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河(60188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06881)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19 08:34
短期融资券发行 - 2025年6月3日发行2025年度第十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额40亿元[5] - 票面利率1.69%,期限107天[5] 短期融资券兑付 - 2025年9月18日兑付,本息共计4,019,816,986.30元[5]
中国银河(0688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计18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2%[23] - 公司所得税前利润7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09%[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期间利润6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86%[23]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5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9%[23]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6%同比增加1.53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5年1-6月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为18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25][43] - 公司2025年1-6月归属股东净利润为6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9%[25][43]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1-6月的3.63%提升至2025年1-6月的5.16%[25] - 公司实现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人民币187.98亿元,同比增长18.92%[50] -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64.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6%[5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6%,同比增加1.53个百分点[50] - 公司实现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187.98亿元,同比增长18.92%[90]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74.08亿元,同比增长22.42%[90] - 机构业务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258.63%[90] - 投资收入及损益74.0亿元,同比增长47.85%[91] - 公司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9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6%,同比增加1.53个百分点[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额为人民币-8.82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6.01亿元[1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3.82亿元,同比净流入减少人民币153.72亿元[10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5.74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4.23亿元[10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80.74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48亿元[10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资产总额7817.4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00%[23] - 公司负债总额6375.8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80%[23] - 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441.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60%[23] - 应付经纪业务客户账款1854.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03%[23] - 公司净资本1093.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110.90亿元下降1.58%[1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达7,817.4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6.0%[27][4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归属股东权益为1,441.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6%[27][4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的75.43%微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75.82%[25] - 公司净资本为1,093.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1.6%[29] - 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7,817.4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00%[45][50]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1,563.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2%[45] - 结算备付金为人民币432.66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20.86%[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536.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88%[45] - 衍生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9.79亿元,较上年末大幅下降52.89%[45] - 公司总资产7817.4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00%[97] - 金融投资资产4099.27亿元,占自有资产68.75%[97] - 自有资产负债率75.82%,较2024年末上升0.39个百分点[99] - 经营杠杆率4.14倍,较2024年末增长0.07[99] 风险控制指标 - 公司净资本为1,093.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1.6%[29] - 公司风险覆盖率从2024年末的242.95%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60.98%[29] - 公司净稳定资金率从2024年末的157.44%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66.86%[29] - 公司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占净资本比例从2024年末的27.27%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9.25%[29] - 集团VaR(1D, 95%)为人民币3.87亿元[133] - 公司债券投资中AA+级(含)以上占比约96.20%[139] - 融资融券业务存量负债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67%[139] - 股票质押回购交易负债客户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94%[139] - 公司操作风险总体在可承受范围内[143] - 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总体可控,重要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46] 业务线表现-财富管理 - 客户总数突破1,800万户,ETF交易账户数保持行业前5位[48][53] - 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人民币2141.47亿元,较年初增长1.4%[55] - 投资顾问人数4111人,较年初增加313人[55] - 个人养老金累计开户超过18万户[55] - 资产配置系列产品规模突破人民币22亿元,较年初增长102.0%[55] - 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924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67%[58] - 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人民币194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94%[58] 业务线表现-投资银行 - 股权承销规模人民币205.98亿元,市场排名第8[60] - 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人民币115.00亿元,市场排名第7[60] - 债券承销规模人民币3272.62亿元,同比增长82.8%,市场排名第6[61] 业务线表现-机构与交易 - PB业务规模人民币3471亿元,股基交易量人民币2.25万亿元,同比增长56.3%[65] - 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达人民币2211.35亿元,较年初增长5.4%[67] - 托管产品数量3949只,较年初下降2.6%[67] - 研究报告数量同比增长23.5%[69] - 公司自研投资策略规模达人民币6.14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81] - 公司自主管理资产规模达人民币130.88亿元较年初增长17.5%[81] - 公司落地首单银行理财子客户直销签约[77] - 公司批准新增投资金额人民币4.4亿元[85] - 公司开展保险+期货业务19笔[81] - 公司明星产品年化收益率15%[81] - 公司达成银行间首批3年期和7年期国开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77] - 公司落地首笔1年期同业存单标准利率互换[77] 国际业务与市场表现 - 境外资产折合人民币469.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01%[46] - 香港股权融资规模2808亿港元,同比增长322.3%[71] - 香港IPO发行规模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699.3%[71] - 中资离岸债市场新发837只债券,合计规模3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7%[71] -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较年初上涨4.7%[71] - 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较年初下跌6.7%[71]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指数较年初下跌2.2%[71] - 泰国SET综合指数较年初下跌22.7%[71] - 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同比增长17.8%[80] - 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人民币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7%[80] 融资与担保活动 - 公司报告期内发行公司债和次级债总额为人民币134亿元[111] - 公司报告期内公开发行短期融资券总额为人民币410亿元[114] - 公司报告期后发行7期短期融资券总额为人民币285亿元[119] - 公司债25银河F1发行规模15亿元利率1.72%[112] - 次级债25银河C3发行规模30亿元利率2.07%[112] - 科技创新公司债25银河K1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1.75%[112] - 短期融资券25银河证券CP008发行规模40亿元利率1.66%[115] - 短期融资券25银河证券CP016发行规模50亿元利率1.58%[119] - 续发行公司债24银河G1规模20亿元发行价格102.349元[112] - 科技创新债募集资金中不低于70%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113]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32.74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32.74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2.27%[12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43.70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向子公司银河金汇提供净资本担保累计30亿元人民币(10亿+20亿)[121] - 公司获股东大会批准向银河金汇另行提供净资本担保30亿元人民币,截至期末尚未履行[122] - 公司授权为银河海外提供的担保和类担保额度上限由3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70亿元人民币[122] - 截至报告期末,银河国际控股对其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合计2.74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合并111家结构化主体,归属于集团的权益为299.60亿元人民币[126] - 公司已获得的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128] - 公司发行长期次级债存续11只和永续次级债6只,补充附属净资本人民币290亿元[155] - 公司建立净资本动态补足机制和长期补足规划确保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155] 关联交易 - 公司向银河金控集团提供证券及金融服务2025年手续费及佣金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69亿元[158] - 公司向银河金控集团支付托管资金利息2025年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99万元[158]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际向银河金控集团收取手续费及佣金人民币499.1万元,占年度上限2.95%[160]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际向银河金控集团支付利息人民币14.46万元,占年度上限3.62%[160] - 证券和金融产品交易2025年总净流入上限人民币255亿元,总净流出上限人民币260亿元[162] - 银河金控集团通过质押式回购向公司提供融资每日最高余额人民币53亿元[162] - 2025年1月至6月银河金控集团流入资金总额人民币2987.06万元,占年度上限0.076%[164]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流出至银河金控集团资金总额人民币1.21亿元,占年度上限0.031%[16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银河金控报告期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7.43%[11] - 汇金公司持有银河金控69.07%股权[11] - 中投公司持有汇金公司100%股权[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934,402,256股其中A股7,243,417,623股H股3,690,984,633股[173]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86,538,364股,占比47.43%[17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689,040,986股,占比33.74%[17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85,330,715股,占比1.69%,报告期内增加47,583,162股[17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4,078,210股,占比0.77%[176]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941,882股,占比0.38%[176] -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186,538,364股,其中人民币普通股5,160,610,864股[178]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境外上市外资股3,689,040,986股[178] - 公司实际控制人汇金公司持有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6.7%股权[178] - 汇金公司持有A股5,160,610,864股,占公司总股本47.20%及A股总数71.25%[186] - 汇金公司持有H股25,927,500股,占公司总股本0.24%及H股总数0.70%[186] - 银河金控直接持有A股5,160,610,864股及H股25,927,500股[186] - 汇金公司直接持有银河金控约69.07%股权[186] 分红派息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人民币1,366,800,282元,每10股派1.25元(含税)[5] - 以2025年6月末总股本10,934,402,256股为基准计算分红[5]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现金股利人民币1,366,800,282元,每10股派1.25元[182] - 以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10,934,402,256股为基准计算股息[182]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多重风险[4][5] - 公司建立一体化防控体系防范操作风险[4] - 公司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并完善三大管理工具LDC、RCSA、KRI的实施细则[142] - 公司将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纳入新业务新产品上线及重要系统变更审核流程[142] - 公司建设同城灾备和异地备份的容灾体系确保网络物理环境安全[146] - 公司持续完善资产变现模型、动态现金流模型及多情景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149] - 公司搭建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实现集团风险信息集中汇总及多维度展示[151] - 公司持续建设新一代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同一客户同一业务三大风险管理系统[151] - 公司深入探索AI大模型应用并完成多个风险管理场景智能体建设[151] - 公司对各项业务实行贯穿全程的风险管理包括事前评估、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置[152] 子公司情况 - 主要子公司银河期货总资产898.20亿元,净资产73.53亿元,净利润2.82亿元[124] 组织与人员 - 公司员工总数14,424人(含销售类客户经理),其中本公司员工10,848人[129] - 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共14期,上线培训课程285门,直播培训139场,累计参训约14.4万人次[129] 分支机构网络 - 公司共有37家分公司和460家证券营业部[102] - 公司在湖北省武汉市新设武汉建设大道证券营业部[103] - 公司撤销2家证券营业部:鸡西红旗路证券营业部和南昌莲塘证券营业部[104] - 公司完成29家分支机构地址变更,包括3家分公司和26家证券营业部[105] - 分公司迁址涉及陕西分公司、辽宁分公司和广西分公司[105] - 证券营业部迁址涉及广东、浙江、北京等地的20家营业部[106][10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未出现资金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情况[5] - 公司未发生违反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中期财务报告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5] - 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87] - 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191]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29项议案[193] - 战略发展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193]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并审阅2025年6月30日中期财务资料[193] - 无重大诉讼事项(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或净资产10%以上)[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淳离任 审计委员会主任 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200] - 麻志明获选任为审计委员会主任[200] - 范小云获选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因融资融券业务绕标套现管控不足及参与定增融券套利不当交易[166] - 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向北京证监局提交行政监管措施整改情况报告[166] 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报告期内列支帮扶资金总计人民币700万元[168] - 投入甘肃省静宁县定点帮扶资金人民币600万元用于教育医疗等8类项目[168][172] - 投入山东省东明县雨露新村帮扶资金人民币100万元用于乡村安防等3类项目[170][172] - 为甘肃省静宁县引入无偿帮扶资金人民币1579万元[171] - 培训人员5393人次[171] - 帮助销售农产品人民币400余万元[171] - 公司选派挂职干部6人[171]
中国银河证券:政策推动新兴产业+AI产业共振 通信行业关注四大方向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2:21
行业驱动力 - 通信行业主要驱动力为运营商资本开支结构优化为基础 人工智能共振 细分子行业发散的新范式 [1][2] -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稳健 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动行业成长性加强 [2] - 剔除运营商后行业毛利水平增速继续增长 营收明显提升 [2] 费用与研发 - 行业费用管控加强 管理费用率及销售费用率占比较高 [2] - 剔除运营商后研发费用率占比较高 高研发投入有望赋能相关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快速发展 [2] - 行业存货水平持续增长 或代表上游原材料供给趋紧 行业景气度提升 [2] 政策与规划 - 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重要性逐步提高 "十五五"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进一步科技引领创新 [2][3] - 新兴产业及AI赋能产业发展将是"十五五"重要议题 [1][3] - 通信行业具体体现于算力AI产业链边际改善 卫星互联网与量子科技方兴未艾 [1][3] 细分板块展望 - 运营商板块低估值稳成长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资产不断改善 资产价值优势凸显 持续增加分红 "十五五"期间第二增长曲线明晰 [3] - 光通信板块受云厂商AI资本开支增长带动 PCB、GPU、光通信及铜缆等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 "十五五"期间国产替代及产业升级将持续深化 [3] - 卫星互联网板块在5G向6G升级进程中功能必不可少 商业火箭发展成熟 政府资本开支增加 单星价值量降低 "十五五"期间商业航天发展大周期或将展开 [3] - 量子科技板块伴随空天一体化通信建设呈现高成长性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攀升 "十五五"期间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3]
中国银河证券: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智能化、全球化新机遇 建议重点围绕四条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1:29
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支柱 取代土地财政模式 对GDP贡献显著且提供大量就业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2024年达1286.59万辆 渗透率40.93% 较2020年提升35.53个百分点 [2] - 自主品牌市占率大幅提升 2024年达61% 较去年同期提升8.6个百分点 [2] - 汽车出口高速增长 2024年达641万辆 五年复合增长率45.15%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占比35.76% [2] - 智能化成为竞争核心 具身智能与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预计2040年全球UAM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 [3] - 2030年海外销量预计达900万辆 市场份额13% 欧洲/美洲/东南亚成为最具潜力市场 [4][5] 产业发展地位 - 汽车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2.5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45万亿元 占GDP比重稳定在3%以上 [1] - 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 是就业市场稳定器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1] 十四五发展成果 - 政策从直接补贴转向税收优惠/产业规划/市场规范等多元化支持 [2] - 自主品牌通过先发布局与技术创新取得领先优势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等份额提升明显 [2] -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在欧洲市场保持高份额 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 [2] 十五五技术展望 - AI技术全面赋能智能汽车产业 形成全新生态体系 [3] - 智能驾驶端到端解决感知-决策效率问题 多模态大模型提升决策智能与场景适应能力 [3] - 智能座舱渗透率不断提升 从工具转向第三空间 座舱监测领域具较大增长空间 [3] - 具身智能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呈现多元化应用趋势 [3] - 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提速 与文旅/物流/农业等深度融合 [3] 出海发展策略 - 出口车型结构受欧盟关税影响 由纯电转向插电混动为主 [4] - 中东/俄罗斯等石油丰富地区 燃油车有望贡献增量 [5] - 本地化与供应链优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产能出海加快市场融入并规避风险 [5] - 探索技术输出"新合资"模式 中方主导产品定义及智能电动技术 外方提供品牌及硬件开发 [5] 投资主线 - 政策驱动内需 鼓励高价位车型消费 避免价格战 扶持强企及长续航插混/轻量化技术 [6] - 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能化加速下沉至中低价位车型 驱动整车及零部件升级 [6] - 出口市场成为核心增量源 自主品牌凭技术成本优势加速全球布局 [6]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打造新增长曲线 新兴业务拓展驱动中长期增长 [6]
中国银河证券:展望“十五五”时期 汽车销量有望受益于支撑内需政策的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34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在"十五五"期间将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AI技术将驱动产业变革 行业重点聚焦技术革新与全球产业链布局 [1] 政策驱动内需 - 短期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持续 可能偏向高价位车型以避免价格战和无效内卷 [1] - 长期政策导向扶持强企 鼓励长续航插混/轻量化技术 推动国内汽车销量持续稳健向上 [1] 电动化与智能化 - 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能化加速下沉至中低价位车型 [1] - "智驾平权"趋势加速将带来行业新一轮淘汰赛 驱动整车及零部件升级 [1] 全球化布局 - 出口市场成为核心增量源 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加速全球布局 [1] - 欧洲 东南亚和新兴市场为重点拓展区域 [1] 新质生产力布局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 [1] - 车企及零部件企业新兴业务拓展能力驱动中长期增长 [1]
券商发债按下加速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3:04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截至9月17日券商年内发债总规模达1.14万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6937亿元 同比增长64.7% [2][10] - 7月1日至9月17日发债规模约5438亿元 占年内总规模47% [2] - 9月上半月发债规模超1100亿元 9月1-17日36家券商发债1140亿元 [1][9] 发债节奏与月度表现 - 8月49家券商发债2676亿元 创年内单月最高纪录 [9] - 7月44家券商发债约1622亿元 为年内次高峰 [9] - 7月以来发债节奏明显加快 近两个多月规模直追上半年 [2] 债券品种与结构 - 证券公司债发行415只 规模超7500亿元 占比67% [11] - 短期融资券发行218只 规模近3700亿元 占比33% [11] - 票面利率平均1.89% 较去年下行 期限结构均衡 [13][14][15]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7家券商发债规模超500亿元:中国银河1029亿元 华泰证券897亿元 国泰海通758亿元 广发证券635.2亿元 招商证券627亿元 国信证券610亿元 中信证券507亿元 [17][18] - 11家券商发债规模200-500亿元 包括中信建投482.93亿元 平安证券466亿元等 [19] - 13家券商发债规模100-200亿元 含浙商证券 南京证券等 [20] 资金用途与业务导向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及借新还旧 如国泰海通80亿元偿还到期债券 [21][22] - 部分券商承诺资本消耗型业务资金比例不超10% 如中国银河 华泰证券 [24] - 重资本业务推动融资需求 两融余额从6月末1.85万亿增至8月末2.26万亿 增幅22.2% [5][9] 行业驱动因素 - 市场活跃度提升 创新业务扩容及低利率环境推动融资需求 [2] - 债券融资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 成本低于股权融资且避免股权稀释 [25] - 两融 衍生品 做市等资本消耗型业务增长直接拉动融资 [12]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永续次级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20:01
发行概况 - 公司获准注册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永续次级债券 [1] - 本期债券为第一期发行 规模50亿元人民币 发行价格每张100元 采用簿记建档方式发行 [2] - 债券以每5个计息年度为重定价周期 发行人有权选择延长周期或全额兑付 [2] 发行结果 - 本期债券实际发行规模50亿元人民币 于2025年9月18日完成发行工作 [2] - 首个定价周期票面利率为2.40% 认购倍数达2.012倍 [2]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持股超5%股东未参与认购 [2] 关联方认购情况 - 主承销商中信建投关联方中信证券认购0.5亿元 中信信托认购0.2亿元 [3] - 中金公司关联方中金财富证券认购1亿元 [3] - 申万宏源关联方富国基金认购2.6亿元 [3] - 光大证券关联方交银国际信托认购0.1亿元 [3] - 所有认购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2025 “中国银河杯” 大学生证券投资赛启动报名
中证网· 2025-09-18 10:18
赛事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银河杯"全国大学生证券投资知识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与中国银河证券国家级互联网投教基地联合主办[1] - 大赛设置191个奖项 覆盖股票/ETF模拟投资与投教作品设计两大类别[1] - 赛事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精神为指引 创新性结合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竞赛标准与职业认证[2] 赛事设计特点 - 保留传统模拟交易实战性 创新增设投教作品设计赛 通过原创视频/漫画/海报等形式转化专业金融知识[1] - 股票/ETF基金模拟投资赛配置100万元股票模拟资金与50万元ETF基金模拟资金 严格执行单只股票市值不超过总资产30%的行业风控标准[2] - 投教作品设计赛聚焦"防非反诈"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题 呼应资本市场监管要求[2] 人才培养机制 - 赛事期间同步开展行业专家进校园、投教课程共建活动 延续"专家进课堂"常态化教学机制[1] - 赛事内容完全对标证券行业核心岗位能力要求 获奖学生将纳入企业人才储备库[2] - 构建"高校+券商+技术服务商"三元协作模式 中国银河证券提供行业前沿资源 浙江核新同花顺提供专业技术保障[2] 教育体系创新 - 形成"教育-实践-传播"良性循环 实现投资者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无缝融合[1] - 将真实市场交易规则与高校教学体系深度融合 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完整培养链条[2] -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为金融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实践经验[2]
中国银河证券:美联储“预防式”减息开启 点阵图显示多数派倾向“小步宽松”
智通财经· 2025-09-18 09:41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符合市场预期[1] - 政策声明首次明确写入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政策框架风险重心从通胀转向就业[1] - 鲍威尔强调政策仍处于限制性区间 不会贸然进入连续宽松 本次降息属于"保险式"而非"救火式"[1] 点阵图与内部意见分歧 - 9月点阵图显示2025年降息中位数由6月的2次上调至3次 2026和2027年各降息1次 长期中性利率维持在3%[1] - 19位委员中仅10人支持三次或以上降息 另外9人倾向两次或更少 内部意见接近五五开[1] - 多数派倾向"小步宽松"保持逐会评估灵活性 而非大幅前置降息[1] 经济预测调整 - 2026年GDP增速预期较6月上调0.2个百分点 失业率下调0.1个百分点 PCE通胀预期小幅上调0.2个百分点[2] - 美联储认为适度提前降息有助于托底增长稳定就业 通胀回升主要源于关税和商品价格的"一次性冲击"[2] - 劳动力市场疲软主要来自移民减少导致的供给约束 需求同步走弱形成供需双降格局[2] 市场反应与政策展望 - CME交易反映年内还有两次降息 但鲍威尔强调政策限制性后资产反应修正[2] - 2年期收益率一度下探后回升至3.5%附近 10年期收益率稳定在4.0%上下 曲线倒挂小幅收敛[2] - 美元指数快速收复跌幅 黄金抽高回落 维持年内仅剩一次25基点降息判断 最可能落点在12月会议[2]
中国银河(06881.HK)完成发行50亿元永续次级债券
格隆汇APP· 2025-09-18 09:36
债券发行概况 - 中国银河于2025年9月18日完成2025年永续次级债券(第一期)公开发行 [1] - 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 发行价为每单位人民币100元 [1] - 债券以每五个计息年度为一个重定价周期 公司有权选择延长周期或全额兑付 [1] 债券条款细节 - 首个重定价周期(前五个计息年度)票面利率为2.40%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到期公司债券 [1] 承销机构认购情况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联方认购人民币0.5亿元 [1] -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关联方认购人民币0.2亿元 [1] - 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关联方认购人民币1亿元 [1]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联方认购人民币2.6亿元 [1] - 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关联方认购人民币0.1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