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业务

搜索文档
两融业务火热,又有券商大幅“提额”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5:12
浙商证券融资类业务规模调整 - 浙商证券董事会同意将融资类业务规模指标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以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规模管控 [2][6] - 公司上半年融资融券余额为237.85亿元 较2024年末减少0.48亿元 降幅0.20% 市场份额提升至1.29% [6] - 有负债的融资融券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0.87% 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6] 券商行业信用业务扩张趋势 - 多家券商上调信用业务规模上限 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至80亿元 涵盖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 [6] - 华林证券在半年内两次上调信用业务规模 3月末首次提升至62亿元 9月再次上调至80亿元 [7] - 兴业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议案 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7] 两融市场规模及资金流向 - 截至9月23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达24167.88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4000.41亿元 融券余额167.47亿元 [9] - 上半年两融余额18505亿元 同比增长24.95% 同期A股总成交额162.66万亿元 日均成交近1.39万亿元 [9] - 融资资金大幅流入电子设备板块 净买入25.86亿元 专用设备和电器机械板块分别净买入19.44亿元和5.15亿元 [9] - 有色金属、医疗卫生和软件行业融资净偿还金额最高 分别为12.21亿元、9.97亿元和6.83亿元 [9] 券商两融业务发展策略 - 东方证券深耕高净值客户服务 完善融资定价机制 迭代恒生新一代系统 上线信用条件单功能 [9] - 国元证券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客户服务体系 实施"交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 为高净值与战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10] - 行业通过优化机制、差异化营销和科技赋能等方式积极拓展两融客户及市场份额 [9]
A股,再创新纪录
证券时报· 2025-09-18 03:34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融余额累计已经增长超过5000亿元,其中最近两个月贡献了多数增长额:今年8月两融余 额增长约2765亿元,今年9月以来两融余额则累计增长约1441亿元。 反映两融交易规模的单日两融交易额也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25年9月17日两融交易额达2843亿元,已经 连续26个交易日超过2000亿元,为去年同期的数倍。相较之下,去年9月单日两融交易额一度滑落至不足500亿元的水 平。 两融占比指标仍保持相对稳定 随着A股市场行情的进一步上行,两融余额也水涨船高,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截至2025年9月17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达24054亿元。 今年8月以来,两融余额已经连续突破2万亿元、2.1万亿元、2.2万亿元、2.3万亿元、2.4万亿元等多个整数关口,并不 断创出历史新高。 不过,尽管两融余额规模持续增长,但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仍保持相对稳定。 A股市场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4万亿元 截至2025年9月17日,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合计值首次突破2.4万亿元,达24054亿元,单日增长约128亿元,实现 九连增。 进入今年8月以来,两融余额增长迅猛,相 ...
年内单月高峰!券商发债“补血”近3000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9-15 06:02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债券141只 [2][3] - 9月前10个工作日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于发行阶段 [3] - 今年以来券商新发行及正在发行债券合计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3]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6家券商发债规模超500亿元 银河证券以1025亿元居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第二 [4]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662亿元和612亿元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4] - 多家头部券商获大额发债批文 中信证券获批不超过600亿元 国泰海通获批不超过300亿元 第一创业获批不超过80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 两融余额创新高 8月站上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 [5][7] - 利率成本较低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平均利率1.89% 大型券商平均1.85% [7] - 业务模式转向资本驱动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需补充净资本拓展业务 [5] 资金用途与业务影响 - 发债资金主要用于借新还旧降低融资成本 以及补充营运资金支持业务扩展 [5] - 两融业务成为核心竞争领域 头部券商凭借低资金成本提供2.8%融资利率 中小券商融资利率达3.36%-4.6% [7][8] - 科创债融资成本较低 平均1.80% 大型券商区间为1.69%-1.75% 70%以上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 [7] 行业竞争格局 - 大型券商资金成本优势明显 可通过价格战争夺高净值客户 [7][8] - 中小券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融资成本较高制约两融业务定价能力 [7][8] - 市场行情持续向好将推动券商整体发债节奏提升 [6]
券商8月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 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财经网· 2025-09-15 04:21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发行141只债券 创年内月度新高 [2] - 9月前12天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年内累计发债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居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位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分别发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业务扩展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多个整数关口 [4]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债务置换与补充营运资金为主要用途 [4]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两融业务与资金成本 - 8月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 [7] - 行业平均发债利率1.89% 前十大型券商平均利率仅1.85% [7]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利率低至1.69%-1.75% [7]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对5000万以上客户提供2.8%融资利率 中型券商门槛降至1000万利率3.2%-3.5% [8]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高企 华北某券商利率达4.6% 华中某券商为3.36% [7][8] - 低资金成本券商具备两融价格战优势 高成本中小券商面临竞争压力 [8]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 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9-14 22:15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141只债券 [2] - 9月前12日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年内累计发债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居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位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分别发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融资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500-3800点 [4] - 债务结构调整需求旺盛 低利率环境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4]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资金用途与业务关联 - 募资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和补充营运资金 支持业务扩展需要 [4] - 两融余额8月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催生资金需求 [7] - 自营与两融业务具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6] 融资成本差异 - 行业平均发债利率1.89% 前十大型券商平均1.85% [7]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低至1.69%-1.75% [7]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显著偏高 华北某券商达4.6% 华中某券商3.36% [7]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凭借低资金成本开展两融价格战 对5000万以上客户提供2.8%利率 [8] - 中型券商将1000万门槛利率压至3.2%-3.5% [8]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8]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9-14 17:59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债券141只 [2] - 9月前12天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总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位居榜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融资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500点至3800点 [4]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当前券商发债平均利率为1.89% [4][6]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资金用途与业务需求 - 发债资金主要用于债务置换和补充营运资金 [4] - 两融余额8月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 催生资金需求 [6] - 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具有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 融资成本分化 - 大型券商发债利率平均1.85% 10家券商融资成本低于1.8% [6]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成本介于1.69%-1.75% [6]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显著较高 两家小型券商利率达4.6%和3.36% [6] 市场竞争格局 - 低资金成本头部券商可提供2.8%两融利率 中型券商利率压至3.2%-3.5% [7] - 两融业务成为争夺高净值客户的核心战场 [6]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7]
两融业务火热 首现券商半年内两次上调额度
新浪财经· 2025-09-10 19:25
公司动态 - 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由62亿元提高至80亿元 增幅29% [1] - 公司在不到半年内第二次上调相关额度 [1] 行业趋势 - A股两融余额突破2.3万亿元 达23197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电子 电力设备 通信 计算机 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受融资资金青睐 [1] - 券商在加快两融业务布局 [1]
两融业务火热,又见券商火速提升规模!
券商中国· 2025-09-10 15:05
两融业务规模扩张 - 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由62亿元提高至80亿元 增幅29% [2][4] - 规模提升涵盖融资融券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及其他信用业务 [4] - 此次上调距离上次不足半年 3月29日已从原有水平提升至62亿元 [4] 市场环境与需求 - A股两融余额突破2.3万亿元 达23197亿元 创历史新高 [2][7] - 2025年上半年A股总成交额162.66万亿元 同比增长61.14% 日均成交近1.39万亿元 [7] - 电子 电力设备 通信 计算机 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均超300亿元 [7] 业务结构特点 - 华林证券信用业务以融资融券为主导 未开展股票质押回购业务 [4] - 中小券商因信用评级限制在资金获取处劣势 两融业务利润空间可能更大 [4] - 胜宏科技融资净买入额123亿元居首 新易盛117.92亿元次之 [7]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实施信用账户担保证券动态追踪与全程管理 维持担保比例267.01% [6] - 国金证券将新开立账户融资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100% [6] - 行业通过系统支持 产品创新和风控赋能推动两融业务精细化运营 [6]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融资客大幅加仓这些股票,多股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2:39
两融余额数据 - 截至9月1日两市两融余额达2.29万亿元 刷新2015年6月18日2.27万亿元历史峰值 较前一日激增356.81亿元 [1] - 融资余额突破2.27万亿元大关 同步超过2015年6月18日历史峰值 [1] - 2025年8月期间融资余额有18个交易日增加 其中11个交易日单日增幅超110亿元 [1] 个股融资动态 - 寒武纪获融资净买入68.95亿元 8月以来股价翻倍 [1] - 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59.57亿元 同期股价涨幅超100% [1]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59.1亿元 天孚通信同期股价实现翻倍 [1] 历史比较分析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交易日共出现49次 2015年牛市占30次 2025年已贡献19次 [1] - 8月13日至29日A股连续13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均超2万亿元 [1] - 8月以来9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30亿元 寒武纪 新易盛 胜宏科技位列前三 [1]
广发证券(000776):经纪、投资表现亮眼 公募利润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41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154.0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48.3% [1] - 1H25加权平均ROE(未年化)4.83%,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 [1] - 2Q25单季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31.5%,环比增长34.6% [1] 业务收入结构 - 证券主营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32.2% [1] - 经纪业务收入39.2亿元(占比26.1%),同比增长42.0% [1] - 投资业务收入52.4亿元(占比34.9%),同比增长42.8% [1] - 资管业务收入36.7亿元(占比24.5%),同比增长8.4% [1] - 投行业务收入3.2亿元(占比2.1%),同比下降4.8% [1] 资产与杠杆状况 - 2Q25末总资产8158亿元,较年初增长7.5%,环比增长0.2% [2] - 净资产1509亿元,较年初增长2.3%,环比增长0.6% [2] - 经营杠杆4.13倍,较年初上升0.18倍,环比下降0.18倍 [2] - 投资资产规模4183亿元,较年初增长12.0%,环比下降4.7% [2] 投资业务细节 - 交易性股票投资438亿元,较年初增长13.8% [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51亿元,较年初增长57.1%,环比增长43.3% [2] - 投资杠杆2.77倍,较年初上升0.24倍,环比下降0.15倍 [2] - 1H25投资收益率2.65%,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 [2] 公募基金业务 - 广发基金1H25营收39.0亿元(+22.2%),净利润11.8亿元(+43.5%),非货基AUM 8945亿元(行业第3) [3] - 易方达基金1H25营收59.0亿元(+9.7%),净利润18.8亿元(+23.8%),非货基AUM 15231亿元(行业第1) [3] - 公募业务合计利润贡献10.7亿元(+35.0%),占公司利润总额16.5% [3] 零售业务表现 - 代买业务净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44.1% [4] - 股基成交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62.1%,市占率4.01% [4] - 代销业务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5.9%,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3000亿元 [4] - 两融业务收入26.7亿元(+9.4%),余额1036亿元,市占率5.6% [4] 资管业务动态 - 广发资管总AUM 2506亿元,较年初下降1.1% [3] - 单一资管计划规模较年初增长4.6%,专项资管计划规模增长3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