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产能过剩
icon
搜索文档
转战海外盈收改善 中润光能再闯港交所
BambooWorks· 2025-09-16 10:3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7%至74.7亿元 去年同期为59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盈利12.1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7.17亿元[8] - 毛利率重返正值区间 现金流恢复正值[3][8] 市场战略转型 - 国际销售额同比增长逾两倍至47.6亿元 占比升至总收入约三分之二 去年同期为14.8亿元占比四分之一[7] - 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下降40%至27亿元 去年同期为44.3亿元[7] - 美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近四倍至14.6亿元 占上半年总收入约五分之一[6][7] 产品技术升级 - N型电池片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至53.3亿元 占营收71%[7] - P型电池片收入同比下滑三分之二至9.85亿元[7] - 老挝生产基地年产能达7.6吉瓦 占6月底总产能22.8吉瓦的三分之一[8] 行业背景与风险 - 光伏行业因产能扩张导致供过于求 价格大跌持续超一年[5] - 中国上半年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256吉瓦 占全球新增380吉瓦的三分之二[5] - 美国对老挝等亚洲国家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可能影响公司复苏[6]
中天火箭20250915
2025-09-15 14:57
**中天火箭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一 公司及行业概况** * 公司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科技四院的唯一上市平台 专注于小型固体火箭技术[3] * 主要业务包括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民品和军品 并涉足光伏材料领域[3] * 小型固体火箭行业龙头企业 具有深厚技术底蕴[11] **二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与前景**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民品)** * 增雨防雹火箭市场份额超过50% 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2][1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至58%[13] * 受益于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频发增加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2][6] * 政策支持 中国目标2035年将人工影响天气行业发展为世界先进水平 且气象列为国家专项债投资方向[6][15] * 2025年上半年已恢复供货并补库存 业绩亮眼[2][6] **军品业务** * 小型固体导弹主要用于出口 受益于全球军贸需求增长和局部冲突加剧[2][3][7] * 产品适用于中低烈度战争环境 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表现优异[2][7] * 开发出20千克以下的小型制导火箭(如天雷2号) 射程达6-8公里 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 广受海外客户好评[2][17] * 中国国防支出连续三年维持7%以上增速 今年已接近1.8万亿元人民币 对消耗品需求持续增加[7][18] **光伏业务** * 受行业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压力影响较大[2][3] * 碳碳热场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不到5000万元 占比下降到16%[13][14] * 积极转型拓展应用场景 如高性能车用碳陶刹车盘 已获下游主机厂商认可[2][4][5] **其他新兴业务** * 固体火箭耐烧蚀组件 应用于固体火箭喷管和喉衬 是发动机关键部件[18] * 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发展 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持续受益[7][18] * 研发"清风"单兵微型无人机 全球载荷系数最大的察打一体微型无人机 全球唯一可供步兵班组全员使用的1公斤级别微型作战无人机[4][19] **三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0年至今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2][13] * 毛利率从2020年至2024年下滑 2025年上半年反弹至23%[2][14]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 1.56亿元和2.18亿元[4][10] * 目标股价70.30元 相较2025年9月9日市值有45.96%的上涨空间[4][9][10] * 目标市值接近110亿元[9] **四 潜在催化因素与风险** * 潜在催化因素包括气象专项债具体政策出台 军品外贸批复 "十五规划"中军工方向落地[8] * 存在资产重组带来的潜在利好[9] * 光伏业务短期内仍受行业产能过剩影响[3][16] 预测碳碳热场材料2025年市场规模为17.9亿元 相较2024年下降约一半[16]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聚焦规范行业竞争秩序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07:22
行业政策动态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旨在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并推动高质量发展[1] - 会议要求加强产业调控和投资管理 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1] - 会议强调要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健全价格监测机制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违法行为[1] 行业供需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突破1200吉瓦[1]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为570-630吉瓦[1] - 行业供给是需求的一倍 产能过剩问题严重[1] 价格变动趋势 - 多晶硅 硅片和光伏组件价格在2022年10月前后触达高点[2] - 截至2025年6月 三类产品价格指数分别降至高点的1/9 1/5与1/3[2] - 行业竞争体现为单价压低和劣质产品涌现 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足甚至亏损[2] 行业治理措施 - 7月28日工信部座谈会提出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2] - 8月5日中国机电商会倡议反对不正当竞争 抵制低于成本价出口等行为[2] - 倡议要求合理控制产能扩张节奏 推动产品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2]
多数光伏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预喜 24家公司去年四季度业绩“失速”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光伏产业链32家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 9家净利增幅超100% 中信博以696.7%同比增幅领先 微导纳米以417.08%增幅紧随其后 [1] - 另有17家企业净利预增幅度达50%及以上 仅6家企业预减 其中2家陷入亏损 [1] - 行业受益2023年光伏装机量同比翻倍 多数公司业绩预喜 [1] 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业绩亮点 - 微导纳米2023年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41.05%) 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417.08%) 扣非净利润2亿元(增速909.78%) 光伏领域新增订单达2022年2.92倍 [2] - 石英股份预计2023年净利润47.5亿至53.3亿元(同比增长351.44%至406.56%) 扣非净利润47.2亿至53亿元(同比上升374.47%至432.77%) 光伏用石英材料产销两旺 [2] - 阳光电源预计2023年净利润93亿至103亿元(同比上升157%至187%) 晶盛机电净利预增50%至70% 高测股份净利预增82.6%至87.67% [3] 第四季度业绩分化现象 - TCL中环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2亿至48亿元(同比下降29.6%至38.4%) 第四季度单季亏损13.88亿至19.88亿元 [5] - 32家披露业绩预告企业中 24家去年四季度业绩出现环比下降 [6] - 硅料 硅片 电池 组件等主环节业绩增速弱于石英 逆变器等辅材环节 N型技术产品迭代加速企业分化 [5] 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压力 - 硅料价格下降推动组件价格跌破1元/瓦 挤压硅料 电池片 组件环节利润 [7] - 2024年第一季度为需求淡季 第二季度需求放量或支撑价格修正 但供给过剩压力仍存 [7] - 行业面临产能出清竞争 高成本落后产能承压 技术优势与成本优势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8] 技术演进与行业格局变化 - TOPCon技术因产能扩张逐渐失去优势 BC电池 钙钛矿等新技术因门槛较高形成阻遏效应 [8] - 市场竞争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技术创新成为发电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关键 [8][9] - 技术路线变革与需求多样化推动优胜劣汰 企业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竞争 [9]
光伏企业上半年业绩分化,海外市场与BC技术成二季度扭亏“法宝”
第一财经· 2025-07-15 12:39
光伏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 - 3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17家续亏、6家首亏,亏损公司数量占比六成,仅5家实现预增 [1] - 主产业链10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均录得续亏,硅料、硅片、组件、电池环节全面承压 [2] - 隆基绿能二季度最多亏损13.7亿元,环比减亏约1亿元,HPBC 2.0组件出货增长助力改善 [3] - 爱旭股份单季度扭亏为盈,ABC组件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成本费用下降是关键 [3] - TCL中环二季度亏损21-26亿元,同比环比均加剧,创上市以来最差半年度业绩 [4] 细分领域表现差异 - 硅料环节通威股份上半年预亏49-52亿元,但环比未明显恶化 [2] - 钧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从23.85%提升至51.9%,单季度减亏显著 [3] - 晶澳科技上半年预亏不超过30亿元,较一季度16.38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4] - 辅材环节光伏玻璃企业福莱特净利润同比降81.32%-84.66%,南玻A降幅超88.15% [5] - 亚玛顿上半年首亏1500-2000万元,主因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 [5] 行业动态与下半年展望 - 二季度产业链价格触底初现复苏信号,多晶硅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回暖 [6] - 政策引导下硅料价格6月底大幅上涨,但实际成交仍依赖下游接受度 [6] - 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预计平稳,海外新兴市场增长仅带来结构性改善 [7] - 三季度被视作减产关键节点,若推进顺利将导致全年业绩进一步分化 [7] 企业战略调整成效 - 隆基绿能通过HPBC 2.0新技术产品实现签单量快速增长 [3] - 爱旭股份深耕欧澳日高价值市场,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3] - 钧达股份计划建设海外产能融入本土产业链,瞄准高附加值市场 [3]
光伏龙头ETF(159609)震荡蓄势,换手率居同类产品第一,机构:光伏产能过剩价格低位,供给侧+新技术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7-09 06:42
市场表现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0.27%,成分股涨跌互现,金开新能领涨9.58%,弘元绿能上涨8.60%,晶科科技上涨4.90%,科华数据领跌2.05%,福斯特下跌1.86%,罗博特科下跌1.79% [1] - 光伏龙头ETF下跌0.48%,报价0.42元,近1周累计上涨7.47%,盘中换手9.3%,成交2504.61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1742.63万元 [1] 行业动态 - 隆基绿能与苏州大学联合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实现开路电压接近2.0V、认证效率达34.6%的晶硅-钙钛矿串联叠层太阳电池,此前6月26日另一成果发表于《Science》 [1] - 光伏需求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中国光伏装机占全球约50%,预计25年高位企稳,海外贡献较多增量 [2] - 钙钛矿效率持续提升,GW级产线逐步落地,单结钙钛矿仍有渗透空间,叠层钙钛矿或引领下一代技术 [2] 指数与产品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9%,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特变电工、通威股份等 [3] - 光伏龙头ETF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该指数市净率PB为1.78倍,低于近3年82.54%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2]