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300024)

搜索文档
闪转腾挪 身手灵活!机器人格斗成第四届数贸会关注焦点
新华社· 2025-09-28 04:59
行业活动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行 [2] - 数智未来主题展区设置"杭州六小龙专区"展示数字贸易创新成果 [2] 公司产品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格斗赛成为现场观众关注焦点 [2] - 机器人凭借丰富的关节电机设置和算法支撑实现灵活自然的进攻和躲闪动作 [2] - 机器人精彩表演获得现场观众鼓掌叫好 [2]
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 2025-09-28 04: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部件 [2] - 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日产)及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佛瑞亚、安道拓等) [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15.1%,中国最大HDM供货商,市场占有率32.8% [2] - 全球第九大轮毂轴承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2.2%,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货商,中国市场占有率6.9% [2] - 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4%和9.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41.85亿元、41.39亿元和49.1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18.65%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03亿元增长20%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0.76亿元攀升至2023年0.82亿元,2024年实现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 [4]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3年16.5%,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17.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20.2% [4] - 2024年利润暴增核心驱动力为一次性"其他收益"1.57亿元,主要来自出售亏损资产(DSI变速箱资产)产生的收益 [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影响,2024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约3.83亿元,相较于2023年1.53亿元实现约150%大幅增长 [5]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4.43亿元、3.78亿元及7.01亿元,2024年大幅增长85.5% [5] - 2022-2023年"净利润现金比率"远高于100%,2022年达583%,2023年达461%,2024年为141% [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 [6] 业务板块与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轮毂轴承 [7]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是绝对主力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55%-60%之间,2024年同比增长24.9%,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9% [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收入占比从2021年7.2%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2025年上半年实现93.8%高速增长 [7] - 高附加值、高增长性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 [9] 战略转型与增长驱动 - 公司通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试图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加速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转型 [1] - 战略转型路径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抓住新能源风口、"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轮驱动 [9] - 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异军突起,带来巨大收入增量并提升市场估值预期 [9] - 以HDM为代表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受益于汽车座椅功能复杂化、智能化趋势,新能源动力系统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9]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成功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10] - 已建成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套,产品力获客户认可 [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 [10]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69亿元,机器人新业务需持续投入,若商业化进度滞后可能侵蚀利润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反映转型期财务压力 [10] - 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潜力,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 [11]
新股前瞻|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4:53
公司市值与资本运作 - 公司是A股人形机器人赛道重要标的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约134% 截至9月25日总市值达263亿元[1] - 公司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联合保荐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1] 市场地位与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三大领域 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厂及佛瑞亚等一级供应商[2] - 2024年全球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市场占有率15.1%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市场占有率32.8%排名第一[2] - 全球轮毂轴承市场占有率2.2%排名第九 中国市场占有率6.9%排名第三[2] - 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全球市场占有率6.4% 中国市场占有率9.5% 均为全球最大制造商[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41.85亿元微降至2023年41.39亿元(-1.11%) 2024年反弹至49.10亿元(+18.65%)[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21.03亿元增长20%[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0.76亿元 2023年0.82亿元 2024年跃升至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15.7% 2023年16.5% 2024年17.3% 2025年上半年达20.2%[4] 利润质量与现金流 - 2024年利润暴增主要受1.57亿元出售DSI变速箱资产的一次性收益驱动[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3.83亿元 较2023年1.53亿元仍增长15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年4.43亿元 2023年3.78亿元 2024年大幅增长85.5%至7.01亿元[5] - 净利润现金比率2022年583% 2023年461% 2024年141% 显示优秀现金流转化能力[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6] 业务结构转型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为核心业务 收入占比55%-60% 2024年收入增长24.9% 2025年上半年增长21.9%[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成为第二大业务 收入占比从2021年7.2%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 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93.8%[7] - 高附加值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与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9] 人形机器人布局 - 技术优势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已建成年产能1.2万套的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 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10]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1.69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的转型压力[10]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11]
Meta押注“安卓式”机器人平台:数十亿美元打造通用软件
环球网资讯· 2025-09-28 04:24
战略定位 - Meta将人形机器人提升至与增强现实同级的战略优先级 [1] - 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十亿美元打造可对外授权的通用软件平台 [1] - 目标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安卓"系统 [1] 商业模式 - 公司无意大规模生产硬件 采用开放授权路线 [2] - 任何符合技术规范的机器人本体均可搭载Meta操作系统 [2] - 通过快速扩大生态掌握行业标准制定权 [2]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当前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操控环节存在瓶颈 包括捏碎水杯或打翻物品等精细动作失灵 [2] - 无法稳定完成从牛仔裤口袋掏钥匙等日常动作 [2] - 成立超级智能AI实验室 与机器人团队共建模拟真实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 [2] - 通过大规模仿真训练提供空间感知 力控预测与实时决策能力 [2] - 世界模型旨在弥补传统传感器回路缺失 [2]
机器人6S店开业两月后,人工智能6S店也在龙岗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03:26
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开业 - 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于9月28日在深圳龙岗启幕 与两个月前开业的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共同构成龙岗AI产业"双子星" 标志着龙岗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进入系统化集成新阶段[2] 6S店运营模式创新 - 创新性整合展示(Show)、销售(Sale)、培训(School)、社群(Social)、解决方案(Solution)、孵化(Startup)六大服务功能 构建"前店后厂"运营模式[2] - 前端展示区汇集Plaud Note X1、Rokid AI+AR眼镜等全球爆款及昊洋智能会议终端、小智AI语音对话盒子等国产创新产品 通过场景化体验捕捉市场需求[2] - 后端依托龙岗智能制造基础 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快速转化 将传统数月的研发周期缩短至几周[2] 战略合作与产业生态 - 依托CSDN平台链接5000万开发者提供技术与社群支持 华秋电子提供从EDA设计到SMT交付的全链路硬件服务[3] - 同步启动湾区智能硬件产业联盟 推动企业技术共研与市场共享[3] - 人工智能6S店与机器人6S店形成互补 前者聚焦技术"大脑"与AI赋能 后者侧重具身智能"肢体"与实体执行 共同搭建完整产业生态闭环[3] 龙岗区AI产业政策支持 - 2025年出台《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3] - 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 发布超4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 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3] - 构建包含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场景开放、生态培育的全方位AI产业促进体系[3]
大疆(DJI)关联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带领企业IPO!全球第三!机器人“下地干活”
新浪财经· 2025-09-28 03:09
公司概况 - 丰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农业和建筑机器人技术的公司 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 [1] - 公司由科学家吴迪博士于2017年12月在湖北创立 致力于通过自动化技术解放农业劳动力 [2] - 股东阵容包括腾讯(持股16.5%) 东风汽车(持股11.3%) 新华人寿(持股9.0%)和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基金(持股14.5%)等顶级机构 [8][28][29][30] 业务布局 - 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农业与畜牧(收入占比超70%) 建筑(增长引擎)和物业管理(新兴领域) [3][4][5] - 核心产品包括农业自动导航系统(覆盖耕 种 管 收全流程) 3D挖掘机引导系统和智能清扫机器人等 [2][17] - 业务遍及全球超过110个国家 2024年农业自动导向系统出货量全球第三(市场份额8.5%) [5][18][20] - 农业后装自动导向系统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达16.9% [5][21][24]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04亿元 2023年5.30亿元 2024年5.70亿元人民币 [7][25] - 净亏损显著:2022年3.33亿元 2023年4.71亿元 2024年3.34亿元人民币 [7][25] - 毛利率表现优异:2024年毛利润3.67亿元 毛利率超过64% [7] - 研发投入巨大:2022-2024年研发开支均超2亿元 2023年达2.70亿元 [7][26]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 是全球第三大农业自动导向系统供应商 [5][18] - 农业后装自动导向系统领域全球排名第二 [5][21] - 2020年在中国市场销量登顶并开始出海 [3][14] 管理团队 - 创始人吴迪博士担任董事会主席兼CEO 拥有深厚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 [2][31][33] - 首席财务官张琦女士拥有15年资本市场经验 曾任职于摩根士丹利和中银国际 [32][34][35] - 首席运营官秦硕先生负责产品和销售 [33] 发展历程 - 2017年公司成立 2019年推出第一代农业自动导航系统 [12][13] - 2020年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并开始国际化 [3][14] - 2021年推出3D挖掘机引导系统 2022年推出割草机和塔吊系统 2023年深化建筑解决方案 2024年扩展畜牧产品线 [3][14]
一周138家机构调研,存储芯片+机器人概念,这家A股公司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3:02
机构调研概况 - 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数量达780多只 [1] - 精智达获138家机构调研 数量最多 包括30家基金公司 20家证券公司 12家私募及7家保险公司 [2] - 悍高集团 沃尔德 信立泰 鼎通科技等个股获超50家机构调研 [4] - 近一周机构调研股平均下跌近1% 复洁环保 张江高科 华自科技 海博思创等个股均涨逾20% [5] 精智达业务进展 - 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应用于半导体存储器测试环节的高速测试机 [2] - 基本完成半导体存储器件测试设备主要产品的全面布局 形成全站点服务能力 [2] - 具备SoC测试机的长期战略技术储备 计划提供高端算力芯片测试方案 [3] - 年内累计股价涨幅超138% 拥有存储芯片和机器人概念 [3] 沃尔德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发丝杠 RV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终端客户15余家 [4] - 实现订单金额突破400万元 同比增长约240% [4] 鼎通科技产品布局 - 液冷产品主要用于对连接器和光模块信号传递接触面进行散热处理 配套Cage供货 [4] - 已收到客户通知 同步对Cage和液冷产品做产能准备 [4] 炬光科技战略转型 - 重点聚焦光通信 消费电子及泛半导体三大高增长赛道 [4] - 借助两项关键并购举措加速转型进程 [4] 复洁环保技术研发 - 启动"沼气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合作研究开发 [5] - 建成"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 开展绿色燃料技术创新 [5] - 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 甲醇选择性强寿命长等特点 [5] 华自科技创新产品 - 研发固态电池热压夹具采用首创传导结构 保障电芯受力一致性 [5] - 通过独特层板加热方式及智能监控系统精准控制温度 [5] - 导电板支持X Y轴自动调节 可实现一键换型 预计四季度交付样机 [5] 海博思创行业展望 - 储能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6] - 行业竞争态势预计向头部集中 [6]
《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发布:中国市占率碾压全球,印度逆袭第六,日美韩德全线下滑
36氪· 2025-09-28 02:3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54.2万台,较十年前增长超一倍,连续第四年突破50万台 [1][3] - 亚洲占全球新部署量的74%,欧洲占16%,美洲占9%,区域格局差异显著 [1] - 全球在用工业机器人总数达466.4万台,同比增长9% [3] - 预计2025年全球安装量将增长6%至57.5万台,2028年突破70万台 [3][30]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安装量达29.5万台创历史新高,占全球54%,同比增长7% [3][11] - 本土制造商国内销量首次超过外国供应商,市场份额从十年前的28%跃升至57% [14] - 运营存量达202.72万台,全球占比43%,居全球之首 [16] - 预计到2028年制造业机器人需求年均增长10% [16] 主要区域市场动态 - 日本安装量4.45万台(全球第二),同比下降4%,电子和汽车行业需求疲软 [3][18][20] - 美国安装量3.42万台(全球第三),同比下降9%,汽车行业安装量回升至1.35万台 [3][21][24] - 韩国安装量3.06万台(全球第四),同比下降3% [3][24] - 德国安装量2.70万台(全球第五),同比下降5%,汽车行业安装量大幅下降25% [3][25][27] - 印度安装量9123台(全球第六),同比增长7%,汽车行业占比45% [28][30] 行业应用分布 - 通用行业安装量占比从2014年36%升至2024年53%,成为主导领域 [4] - 电气/电子行业安装量12.9万台(+2%),汽车行业12.6万台(-7%) [7] - 金属与机械行业增长18%,塑料与化工产品行业增长18%,食品行业大幅增长42% [7] - 协作机器人安装量从2017年1.11万台增至2024年6.45万台,占比从2.8%提升至11.9% [9] 服务机器人市场 - 2024年专用服务机器人新安装19.9万台,同比增长9% [32] - 医疗机器人新增1.67万台,同比增长91%,诊断与实验室分析领域增长610% [32][41] - 运输与物流领域安装量10.29万台(占比52%),专业清洁领域增长34% [38][40] - 消费服务机器人新增2010万台,同比增长11% [32] 技术趋势与挑战 - 物理AI、分析AI和生成式AI成为技术热点 [30] - 类人机器人处于发展初期,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43] - 短期受宏观经济、地缘冲突、贸易壁垒及劳动力成本制约 [30] - 机器人即服务(RaaS)商业模式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43]
直击工博会: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 解锁未来工业新可能
新华网· 2025-09-28 02:23
行业技术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加速融合创新 [2] - 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传统制造业面貌 [2] 行业展会动态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召开 [2] - 中外参展商聚焦"具身工业"概念展示 [2] 技术应用展示 - 具身智能 工业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被部署到制造场景中 [2] - 展会向观众呈现未来工厂的多种可能性 [2]
美国人体验中国外骨骼机器人,惊呼:本以为日本科技最发达,但显然中国赢了!
新浪财经· 2025-09-28 02:1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信息,仅包含网站的标准免责声明,因此无法提取任何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