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氧股份(002430)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杭氧股份“买入”评级,看好工业气体底部反转
格隆汇APP· 2025-09-11 09:2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9亿元 同比增长9.61%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同比增长8.55% 环比增长11.95% [1] 业务发展 - 工业气体业务稳步向上 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1] - 石化工程公司海外市场斩获100万吨/年乙烯冷箱项目 [1] - 成功承接国内首套自主设计内压缩流程CO深冷分离装置项目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97亿元(前值11.13亿元)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3.22亿元(前值13.42亿元)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5.39亿元(前值15.88亿元) [1]
杭氧股份(002430):Q2业绩稳健,气体毛利率显著提升,看好工业气体底部反转
天风证券· 2025-09-11 02: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工业气体业务底部反转趋势明确 气体毛利率显著提升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效显著 [3] - 设备业务在传统需求萎缩背景下实现结构性突破 海外订单与高端技术国产化取得重要进展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营收同比增长8.92%至73.2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1%至4.79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0.73% 同比微增0.0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6.54% 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10.07% 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费用率下降0.86个百分点至2.53% [1] - Q2单季度营收37.63亿元 环比增长5.56% 归母净利润2.53亿元 环比增长11.95% [2] 气体业务 - 气体板块收入45.9亿元 同比增长14% 毛利率21.18% 同比提升2.76个百分点 [3] - 氦气销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零售气终端客户占比提升 医疗健康业务客户粘性增强 [3] - 完成13套智能空分系统部署 建立首个"气体运行数据管理大模型"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 [3] 设备业务 - 空分设备收入23.2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毛利率20.43% 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4] - 石化装备收入3.17亿元 同比增长50.28% 毛利率18.42% 同比提升6.59个百分点 [4] - 成功签订非洲地区大型空分设备实现零突破 并斩获海外市场100万吨/年乙烯冷箱项目 [4] 技术突破 - 宁夏宝丰四期2套12万空分项目创下国内国产单套最大空分纪录 [4] - 成功承接国内首套自主设计的内压缩流程CO深冷分离装置项目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7亿元、13.22亿元、15.39亿元 [4]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12元、1.35元、1.57元 [5] - 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1.94倍、18.22倍、15.64倍 [5]
杭氧股份20250909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杭氧股份是国内唯一在EPC、设备制造和气体业务三大领域均表现优异的厂商 打通了气体制造全环节 是杭州国资旗下的国有企业[3] 公司业务与钢铁、化工等行业的经济周期高度相关[5] 气体行业增长稳定且市场空间广阔 类似于检测行业[2][6]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空分设备领域龙头 在高等级空分设备市场占据60%-70%份额[3] - 管道气市场集中度高 存量市场以外资为主 但2019年后国产厂商崛起 杭氧在新增项目市占率从20%提升至40%-60%[8] - 2020-2023年累计获得约150万方项目 当前在手项目约350万方[2][9] - 零售气营收占比约11% 但因价格较高 利润贡献可达30%-40%[18][1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3年下半年因经济下行利润率下降 2025年一二季度企稳[2][5] - 2024年零售气价格下跌导致利润减少2.6亿元[5] - 2025年预计利润10.5亿-11亿元 2026年预计11.5亿-12亿元[4][28][29] - 短期市值底线200亿-220亿元 中长期有望达450亿元[4][30][31] **业务模式与优势** - 第三方供气比例国内40%-45% 海外90%以上 第三方供气运营成本低5个百分点[7] - 管道气价格稳定 合同期15-20年 下游需支付80%费用即使产能利用率低[11] - 设备全部自制 成本相比其他厂商低4-5个百分点 相比外资低10个百分点[17] - 经营性净现金流自2019年起均大于净利润[18] **产品结构与周期影响** - 主要产品液态氧、氮、氩比例约4:4:2 且全提取氩气[4][20] - 零售气价格处于周期低位 2025年为近十年最低[13] - 2025年第三季度起液态气体价格同比略有上行 价格压力解除[13][14] - 液氧主要用于冶金(40%) 液氮用于电子、光伏等 液氩受光伏行业影响大[12] **增长与投产计划** - 2024年底投产260万方 2025年计划投产50万方 2026年计划30-40万方[4][15] - 2025-2026年气体量复合增速约10%-15%[4][16] **新兴领域与技术进步** - 特种气体领域通过收购和品类拓展发展 电子气需扩展至电子行业[21] - 核聚变低温领域涉及核心设备(氦制冷剂等)和辅助设备 国产化率要求高[24][25] - 低温技术储备包括压缩机、板式翘热器等 国产化率可达90%以上[26] - 国产化可使投资成本下降30% 如氦制冷剂单套成本从2.5亿降至近2亿元[27] **设备业务与海外扩张** - 2024年外销订单40亿中海外占10亿 2025年预计海外订单至少6-7亿[23] - 设备业务与资本开支相关 2025年基本持平 2026年可能下滑[23] - 梅花宫项目预计2025Q4或2026Q1落地大单[23]
杭氧股份:膨胀机、压缩机、泵阀、储罐等可直接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低温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09:48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以深低温技术为核心 主营业务为空分设备与工业气体 为全球最大的空分设备制造商[2] - 在低温分离纯化 深低温制冷 气体全周期保供等方面具有丰富技术和经验积累[2] 核聚变领域布局 - 可控核聚变是公司现阶段重点布局方向之一[2] - 可提供氮制冷系统 氦制冷系统及涵盖气体提取—储运—制冷—回收全产业链的整体解决方案[2] - 配套关键核心设备如膨胀机 压缩机 泵阀 储罐等可直接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低温系统[2]
杭氧股份布局可控核聚变 以深低温技术撬动未来能源新赛道
全景网· 2025-09-09 06:58
公司战略布局 - 可控核聚变是现阶段重点布局方向之一 公司正式成为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成员[1] - 行业商业化快速放量预计还需五年左右时间 公司认为当前介入时机不早不晚[1] - 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实行项目制管理 整合高端装备事业部和气体应用研究院等内部资源[3] 技术优势与产业协同 - 深耕深低温和气体分离领域七十余年 具备低温分离纯化 深低温制冷 气体全周期保供技术积累[1][2] - 可提供氮制冷系统 氦制冷系统及气体提取-储运-制冷-回收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1][2] - 配套关键核心设备包括膨胀机 压缩机 泵阀 储罐等可直接应用于核聚变装置低温系统[2] 装备制造能力 - 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制造能力 可为聚变堆提供高质量低温设备包括制冷机 膨胀机 换热器 低温阀 储罐等[2] - 能够为核聚变实验和产业发展提供高纯度特种气体[2] - 团队核心成员均为资深员工 分工有序[3] 市场竞争格局 - 当前国内核聚变低温系统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 核心系统仍依赖进口[2] - 国内部分新兴企业参与辅助性低温设备供应[2] - 低温系统客户国产化需求迫切 公司期望复制空分设备国产替代路径[2]
杭氧股份(002430) - 杭氧股份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8 08:22
核聚变领域布局 - 公司以深低温技术为核心,为全球最大空分设备制造商,提供氦制冷系统及气体提取—储运—制冷—回收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2] - 核聚变低温系统当前由国外厂商主导,核心系统依赖进口,但客户国产化需求迫切 [3] - 公司成立专项攻关小组整合内部资源,核心成员均为资深员工,并加入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 [3] - 行业商业化放量预计还需五年左右时间,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先行推动合作 [3] 工业气体业务表现 - 特气板块相比去年有所好转,主要得益于收购公司效益及气体业务增长 [3] - 特气产品稀有气体价格处于低位,销售量保持高位但价格下降导致业绩占比较小 [3][4] - 当前氧、氮、氩价格环比企稳回升,本月氧氮价格同比上涨 [4] - 氩气价格因去年光伏行业受制裁影响同比下降明显,但降幅收窄 [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部分钢铁、化工企业收到减产要求但未完全执行,主因产品价格失衡、利润低及同质化竞争 [3] - 减产政策截至目前未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明显影响 [3]
杭氧股份涨2.00%,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90.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32
股价表现 - 9月8日盘中上涨2.00%至23.97元/股 成交1.05亿元 换手率0.45% 总市值234.5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90.8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01%和19.3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63%和19.95% [1] - 年内累计上涨11.4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54%/5.69%/24.78%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27亿元 同比增长8.92% 归母净利润4.79亿元 同比增长9.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2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0.67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气体销售62.68% 空分设备31.64% 石化产品4.33% 工程总包0.66%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99万户 较上期增加1.89% 人均流通股32,697股 减少1.8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21.15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242.29万股 [3] - 博时成长领航混合A持股914.75万股(第七大股东) 持股数量未变动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2年12月18日 2010年6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2] - 主营业务涵盖空气分离设备、工业气体产品和石化设备的生产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 概念板块包括中盘、融资融券、芯片概念等 [2]
杭氧股份20250902
2025-09-02 14:41
行业与公司 * 杭氧股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风设备制造商 营业收入超130亿元[2] * 公司主要从事空分设备和工业气体业务 深低温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3] * 公司从空分设备切入核聚变领域 属于老产品的新应用 转型相对容易[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核聚变领域布局与进展 * 杭氧股份看好低温技术在可控核聚变等新兴战略产业中的应用[2] 低温系统在核聚变装置中价值量占比约为10%[4] * 公司于2025年5月至6月迅速组建专门针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小组 由常务副总经理领导 整合高端装备事业部 气体应用研究院等资源[3][19] * 工厂已开始生产应用于核聚变领域的样机 积极对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巨变新能 准备国产化样机[3][23] * 与合肥和成都的下游客户保持顺畅沟通 进行技术对接和详细图纸设计[3][20] * 可控核聚变制冷剂技术与传统空分设备的核心区别在于介质和温度 前者使用氦气 工作温度极低(2K-4.5K) 技术难度更高[3][18] 竞争格局与市场机会 * 核聚变领域核心装备目前仍由国外竞争对手(如法液空)掌握 国内厂商主要通过购买国外核心部件进行集成[5][8] * 低温系统国产化率较低 为杭氧股份提供了市场机会[4] * 国内厂商目前主要参与辅助性低温设备的供应 核心系统级设备仍由海外厂商主导[9] * 公司通过参与辅助性设备招投标进入市场 为未来商业化阶段的国产替代奠定基础[2][5] 项目与市场前景 * 合肥核聚变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其中低温系统部分占10亿元 法液空已中标5亿元制冷剂项目 剩余5亿元将在2025年招标[2][12] * 每GW装机功率投资强度约为5亿元[12] * 核聚变行业商业化快速放量可能还需要五年左右时间[10] * 公司致力于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包括核心装备和子系统服务[6] 通过提供总成化产品来提升竞争力[13] * 若实验装置成功 有望在商业化阶段凭借国产替代趋势占据市场份额[5][7] 未来市占率有望达到50%以上[16] 技术优势与战略 * 公司具备氦液化系统 氮制冷剂系统等技术基础[3] 早在2022年就有氦罐超低温瓶方面的经验[21] * 战略是通过技术优势 项目经验以及量产能力竞争 提供总成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13][16] * 从空分设备切入核聚变领域是对已有主业的延伸和定制化应用[17] 经营与行业动态 * 关注下游钢铁厂减产情况和资本开支意愿[3]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资本开支意愿较低 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29] * 2025年8月与7月相比 零售器价格没有显著变化 七八月份出口产品较多 毛利因出口退税政策有所提高[27] * 当前经营情况与二季度报告相比没有太大变化[26] 其他重要内容 * 制冷剂部分技术壁垒较高 盈利能力显著 其他部分盈利能力目前难以评估[14] * 国内制氧机市场发展迅速 杭氧股份具备完全替代进口设备的能力[15] * 中核集团环流3号尚未采用超导装置 低温气体需求不大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合肥地区积累经验[24] * 公司正在对接三个产品 技术上完全掌握 2025年下半年会有一些招标结果[24]
化学制品板块9月2日跌1.88%,建业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8:55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88% [1] - 上证指数下跌0.45%报收于3858.13 深证成指下跌2.14%报收于12553.84 [1] 个股涨跌情况 - 领湃科技涨幅12.30%收盘价40.53元成交量24.81万手成交额9.92亿元 [1] - 鹿山新材涨幅10.02%收盘价23.28元成交量11.26万手成交额2.58亿元 [1] - 百合花涨幅6.63%收盘价16.08元成交量32.78万手成交额5.13亿元 [1] - 中欣氟材涨幅6.32%收盘价28.92元成交量66.28万手成交额18.47亿元 [1] - 卓越新能涨幅6.00%收盘价49.29元成交量3.06万手成交额1.50亿元 [1] - ST宏达涨幅4.97%收盘价3.59元成交量18.10万手成交额6301.12万元 [1] - 新潮新材涨幅3.74%收盘价54.60元成交量30.16万手成交额15.73亿元 [1] - 凯大催化涨幅3.43%收盘价9.65元成交量13.28万手成交额1.28亿元 [1] - 杭氧股份涨幅2.86%收盘价24.79元成交量28.83万手成交额7.25亿元 [1] - 同大股份涨幅2.49%收盘价37.47元成交量5.51万手成交额2.11亿元 [1] 资金流向 - 化学制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9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4.59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7.36亿元 [2] - 鹿山新材主力净流入8960.58万元占比34.76% [2] - 中欣氟材主力净流入6857.93万元占比3.71% [2] - 永太科技主力净流入6588.93万元占比7.04% [2] - 梅花生物主力净流入5963.60万元占比12.48% [2] - 赞宇科技主力净流入5025.96万元占比11.34% [2] - 领湃科技主力净流入4878.41万元占比4.92% [2] - 润禾材料主力净流入3567.96万元占比6.75% [2] - 百合花主力净流入2403.85万元占比4.69% [2] - 博苑股份主力净流入2378.95万元占比4.76% [2] - 三美股份主力净流入1897.14万元占比2.50% [2]
杭氧股份: 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09:20
增持计划基本情况 - 控股股东杭州杭氧控股有限公司计划自2025年4月10日起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不高于人民币2亿元 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 [1] - 增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信心 [1][2] 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2025年4月10日至8月2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3,778,286股 占公司总股本0.3862% [1][2] - 增持后控股股东持股数量增至528,532,771股 持股比例从53.3347%上升至54.0228% 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 [1][2][3] - 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将继续按计划择机开展股份增持 [1] 股东权益变动细节 - 变动方向为上升 控股股东为第一大股东且无一致行动人 [2] - 增持股份类型为A股 数量377.8286万股 对应比例0.3862% [2] - 权益变动方式为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2][3] 相关承诺与合规性 - 控股股东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3] - 本次变动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免于要约收购情形 不存在违反证券法规的情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