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搜索文档
金融盛会!就在今天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00:33
数十年波澜壮阔 中国金融行业高歌猛进,成就斐然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届时同步举办 严格考验与磨砺之下 中国资管行业勇于思变,破茧成蝶 一年一度的金融盛会即将到来 9月28日 北京 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将隆重举行! 业内人士齐聚一堂, 纵论经济大势,探究热点问题 共话感悟与收获, 第五届保险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第四届信托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本届大会主题为"长钱 长投 长青"。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金融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保险业、信托业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财富合理配置的重要使命。 国家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质效,加强风险管理,实 现创新发展。2025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多项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 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政策引领下,保险业、信托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顺应政策导向,优化业务布 局,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借助金融科技赋能,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如何加强风险管 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成为行业亟待解决 ...
新时代 新基金 新价值——中国公募基金新政引领行业从“重视规模”迈向“价值革命”
新浪基金· 2025-09-26 02:0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摘要: 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动方案》,既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 会议精神的系统性举措,更是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在"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的引领下,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价值革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证监会《行动方案》以"刀刃向内"的姿态,直指公募行业"旱涝保收"的暴利模式。通过浮动管理费机制 与全链条成本压缩,行业收入结构面临根本性重塑: 1、管理费与业绩强挂钩:头部机构60%主动权益基金将实施"基准分档收费",彻底打破"无论牛熊躺 赚"的商业模式。这相当于将基金公司利润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倒逼机构从"收费管理员"转型为"价 值创造者"。 2、代销渠道成本重构:货币基金与指数基金费率下调压力传导至销售端,传统"尾佣依赖型"代销模式 难以为继。销售机构被迫转向投顾服务、资产配置等增值业务,行业价值分配从"渠道为王"转向"专业 优势"。 3、技术降本革命:信息技术租赁费用压缩与智能投研系统普及,将加速中小机构"去人力化"进程,行 业进入"大数 ...
期权服务实体经济量质齐升
期货日报网· 2025-09-25 23:37
成绩单亮眼 近年来,我国期权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运行质效不断提升,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功能发挥稳步提高,服 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增强。在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期权市场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风险 管理功能,正在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支柱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引擎。 [数据彰显期权市场强劲发展动能] 服务向"实",发展向"稳"。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一串亮眼数字,更是其从小树长成参天大 树,扎根实体沃土,为实体经济增添一片浓荫的标志。 具体而言,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至今,我国期权市场持仓量屡创新高,8月6日更是创下1348 万手的历史新高,日均持仓量较2022年增加207%。二是品种上市步伐加快,我国期货期权产业链版图 日趋完善。今年年初至今,已陆续上市7个期权品种,目前已上市期权品种62个,能化、农产品等板块 已经实现期货、期权主要品种全覆盖。三是企业客户参与度提高,风险管理功能持续发挥。2025年至 今,企业客户在有色、贵金属、能化、黑色等多个板块的期权持仓量及成交活跃度显著上升,显示出企 业客户对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期权认可度的持续提高。 笔者认为,期权市场的发展折射出我国金融供给侧 ...
21评论丨为什么服务出口如此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21
刘斌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 此外,数据流动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两大关键领域的突破也值得关注。数据跨境流动是数字服务出口的 核心支撑,《措施》有针对性地推出三重创新举措:一是通过制定重要数据识别指南和动态更新自贸试 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解决企业"识别难、审批繁"的痛点;二是允许合规跨国公司内部个人信息自由 传输,有利于跨国公司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三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试点布局国际数据中 心,构建数据服务出口基础设施支撑。 针对中小企业服务出口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措施》直击痛点,提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 盖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针对性措施。特别是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服务出口企业的订单、应收账 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可谓精准施策。这些举措将有效化解轻资产服务企业的融资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 但是,要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仍需持续发力,笔者认为未来可从三方面深化推进我国服务出口的能 力和水平。一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出口,借助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鼓励数字技术与文 化、医疗、金融、制造、旅游等产业业态结合,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出口,推动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 型;二是构建 ...
事关民营企业发展,淄博高新区召开了一场高规格座谈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06:32
会议概况 - 淄博高新区召开金融会客厅暨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专项对接会 旨在精准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1] - 会议汇聚政府部门 金融监管部门 各类金融机构及十余家高新区企业代表 形成覆盖银行 保险 担保的多维度金融服务合力[1] - 参会企业包括瑞邦智能 鹏程陶瓷 芯材电路 美氟科技等 均为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代表性企业[1] 金融产品与服务 - 农业银行推出科捷贷产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授信额度[2] - 齐商银行创业担保贷款享受财政贴息 贴息后利率低至1.75% 计算公式为(一年期LPR利率3.0%加50基点)除以2[3] - 建设银行围绕高新区产业特点 从重点领域 产业基地 外贸服务等五大板块提供金融支持[3] 企业反馈与成效 - 美氟科技董事长刘波认为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需大量资金 金融活水对民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3] - 卫蓝海博副总经理陈强表示高新区多次组织金融机构对接 为企业融资打通渠道[3] - 金融会客厅机制持续畅通金融直连通道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需求企业[5] 会议背景与延续性 - 本次会议是高新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3] - 高新区财政部门今年已举办多场高规格会议 3月31日会议曾汇聚60多家金融机构与50余家新质生产力后备企业[4]
券商分析师人数创下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5 02:05
券商分析师数量创新高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5972人 9月24日一度超过6100人创历史新高[1] - 2019年首次突破3000人 2023年突破4000人 2024年突破5000人 2024年突破6000人实现快速增长[1] - 中金公司345人 国泰海通302人 中信证券302人 三家券商分析师数量超300人断层领先[1] - 兴业证券 华泰证券 中信建投 长江证券 广发证券 浙商证券 国金证券 招商证券分析师人数均超过150人[1] 分析师数量增长原因及流动特征 - 增长主因是券商研究所扩招的新入职研究员近期陆续注册成为分析师 申请注册需2年以上证券业务经历[2] - 头部券商分析师变更多为内部培养 中小券商外部流入占比较多 显示头部机构以内生培养为主[2] - 人员变动受各家券商业务发展需求影响[2] 行业环境变化与挑战 - 受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影响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承压 行业环境出现明显变化[2] - 2025年上半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44.58亿元 同比减少超过30% 收入规模下滑明显[2] - 不少券商分析师加入买方机构或转型至上市公司任职[2] 业务转型方向与行业趋势 - 券商研究所加快探索专业化 数字化 国际化等业务转型路径[3] - 通过外引内培组合拳壮大研究团队 吸引高素质人才成为赋能研究业务发展的关键[3] - 证券行业从量能释放向效率升级的人才战略转型 研究人员队伍向经验化演进[3] - 研究产品和服务差异化不足 具备买方思维的高质量特色化投研服务稀缺 业务转型迫在眉睫[3] - 未来行业将呈现显著马太效应和精品化两大特征 研究所功能定位表现为品牌效应与赋能杠杆双轮驱动[3] - 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和最佳分析师评选成为券商无形资产 研究所对各业务线的赋能作用将成为核心竞争力[3]
券商分析师人数创新高!
金融时报· 2025-09-24 09:04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券商分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创下新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 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24日,协会登记券商分析师数量达5972人。此前的9月19日,协会登记证券公司分 析师数量一度超过6100人。 在廖博看来,未来券商行业将主要呈现显著马太化和精品化两大特征,研究所的功能定位表现为品牌效 应与赋能杠杆双轮驱动。"比如说,研究所发布的每一份有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媒体公布的每一次最佳 分析师评选,对券商而言都是无形资产。再比如说赋能杠杆,券商各条业务线要做强做大,研究所对各 条业务线的赋能作用,将成为未来券商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廖博表示。 对于分析师数量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此前券商研究所扩招的新入职研究员在近期陆续注 册成为分析师。"由于申请注册证券分析师原则上需要有从事证券业务2年以上的经历,我们认为证券公 司分析师数量突破6000人与前期券商研究所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有关。"浙商证券宏观联系首席廖博对 《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外,也有券商研究所人士对记者表示,人员变动主要是受到各家券商的业务 发展需求影响。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期头部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变更记录 ...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从“通道式”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跨越
环球网· 2025-09-23 08:13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 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 融机构改革,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 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对此,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实体经济领域 延伸到金融领域的深化拓展。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的 金融体系,建立多元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避免同质 化竞争,严厉打击金融乱象、防止盲目规模扩张。 在互联互通机制方面,从沪港通起步,先后落地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产品类型从股票拓展至债 券、ETF和利率互换等资产类别,2021年债券通"南向通"正式开通,跨境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在自贸试 验区试点方 ...
策略点评报告:金融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解读:筑基固本,迈向高质量金融新纪元
华福证券· 2025-09-23 01:21
Tabl e_First|Tabl e_Summary 华福证券 策略点评报告 2025 年 9 月 23 日 策略点评报告:金融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解读 筑基固本,迈向高质量金融新纪元 投资要点: 分析师 任志强 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4030001 邮箱:rzq@hfzq.com.cn 分析师 朱斌 执业证书编号:S0210522050001 邮箱:zb3762@hfzq.com.cn 相关报告 1、《谋篇布局"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新蓝图启航——证监会"十五五"规划座谈会深度 解读》 2024.6.1 2、《八个维度看本轮牛市的高度与长度》 2025.8.19 3、《黄金这轮回调会有多深?》 ➢ 事件: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 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共同出席,全面介绍了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 "十四五"期间,金融业整体成就显著,取得了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金融风险防控与监管体系持续进化。金 融改革开放形成制度型开放 ...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经济日报· 2025-09-22 23:34
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 融业发展成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5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 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 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 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 新增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目 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 资比重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