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

搜索文档
通威股份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 灵活应对行业周期波动
长江商报· 2025-08-26 02:4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405.09亿元 同比下降7.51%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但二季度较一季度环比减亏 [1] -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约332.29亿元 流动性储备充足 [1]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供需矛盾尚未显著改善 [1] - 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 [1] 业务运营 - 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 位居行业第一 [1] - 电池销量49.89GW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全球累计出货突破300GW [1] - 组件销售24.52GW 继续保持国内分布式市场出货第一 [1] - 海外出货实现爆发式增长 [1] 融资能力 - 银行授信充裕 [1] - 在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面保持高度畅通 [1] - 具备融资利率与期限等各方面的显著优势 [1]
【通威股份(600438.SH)】硅料&电池销量维持行业第一,组件海外市场销售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中报点评(殷中枢/郝骞)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23:0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405.09亿元 同比下降7.51% [4] - 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4] - 2025Q2营业收入245.75亿元 同比增长1.44% [4] - 2025Q2归母净利润亏损23.63亿元 环比亏损幅度收窄 [4] 硅料业务 - 2025H1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 保持行业第一 [5] - N型出货比例达90%以上 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 [5] - N型料体金属降至0.1ppbw以内 表金属降至0.2ppbw以内 显著领先行业 [5] - 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 [5] 电池业务 - 2025H1电池销量49.89GW 稳居全球第一 [6] - 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 [6] - TOPCon组件功率达778.5W 转换效率25.06% [6] - HJT组件批次平均功率超755W [6] - N型TBC电池研发效率达26.87% 组件功率665.7W [6] 组件与电站业务 - 2025H1组件销售24.52GW 单W非电池成本同比下降11% [7]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 [7] - 海外组件销量5.08GW 保持高速增长 [7] - 国内分布式出货保持第一 欧洲多国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7] - 渔光一体累计并网4.79GW 2025H1新增112.76MW [7] - 2025H1结算电量23.49亿度 实现碳减排126.04万吨 [7]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82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23:06
绿城服务(2869.HK)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6.1% [5] - 核心经营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5.3% [5] - 毛利率19.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5] 赣锋锂业(002460.SZ)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 [5] -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减亏 [5] - 固态电池领域与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 [5] 濮阳惠成(300481.SZ)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0.36% [6] - 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37.22% [6] - 顺酐酸酐衍生物销量同比增长 [6] 通威股份(600438.SH)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7] - 归母净利润-49.5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 - 硅料和电池销量维持行业第一 [7] TCL中环(002129.SZ)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8] - 归母净利润-42.42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8] - Q2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翻倍 [8] 光威复材(300699.SZ)业务亮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3.87% [9] - 碳梁业务表现亮眼,新领域应用拓展 [9] - 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26.85% [9] 科大讯飞(002230.SZ)AI驱动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1亿元,同比增长17.0% [10] -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亏损同比缩窄40.4% [10] - AI红利驱动业务健康成长 [10]
五家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亏超170亿 光伏困境仍待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0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境遇被概括为"举步维艰" [1] - 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以来最高价格降低66.4%-89.6% [3] - 国内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3] - 全行业陷入系统性亏损 due to 供需严重失衡和价格跌破成本线 [3] 重点企业财务数据 - 五家龙头企业总市值3369亿元,较巅峰时期普遍回调约六成 [2] - 隆基绿能市值1271亿元,通威股份971亿元,晶澳科技418亿元,天合光能364亿元,TCL中环345亿元 [2] - 五家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172.64亿元 [2] - 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同比减亏26.61亿元 [2] - 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同比增亏 [3] - 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3] - 晶澳科技亏损25.8亿元,同比增亏 [3] - 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同比增亏 [3] 股价表现 - 8月25日收盘价多数上涨:隆基绿能涨1.51%至16.68元/股,通威股份涨2.57%至21.57元/股,晶澳科技涨3.02%至12.64元/股,天合光能微跌0.12%至16.72元/股,TCL中环涨0.95%至8.53元/股 [1] 行业调整与出清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4]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4] - 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落后产能和竞争力落后企业开始出清 [7] 政策环境与风险 - 产业政策变动带来不确定性,包括并网消纳、储能配置、市场竞价等方面 [6] - 电力市场化改革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 [6] - 电站用地、电力交易等政策变化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 [6] - 136号文等政策对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不确定性 [6] 行业自律与价格修复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 行业协会发布加强行业自律倡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组件价格开始回升 [8] - 反内卷行动提升至最高规格,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7]
光伏大厂半年报,暗藏拐点密码
36氪· 2025-08-25 10:5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212.21GW 同比增长107% 分布式光伏成为装机增长主力[2] - 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品均价较年初分别下降约10%、20%、15%、2% 行业主要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2] - 7月产业链价格有所修复 反内卷力度加大 或带动下半年业绩改善[1][7] 隆基绿能业绩 - 营业收入328.13亿元 同比下滑14.83% 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 同比减亏26.61亿元[3] - 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 国内组件销量同比增超70%[3] - 参股公司云南通威亏损10.19亿元 持股49%拖累业绩[4] 通威股份业绩 - 营业收入405.09亿元 同比下降7.51% 归母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4] - 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 全球市占率约30% 电池销量49.89GW 组件销售24.52GW[4] 晶澳科技业绩 - 营业收入239.05亿元 同比下滑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5] - 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 海外出货占比45.93% 第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4][5] - 资产减值损失从2024年底31.54亿元降至3.20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1.15亿元[6] 天合光能业绩 - 营业收入310.56亿元 同比下滑27.72% 归母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6] - 受组件价格持续下降影响 若下半年供需矛盾加剧可能继续业绩下滑[6] 行业周期展望 - 7月多晶硅价格回升带动产业链价格上涨 但周期反转仍为时尚早[7] - 光伏协会倡议抵制低于成本价竞争 优化招投标规则 降低价格权重[7] - 行业需合理排产 抵制盲目扩产 盈利改善或需等到明年[7]
总市值超3000亿!这五家企业半年亏超170亿
第一财经· 2025-08-25 09:58
核心观点 - 五家主要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行业因供需失衡陷入系统性亏损,但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措施可能推动后续价格修复和困境反转 [3][5][6][11][12] 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总市值合计约3359亿元,分别为1264亿元、970亿元、415亿元、366亿元、344亿元 [5] - 五家企业上半年净亏损合计172.64亿元,其中通威股份亏损49.55亿元、TCL中环亏损42.42亿元、天合光能亏损29.18亿元、晶澳科技亏损25.8亿元、隆基绿能亏损25.69亿元 [5] - 仅隆基绿能同比减亏26.61亿元,其他企业均同比增亏或转亏:通威股份同比增亏、天合光能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晶澳科技同比大幅增亏、TCL中环同比增亏 [6] 行业供需与价格 - 光伏产业链因前期产能无序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下跌66.4%-89.6% [6][7] -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7]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退市、破产或重组,31家A股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同比增亏274.3% [7] 政策与行业调整 - 国家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倡议,推动反内卷和供给侧改革 [11] - 政策变动(如136号文)可能导致并网消纳、储能配置、电价市场化等不确定性,影响项目收益和需求波动 [8][9][10] - 行业自律措施已初步推动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组件价格本周开始回升,预计将恢复至成本价以上 [11][12] 企业风险应对 - 企业普遍提示政策风险可能导致用地保障难度加大、投资收益率下降及需求波动 [8][9][10] - 天合光能指出若供需矛盾持续或产能调整不及预期,可能继续导致价格不合理下跌和盈利下降 [10] - 隆基绿能强调反内卷共识已形成但具体方案未出台,企业短期仍面临经营压力 [11]
落地,AIDC&具身智能利好不断
长江证券· 2025-08-25 09:29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 [5] 核心观点 - 光伏反内卷行情主线明确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强化反内卷决心 组件集采开标均价显著提升 价格向电站传导有望落地 [18][24][41] - 储能基本面景气持续 国内H1新型储能新增23.03GW/56.12GWh 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68% 欧洲大储装机预计20.5GWh同比+183% 工商储装机4.2GWh同比+51% [48][53][66] - 锂电需求持续景气 固态电池板块情绪重回攻势 重点关注设备端小市值、宁德链、新增环节以及材料端卡位降本的硫化锂 [18][79][86] - 风电海风+海外景气加速释放 美国924MW海风项目完成首批单桩基础安装 龙源电力计划建设海南500MW海风项目 [92][93] - 新方向AIDC&具身智能利好不断 海外特斯拉及国内主机厂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进展 云厂AI创收与Capex同步高增 [18] 光伏板块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24] - 华润电力3GW组件集采开标均价0.729/0.729/0.718元/W 华电集团20GW组件集采开标均价0.710/0.746元/W [25] - 7月组件出口19.29GW环比-3.63%同比-12.38% 电池出口12.41GW环比+55.95%同比+83.77% [25][34] - 硅料报价再度上扬致密料报价50-55元/kg 光伏玻璃库存天数约24.02天环比下降5.15% [27][30] - 投资建议优先布局有直接涨价催化的硅料和硅片环节 推荐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爱旭股份、聚和材料 [18][43] 储能板块 - 2025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23.03GW/56.12GWh 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68% 累计装机首超100GW [48] - 山西"136号文"征求意见 容量补偿范围适时拓展至新型储能 内蒙古独立储能电站补偿累计超2亿元 [49] - EUPD预计2025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35.3GWh同比+76% 其中大储装机20.5GWh同比+183% 工商储装机4.2GWh同比+51% [53] - 截至2025年7月智利已投运储能1.10GW/4.59GWh 在建规模4.82GW/21.36GWh [54][57] - 投资建议看好大储板块beta及龙头Alpha 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海博思创、艾罗能源、派能科技 [18][68] 锂电板块 - 特斯拉上调美国市场Model S和Model X售价1万美元 福特与SK On合资电池工厂投产 [74][75] - 融捷集团发布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量产交付 [75] - 7月逆变器出口9.11亿美元环比-0.65%同比+15.82% 1-7月累计出口51.68亿美元同比+7.71% [25][34] - 固态电池设备端聚焦小市值、宁德链、新增环节 材料端重视卡位降本的硫化锂 [79][86] - 投资推荐宁德时代、厦钨新能、璞泰来 关注固态电池设备和关键材料标的 [18][86] 风电板块 - 美国924MW海风项目完成首批单桩基础安装 预计2026年初安装风机 2027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93] - 龙源电力计划建设海南500MW海风项目 拟安装22台10MW和20台14MW海上风机 [93] - 8月陆风新增招标5.7GW 海风暂无新增招标 陆风风机中标价格保持平稳 [95][98] - 投资推荐金风科技、海力风电、东方电缆 重视海风+海外赛道及风机H2盈利修复 [18] 电力设备板块 - 特高压2直已核准 雅下水电已开工 或持续带来订单催化 海外需求预期升温 [18]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7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315亿元 同比增长12.5% [16] - 积极关注电力AI、虚拟电厂、配电改造等机会 推荐明阳电气、思源电气、四方股份 [18] 新方向板块 - 海外特斯拉及国内主机厂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进展 云厂AI创收与Capex同步高增 [18] - Deepseek V3发布采用UE8M0 FP8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6] - 推荐三花智控、浙江荣泰、科达利、富临精工、鸣志电器等产业链标的 [18]
光伏“反内卷”持续,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
中银国际· 2025-08-25 09: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长 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先导智能已输出量产级整线方案 [1][2]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 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1] - 重点关注光伏供给侧强催化的硅料环节和BC、贱金属新技术方向 [1] 板块行情表现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2.28% [2][10] - 工控自动化涨幅最大达3.84% 风电板块涨幅最小仅0.50% [2][13] - 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3.69% 光伏板块上涨3.39% [2][13] - 锂电池指数上涨2.45% 发电设备上涨2.79% 核电板块上涨2.69% [2][13]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预计8月新能源零售达110万辆 渗透率有望创新高至56.7% [2] - 东风汽车推动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2] - 全新MG4将于8月29日上市 半固态电池版同步发布价格 [2] - 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汽签署协议 未来五年提供超30GWh电池产品 [2] 光伏行业动态 - 7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11.04GW 同比下降48% [2] - 新增风电装机2.28GW 同比下降44% [2] - 华电集团20GW组件集采开标 标段一均价0.7103元/W 标段二均价0.7461元/W [2] - 工信部等部门召开光伏座谈会 部署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2] 锂电池材料价格 - 碳酸锂电池级价格8.1万元/吨 环比下降0.61% [14] - 磷酸铁锂动力型价格3.43万元/吨 环比持平 [14] - NCM523正极材料11.95万元/吨 环比上涨0.84% [14] - 六氟磷酸锂价格5.575万元/吨 环比上涨1.36% [14] 光伏产业链价格 - 硅料致密料价格44元/kg 颗粒硅44元/kg 环比持平 [21] - 182mm N型硅片1.2元/片 210mm N型硅片1.55元/片 环比持平 [21] - TOPCon电池片182mm价格0.29元/W 环比持平 [21] - TOPCon组件集中项目价格0.67元/W 分布式项目0.69元/W 环比持平 [21] 公司业绩表现 - 华友钴业2025H1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 同比增长62.26% [2][27] - 豪鹏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9671.07万元 同比增长252.49% [2][27] - 通威股份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2][27] - 晶澳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 [2][27] - 亿纬锂能2025H1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0% [2][27]
通威股份(600438):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多晶硅龙头地位稳固
民生证券· 2025-08-25 09:17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基于8月25日收盘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32倍和16倍 [4][6]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阶段性承压 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滑7.51% 归母净亏损49.55亿元同比扩大 主要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5.04亿元影响(其中存货跌价准备24.19亿元)[1] - 多晶硅业务保持全球龙头地位 2025H1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 N型料出货占比超90% 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 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 [2] - 电池业务持续领先 上半年销量49.89GW保持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突破300GW 组件海外销量5.08GW实现高增长 在欧洲多国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3] - 技术研发全面布局 在TOPCon/HJT/xBC/钙钛矿等领域取得突破 TNC2.0组件功率提升25W TNC-G12组件功率达778.5W转换效率25.06% HJT组件平均功率超755W [3]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环比改善 实现245.75亿元环比增长54.24% 同比微增1.44% [1] - 盈利预测显示业绩拐点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76/30.77/60.52亿元 对应增速17.9%/153.3%/96.7% [4][5] - 毛利率持续回升 预计从2025年5.28%提升至2027年16.13% 净资产收益率2027年预计达12.92% [10][11] 业务亮点 -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多晶硅生产硅耗和蒸汽消耗指标行业领先 N型料体金属含量降至0.1ppbw以内 [2] - 技术储备丰富 TBC电池研发效率达26.87% 0BB-TBC组件功率665.7W 低成本差异化TBC技术将于下半年中试 [3] - 组件业务多元化发展 国内分布式出货保持第一 集中式与电力央国企保持合作 海外市场快速扩张 [3]
半年盘点| 五家光伏企业半年亏超150个“小目标”,还都警示了这些风险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5 09:16
核心观点 - 五家主要光伏企业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行业因供需失衡陷入系统性亏损 但近期政策干预和行业自律推动价格企稳回升 [1][2][3][8][9] 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净亏损25.69亿元 同比减亏26.61亿元 主要因费用控制和资产减值减少 [2] - 通威股份净亏损49.55亿元 同比增亏18.26亿元 [2][3] - 晶澳科技净亏损25.8亿元 同比增亏17.06亿元 [2][3] - 天合光能净亏损29.1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5.26亿元) 系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 [2][3] - TCL中环净亏损42.42亿元 同比增亏11.78亿元 [2][3] - 五家企业总市值合计3359亿元(隆基1264亿/通威970亿/晶澳415亿/天合366亿/TCL中环344亿) 较巅峰期回调约60% [2] 行业供需状况 - 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 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3] - 各环节产品价格较2020年最高点下跌66.4%-89.6%(多晶硅88.3%/硅片89.6%/电池片80.8%/组件66.4%) [3]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4] - 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光伏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74.3% [4] 政策与行业调整 - 六部委(工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发改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竞争秩序 [8]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行业自律倡议 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反内卷"方案聚焦供给侧改革和销售自律 目标实现不低于全行业成本价销售 [8] - 晶体、晶片及多晶环节价格有序上涨 组件价格本周开始回升 [9] 市场机制影响 - 电力市场化改革削弱光伏项目收益稳定性预期 [7] - 电站用地政策和电力交易政策变化可能降低投资收益率 [7] - 缺乏适配的消纳机制和电网设施可能制约区域市场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