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材料

搜索文档
尚太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7.34亿元 回复深交所关于产能和事故问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4:22
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34亿元用于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1] 业务表现 - 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量达21.65万吨同比增长54% [1] - 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2.29亿元净利润8.38亿元 [1] 行业竞争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均价从2022年的3.92万元/吨降至2024年的2.17万元/吨 [1] 产能消化 - 本次扩产与下游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相匹配 [2] - 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1545.1GWh对应负极材料新增需求约153万吨 [2] - 行业主要扩产项目合计约161万吨 [2] - 公司2024年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达127.35%在手订单充足 [2] 产品战略 - 新产品聚焦快充、储能等高端需求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 [2] 安全生产 - 2023年10月和2024年11月分别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 - 公司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2] - 无极县和昔阳县应急管理局认定事故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不属于情节严重情形 [2]
中科电气股价涨5.16%,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32.32万股浮盈赚取752.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32
股价表现 - 中科电气9月24日股价上涨5.16%至24.27元/股 成交额11.33亿元 换手率8.39% 总市值166.3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磁力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锂电池负极材料分部占比92.50% 电磁设备分部占比8.53% 其他业务占比2.71%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二季度增持118.53万股 持有632.32万股占流通股1.08% 当日浮盈752.46万元 [2] - 南方大数据300指数A持有16.08万股占基金净值1.03% 为第五大重仓股 当日浮盈19.14万元 [4] 相关基金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最新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5.67% 近一年收益67.42% [2] - 南方大数据300指数A最新规模2.1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6.29% 近一年收益83.37% [4] - 南方中证1000ETF基金经理崔蕾管理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39.52% [3] - 南方大数据300指数A基金经理解锐管理规模20.12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21.33% [5]
中科电气股价涨5.16%,前海开源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34.66万股浮盈赚取279.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3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5.16%至24.27元/股 成交额11.33亿元 换手率8.39% 总市值达166.35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磁力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锂电池负极材料分部贡献92.50%收入 电磁设备分部占8.53% 其他业务占2.7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前海开源清洁能源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234.6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7.62%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当日浮盈约279.25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4.4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7.29%(同类排名2037/8173) 近一年收益63.15%(同类排名2143/7996)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39.1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杨德龙累计任职15年33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9.61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82.77% 最差回报-23.23% [3]
中科电气跌2.04%,成交额3.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08.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2:1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下跌2.04%至22.61元/股 成交额3.87亿元 换手率2.90% 总市值154.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08.98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110万元(占比0.28%) 大单净流出1955.35万元(占比4.9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3.8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89%/24.37%/34.26%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工业磁力应用技术产品 锂电池负极材料占比92.50% 电磁设备占比8.53%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13亿元 同比增长59.60%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293.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3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03万户 较上期减少4.86% 人均流通股8293股 较上期增加5.11%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69.70万股至1400.93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18.53万股至632.32万股 [3] - 汇添富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基金新进437.04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373.3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碳基材料 固态电池 锂电池 钠电池 石墨烯等 [1]
中科电气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56亿元,融资余额9.8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4
股价及融资融券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28% 成交额达12.2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6亿元 融资净买入26.51万元 融资余额9.83亿元占流通市值6.4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14.66万股 融券余额325.31万元 融券活动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03万户 较上期减少4.86% 人均流通股增至8293股 环比上升5.1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9.70万股至1400.9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2]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118.53万股至632.32万股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LOF)A新进持股437.04万股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13亿元 同比增长59.60% [2] -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93.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达3.83亿元 [2]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工业磁力应用技术产品 锂电池负极材料分部贡献92.50%收入 [1] - 电磁设备分部收入占比8.53%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2.71%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 2009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 注册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
尚太科技回复可转债审核问询函:剖析经营状况与募投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57
经营情况分析 - 主营业务为负极材料和石墨化焦 近三年负极材料销售收入分别为4198亿元 3736亿元和4707亿元 2023年同比减少1101% [2] - 综合毛利率呈下降趋势 分别为4165% 2774%和2572% [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89亿元 723亿元和838亿元 [2]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23年末较2022年末增加6667% [2]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1% 2364%和3238%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短期借款金额合计为1937亿元 [2] - 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94亿元 -416亿元和-284亿元 与净利润波动趋势不匹配 [2] 业务板块表现 - 负极材料报告期内收入贡献率超85% 2022-2024年销售价格整体下滑 2025年1-6月小幅增长 [2] - 2024年及2025年1-6月负极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7%和6842% [2] - 碳素制品以石墨化焦为主 收入贡献率较低 毛利率受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下游钢厂需求影响波动较大 [2]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 对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销售占比2024年达7344% [2] - 存在石墨坩埚 煅后焦等原材料供应商同为石墨化焦客户的情形 符合行业惯例 [2] 募投项目概况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34亿元用于山西尚太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 [3] - 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快充""超充"类动力电池及长循环 高密度储能电池的新一代负极材料产品产能 [3] - 项目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11年(含建设期) 税后项目内部收益率为1282% 预计每年新增折旧摊销约为19068万元 [3] 项目规划与风险 - 前次募集资金实际补流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超30%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已调减 [3] - 募投项目用地及环评批复等尚未取得 但公司已制定应对措施 [3] - 公司通过拓展客户 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措施消化新增产能 [3] 资产与工程状况 - 近三年末在建工程余额有所波动 2024年末北苏二期在建余额较大 [2] - 主要在建工程包括北苏二期 山西三期及北苏总部 各项目按计划推进 [2] - 部分自有房产未办理权属证书 面积占比411% 主要用于辅助性用途 [2]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存在2起安全生产事故并受行政处罚 但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存在持有较大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2]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9-11 01:58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 昆明市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1]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基地通过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实现固废约20%返用于生产 近80%转化为产品 已完成6个大类固废产品认证[1] - 基地将高炉水渣研磨成矿渣微粉作为水泥和混凝土原材料 废旧耐材认证后下游再利用 煤气用于发电 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1]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创新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 将每年3000吨滤渣转化为高价值石油焦产品 实现废滤渣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2] - 公司炼油装置投产后安全平稳绿色运行 中间品深加工形成汽柴油等70种产品并出口东南亚国家[2] - 天安化工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分级利用磷酸 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创新[3] 绿色产业链建设 - 安宁产业园区形成企业间绿色产业链 云南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2024年1月全面投产[3] - 园区围绕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电芯 电池组件进行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布局[3] - 园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产业集聚 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间耦合效应 推动跨企业跨行业副产品和原材料闭路循环就近供应[3] - 昆明市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探索粉煤灰 冶炼废渣 磷石膏 建筑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3]
科技创新赋能 实现变废为宝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绿色工厂建设与固废循环利用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基地积极建设绿色工厂 生产环境焕然一新[1] - 高炉水渣被研磨成矿渣微粉 成为生产水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 矿渣水泥具有耐热性强 水化热低 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优异和环保效益好的特点[1] - 基地通过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 高炉水渣作为水泥原料 废旧耐材产品经认证后在下游产业继续使用 煤气用于发电[1] - 固废产品已完成6个大类产品认证 固废实现约20%返用于生产 近80%转化为产品[1]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昆明市2024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 促进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缩影[1]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每年面临3000吨滤渣处理问题 滤渣因黏度高 易沉积导致回炼困难[2] -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 将滤渣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石油焦产品 实现废滤渣减量化 资源化和再利用[2] 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 企业内部打造绿色可循环发展产业链 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 分级利用磷酸以综合提升资源利用价值[3] - 天安化工具备相对完整产业链 这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创新绿色技术的优势[3] - 安宁产业园区内企业间形成绿色产业链 云南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于2024年1月全面投产[3] - 园区聚焦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涵盖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 电芯和电池组件等环节[3] - 园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绿色产业集聚 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间耦合效应 推动跨企业 跨行业副产品和原材料闭路循环与就近供应[3] - 昆明市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探索粉煤灰 冶炼废渣 磷石膏 建筑垃圾等固废综合利用典型模式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3] 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成效 - 在新能源 绿色燃料开发 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科技创新赋能循环经济成效显著[1]
云南昆明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科技创新赋能 实现变废为宝
人民日报· 2025-09-10 21:53
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基地通过提升废弃物再生利用率实现高炉水渣研磨成矿渣微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 固废产品完成6个大类认证 其中20%返用于生产 80%转化为产品[1] -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创新催化滤渣直供焦化流程 将每年3000吨滤渣转化为高价值石油焦产品 实现废滤渣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2] - 昆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2024年进一步下降 科技创新在新能源 绿色燃料开发及金属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赋能循环经济成效显著[1][3] 绿色产业链构建 - 企业内部形成绿色可循环发展产业链 开发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并分级利用磷酸以提升资源价值 天安化工凭借完整产业链优势发展循环经济[3] - 安宁产业园区围绕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布局 云南杉杉年产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2024年1月全面投产 覆盖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等环节[3] - 园区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间耦合效应 推动跨企业跨行业副产品和原材料闭路循环与就近供应 昆明市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并探索固废综合利用典型模式[3]
福鞍股份拟3.2亿元参投燃气轮机基地 布局多元业务跨界转型成效待考
长江商报· 2025-09-10 06:57
合资公司成立计划 - 福鞍股份子公司与乐山高新投资发展集团及乐山特色优势股权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 用于50MW以下燃气轮机的研发、生产、销售 并打造乐山燃气轮机制造基地 [1] - 公司拟投入价值约3.2亿元的实物、技术和货币等资产 占股比例达51.613% 成为合资公司控股方 [1] - 乐山股权基金和乐山高新投分别以货币形式出资1.5亿元 各占股24.1935%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总额为6.2亿元 [1] 业务多元化布局 - 公司业务涵盖装备制造、环保和锂电池负极材料三大板块 近年来积极布局锂电、AI算力等新兴赛道 [1] - 2024年5月公司拟投资约2.49亿元布局AI算力租赁业务 与上海集铁网络科技设立合资公司 持有71%股权 合资公司对AI算力租赁服务业务预计投入资金约3.5亿元 [2] - 2022年8月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拟以36亿元购买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进军锂电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79亿元 同比增长3.29% 归母净利润为5556.83万元 同比下降9.68%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900.99万元 同比下降3.97% [2] - 跨界业务尚未为公司带来实际增长点 新业务对业绩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2] 转型成效评估 - 燃气轮机业务尚处于研发阶段 锂电、AI算力等跨界业务未明显带动业绩增长 [3] - 公司多元化转型成效仍需市场和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