术壁垒高的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 [3]
机器人住上无敌江景房,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长江日报· 2025-09-27 01:00
公司发展动态 - 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于9月26日迁入武昌区数创大厦29楼新办公场地并启用创新中心 [1] - 公司新办公场地配备1000平方米装配测试场地与1000平方米标准化工厂 [2] - 工厂内两条组装线实现高效量产 [2] 技术研发进展 - 团队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优化机器人决策系统 [2] - 形成从核心零部件、运控算法到智能决策的全链条技术架构 [2] - 取得直线关节模组等关键技术突破 [6] - 实现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布局 [6] - 部分技术已接近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4] 产品线布局 - 已推出教育、工业、家政、文旅场景的4款人形机器人 [3][6] - 产品覆盖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价格区间 [6] - 荆楚1号聚焦教育市场并在光谷学校投入使用 [6] - 荆楚小楚机器人具备复杂家庭环境交互能力 [6] - 高端产品搭载高算力决策平台 [6] 战略方向 - 公司正走向工业应用领域 [4] - 聚焦具身智能作为未来10-15年核心发展方向 [4] -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联合高校深化前端研发 [4] - 为武汉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