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轩高科(002074)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产业链公司获市场资金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3:01
固态电池市场表现 - A股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中186家公司在年内实现股价上涨,其中67家公司年内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17家公司年内股价实现翻倍上涨 [1]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有望大幅提升锂电池性能,被认为是锂电产业升级主要方向 [1] - 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沿用高镍三元,负极是提升能量密度关键,能适配高比例硅基负极或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 [1]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在抑制锂枝晶生长与穿透、具备不可燃性以及拥有更高耐热极限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 [1] 企业布局进展 - 国轩高科发布第一代"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2] - 宁德时代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2] - 宁波容百新能源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电解质项目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预计2026年初投产 [2] - 无锡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成功输出量产级固态电池整线方案 [2] 行业发展阶段 - 行业进入"技术验证期"阶段,厂商中试线密集落地有望持续带动产业链升级 [2] - 预计消费领域2025-2026年迎来规模化发展,eVTOL领域2026-2028年打开市场,动力领域2027年后量产装车,2030年后逐步推进规模化 [3] 投资价值分析 - 固态电池产业链公司投资价值受关注主要得益于企业技术优势和行业良好市场前景 [3] - 电动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和对高性能储能解决方案需求增加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3] - 具备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工艺改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公司未来发展优势和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3] - 企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初期阶段,具备核心技术和量产能力的公司有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3]
国轩高科现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78.83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0:47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9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78.83万股 成交金额2317.66万元[1] - 两笔交易均为折价成交 折价率分别为9.81%和5.49% 成交价分别为29.25元和30.65元[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9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9.24亿元[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32.43元 单日上涨5.81% 日换手率达7.22%[1] - 近5日累计上涨11.02% 期间资金净流入3.89亿元[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 成交总额39.97亿元[1]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23.09亿元 近5日减少7163.08万元[1] - 融资余额降幅为3.01% 显示融资盘呈流出态势[1]
国轩高科(002074.SZ):公司G垣准固态电池处于多家客户上车测试阶段,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10
磷酸锰铁锂电池市场拓展 - 磷酸锰铁锂启晨电池在轻卡领域交付稳定 [1] - 重卡大电量开发与国内外主流车企合作顺利 [1] - 乘用车领域正与国内主机厂对接且市场推广进展良好 [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G垣准固态电池处于多家客户上车测试阶段 [1] - 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 - 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1]
国轩高科今日大宗交易成交78.83万股,成交额2317.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9 09:01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9日国轩高科大宗交易成交78.83万股,成交额2317.66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0.58% [1] - 成交均价29.4元,较市场收盘价32.43元折价9.34% [1] - 最高成交价30.65元,最低成交价29.25元 [1]
主力资金流入前20:四川长虹流入12.88亿元、中油资本流入8.8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7:15
主力资金流入情况 - 四川长虹获得主力资金流入12.88亿元,位列榜首 [1] - 中油资本和拓普集团分别以8.85亿元和8.49亿元的资金流入额位居第二和第三 [1] - 赛力斯、御银股份、海立股份资金流入额分别为5.81亿元、5.50亿元和5.25亿元 [1] - 新易盛、国电电力、亨通光电资金流入额分别为4.57亿元、4.15亿元和3.94亿元 [1] - 工业富联、润和软件、塞力医疗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91亿元、3.90亿元和3.89亿元 [1] - 诚迈科技、南方精工、拓斯达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75亿元、3.57亿元和3.50亿元 [1] - 酒鬼酒、国轩高科、广东建科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44亿元、3.40亿元和3.39亿元 [1] - 海格通信和中国银行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37亿元和3.36亿元,位列前二十名末位 [1] 行业分布特征 - 资金流入前二十名涵盖家电、金融、汽车零部件、医疗、电力、通信设备、软件服务、白酒、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1] - 家电行业代表企业四川长虹获得最高资金流入 [1] - 金融行业中油资本和中国银行分别获得8.85亿元和3.36亿元资金流入 [1] - 汽车产业链企业拓普集团和赛力斯分别获得8.49亿元和5.81亿元资金流入 [1] - 医疗行业塞力医疗获得3.89亿元资金流入 [1] - 电力行业国电电力获得4.15亿元资金流入 [1] - 通信设备行业亨通光电和海格通信分别获得3.94亿元和3.37亿元资金流入 [1] - 软件服务行业润和软件和诚迈科技分别获得3.90亿元和3.75亿元资金流入 [1] - 白酒行业酒鬼酒获得3.44亿元资金流入 [1] - 新能源行业国轩高科获得3.40亿元资金流入 [1] 数据来源 - 数据统计截至8月19日午后一小时 [1] - 信息来源为金融界,作者金股通 [2]
固态电池,外卖小哥可能要比你先用上了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18 23:04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 -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从2025年多次推迟至2027年,行业当前处于半固态电池先行试水阶段[4] - 上汽名爵MG4搭载半固态电池的"安芯版"计划2023年9月公布售价并年内交付,可能成为首款落地车型[4] - 智己L6 Max光年版半固态电池交付已延期,新时间未定[6] - 蜂巢能源2026年底将为宝马MINI供应超2GWh/年半固态电池,其2.3GWh产线已就位[6] 技术路径分化 - 主流企业选择渐进路径: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6] - 少数企业跳过半固态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6] - 上汽清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液态电解质比例降至5%(第一代10%),正极材料创新平衡安全性与能量密度[8] 产业链合作模式 - 上汽与清陶深度绑定:2018年合作→2022年建实验室→2023年成立合资公司(上汽49%/清陶51%)[8] - 车企与电池企业协同推进材料创新,上汽清陶首代半固态电池实现1000公里续航[8] - 上汽总院与清陶联合开发使正极材料创新周期缩短5-10年[10] 全固态电池量产规划 - 行业普遍预计2027年为全固态电池量产节点[11] - 孚能科技计划2025年小批量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2026-2027年建GWh产线[11] - 国轩高科0.2GWh中试线良率达90%,启动量产线设计[11] - 上汽清陶目标2026年量产400Wh/kg全固态电池,2027年Q1整车量产[11] - 亿纬锂能规划2026年推出350Wh/kg全固态电池1.0版[11] - 宁德时代保守布局,目标2027年小批量生产[12] 车企量产时间表 - 广汽埃安计划2026年在昊铂车型首发全固态电池[12] - 长安汽车2026年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量产[12] - 奇瑞2026年投入600Wh/kg固态电池定向运营[14] - 东风奕派2024年试产固态电池,已建小批量产线[14] 非汽车领域应用 - 蜂巢能源获央企eVTOL定点,2024年推360Wh/kg第二代半固态电池[16]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获eVTOL/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客户认可,快充15分钟循环超10000次[16] - 天能固态电池在两轮车领域实现突破:能量密度+20%、循环寿命+50%,已推出电摩专用款[18]
宜春国轩10GWh电芯产能投产!
鑫椤锂电· 2025-08-18 07:06
国轩电池二期项目进展 - 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总投资达51.5亿元,规划一次性建成20GWh动力电池 [1] - 二期项目10GWh电芯生产车间已投入生产,10GWh电池包车间正在建设中 [1] - 二期项目整体达产后,公司年产值将达到110亿元 [1] 项目时间节点 - 2024年1月二期项目开工 [1] - 3月首台设备进场,6月开始首次投料试产,7月基本完成调试,目前已全面试产 [1]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在宜春加速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1] - 一期项目正式投产的第二年就启动了二期建设计划 [1]
宜春国轩20GWh产能即将全面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8-16 10:23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 - 活动主题聚焦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与GWH级出货元年 总冠名单位为金钠科技 规模超500人 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4] -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金钠科技、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等20余家钠电产业链企业 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制造、设备供应等环节 [4] 国轩高科宜春电池项目进展 - 宜春国轩电池二期项目10GWh电芯车间已投产 电池包车间建设中 全面达产后年产值达110亿元 基地总产能将提升至30GWh/年 [4] - 项目从设备进场到试产仅用4个月 2024年1月开工 总投资51.5亿元 新增20GWh锂电池及PACK产能 [5] 宜春锂电产业布局 - 宜春氧化锂探明储量517.42万吨 品位0.27%-1.6% 被誉为"亚洲锂都" 经开区现有锂电池产能超100GWh [5][8] - 国轩高科通过4家子公司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国轩矿业(采矿权)、科丰新材(2万吨碳酸锂产能)、国轩锂业(750万吨选矿产能)、国轩电池(30GWh电池产能) [6][7] 产业链整合战略 - 国轩高科形成"资源-材料-电池-回收"闭环 白水洞矿区已获采矿权 花桥选矿厂一期300万吨产能建设中 [7][8] - 通过收购科丰新材快速切入碳酸锂生产 产能从5000吨逐步提升至20000吨 构建完整提取体系 [7]
汽车电池巨头涌入两轮车赛道 跨界能否降维打击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05:39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国轩高科控股子公司合肥国轩吉泰美与庐江高新区签署小动力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计划进军电动两轮车等小动力市场,打造第三增长极 [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率先布局电动两轮车电池业务,宁德时代通过合资公司新能安与雅迪、小牛等品牌合作,比亚迪则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并与台铃达成战略合作 [2][5] - 2025年1-7月,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51.72GWh(+34.5%)、82.19GWh(+37.25%)、18.18GWh(+104.26%) [3] 动力电池行业挑战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2.41%,较2024年同期下降4.49个百分点,十年间毛利率近乎"腰斩" [3] - 国轩高科2024年动力电池系统业务毛利率为15.14%,为各业务板块中最低 [3] - 全球锂电池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预计2026年仅为46%,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失调压力 [4] 电动两轮车市场机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达3232.5万辆,同比增长29.5%,扭转2024年下滑11.6%的趋势 [6] - 新国标政策推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预计2027年锂电两轮车出货量达2800万辆,渗透率逼近40% [7][8] - 钠电池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可能占据20%-30%份额,成为锂电池的补充技术路线 [8] 技术布局与市场策略 - 比亚迪计划将乘用车刀片电池技术移植至两轮车,循环寿命达3000次以上,并移植电动汽车级电池管理系统 [9] - 汽车电池企业需针对两轮车市场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冗余设计,并适应C端品牌认知差异 [10] - 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已布局航空动力电池领域 [11]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两轮车电池市场目前由天能(超40%份额)和超威(超30%份额)主导,形成双寡头格局 [9] - 汽车动力电池企业需重构商业模型,平衡技术优势与两轮车生态适应性 [9][10]
汽车电池巨头涌入两轮车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6:15
行业动态 - 国轩高科控股子公司合肥国轩吉泰美与庐江高新区签署小动力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计划进军电动两轮车等小动力市场,打造第三增长极 [1] - 宁德时代与ATL合资成立新能安布局电动两轮车电池,已与九号、小牛、雅迪等头部品牌合作 [1] - 比亚迪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并全面入局轻型出行能源体系,与台铃达成战略合作 [1] 市场数据 - 2025年1-7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151.72GWh(同比+34.5%),比亚迪82.19GWh(同比+37.25%),国轩高科18.18GWh(同比+104.26%)[2] -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2.41%,较2024年同期下降4.49个百分点 [2] - 2024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系统业务毛利率15.14%,为各业务板块中最低 [2] 行业竞争 - 全球锂电池产能利用率预计2026年仅为46%,产能结构性失调压力显著 [3] - 动力电池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价格战",瑞浦兰钧、孚能科技等头部厂商仍面临亏损 [2] - 电动两轮车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量3232.5万辆(同比+29.5%),扭转2024年下滑11.6%的颓势 [4] 技术趋势 -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降至0.5元/Wh以下,循环寿命达铅酸电池三倍 [5] - 电动两轮车新国标加速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预计2027年锂电渗透率将达40% [5] - 钠电池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可能占据20%-30%份额,成为锂电池补充 [6] 市场格局 - 电动两轮车电池市场现由天能(超40%份额)和超威(超30%份额)主导的双寡头格局 [7] - 比亚迪计划将乘用车刀片电池技术移植至两轮车,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以上 [7] - 汽车电池企业需调整产品设计以适应两轮车市场对价格的极端敏感性 [8] 新兴领域 - 低空经济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新战场,宁德时代推出能量密度500Wh/kg的航空电池 [8] - 中创新航凭借航空背景优势,为广汽飞行汽车提供专用电池 [9] - 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企业纷纷布局航空动力电池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